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关注我们
你真的很特别
写在秋季
2021-9-10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解读着秋天,秋天是一片思想的沃土,等待着我们去耕种,去收获。
中秋
文字/徐梦甜
冥界,彼岸花开了败,败了开,却和叶子难以相见,唯独鬼魂,它每天都能看见,看着这些 鬼魂从鬼门关来到黄泉路,然后一个个从身边走过。生会离,死即别,这些鬼魂总是会往回看,或许是有什么心愿没有了却,或许是还有放不下的情缘。可是,一旦结束了这一世,就算走在黄泉路上相逢,都难以相认。黄泉路上,有一些是阳寿已尽且正常死亡的鬼魂,他们可以顺利的前去投胎。另外一些在路上流浪的鬼魂,他们非正常死亡,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等待阳寿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到,听候阎罗王的发落。除了这两类鬼魂,还有一类鬼魂,虽然他们的肉体已经死去,但是灵魂依旧逗留于人间,对于这个世界的不舍,或是对于亲人的不舍,让他们无法安心去投胎转世。据说,对于这类鬼魂,往往需要灵魂摆渡人的帮助,才能够解开心结、放下一切去轮回。写在书里
灵魂摆渡,顾名思义就是将不愿投胎的死灵从此岸渡到彼岸,书上说:“此岸到彼岸之间的路途,称之为奈何桥”,桥下的河,就是传说中的忘川河。而帮助灵魂渡过忘川河的摆渡人,被称之为“灵魂摆渡人”。灵魂摆渡人,他摇着船只,在隔住阴阳两界的忘川河边,却从来都不上岸,他等候死灵上船,准备把他们送往阴间。但是很多死灵过了头七,也还是不愿意离开阳间,依旧在河边纠结徘徊,摆渡人会劝他们上船,可这些鬼魂,有一些则不听劝,不愿意把这一世的记忆给抹去,直到阴阳和合,他们才不得不坐上前往冥界的船。总之,不管你多么不舍于人间,只要你的灵魂离开了肉身,要想再回去,也只能等下一世了。对于灵魂摆渡人来说,他渡过各种不一样的鬼魂,他们中大部分都是自然死去的,也就是老死,还有一些是出车祸、受灾等意外身故去世的,当然也有因为生病死去的,他们或许死的心有不甘,但因果通三世,不公平的再一次不公平就是公平,阳间不给一个说法,上帝会还你一个公正。写在回忆
灵魂摆渡人在摆渡的时候,很多死灵会问他:“我这是将要去往哪里 ”这个时候,灵魂摆渡人会说:“过了这条河,你会看见一个亭子,里面的老婆婆叫孟婆,喝了她给你的那碗汤,你才可以投胎转世。”有一些鬼魂会无奈叹气,有一些会继续问:“可以不喝孟婆汤吗 ”听到这个疑问,灵魂摆渡人总是摇摇头,不作声。不喝孟婆汤,就不得投胎,而孤魂野鬼的生活简直是苦不堪言,像一些不爱惜生命的自杀者,他死后也只能在黄泉路上忏悔自己的罪过,直到受完该受的苦,才得已坐上摆渡船去投胎。所以,死亡从来就不是一种自在和解脱。写在回忆
灵魂摆渡人,早已看惯了这些鬼魂脸上的愁容和悲苦,却从来没有看见过鬼魂脸上出现笑容。面对死亡,每个人都很恐惧,但是死亡又是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只有在世的时候多行善,死后才能有一个好的去处,而既然当下活着,就应该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记录生活 扩展阅读 原创原创散文:荷散文精选:夜未央原创散文|给我一片天(原创)原创原创诗歌:秋韵叠章原创散文诗歌:爱的絮语(原创)聆听|戴望舒散文诗歌:十四行,雨巷,狱中题壁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人死后会发生什么?”
“冥府会有渡船人吗?”
克莱儿·麦克福尔,本是一名中学教师,因着这些好奇,创作了这部小说。
一场车祸,身体消失,灵魂上路。遇到灵魂摆渡人,凭着爱情的力量,越过艰难险阻,伤重的身体与流浪的灵魂又结合在一起。
【1】
这部小说构思奇妙。
15岁的中学生迪伦,生长于单亲家庭,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不料,突发交通事故。当她爬出失事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而幸存者好像只有她一个。
在荒原,她遇见了神秘男孩崔斯坦,一个灵魂摆渡人。一路上,历经艰难险阻 ,恶魔纠缠。崔斯坦尽全力保护她,在他的引导下终于来到天堂的彼岸。
迪伦渐渐地依恋崔斯坦,可走过分界线,就再也见不到崔斯坦。她决定逆着危险重重的荒原回到出事的火车,与崔斯坦一起回归人间。
在这场奇幻之旅中,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入再次的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2】
小说想表达什么主题呢?
爱情是小说永恒的主题,无疑也是这部小说根本,爱情会让人生得以升华。
在荒原,迪伦与崔斯坦互相吸引,渐生爱意,二人情感的产生,似乎顺理成章。
迪伦未遇车祸前与母亲关系紧张,与同学相处也不融洽,唯一的好友远走他乡,她的内心是孤寂的。独在荒原,碰到一个拚尽全力保护她的英俊少年,产生依恋与爱意,最为自然不过。爱情永远产生在需要的时候!若你要是不饿,给你一堆香喷喷的包子你也不会想咬上一口。
而崔斯坦,曾引渡了成千上万的灵魂。引渡新亡的灵魂,只是一种工作职责,一种本能。麻木的灵魂遇到纯洁、善良的灵魂,渐渐被融化,被感动。凭藉两人互生的爱情力量,不可能的梦想变成现实,两颗漂泊的灵魂最终回归人世。
【3】
小说还有一个主题,关于“家”。
无边的荒原,恶魔鬼哭狼嚎。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安全小屋的存在,只要天黑前能进入小屋,将会安然无恙。小屋象征着家。对于漂泊的旅人,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
而走过边界线,进入天堂。曾经的亲人,还要后续必定会到达的亲人,将会重新相聚在一起。天堂,是人类共有的、永恒的“家”。
只是迪伦没有那么眷念这个家。母亲总是挑剔她的不是,父亲在她五岁时就远离了这个家,进了天堂也没有特别想见的故人。所以她最终决定放弃进入天堂,追寻灵魂摆渡人崔斯坦,拚尽全力重回人世。
【4】
而我的理解,救赎是书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
不仅因为救赎的内容在小说中占据大量的篇幅,还因为救赎的情节使小说高潮迭起,引人人胜。
每个人活着时,命运就象一条孤独的河流,我们常常迷失。
每个人死去时,灵魂能否平安越过荒原,走向天堂?
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一定有个人真的存在,仅为你而存在。
如果我真的存在,一定也是因为你的需要。
崔斯坦是迪伦的灵魂摆渡人,而迪伦反过来又成为了崔斯坦的灵魂摆渡人。
自救者,人恒救之!自爱者,人恒爱之!
《摆渡人》讲述了这个故事,给每个人的灵魂注入了一种力量。
一场充满爱、艰辛、信念、勇敢的旅途,一场渡人渡己的完美回归。
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面对缺陷时我们的心态,定是能够掌控我们喜怒哀乐和成败得失的关键。前些日读《摆渡人》一书,被其离奇新颖的故事梗概所吸引,便一气呵成,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将书看完,仍觉有意犹未尽之感。
此书以一个因车祸而意外身亡的小姑娘与灵魂的摆渡人之间所发生的真挚而又勇敢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贯穿交织着各种人性,善恶、心态、道德和抉择,作者尤擅长通过对不同环境和景物的细致描写来影射人物的内心世界,旨在说明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通往他的天堂之路是顺畅还是险恶,是阴云密布还是晴日高照,是滩涂泥泞还是一马平川,也最终决定他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获得另一世的永生和与前世亲人的再度相见。
心态决定成败,我深以为然。书中有两个人物触动我极深,迈克尔和有瑜。摆渡人的使命类似一种神圣而又极度艰险的高危职业,他们要守护那些刚刚亡故的灵魂走过无比凶险的荒原,抵达天堂的路口,工作才算告一段落,这一路却要不停地与纠缠不休的恶魔相搏斗,保护自己的灵魂不被吞噬,少受伤害,因而自己常常险恶丛生,伤痕累累,而这一段路程的凶险程度却取决于那些灵魂的心态,它们如一面铜镜将灵魂心里的.阴晴投射到那片荒原之上。在被他们摆渡的灵魂中,迈克尔因无法接受自己已经死亡的现实而心情沮丧、精神颓废,恐惧与愤懑常常占据他的心灵,怨责与牢骚伴随他的整个历程,他的心境便映射为荒原恶劣的环境,乌云满天,狂风嘶吼,暴雪肆虐,阴森而恐怖的氛围笼罩着整个荒原,这正是恶魔们异常青睐的世界,于是在摆渡人遭受重创之时,迈克尔也终于成为了恶魔们口中的美食。
有瑜在初见摆渡人时即能坦然面对、洞察形势且出语不凡,用不着任何隐瞒与善意的欺骗,便与摆渡人欣然前往,对于前来相迎的未知世界毫不畏惧、坦坦荡荡,于是她的荒原便呈现出了空前美丽的景象。天高云淡,阳光普照,绿草茵茵,甚至还有盛开的牡丹生长在道路两旁。她的那份淡定与坦荡,那份从容与善良产生了强大的气场,连穷凶极恶的恶魔也不得不退避三舍,不敢近身,有瑜与摆渡人每一天都早早到达安全屋,顺利抵达天堂口。这是摆渡人最省力省心的一次护送,也是第一个令她的摆渡人心生敬佩之灵魂。
作者塑造了两个表现截然不同的灵魂人物,他们在面临同一环境时由不同心态造成的不同结果令人唏嘘。事实上,当人们陷入顺境或逆境中时,反应亦迥然不同。没有人喜欢逆境,逆境,例如出身、失败、挫折,无可选择,无可逃避,它总是无声无息地悄然而至。然而在逆境中,有人眼里的风景依然明媚,遇事仍能泰然处之、随遇而安,在苦难的磨砺中默默艰辛地付出,在不动声色中迎来自己人生的另一个高峰。也有人面对磨难便再无晴天,只觉眼前灰暗,或怨天忧人,或自暴自弃,浑浑噩噩度日,肆意挥霍着残余的人生,甚至把自己的“不幸”迁怒于人,报复社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给自己和家人酿下终身苦果。心态,尤其是遭遇挫折时的自我评价与心理调整,是多么的重要啊。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这首小诗《苔》写的活泼生动,饶有趣味。苔虽生存在日光照不到的阴暗潮湿之处,却依然青葱鲜嫩,蓬勃自信,每读这首小诗,我仿佛就看到了苔正迎着习习的风昂扬向上的姿态,多么惹人喜爱。是啊,这世间除了阳光下能一眼即视的美丽,也有阴暗潮湿处的精彩生命,即便无人欣赏,也拥有着无可替代的美。
每个人的一方小天地,正如每个人心灵的一面铜镜,愿折射出的是日光和煦,不是阴雨连绵,是安之若素,不是苦苦煎熬,心镜明,心境广,才能水绿山青,前路通畅。
书页有终,寓意无限。读书,便有一股潜藏的取之不竭的力量被缓缓地注入心灵,给人带来光明、希望和一份释然的心态,让人更加充实,也更懂得珍惜、回报、感恩自然与命运的美好赐予,还有在生活的每个阶段曾经并肩而行的,那些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050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散文精选|不信任是从怀疑开始的
下一篇: 夜读散文|赏雨品秋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