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书籍分享——《杀死一只知更鸟》

苍耳子 2023-07-24 06:49:18

点击蓝色

“你不要以为手中拿着枪就是勇敢,真正的勇敢是你知道什么是正义,并坚持不做不义的事。”——《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斩获多项奖项,1961年获普利策奖。同时它也是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是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小说之一。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也获第25届奥斯卡三项奖项。《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故事发生在大萧条时期美国南方一个静谧的小镇,几桩离奇的疑案彻底打破了几个孩子平静的生活:事件的真凶,怪人的谜底,传言背后的真相。最后在父亲的指引下,他们在迷雾中寻找真知,在磨难中历练风度,在不公平中积累正气,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成长,也感受了人间的温暖与真情。

看过《麦田的守望者》的同学,可能会知道这本书,它在文字优雅的同时,还有令人深思的教育意义。从头读到尾,都给人一种流畅优美的感觉,特别是结尾部分更是精彩绝伦。这个故事不仅仅关乎父爱,还关乎平等和民主,关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样的名字或许看起来很独特,但作者想表达的,是对人性的希冀。知更鸟是天真善良的象征,我想作者是想表达:当你杀死知更鸟的时候,就是在杀死天真善良的人。作品中,有一个怪人阿瑟,但我觉得他并不古怪,他只是一个在背后给予别人温暖的普通人,阿瑟也会在大火中为女孩披上大衣,他也会为了感谢孩子而在树洞里放上自己的宝贝,他是一个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英雄,是善良的象征。梅科姆镇上的大多数人都平凡又善良,赫克警官满怀正义,莫迪小姐在茶会上紧紧握住斯库特的手,泰勒法官尽可能引导陪审团做出正确的判断。

虽然故事题材涉及种族不平等与强暴等严肃议题,其文风却仍然温暖风趣。小说以第一人称著成,叙述者的父亲阿提克斯·芬奇在书中为道德端正的角色,亦是正直律师的典范。《杀死一只知更鸟》通过斯库特的精神成长历程抨击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深刻揭露美国社会存在的严重的种族迫害和种族歧视,反映美国黑人的艰难辛酸生活,探索作为一个“人”的黑人的生存意义,努力呼唤黑人民族文化意识包括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你,会被书中精彩的情节打动,也会对人性、教育有新的感触。

往期回顾

第338期|好书推荐——《包法利夫人》

第339期|好书推荐——《骆驼祥子》

第341期|好书推荐——《平凡的世界》

主编:吴倩薄雯雪

文字:静世杰

排版:郭丽华

图片来源:微博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杀死一只知更鸟》,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阿提克斯是一名律师,他的妻子早已去世,他抚养着两个孩子吉姆和斯考特。在这个时候,暑假期间,他们盯着邻居的房子,因为据说邻居是一个叫亚瑟的怪人,用刀刺死了自己的父亲,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甚至吃过松鼠,现在,亚瑟被他的兄弟锁在地下室里。

晚上,吉姆无聊地的去怪人家探索,却被怪人的哥哥当作小偷吓走了。他很害怕,赶紧跑回家。吉姆吓得裤子都掉下来了,但当他的母亲去找裤子时,她发现裤子已经被缝好叠好放在那里了。之后,孩子们会时不时地在陌生的房子前的树洞里发现很多宝物,有时是几枚硬币,有时是口香糖。当孩子们感到无聊的时候,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个怪人似乎是一个善良而普通的人,但就在他们准备给这个怪人,写感谢信的时候,他们的父亲阿提克斯,介入了进来。

最初,阿提克斯接手了一场诉讼。一个叫汤姆的黑人被指控有罪,每个人都认为汤姆有罪,但只有阿提克斯认为汤姆是无辜的,并站出来为他辩,在法庭开庭的那天,阿提克斯告诉了所有人真相,汤姆是被诬告的,虽然阿提克斯的辩护很成功,但汤姆最终还是被判有罪,并最终越狱。对手鲍勃虽然赢了官司,但他的名声一落千丈,他拿阿提克斯的孩子出气。吉姆在万圣节舞会上,被打得昏了过去,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冲了上来,这个人就是怪人亚瑟,怪人亚瑟打倒了鲍勃救走了孩子,而鲍勃也被亚瑟失手刺死,最后警长认定鲍勃是意外身亡的,因为所有人都不想看到主持正义的亚瑟受到伤害。

这本书给了我本大的启发,虽然书中古怪的亚瑟遭到了诋毁和怀疑,但他仍然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而他的父亲阿提克斯面对社会的压力,也决定捍卫内心的正义,也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人应该有良知和正义,这些其实都是我们所应该有的正确价值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坚持自己,做一个勇敢的人。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内容简介

《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小说着重描写了六岁的斯各特·芬奇,她与长兄杰姆·芬奇和丧妻的父亲、中年律师阿提克斯一起生活。男孩迪尔来到梅康镇找他的姨姨过暑假,杰姆和斯各特与他成为朋友。三个孩子被他们的隐居邻居所深深吸引,那个邻居叫做布·拉德力,令人生畏。梅康镇的人们不愿谈及布,在许多年后也没有人见过他。孩子们则利用谣言编造了各种故事,推测背后隐藏的玄机,并设计一个计划引他出门。在之后的两个暑假中,三个孩子发现,有人在拉德力家外的树上常给他们留小礼物,有时,这个神秘的布像孩子们示好,但令人遗憾的是,布从来没有亲自出现过。
阿提克斯被法院指定为汤姆·鲁滨逊辩护,后者是一位黑人,他被控强奸一位白人少女梅薏拉·尤厄尔。虽然许多梅康镇人表示反对,但阿提克斯同意为汤姆辩护,有的孩子因阿提克斯而嘲笑杰姆和斯科特,称他们的父亲是“爱黑鬼的家伙”。斯科特甚至被挑衅为她父亲的荣誉而打架,而父亲告诉他别这么做。而阿提克斯面对一群想要将汤姆处以私刑的人,由于斯科特、杰姆和迪尔的突然出现,使得暴徒们不得不被迫从阿提克斯与汤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此倍感羞愧,四散离去,危机得到了化解。
因为阿提克斯不想让孩子们出席汤姆·鲁滨逊的审判,斯各特、杰姆和迪尔只能从有色人种观礼台上悄悄旁听。阿提克斯假设原告梅薏拉和她嗜酒的父亲鲍伯·尤厄尔撒谎。并不友好的梅薏拉主动向汤姆施加诱惑,而她父亲为此对她大打出手。虽然汤姆的无辜显而易见,但陪审团依然判他有罪。当绝望的汤姆越狱被杀时,杰姆与阿提克斯对司法公正的信念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虽然鲍伯·尤厄尔胜诉,但他的名声扫地,他气急败坏的誓言报复。鲍伯当街淬了阿提克斯的脸,试图闯入审判法官的家骚扰汤姆·鲁滨逊的遗孀。最后,一天晚上,当杰姆和斯各特从学校的万圣节盛会回家的时候,鲍伯突然对他们痛下毒手。杰姆的胳膊在打斗中折断,但在混乱中,一位陌生人救出了孩子们,这位神秘人将杰姆扛回家,斯各特认出他就是布·拉德力。梅康镇的警长来到并发现鲍伯·尤厄尔死于缠斗。警长与阿提克斯进行辩论,试图确认杰姆和鲍伯俩人谁该负责。阿提克斯最终接受了警长的观点:尤厄尔摔到了自己的刀上。布请斯各特送她回家,在道别之后,他再度消失。站在拉德力的门外,斯各特为他们无法偿还之前的礼物而深表遗憾。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

偏见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自以为是、画地自牢。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视角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所以显然,作者不能在这样的小说中发表任何长篇大论,这是能让我花五个晚上连续把它读完的主要原因。这个小说中发生的事情,如果不是以斯库特这样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来看,换成另外任何一个成年人的视角,都会显得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是经过斯库特的眼睛,所有的事情都被淡化了,甚至让我们初初看起来,还觉得这部小说写得相当温柔可爱哩。比如怪人拉德利,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个有特异功能的奇人哩。

作者为什么要用斯库特这样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来写这篇文章?也许是因为现实太丑陋了,太血淋淋了吧,不用小女孩儿调皮可爱的视角,实在写不下去。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这实在是太遥远了,而且发生在美国这样一个遥远的国家,说实话,书里面的背景涉及到的很多细节我是看不太懂的,比如说怪人拉德利,我就始终没有搞明白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这并不妨碍我看懂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表达的主题是偏见以及偏见造成的巨大伤害。书中的偏见到处都是,最大的偏见,就是当时美国白人对黑人的偏见。还有无数的偏见,比如小女孩斯库特和她的哥哥杰姆,对怪人拉德利,就充满了偏见,虽然,这是一种带着可爱色彩的好奇,但是无疑,他们心目中的怪人拉德利和真实的阿瑟·拉德利先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事物。

黑人汤姆在无罪的情况下,最终仍被陪审团判为有罪。陪审团有12个人,那么陪审团的人真的是在认为汤姆无罪的情况下,而给出了有罪的判断吗?我觉得不是,至少大多数人应该不是,而是他们从心底认为,汤姆就是有罪。这才叫做偏见。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的,人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偏见总会被纠正的,因为肯定不符合真实的状况。但是无论如何被纠正,最后是否能有完全符合真实的正见,这却很难说,特别是对一些相对个人而言比较庞大的事物。就好像一个人,永远也不可能具有对于地球的非常完整清晰的认知,各人所知的地球都是偏见。

在这个偏见不断被修正的过程当中,总会出现像汤姆一样的悲剧,也会出现像阿迪克斯一样的勇士。

人们也许以为偏见很少见,是错误,是很可恨的事情,但是其实在生活中偏见是非常常见的。近几年我就接触了至少三种事物,不同的人对它们的看法简直大相径庭。一种是直销,一种是保健品,还有就是中医。如果要排中国民间人们争议最大的事物,不管怎么排,这三样肯定名列前茅。你会发现一件事情再简单,只要涉及到的人多了,总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所以老子才在《道德经》里说,天下都说善的,那个事情肯定不是真善,换句话我们也可以说,一件事情如果是真善,那肯定不会人人都说是好的。

在这三样事物中存在非常多的偏见,而真实的这三样东西到底是什么?极少有人真正清楚,也极少有人愿意去弄清楚。因为怀着偏见的人,绝不会认为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的看法也是从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来的。比如说,身边有人因此亏了钱,甚至送了命。所以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的看法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也促使我反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个人对某样事物的看法,真的不要太绝对。特别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涉及到许多人的东西,可以说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因此我们对于比个人要庞大得多的东西,最好永远怀着敬畏之心。

所以偏见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去敬畏之心的自以为是。

中国古人有句话叫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杰姆,一个小男孩,他说,他想了很多,终于想明白了世界上有4种人。一种是像他们和邻居那样的普通人,一种是坎宁安家那样生活在林子里的人,一种是尤厄尔家那样生活在垃圾场的人,还有一种是黑人。当然这样的分类法非常孩子气,全凭感觉,没有什么逻辑。但是确实说清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处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某一类人当中的一个,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局限在一个范围之内,因此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看法都全是偏见,这种偏见来自于分别之心,我们很清楚,其他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有的人因此沾沾自喜,有的人因此痛不欲生,都是这种分别心造成的。就是这种分别心造成了非常多的问题,或者可以说,我们在人类社会中所碰到的一切最糟糕的问题,都是这种分别心造成的。但是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分别?我们也像杰姆一样糊里糊涂,或许这就是人的本能吧。所以《道德经》和许多的传统经典,都在反反复复的讲克服这种分别之心。克服这种分别之心,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

那么普通人要如何克服这种分别之心?其实有很简单的一招,《尚书》上说,“敬胜百邪”。曾国藩一生总结自己唯守“敬恒”二字。据说曾公资质颇不怎么样,年轻的时候有一晚挑灯夜读,来了一个小偷,想进他屋里偷东西。曾公翻来覆去读同一篇文章试图背下来,最后小偷都背下来了,他还在读。小偷忍耐不住,狠狠地讽刺了曾公一顿,愤愤而去。

就是这样的资质,因为一生谨守“敬恒”二字,做出了旷世的功绩,连毛主席都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小偷比他聪明,现在聪明的人更是到处都是,但是有几个能持守敬恒之心?太多的自以为是、画地自牢,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圈子当中。这本来倒也没有什么,但可怕的是,许多人都像小偷一样,毫无自觉,甚至还觉得自己比曾文正公都高明,这也还是没有什么,真正祸害的其实还是自己。但如果再加上心肠恶毒,又处在一个比较有权威的位置上(比如怪人拉德利的父亲之于儿子),那造成的恶果真叫人难以释怀啊!

高处有险,低处有道。《道德经》通篇都在讲真正的道在于放低自己,把自己的位置尽量的放低。对其他人,对万事万物,保持尊敬的心态,这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啊。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_人生感悟: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

篇一

?他们凭什么这样做!这不公平?

这是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的强烈正义感,看完这本书,联系身边孩子的思想,让我更加相信人性本善。《杀死一只知更鸟》在厚厚的一本书中娓娓道来人性之本善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等你最终了解他们之后就会发现?以及父亲是如何教育孩子?坚持初心?的。

总结书中父亲教育孩子的几个观念

1、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观念不同不代表对方是坏人,用赞赏之心看待与自己观念不同的人

3、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正义和道德只因行为本身而被评价。

4、勇敢不是手握武器,而是注定会输还去坚持到底。

他从不逃避问题,他说?孩子会敏锐察觉你在逃避问题,回避只会让他们糊里糊涂。?他给斯库特开诚布公的解释?**?;
他在面对偷听的孩子时,不是责备,而是给他们解释。他知道?说脏话?在孩子成长中不是大事,?他们会发现满口脏话并不能让他们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他们就会改掉这个毛病?;
他也明白孩子三观形成的重要转折处,给予及时引导。

反省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父母,完全缺乏这样的教育意识,书中的斯库特、杰姆不过10岁上下,已渐渐在阿迪克斯的指引下形成了较为完整且令人羡慕的三观。一本以种族歧视为背景的法庭中对孩子三观形成的引导,每个家长应该认真阅读的教科书。

篇二

很久没有读外国文学了,因为它的人名太难记了。好在《杀死一只知更鸟》故事的趣味性克服了这一缺点,读完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这是哈珀?李写于1960年的小说,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杀死一只反舌鸟》。只是1961年改编成的电影用了这个名字《杀死一只知更鸟》,还获得了奥斯卡金奖,后者就代替了前者。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世纪的美国梅岗,一个基本隔绝于世,种族歧视弥留的小镇。核心内容是律师阿蒂克斯?芬奇为黑人汤姆?鲁宾逊作辩护的故事。该书主要宣传一种普世价值观,平等正直博爱等精神,还有对阿蒂克斯教育孩子方法的推崇。

知更鸟,是一种唱歌动人,与人无害的鸟。在书中象征着阿瑟?拉德利,汤姆?鲁宾逊等善良的人。?弹无虚发?阿蒂克斯因年轻时射杀了一只知更鸟而感到内疚,三十五年没有再开过枪。而后,他尽心尽责地去帮汤姆打官司,虽然还是败诉了,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人学习。

从另一个层面看,人不能当一只知更鸟。可以善良,但不能软弱。拉德利先生是个足善人,与世无争,忍受着别人?怪人?的嘲讽;但他的怪也保护着自己,夜晚枪击吓唬闯入庄园的孩子。而汤姆在败诉后不愿再去上诉,越狱而被射杀,再也洗脱不了自己。只能说逃避是没有用的。善良的人更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让你的纵容成全了别人的罪恶,让你的善良伤害了自己。善是有原则的。

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一定是对的,这是我从书中看到的另一种精髓。一个正直的律师和一个公正的法官也斗不过一群野蛮人组成的陪审团。汤姆案子的败诉,佐证了?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这句话。多数人反而更容易形成暴政。当价值判断与别人相冲突时,还得尊重自己内心深处的选择。

最赞同的还是信任。虽然有些谎不得不撒,但撒下一个谎的同时得撒下很多个谎去维护。反省自己这么些年来,只有在欺骗上做到了?嫉恶如仇?。以前太过相信别人,所以遭受了不少次被人欺骗的恶果;后来学乖了,受不了背叛,也因此失了些朋友;再后来学着宽容,一次两次,或是没有突破底线的失信也就算了;但再多次就不行了,量变引起质变,友情间的裂痕也会慢慢变大到不可修复的地步。

再大的心也终究不能无视失信后的隔阂。一个人,一次让我不相信了,便再也不能让我相信了。

宽容这条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三

很早前就听过这本书,但一直都停留在?想看?的阶段。大约一个月前看见有朋友在?微信阅读?里分享了它,才终于付之行动。看完后甚为赞同其是一本适合亲子教育的书籍,这让初为人母的我很是庆幸能遇见它。

本书的作者哈珀?李终其一生只发表过此篇令其名声大噪的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让其获得1961年普利策奖。但本书带来出乎其料的盛誉,让她不堪聚光灯下的生活,从此封笔,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这本书的背景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期的南方阿拉巴马州,也是黑人白人泾渭分明、种族歧视和隔离极为严重的三十年代。它是从一个小女孩斯库特的视角,讲述其所见所闻,从而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故事的主线是女孩的律师父亲阿迪克斯为一个遭白人女孩诬陷强暴的残疾黑人鲁滨逊辩护。

读书伊始,感觉就是一个幼稚小女孩在平铺直叙她和哥哥迪尔以及小伙伴杰姆的生活日常,丝毫没有感受到本书的魅力。但是随着一次次父亲阿迪克斯出场,深深地被其吸引,这样一个父亲,堪称完美。在和子女的交流过程中,能站在平等、尊重的立场,与孩子们沟通。

?

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是阿迪克斯在面对女儿斯库特发牢骚时,对她说的。在很多人觉得他人的行为不可理喻时,阿迪克斯从另一个角度给了解释。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所以不要轻易的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别人的对错。

在学校里很多人都称黑人为?黑鬼?时,阿迪克斯纠正斯库特并告诉她这是个蔑称。而斯库特理直气壮的说?在学校里,所有人都这么叫?时,阿迪克斯的回答是?从现在起,从所有人里减掉一个好啦?。父亲阿迪克斯就是这么一个人,有些像《追风筝的人》里父亲的行事风格,就是在大家都认为的?真理?面前,自己先揣度是否合理,合理即接受,不合理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在这里,父亲阿迪克斯再次展现了他善良的一面,虽然他不能改变大部分人对黑人歧视的观念,但至少他在引导自己的孩子学会去尊重他人。

摘抄:甚至没有资格教导你和杰姆如何做人。

这是他在为黑人辩护却得不到大家理解,孩子们在周遭人的议论中也质疑父亲的行为时,阿迪克斯对斯库特说的话。他一直以来都是在言传身教,努力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在做事情时,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们的影响。这是值得为人父母们学习之处。

摘抄:当一个孩子问你问题时,你要正儿八经地回答,不要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他。虽然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但他们会比成人更敏锐地察觉到你在回避问题,回避只能让他们糊里糊涂。

这就是阿迪克斯在与孩子们沟通时的精髓,他从始至终都是在认真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尊重他们的问题,努力去解答他们的困惑。也允许他们做出不礼貌的事情,事后,他会耐心和孩子们交流。

摘抄:我在接受他人之前,首先要接受自己。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在面对白人诬陷黑人这件事情上,几乎整个小镇都是站在白人这边的。虽然事实已经很明显了,但是那些白人们就是不愿承认他们认为的?黑鬼?无辜。 读后感 .而阿迪克斯在面对整个镇上人的压力时,毅然接下这个案子,为黑人辩护,即使危机自身安全也在所不惜。他就是这样一个勇敢无畏的人,因为他心中有一把良心尺。

摘抄:如果别人把那当成一个侮辱性的字眼来骂你,并不能贬损你的人格。那只能让你看到,骂你的人有多可悲,他的谩骂并不能伤害到你。

如果内心坚定强大,就会无惧流言蜚语。反倒是诅咒者更令人同情。

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

阿迪克斯向孩子们解释自己在做的事情,也是在循循善诱孩子们。

总之,这本书有太多的教育经典,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对文章最大的感触就是阿迪克斯作为一名父亲对两个孩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种影响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所以随着剧情的发展,能明显感受到哥哥杰姆从幼稚调皮慢慢成长为成熟稳重、像父亲一样的绅士,而妹妹斯库特在行为思考上也都在蜕变,哥妹俩的行为举止里能看到父亲阿迪克斯的复印成分,这是令我由衷佩服的地方!这本书启发着我如何做一位母亲,希望自己能有所吸收。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9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