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夏至已至,光荫都满

白敛 2023-07-24 06:45:53

点击蓝色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夏至时会带来许多物候现象。故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一候鹿角解现象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二候蝉始鸣则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就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夏至给我们带来的这些物候现象,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

夏至日是民间重要的节日,在清代以前夏至日还会放假,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为庆祝夏至日,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习俗。一是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由此可见周代夏至是已祭神。二是消夏避伏。古时,夏至之后,皇家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现在人们还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用于消散体热。三是南北都要吃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唐代白居易曾说:“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正如这句诗所说,夏至是全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过了夏至,白昼一天天变短,夜晚一天天变长。暮春之际,花已飘零,夏至已至,光荫都满。撷一片花瓣,静待夏至重归。

END

主编:吴倩 薄雯雪

文字:张书汇

排版:郭丽华

图片来源:微博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9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