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国家5A级景区,乌镇有长达六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11月19日开始,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环境秀丽,文化氛围浓厚。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先生,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木心先生皆来自乌镇。乌镇凭借人杰地灵的环境培育出的名人们也为乌镇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乌镇不仅是文化名城,更有“鱼米之乡”之称。乌镇菜系隶属中国四大菜系中的江浙菜,讲究清、鲜、脆、嫩。乌镇人制作菜肴,根据时令就地取材,按照季节而调配饮食。三珍斋酱鸡、红烧羊肉、白水鱼、臭豆干、粽香乌米饭等美食为乌镇打出了亮丽的美食名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乌镇水乡,白墙青瓦,精巧雅致,造就了乌镇美食的原汁原味,来到乌镇,一定不要错过这里的美食。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在乌镇你能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的非凡魅力和现代东方生活的完美融合。乌镇会展中心建筑面积为2.45万平方米,分为8个展厅。自2017年正式开放以来,曾成功接待举办各类发布会十余场,包括中国国际时装周闭幕秀、奥迪新车发布会、vivoX21新品发布会等。先进完善的服务设施和管理理念,将乌镇变成真正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于一体的现代化古镇,而乌镇的开发方式也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乌镇模式”。乌镇在展示中国古老文化的非凡魅力和东方生活的传统精髓的同时,也将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有机融合,为中国的古镇保护工作做了有效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往期回顾
第325期|人间最美是苏州
第329期|最美洛阳
第334期|魅力济南
主编:吴倩 薄雯雪
文字:李鸣珂
排版:郭丽华
图片来源:微博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南浔区,北接江苏苏州吴江市,为 二省三市交界之处。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乡。 乌镇景区是2001年1月1日正式开放的,虽然开发较晚,但起步较高,保存得非常完整,整个开发过程坚持了“以旧修旧、整旧如故”的原则。
现在景区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把他们全部搬走,他们原来怎么生活现在几乎仍然怎么生活,乌镇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着的古镇!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河名为东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连通京杭运河。河对岸的古民居里现在还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乌镇是一个真正的活着的水乡古镇。在这边不远处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桥——逢源双桥。跟一个成词结合起来就是说左右逢源的意思了,还可以看到在这座桥上面有一个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桥的下面还有一排水栅栏,在当时这排水栅栏相当于一座水城门的作用。过桥以后,首先来到的是财神湾,原先这不叫财神湾,而叫转船湾,乌镇的水系比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栅头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头,所以当地人就在这儿开塘挖河造了一个能转船的地方,同时为了区别于其它的地方的转船湾,便借用前面的财神堂命名为财神湾。
回过头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药店,它的规模虽然小于杭州的胡庆馀堂,但也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宁波药商陆庆馀创建的,并由他的孙子陆渠清将药店搬到这里,在柜台四周约有300多只药材柜。看完药店接着往前走,接下来看到的就是刚才所说的财神堂了,在乌镇历来都有接五路的习俗,所谓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财神,东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这一位财神就是东路的文财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为官正直,对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后来自己的心都掏给了商纣王,当时百姓为此很敬重比干,特别是一些商人,他们认为做生意就应该诚心诚意,象比干一样,所以比干奉为财神。
现在我们所走的这条街叫东大街,全长1300米,走的都是旧石板路,两旁都是古民居,整条街上还居住着350多户人家有将近1000的人口。望过去非常整齐干净,因为开发时把所有的三线两管全都下地了,现在两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电的,并家家户户帮他们装好了抽水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边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开发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环境。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江南百床馆,顾名思义就是从江浙一带收集过来的各式各样的古床。这个老宅子是当地姓赵的一个大户人家,七进深的一个老宅子。首先我们看到的第一张床是我们这个展览馆当中年代最久的一张床: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至少有400年历史了,明式家具简洁大方,用料讲究,整张床都是用黄榉木所做的。接着我们住里进,里面有一张是百床馆中的镇馆之宝,拔步千工床。 在这看到的是清,拔步千工床,为什么说是千工床呢?就是指一天一工,一千工是指一个木匠需要一千天,也就是三年时间了。雕刻之精致也谓之巧夺天工。此床共雕刻了106人物,古时以108为吉祥数字,而且此床为新婚床,加上一对新婚夫妻刚巧凑足108,亦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了,此床占地面积达六个多平方,共有四进深,第一进是换鞋处,第二进是更衣室,第三进是放马桶箱的,在古代称它为子孙桶,就是现在家里的卫生间了。
最后一进是主人睡觉休息时所用的,设备这齐全相当于现在的套房。在这床上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悬挂在空中的那块木牌了,是以前做床的木匠送给那床的主人的,相当于现在的一张贺卡。看完千工床再往里走,在这一进可以看到的是三张风格一样的床,是属于中西合璧的,在床两边还有两个罗马柱是西式的,在床挂落上有牡丹花,牡丹花在中国的古代是国花代表富贵,还有葡萄和双喜,葡萄是多子多孙,多子多福;双喜是中国人结婚时用的代表喜庆。也就是说这床也是当是时结婚时所用的喜床,而这床是民国初留下来的,材料是红木做成的。那刚才我们看的大部分都是双人床,接下来往里走可以看一下两张小姐床。首先我们看一下,近代的雕花人字匾架子床,它是以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所睡的,虽然是小姐床,但是这张床上它所雕的大部分都是武将的图案,可以说这位小姑娘她是不爱红妆爱武妆,是属于花木兰这一型的,而且她的志向也是非常高,抬头可以看到有两行字,“双手要捞天边月,一石击破心底天”。
在这张床上还雕刻了蝙蝠的图案,蝙蝠代表了多福,威武的狮子还起到了避邪的作用。旁边是清代的小姐床,这张小姐床的颜色比较亮丽是红颜色,这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银子漆,床上的人物都是镀金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藤榻,也可以称之为“罗汉床”,它就像现在人们家里的沙发,可以在上面喝茶,下棋,聊天,抽烟等等,你看它还配有床几,根据需要可拿下来也可以放上去的。在“罗汉床”的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两张姐妹床,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姐妹床并非是指姐姐妹妹睡的,而是由于这两张床是我们当地同一个木匠师傅制作的,风格和款式差不多,把它们放在一起展出所以命名为“姐妹”床。你看中间“鸾凤和鸣”四个字不就是代表了夫妻恩爱吗?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另外一户人家金家厅,在这里展出的是有关于乌镇当地的民俗民风.首先我要参观的是衣俗厅,有关于民国三四十年代的江南一带的人物的穿着。在这个橱窗中我们看到的男女的穿着是当时那个年代较为普遍的,女子穿着以旗袍为主,而男子则穿上长衫,礼帽配西裤、皮鞋,这也是当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表现吧。
在这边的这个场景中我们看到的四个人,从衣着服饰可来判断其身份,里面坐着的是账房先生,淡色短衫长裤的是当时的文人或小商人的穿着打扮,而头戴乌毡帽的则是劳动者,蓝色长衫的则是伙计的.形象。在我们身后的这个橱窗中看到的是民国时期的西服,学生装及中山装。学生装是由西服演变而来,也是日本制服的改良,简便不用戴领带。中山装是由学生装演变而来的,民国18年由反对派政府定为国家制服。四个口袋,分别代表“四维”:礼、义、廉、耻。袖口上三个扣子表示反对派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再往边上过来看到的历史照片是茅盾和家人穿着的介绍,从服饰来看,茅盾也是出生于小康家庭的书香门第,待会我们会去茅盾纪念馆和故居参观;再这边看到的是三十年代的妇女时装;边上橱窗中看到的是清代汉族女子的穿着袄裙及满人所穿的旗袍,旗袍也是旗女之袍的简称。到了民国时期,旗袍也已经西化了,线条趋向于全身的裁剪了。现在我们进入的是岁俗厅,这是当地人每年的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一个仪式,中间桌子上摆放的都是接财神所需的供品。
头桌是水果,用到的有甘庶、桔子、苹果、寓意了甜甜蜜蜜节节高高;二桌是糕点、菱角,代表了称心如意,财源广进;三桌是三牲,猪头、雄鸡、鲤鱼,但是整个仪式最特别的是中间吊起的这条鱼,这鱼当地人在接完财神后要放生,放生的鱼就是代表了年年有余。看过了当地人接财神的展厅后,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节俗厅,中间的是斋月堂。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地人都要祭拜月神,祈求全家子孙团圆。两边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习惯:贺岁拜年、元宵走桥、清明踏青、立夏称人、端午粽子、分龙彩雨、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九登高、冬至祭祖、腊月小更。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展厅比较喜庆了,是乌镇人以前结婚的仪式。展示了民国年间新婚夫妻拜天地的情景。中间是个喜堂,供奉了送子观音像,观音前面所放的是:红枣、花生、桂圆和荔枝,象征着早生贵子
。这两位身着大红喜服的就是新郎新娘了,新娘旁边所站的就是能说会道的媒婆了,新郎身后的胡须长长的老先生则是主婚人司仪了。坐着的两位是新郎的父母高堂,按男左女右坐在那里。民间的婚嫁风俗向来很讲究,在司仪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乃夫妻交拜。行礼之后,用两家各出一条的红绸带结成同心花球式的牵巾,新郎新娘各牵一头,新郎面对新娘倒行将新娘缓缓牵入洞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一般原则,先由媒人传言,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往往对自己的婚姻没有直接表示意见的权利,因此二人未曾认识,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是最后入洞房后新郎所去揭开的,当然不可直接用手,得手持一杆搁在如意之上的称,挑去红盖头,喻意为“称心如意”!屋子右边所放是以前新娘子出嫁时的嫁妆了,有子孙桶、漆盒、绸盒、樟木箱、澡盆、饭篮等, 对面还有以前女孩子出嫁时坐的花轿,因为传统的婚育观念女孩子十五、六岁就出嫁了,而且南方的姑娘长得娇小玲珑,所以花轿很小,四人抬的。另外还有三个条箱,用于放丝绵被的。乌镇的女孩子出嫁时,连被子一并都要嫁入男方家的。最后一个展厅就是寿俗厅了,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比较强,祝寿讲究做九不做十,也就是说逢九做比较隆重。
六十大寿是在五十九岁时做的,中间桌子上摆放的是做寿用到的东西,三尺三的长寿面,取其长长久久之意,还有乌镇特色糕点定胜糕。正堂中供奉了福、禄、寿三星。两旁分别挂有百福,百寿图和麻姑献寿等图案。走过传统居民区,接着便来到了传统作坊区。乌镇特产很多,除杭白菊、姑嫂饼外,还有三白酒也是其中之一。古时民间的作坊大都以前店后坊的格局布置。接着请大家随我往里走。乌镇的三白酒历史悠久,早在朱元璋登基做皇帝时,就有浙江的官员把三白酒进献给朱元璋。他喝过之后大加赞赏,封为贡酒。从此三白酒的作坊就开始兴旺发达起来。
古镇,不管是什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向往的地方。江南古镇可以说是一个文化遗产。因为古镇里的很多建筑都保留了下来。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江南古镇,趁着这个好时候,赶紧去江南古镇逛逛吧。
江南古镇
周庄
古镇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湖水潺缓,虽没有河流的湍急、大海的善变,却有它独特的味道。
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连成的周庄,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园,总让人有一种安宁和平的感觉。
乌镇
作为典型江南水乡,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乌镇真正是“百步一桥”。
清晨的乌镇一如着了古朴素群的少女,静默着等待爱人;
择一两日在江南的梅雨季节到来之时,来到乌镇静静享受慢时光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休闲方式。
南浔
南浔还是有历史底蕴的,古镇上的富户以前大多数从事丝绸生意,留存的清朝民国时期宅院不少。
南浔默默地守着她浓厚的文化积淀和最淳朴的美。
斑驳的石板路,蜿蜒的小河是对南浔最贴切的描绘。
淅淅沥沥的雨,将整个古镇蒙上一层薄薄的雾气,加之白墙瓦黛,游走其中,感受好一个江南。
西塘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的青睐,而其中的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为引人,它是水乡特有的建筑。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古称胥塘、斜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
整座水乡古镇如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仙境。
同里
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
到处都是青瓦白墙,透着中式古典美,同里湖的水系是连着太湖的,几乎家家临水而居,划着小舟,在水波里荡漾,时光也会跟着慢下来。
同里自然的、古朴的、富有人文厚度的美,那种历史沉淀而来的精致与浪漫,让你无法拒绝与它亲近。
枫泾古镇
枫泾古镇是上海比较值得去的三大古镇之一,枫泾这个古镇古色古香,有些老街历史非常悠久,建筑古老,很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且没有过度开发值得一去的水乡古镇。
七宝
七宝老街已成为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七宝古镇同属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市区最近的古镇。
这里不仅风景美,更是吃货的天堂,独具风味的小吃在七宝颇受欢迎。
朱家角
朱家角古镇是很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青石板、黑瓦白墙,一条河流穿过小镇,有江南特色的热闹街市分布在河岸两边,一间接着一间的小店经营着各式特色食品。
古镇的空气里飘逸着各种食物特有的香味,生活气息浓郁。
大家还可以在古镇里拍一个小视屏,最好是穿着汉服拍摄是最好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8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转载13年前惊天一跳,再看依然泪目!
下一篇: 我在等花开也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