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在前面,我们已经向您介绍了相声的基本表演形式。今天我们将继续为您介绍关于捧哏与逗哏的那些事儿。
所谓逗哏,其实是指不断通过叙述暗含笑点故事情节,并以此让人发笑的演员,即相声中的“主角”。捧哏则是指在逗哏说完一段哏后,给予评论或台阶以继续下一个哏,即相声中的“配角”。在对口相声中,通过逗哏与捧哏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使逗哏在叙述中逐渐组成包袱,产生笑料。
很多人都说:“相声啊,三分逗,七分捧!”,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然逗哏是对口相声里的主角,但包袱能不能抖的响,全要看捧哏的人能不能接住包袱。事实上,捧哏与逗哏都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捧哏,那么即使逗哏说的再好,相声的表达效果也必然会减少一半。同样,只有好的捧哏却没有好的逗哏,那么再好的捧哏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为逗哏说的话是捧哏的好几倍,所以逗哏的收入比捧哏的多得多,尤其是一些逗哏的大师名家,工资分成是八二开甚至九一开的。比起捧哏的不动声色地“捧”,大家更会把关注点放在讲述故事、逗笑话的逗哏身上,这就使逗哏有了更高的名气和商业价值。
在对口相声中,逗哏是故事主要叙述人,把自身经历过的或是熟悉的事物,说给“捧哏”的听。实际上是两个人共同配合表演给观众听。由于逗哏演员是故事主要讲述人,是整个节目的“主角”,所以逗哏站在桌子外面,具有充分的空间便于身段表演。而捧哏不需要身段表演,只需要配合逗哏,所以站在桌子里面。
捧哏的站稳不动,逗哏的满场飞,俩人各司其职,各用其功,每一场精彩绝伦的相声背后都是俩人努力的结果,而对口相声也将在捧哏与逗哏的相互合作中继续辉煌。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往期回顾
第321期|原创文章|“子夜”过后,方见黎明—读《子夜》有感
第320期|敦煌—魅力古城
第319期|小寒
墨香流韵
主编:吴倩 薄雯雪
文字:李鸣轲
排版:王文婧
不太明白您问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指人数上,对口相声捧哏和逗哏当然是一对一的,在群口相声里,除了逗哏和捧哏之外,还有可能一个角色,术语叫“腻缝儿”,如《扒马褂》里在中间左右问的那个。在群口相声里,其实没有明确的捧哏和逗哏之分,但一般来说,还是把台词最多的中心人物称为“逗哏”。例如《五官争功》中的马季,今年春晚的《专家指导》中的姜昆就算是逗哏,其余的都是捧哏。但群口相声中,表演成分较多,演员一般都是将自己代入人物,而不从演员本身角度说话,因此逗哏和捧哏的作用就不明显了。
如果是指台词上,一般是逗哏一句,捧哏一句。根据台词的多少,又分为“一头沉”、“子母哏”等等。“一头沉”就是台词以逗哏为主,捧哏的台词大多是“嗯、啊、呵、是”等等语气助词;而“子母哏”就是二人台词差不多,很有互动,有时捧哏演员也抖包袱,牛群冯巩的相声大多就属于这种。
逗哏和捧哏只是搭档,并不意味着两个人出自一个老师。就拿郭德纲和于谦来说,两个人最初根本不认识,只是合作过几次后,才觉得比较适合。于是在老郭渐渐站稳脚跟后,邀请于谦一起表演。其实很多搭档都是这样,像是高峰和栾云平、岳云鹏和孙越,双方之间相差一个辈分,更不用谈同一个老师。
不过在相声界,也有不少出自一个老师的逗哏和捧哏,像是早期的贾玲和白凯南,两个人的老师都是冯巩。德云社的众多师兄弟也是一样,只要名字里带?云鹤九霄龙腾四海?的搭档。基本都是郭德纲的徒弟。
?
很多演员都是这样,比如牛群和冯巩,两个人分开之后冯巩只能去演小品;奇志和大兵,大兵离开后奇志的名气越来越低;贾玲和白凯南,分开后各自很少再表演相声,都是走小品的路子。
?
后面两对更不用说,高峰和孙越是郭德纲同辈的人,栾云平和岳云鹏都是郭德纲的徒弟。中间已经差出辈分,自然不可能出自一个老师。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8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古代冷知识——“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