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关注我吧
子夜,黑夜与凌晨的分界。处在这一时期的所有事物都面临着黑暗与光明的选择。而那时中华大地列强鞑虏,内忧外患,打碎了千年的安息沉寂,陷入了无尽的迷惘。黑暗贪婪的侵吞着一切,包括那就在眼前的光明。
JANUARY
《子夜》是中国著名的现代长篇小说,创作于1932年,它全方位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面貌。作者茅盾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利益场上的明争暗斗,揭露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反动政府的暗通款曲,刻画了资本家之间没有硝烟的残酷斗争以及工人们势不可挡的罢工运动,并从侧面描写了规模空前的军阀混战以及势已燎原的工农武装斗争。深刻揭示了当时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法仅凭自身的力量取得反帝反封建反官僚斗争的胜利,无法引导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阶级局限性。
其作者茅盾(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子夜》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其思想和艺术上的辉煌成就,奠定了茅盾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子夜》这本书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主角吴荪甫的人物形象塑造。他是一个孤胆英雄,一个一心办实业的民族企业家,但在面对工人阶级的权益时,又成了一个无情剥削他人的“奸诈小人”。
吴荪甫是一个英雄,他在世界经济危机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双重夹击以及国内军阀混战,金融体系尚未健全的社会背景下,顽强抵抗帝国主义,他建立工厂,成立信托公司,扩大经营范围,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对民族工业抱有十足的信心,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说:“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
但是吴荪甫也充满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面对工人群众冷酷无情,当轿车被愤怒的工人包围时无视女工的性命,命令司机“开车,开足了马力冲!”甚至动用了军警等武力手段来压制工人运动。茅盾在书中用了“刚愎狠辣”来形容此时的吴荪甫。他的性格暴躁无常,“所碰到的一切不如意,这时候全化为一个单纯的野蛮的冲动,想破坏什么东西!”对于家人亲眷,只有简单粗暴的威望,而没有理解与关怀,导致最后众叛亲离的下场。吴荪甫的破产也暗示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悲剧。
《子夜》中还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其中“吴老太爷进上海”这一片段写的尤为精彩,充分展现了新事物的产生必将迎来旧事物的灭亡。
“新”体现在,久居乡下的吴老太爷进城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新变化的冲击,例如:“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一啵一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守旧的吴老太爷将这一切变化称为“邪魔”,而整个上海就是一个“魔窟”。
“ 旧”体现在吴老太爷墨守成规的思想。面对灯红酒绿的新上海,吴老太爷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书中形容“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在这一声叫喊中,吴老太爷的残余生命力似乎又复旺炽了,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色转为深朱”。吴老太爷年轻时“还是顶括括的‘维新党’”,有着“满腔子的‘草命’思想”,但自从跌断腿之后便成了固步自封的“书斋”式人物,信仰只剩下《太上感应篇》,更将新式企业家儿子吴荪甫的思想行为视为“离经叛道”。这一转变正展现了曾经的“草命萌芽”变身为“阻挠力量”的荒诞和可悲。颇有深意的是,茅盾以守旧的吴老太爷进入崭新的上海城为《子夜》开头,但很快吴老太爷便去世了一一被五光十色的“邪魔”冲击诱发了脑溢血。
小说的第一章便以葬礼告终,这恰恰是一个新生力量必将战胜腐朽的旧势力、历史新旧更替的隐喻,展现出了黎明到来前夕充满斗争性的“子夜”时分。最后我将小说中精彩的话分享给大家:“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己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
作者:20级汉语言文学二班姜依
指导教师:白山丹
图片来源:微博
往期回顾
辞旧迎新 共庆元旦考研必胜生命最可贵,安全第一位主编:吴倩 薄雯雪
排版:王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048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敦煌—魅力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