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
小寒前后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2020年最强寒潮,全国断崖式降温的厉害了,这大概也是西伯利亚冷风给2021年的硬核见面礼了吧。
小寒还没来,寒潮就提前来给全国人民“送温暖”了。前几日还是艳阳高照,万里晴空的呼和浩特,突然一夜之间气温骤降,温暖和煦的风变得冷冽冻人。晨间,走在路上,呼出的气都在口罩上结了一层冰,刘海也被凝固到一起,看起来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有趣的是山东的突然降温,让一个学生晾在户外的裤子直接冻成了“武器”;上海自然也没能逃过寒潮的“魔爪”,短短两日整池的水就被冻成冰块了,与寒潮相伴的大风天气更是将行人吹得“东倒西歪”,直不起腰,场面滑稽有趣;寒冷的冬日最浪漫的事情就是泼水成雾了吧,往年这样的好事儿只能让东北人民得了去,今年的强降温为西北人民带来了福利,泼水成雾在陕西也可以上演了,热水泼出,雾气四散开来,仿佛身临仙境一般,美不胜收。小寒送给大家的礼物不知道诸位是否喜欢。冬天虽然浪漫有趣,但也不要忘记保暖,毕竟小寒过后是会越来越冷的。上次有说到冬至三候,这次让我们了解一下小寒三候吧。古人将小寒分为“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三候,都昭示着阳气的生长。所以就算是面对今年如此强势的寒潮天气也不要害怕,因为春天就在不远处了呀!
小寒佳节,在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必然是少不了的。古时的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到了这天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广州的传统,在小寒这天会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会把糯米与香米混合,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想想都流口水呀。
小寒带给大家的不只有越来越冷的天气,还有生活的惊喜和趣味,更有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情怀。小寒到来,记得出门多穿点衣服呦。
完
主编:吴倩薄雯雪
文字:董雪怡
排版:郭丽华
图片来源:微博
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小寒的时候天气就会比较变的比较寒冷,但不是寒冷到极点的意思,主要标志着寒冷冬季的开始,可以说小寒是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 ?
小寒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中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大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
小寒的农事活动
由于中国南北地域跨度大,所以,同样的小寒节气,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生产农事。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田间已经没有太多的农活,都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
而在南方地区则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
以上内容参考:-小寒
小寒的由来是什么
小寒的由来是什么,小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标志着冬天时节的正式开始,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而这段时间正好是三九天,那么你知道小寒的由来是什么吗。
小寒的由来是什么1 小寒的由来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小寒的由来是什么2小寒是表示气温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这个节气过后,气温渐渐变得寒冷,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间段,“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我国古代把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的,这个时候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此时北方到处都能够看到喜鹊,并且能够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在我国,小寒时民间也有许多传统习俗,一是探梅,梅花是品性高洁之花,此时的梅花开的正好,是欣赏梅花的好时候。二是冰戏,我国北方地区入冬之后,天气寒冷,特别适合溜冰玩,三是腊祭,小寒是腊月的节气,所以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除此之外还有吃黄芽菜,吃腊八粥等习俗。
小寒时由于天气寒冷,所以人们都很少出门,在农事方面,北方大部分地区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南方大部分地区则需要做好油菜清沟、小麦追肥等工作,但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做好保暖工作都是很重要的。
小寒的由来是什么3 小寒的介绍
小寒和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之后,才进入“三九”的时期,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被称为小寒。
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节气就是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小寒的特点是天气逐渐的寒冷起来,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的时候,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间。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依旧是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小寒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
在唐代长安城,小寒时节往往和腊日相邻不远。由于天气比较寒冷,社会上于是就盛行相互赠送礼物。唐代帝王也有赐口脂、腊脂,盛以碧镂牙桶的传统习俗。唐中宗景龙三年腊日的时候,中宗在御苑中召近臣赐腊脂,晚上自北门入内殿赐食,又加赐口脂。
杜甫有诗云:“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王建《宫词》:“月冷天寒迎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殿名)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口脂。”口脂,即唇膏。面药,就是在腊脂中加防裂的药。因此口脂、面药都是用来涂脸面以防止寒冬口唇冻裂之物。即使到了现在,这些依旧是我们的冬天必备物品。
传说二:
在物候学方面,我们的祖先基于长时间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著名的“二十四番花信风”说,也就是从小寒到谷雨共8个节气,有120天,每5天为一候,应一种花信(所开的花),共有24候,应24种花信。花信风指的是应花信而来的风。
在小寒节气之内共有3种花信,第1花信是梅花,第2花信是山茶,第3花信是水仙,这3种花在小寒节气相继开放。
依节气顺序,其余7个节气地花信分别是:大寒的花信为第1瑞香、第2兰花、第3山矾;立春的花信为第1迎春、第2樱桃、第3望春;雨水的花信为第1菜花、第2杏花、第3李花;惊蛰的花信为第1桃花、第2棠棣、第3蔷薇;
春分的花信为第1海棠、第2梨花、第3木兰;清明的花信为第1桐花、第2麦花、第3柳花;谷雨的花信为第1牡丹、第2酴、第3楝花。
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特点: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我国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小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小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节气的含义: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三候:
雁北乡(xiàng)。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始雊(gòu)。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天气特点:
当太阳黄经达285度时,小寒节气开始。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中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
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哩!
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小寒节气,人们还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的预报,预防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的影响,注意防寒防冻。
小寒习俗: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古时,如皋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已渐渐淡化,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如皋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个节气年轻人注意不要因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长出痤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8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辞旧迎新共庆元旦
下一篇: 敦煌—魅力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