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几期对德云社相声的介绍,相信诸位看客已经了解到相声的基本知识。众所周知,相声作民间相声曲艺讲究说、学、逗、唱这四种表现形式。而今天我们将为各位看官介绍“学”中的柳活儿。
基本功——唱,经常被人认为是唱戏,唱歌。实际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词”。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功唱。演唱“发四喜”、“弦子书”、“太平歌词”以及“农家乐”、“十二月探梅”等民间小调,还有学唱各种戏曲、曲艺,统称之为“柳活儿”。但事实上,太平歌词才是相声本门的演唱,其它形式的唱可归纳到学,而非唱。“柳活儿”是指相声中以学唱为主要内容的相声作品,属于相声说、学、逗、唱中“学”的范畴,即为学唱。
相声演员们把学唱弦子书、竹板书,京、评、河北梆子等戏曲选段、片断,以及演唱“太平歌词”、小调歌曲等统称为“柳活儿”。“柳儿”就是唱的意思,“活”指作品。
对于柳活儿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晚期,当时在京津冀一带非常流行的一种综合性的曲艺表演形式。“柳儿活”通常分为“戏柳儿”和“歌柳儿”。以学唱京剧、地方戏、大鼓等其他曲艺形式,统称为“戏柳儿”;歌柳儿指的则是学唱歌曲,包括美声、民族、流行等。这两种是当今比较常用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形式叫:“开门柳儿”,也叫“点买卖”,就是相声场子开场第一回的唱儿,一般说来都是几个人一块儿唱(也有单人唱的,但不如众人唱的气势大),这样便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相声开场时,由一个捧哏的先念书词儿,再由几个逗哏的唱“开门柳儿”。比如《发四喜儿》就是比较典型的“开门柳”。
柳活的特点是学活儿不仅要学得象,更要学得美。过去有种说法,学唱不能学得象,学象了就不可乐,而且观众也不必听相声,只要去剧场看戏就可以了。但侯宝林大师则认为:相声既然是艺术,就不仅应该学得象,而且要学得美——只有学得象,才能产生愉快、幽默的笑;只有学得美,才能使相声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
相声作为民间传统说唱曲艺,传承已久。德云班主郭德纲二十四年辗转,复兴相声、创新相声、弘扬传统文化,为传统遍及时代经典文化流传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云、鹤、九、霄众徒亦谨遵师父教诲,初心不改,继续努力让相声更加雅俗共赏的路上前进。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百度搜索
THE
END
往期回顾
第307期|德云那些事儿之《扒马褂》第305期|德云那些事儿——相声三宝之手绢第303期|德云那些事儿——相声三宝之一醒木扫码
主编:吴倩 薄雯雪
文字:张茹雪
排版:吴佩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7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重庆——麻辣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