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的时候,碰到亲戚一家人,我该叫表叔,表叔父子俩在给一个夜市大排档打工,已经是过年,父子俩还穿得特别邋遢,表叔一直在叹气,钱太难赚了,表婶也开始哭穷,她们一家我是知道的,一哭穷就没头,我赶紧找地方躲开去。
我这个亲戚,其实有些来历,原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市招待所的大厨,那时候还没有新东方和蓝翔,真正的厨师非常少。
表婶是个奇人,属于一分钱掰成两瓣儿花的主儿。原来也是国营企业的职工,在那个年代算是条件不错的。但穿的都是单位发的工装,几个孩子也都是穿的工装改的衣服,包括两个女孩。有年过年去他们家吃饭,他们家吃的喝的都是那个亲戚招待所发的食物,他们不置办一点年货,吃完了,就来回串着亲戚吃,自己家基本不开火。平时非年非节,家里都是上顿下顿咸菜,三个孩子总是班上最土最脏的。
当时国营招待所不行了,有人就跟他一起合伙开饭店,表叔管后厨,合伙人管经营,那时候私营饭店非常少,所以一开业就是大火,结果她妻子看着眼红,觉得他有手艺,非要闹着拆伙,把合伙人挤了出去。
表嫂一上来把几个如花似玉的年轻服务员也辞退了,换了一个大嫂,几个孩子平时帮帮忙,会计也辞退了,表婶自己在单位请了长假,亲自管账。我的表兄和表妹们一放学就赶到饭店帮忙,十几岁的小孩,哪有什么眼力见儿,经常端错菜或者弄错单子,有时候端个汤,还把汤碗摔了,这个表婶就干着急没办法,又心疼自己的钱,难免在大堂里埋怨,顾客就不满意了,我来这里吃饭,服务差了不说,你还挤兑我 于是,原来积攒的口碑越来越差,老客户也渐渐不来了。
终于干不下去,关张大吉。表叔过不下去了,招待所也没了,回不去了。新生一代的厨子已经开始培养出来,他的手艺也不太吃香了。
这个表叔就开始干大排档,那时候夜市刚刚兴起,非常火爆,他毕竟是大厨出身,拿到夜市上基本是碾压水平。很快闯出名声,然后这个表婶又来了,开始偷工减料,食材都选最便宜的,能少给就少给。渐渐的,做大排档的名声也臭了,表叔这么好的手艺只能给别人大排档打工。
我父亲对这个表叔有个评语:端着金碗讨饭吃。他们两口子十几年几乎放弃了所有的社交,每天灰头土脸的生活,住一个当初单位发的小房子里,也不舍得换房,其他同事赚钱以后都换新房离开这里,原来的家属楼现在住的都是外地的民工和刚进城的商贩,他们浑然不觉。孩子的教育也舍不得投入,几个孩子早早辍学,表兄学了他的手艺,跟他一起为大排档打工,到这表兄结婚的时候,表叔表婶急了,这个表兄也是抠门的主儿,几乎跟同学没有联系,学手艺就是跟他爸,也没有认识别人的机会。
两口子一琢磨,不就是嫌弃我们穷吗 我们有啊,我们攒了一辈子钱,有的是钱,于是花钱给表哥置办行头,给他买了套大房子,让表哥去相亲。然而人的品味心态是不会变的,表叔家也是名声在外,所以表哥的相亲事业屡屡遭受挫折,正常的姑娘说两句话就走了。
实在不行了,最后终于找了个外地农村的姑娘,表哥痛改前非,把姑娘当活菩萨一样供着,姑娘就嫁给了他。谁知结婚以后,姑娘才发现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任何消费在他们家都是弥天大罪,要被反复批判,不到半年,姑娘就跑回老家了。
最令人心疼的是最小的那个表妹,长得很漂亮,性格也很乖巧,从小被表婶使唤,什么活都要干。她二十岁就跟建筑工地上一个民工跑了,那个民工比她大十几岁,表叔和几个亲戚追到他们老家。表妹打死也不回来,说跟那个男人对他很好。我父亲说,其实好什么呀,那个男人还经常打她,只不过她从小到大没被宠过,对她经历的生活来说,任何生活都算好的了。
在新年的鞭炮声里,表叔表婶叹着气,埋怨着生活,她说,他们节省了大半辈子,都这么节省了,这么会过日子,日子却越来越差,世道太难了。
他们不知道,正是他们这么会过日子,才过得越来越差。
有些钱是不能省的。
我的表叔一家之所以做生意屡次失败,之所以抱着金碗讨饭吃,只能给别人打工,就在于他的思维方式有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消费过,他们以为到饭店吃饭,都跟他们一样,吃饱就行,所以美貌的穿制服的女服务生跟大嫂是一样的,他们想当然地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一样,可以压抑自己的欲望。
表叔最应该感谢的是他从小学徒练就了一手手艺,还可以养家糊口,甚至传给表兄。然而他对自己的手艺并不尊重,本来可以不断提升的技艺,在他的手里却成了一个消耗品。
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如此,教育是最值得投入,知识是最值得付费的项目,他们却认为,教育是瞎花钱,几个子女都早早辍学,放弃了受教育的机会,人是万物之灵,但人没有了教育,反而只是累赘。他们以为,人无非就是吃饭结婚生子,但他们没想到,随着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要求一直在提升的,没有知识,你可能吃饭结婚生孩子这种特别容易的事你也做不到。
他们同样也看不到,与他一起开饭店的合伙人,他的经营能力和眼光,都是多少钱买不来的宝贝,在他的熏陶下,表叔本来也有可能弥补自己的短板,成为一个企业家。表叔一家看到的只是钱,想方设法把他挤走,自己独占饭店,结果反而鸡飞蛋打。
其实好的观点,好的思考方式,好的知识,都是别人辛苦学习摸索所得,你不愿意为它付费,等于是说,在你潜意识里认为它没有价值,关掉了学习的大门......
就这样,他们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好日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7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