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精选王阳明十句话,让我们一起领悟哲人智慧。
01
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
原文: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02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原文: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一包盐倒入锅里,会把人咸死。倒进湖里,却没有感觉。同样一件事,对于内心强大的人而言云淡风轻。对于内心弱小的人却是天塌地陷。学会放宽自己的心,放大自己的视野,你的世界也会因此宽阔起来。
03
忙乱皆因得失之心
原文: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
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 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04
身外物不奢恋
原文: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
人类获取物质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不是为了获得负担。如果获取外物反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那就是舍本而逐末了。
人活一世,活得是个心情。身外之物,不必太多,够用就好。只有不被外物牵绊,一个人才能真正意义上洒脱平和。
05
人最怕一个傲字
原文: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从恶之魁。
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慢是一切恶的源头。
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 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从而挤压和伤害到他人,不恶又会怎样 一谦一傲,值得深思。
06
克己才是真功夫
原文: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克制自己,主要是克制自己的欲念。欲念一多,人心就会散乱。所以真正的功夫,就是懂得收束自己的内心。化解内心的妄念,萃取出美好的良知,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07
人心不正,事事不正
原文: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这样就严重了。
耽误人的其实不是诋毁,而是看不到自己的一颗心狭隘戾气,不够宽容和涵养,又把精力放了太多在诋毁上,那么就既在加剧心中恶疾,又没有时间精力去改善这种状况。那么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自己耽误了。人心不正,则事事不正,处处都会耽误自己。其中的值与不值,一目了然。
08
悔悟是人生良药
原文: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这就是完整的成长过程。
09
逆着性子,克服浮躁
原文: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10
路尽管去走
原文: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
万事开头难。很多人一辈子没有成就,就是输在了开头上。其实人生的路只要大胆去走就好了,不必思虑,不必顾念。只要踏出了第一步,剩下的路慢慢就找到了。敢于尝试,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路。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唐诗宋词唐诗宋词300首唐诗宋词三百首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精选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1.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王锡爵曾对东林书院的创始人顾宪成抱怨说:当今所最怪者,朝廷认为对的,外界一定认为不对;朝廷认为不对的,外界一定认为是对的。
一个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2.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3.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4.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5.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6.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7.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8.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9.人的宿敌只有一个,便是他自己。
10.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043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一天一首古诗词诗词,鲁迅《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