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天与秋光【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注释】⑴行香子:《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三种。⑵转转:犹渐渐。⑶探:探看。金英:菊花。⑷绿蚁: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蚁:酒的泡沫)称为“绿蚁”。⑸恓恓惶惶(xī huáng):不安状。⑹那堪:怎么能忍受。⑺砧zhēn声捣:捣衣的声音,古代妇女将秋冬衣物置于砧上用棒槌捶洗,叫捣寒衣。⑻蛩(qióng):蟋蟀。漏:计时工具。【译文】天气反复变化,已是秋日风光,心情也渐渐变得悲伤,仔细观察一下黄色菊花就知重阳节快到了。刚刚试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尝了新酿成的绿蚁酒,在阴雨风凉的反复变化中,每刮一次风,下一次雨,天气便渐次转凉。
黄昏时刻的院落,总感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酒醒过后往事涌上心头,愁上加愁。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稀微的蛩鸣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
【赏析】《行香子·天与秋光》最早见于宋代的《乐府雅词拾遗》,明万历十二卷版《花草粹编》也收录此词,以上版本作者皆为无名氏。清代李文裿辑冷雪庵本《漱玉词》将作者题为李清照,其它各版本《漱玉词》俱未收录此词。
词上半部分写大环境,通过重阳时节,秋风、秋雨、秋凉,来描写主人翁所处的悲凉之境。下半部分,由大及小,通过主人翁所处的院落,夕阳、长夜、明月等事物和砧声、蟋蟀声、漏声等声音,来烘托主人翁的落寂心情。前后结句均用排比,加浓了悲凉的后气氛,增强了词的节奏感,音律美。
明日词牌凤栖梧: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蝶恋花”。《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编辑:唐诗宋词元曲(ID:Tsscyqu)
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规必究。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婉约, 伤春恨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临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凄婉动人。可惜这一片清歌,都付与寂寞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独自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点儿温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为我哭泣,青山无语宛如在为我伤心,一缕残阳斜照着院门。在华丽的楼前,只有那一池悠悠的湘水,倒映着悠悠轻荡的湘云。无聊的白日是那样漫长,梦境却短得可怜。请问苍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恋人见面?这情景真令人心酸。就算整个人间,也没有任何一个并州的刀剪,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万绪剪断。
赏析黄孝迈的词流传很少,但他的词的确写得“风度婉秀,真佳词也。”(万树《词律》)
"清歌”与“黄昏”所含的情绪本是相反的,前者引人愉悦,后者使人忧伤,相反相成,其结果是益增忧伤之感,故此二句表现为极其沉痛的感叹口吻。接下来,作者进一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具有感知的品格赋予了柳花,想对它低声倾诉自己的心事,转而又:“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可见作者忧思之深重。“伤春”二字,点出了作品主旨之所在。再下面,是作者自己感叹当时旅行在湘水之滨,独自投宿在旅舍时的孤寂心情。明明要写冷落,却偏用“温存”的字眼,再用“谁与”来作反诘,这种写法突现了一种炽烈追求的意愿。写到此处,已近过片,须得由伤春向恨别过渡,故而“柔情别绪”四字的安排也就是相当巧妙而颇具匠心的了。
这首词的下片更为精采。前几句,作者紧紧抓住“湘春夜月”的景色特点,将深沉的离愁别恨熔铸进去,造成了动人的艺术效果:“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这个境界是由众多形象构筑起来的一个整体,七宝楼台固不应拆碎,然而,倘求观察得细致,却无妨从局部着眼。“空樽夜泣”,表示心情的极度忧伤,是一个凝炼警策的句子,其造语则显得老辣,与姜夔《暗香》词里的“翠樽易泣”相同。“青山不语”,山峰不会说话,而作者却好像认为它原是会说话的,只是此时此刻无话可说罢了,以这种方式描摹环境的幽静,其艺术效果则更为强烈。“残照当门”,意谓残月照在门前,门外唯见残月。残月象征离别,正是由于它的情调凄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等常见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用残月抒写离别之情的艺术表现力了。“翠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惟是有”,同义重叠,起著强调下文的作用,而它以“平去上”的声韵作为引出下文的铺垫,从而使“一波湘水,摇荡湘云”一句更富有诗意,显得更加突出。从“翠玉楼”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一片朦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隐隐的波光,天空飘动着朵朵浮云,阵阵微风吹来,又将水天“摇荡”在一起了。然而这轻微的摇荡却不能打破“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的静寂,正像“蝉噪林逾静”那样,反倒更增强了这种静寂之感;同时,在静寂之中,“湘春夜月”的景色更显得空灵深邃,它启迪着人们对生活的沉思。
黄孝迈(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德夫,号雪舟。有人说他“妙才超轶,词采溢出,天设神授,朋侪推独步,耆宿避三舍。酒酣耳热,倚声而作者,殆欲摩刘改之(过)、孙季蕃(惟信)之垒”,“其清丽,叔原(晏几道)、方回(贺铸)不能加其绵密。”有《雪舟长短句》。存词4首。黄孝迈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倚遍阑乾,只是无情绪。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重阳祝福诗词:
1、记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时佳节是重阳。——陈与义《定风波·九日登临有故常》
2、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刘慎虚《九日送人》
3、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秋瑾《九日感赋》
4、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5、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7、重阳虽已过,篱菊有残花。——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8、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李白《九日登山》
9、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0、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苏轼《西江月·重九》
11、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2、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定风波·重阳》
13、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4、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15、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6、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7、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8、燕台九日罢登临,节物萧条入楚吟。——杨慎《丁丑九日》
19、黄花酒熟须邀饮,佳节遥期九日重。——吴宽《次韵世贤和供字韵之作约顾良弼携酒来慰》
20、陶潜懒慢闭柴关,九日餐英自解颜。——谢榛《九日过王叔野无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3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这6种人自带贵气,请深交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