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浣溪沙·题图
张伟
野径幽深鸟语时,桥边风细草参差,白云停在最高枝。
纵有清波能载梦,已无红叶可题诗。山中花落客来迟。
【熊东遨】“白云停在最高枝”、“山中花落客来迟”,两结诗意浑涵,画图明快,融诗画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4分
【魏新河】下阕含蓄,中寓志意,末句辞意俱远,引人追寻。1分
【卢象贤】上片以溪边景物铺垫,下片自清波而思及《流红记》故事,花已落,客未来,青春亦逝矣。淡淡惆怅,溢于字里行间。7分
【杨强】写得清新优美,但感觉有些虚。“纵有清波能载梦”,清波焉能载梦,用巧太过,反而不稳。6分
【绿烟】题图诗,未见原图,读词倒可以想像一二。上片是图中实景,下片的已无红叶可题诗,当是作者发挥,个人觉得不必要从红叶题诗来切入。喜未句“山中花落客来迟”,景与情俱有,且写得不费力。5分。
来源
第三届 大赛
书讯
首届、第二届、第三届 大赛优秀作品集已结集出版,定价58元/本;一次订购两本100元;一次订购三本135元;一次订购五本或以上40元/本。主编邹路诗词28元/本。
购书请加主编微信zoulu667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写诗填词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大赛
有诗还有远方...
1.描写顽石的诗词1、《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2、《书怀寄友人》
年代: 唐 作者: 黄滔
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尽。
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砻近。
常思扬子云,五藏曾离身。
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3、《腊中作》
年代: 作者: 李中
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
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
4、《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
年代: 宋 作者: 方凤
太璞散已久,鸿甄疑未均。
惟有砥砺志,搜剥得其纯。
勿以珪璋质,顽石置勿陈。
君揽国香蕊,每与荆棘邻。
荆棘岂不刺,反以扬素尘。
5、《谢通讲师五偈》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五月人间膏火煎,清风麈对有夤缘。
点头顽石能明证,借口虚空解讲玄。
随类佛身分百亿,出尘红卷等三千。
未闲相约蒲禅稳,作别又趋华雨筵。
2.嘲顽石诗的出处是什么【嘲顽石诗】的出处是《红楼梦》
【嘲顽石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新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诗词鉴赏】
第八回写宝玉去探望宝钗,宝钗要看宝玉那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便笑着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宝玉把玉解下来递给宝钗。就在此处,作者假托“后人曾有诗嘲云”写了这首诗。
女娲补天丢弃不用的那块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人世,变成了通灵宝玉,同时又是贾宝玉其人。这是作者凭空虚拟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所以说它荒唐而又荒唐。石头由自由自在的神物,变成一个被人百口诮谤的“臭皮囊”,表面上是对人生意义的否定,其实是作者在发抒他对人生社会幻灭后的愤激情绪。“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是暗示宝钗、宝玉夫妇命运蹇涩,将由花柳繁花的顶峰,跌入贫困凄凉的底层。最后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两句显得很突兀,然而只有这样出入意料的有“分量”的句子才能把全诗结住。它告诉读者,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转眼即逝的过程,最终全告毁灭。书中这类带有浓厚悲观色彩的地方不少,毋庸讳言,其作用是消极的。重要的问题在于要会读,会分析,作正确的弃取。
3.关于红楼梦的诗句红楼梦十二曲——引子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十二曲——恨无常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销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 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 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 上结着长生果。 红楼梦十二曲——喜冤家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红楼梦十二曲——好事终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十二曲——晚韶华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红楼梦十二曲——留馀庆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以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红楼梦十二曲——分骨肉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宁府上房对联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临江仙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葬花吟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
4.红楼梦前五章描写人物的诗句第一回:
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癞头和尚)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贾雨村)
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贾雨村)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跛足道人)第二回:
回前诗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第三回:
荣禧堂对联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评凤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Ё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西江月.嘲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赞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ь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第四回:
护官符
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由于限定1024个字,后面无法补充,后续补上。
5.红楼梦第一回诗句翻译1女娲石上偈语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蓍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2题《金陵十二钗》一绝
这首五言绝句,也写在第一回里。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顽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后来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把这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整理成长篇章回体小说,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并题写了这首诗。当然这都是作者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作者就是曹雪芹。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感慨却颇为深远。
3癞头僧嘲甄士隐
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抱着可爱的独生女儿英莲到街上散心,突然走来一个癞头和尚和一个破足道士,那癫头僧看见甄土隐怀中的英莲便放声大哭,说她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让甄士隐把孩子舍给他。甄士隐以为是疯话,转身回去,那疙头僧便指着甄士隐大笑,念出这四句谶语式的诗。
4贾雨村对月口占五言律
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这首诗便是他中秋夜对月随口吟出的抒怀之作。
6.红楼梦中所有诗词的详细解释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诗词鉴赏(1)
女娲石上偈语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词鉴赏】
《红楼梦》的作者为了便于发抒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在全 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借人们都熟悉的女娲补天 的神话,巧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的故事。石头的经历,便是 贾宝玉的经历;石头,便是贾宝玉的象征,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 “无材可去补苍天”,是作者对自己处在封建社会末世不能有所作为 的悲愤和感慨。他从自身的经历中看到他出身的贵族社会的腐败、堕落, 他曾经心爱的美好的一切也都随着无可挽回地破败下去了。他从一种朴素 的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到这种结局的必然性,认识到贵族阶级不配有更好 的命运,因而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鞭笞。然而作者对他已往的富贵 荣华生活又不无留恋,特别是对他热烈赞美的诸多人物(多为纯洁善良的青 年女性)随着封建家族的败亡而玉石俱焚,悲惋痛惜不已。他也曾想有一番 作为,去补封建社会破了的“天”,但社会没有给他这样一个机会(有机会 也未必有办法)去干一番事业。以至使他“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在贫穷 寂寞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所以,“枉入红尘若许年”,说的是贾宝玉 ,也未尝不是作者自己的慨叹。
作者把那块石头称为“顽石”,也大有深意。顽石的特点是棱角分明 ,执拗死硬,毫不通融。人如果具备这种品格,就必然同那个庸俗卑劣的 上层社会处处榫头对不上卯眼。他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社会就必 然要排斥他,不容他。第三回书中的《西江月》词批宝玉是“潦倒不通事 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正是宝玉顽石 性格的写照。这字面上的嘲骂,实际是用反语来赞美宝玉不同那个恶浊社 会合作的叛逆性格。
============================================================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内隐十物,请大家猜,大家说它“自然新巧”、“奇妙”,但猜了一阵却都猜不着,作者在书中又始终没有交出谜底,引起后代学人纷纷猜测。但据我所知的资料,至今总计才猜出四个,其余的答案都是望风捕影站不住脚的。二百多年中,红学家大抵数以百计,研究著述卷帙浩瀚,但大多把这十首诗视为倾舟之暗礁而绕路躲过去,所以至今这十首诗谜的谜底大半仍然是悬案。为此,我愿将我对这些诗谜谜底的思索结果奉献出来,作为与同道之间互相切磋砥砺的契机。
那是在史无前例的1973年,其时我已遭三次抄家,简直已无书可读了。寂寞中从村中亲友处借到一本《红楼梦》(第二册,31—60回),仔细地读了起来,不再象学生时代读书时的浮光掠影,这才发现这十首诗背面却隐藏着十个谜语。当时那本书注释甚略,对谜底未作任何揭示,于是我便主观地猜测起来。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竟先后猜测出《交趾怀古》、《青冢怀古》、《梅花观怀古》、《赤壁怀古》、《桃叶渡怀古》、《淮阴怀古》、《蒲东寺怀古》七首诗的谜底来,心情颇为振奋;但又想自己还是孤陋寡闻的,我个人的猜测可能早被诸多红学家的智慧所照彻。
1979年我从山村回到城市中学任课,第二年到图书馆翻检有关资料,这才发现诸名家的猜测结果既有一致的,又有更多的是不一致的;一致的只有《交趾》、《青冢》、《梅花观》三首,而其余各首却有巨大差异。反复斟酌原诗,我更确信自己的见解对前人是一点超越,令人感到鼓舞。 同时, 这也激励我再继续攻克其余三首诗谜底的决心, 到1982年又解决了《广陵怀古》、《马嵬怀古》的谜底。为整理这些材料,1992年读北京师大出版的《红楼梦》校注本,从注释里得知王希廉对《马 嵬怀古》已作了准确的猜测,又正与我的结果一致,这一猜测使他比周春和徐凤仪高出了一头。遗憾的是,《钟山怀古》一首我至今尚未找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对这首诗,周春猜测为“肉”,似乎荒诞无稽:王希廉猜测为“耍猴”,似乎也颇为牵强:徐凤仪猜测为“傀儡”,揆之原诗有二句是说得通的,但另两句便难以圆解,而正确的答案总是和全诗各句和谐统一的。顺便补充一句,“傀儡”更有“木偶戏”与“皮影戏”之分,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既然《交趾》、《青冢》、《马嵬》和《梅花》观四首清代人已经作出结论、而《钟山》的谜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可以略而不提,故谨将我对其它五首的探索结果略作一番说明:
《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它在十首诗中居于首位,制作上十分精湛。从咏史的角度看它是追怀赤壁之战的历史: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气吞万里,孙权、刘备联合抗击,在赤壁以火攻曹操船只,大破之。
清代的周春猜测是“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意思是“走马灯”,但非得是他说的那样——要在灯上绘上“战舰水操”的情景,否则这灯便和诗谜搭不上关系。徐凤仪猜测是“法船”,是旧俗鬼节时祭鬼所用,系用纸糊扎成船,上面并扎僧人诵经之状,船头更列众鬼,放置于江面——称放焰口,最终焚为灰烬。以全诗揆之,与“赤壁沉埋”、“徒留名姓”等语并无瓜葛,所以不能令人折服。有人猜测是“蚊子灯”,还是不着边际。有的学者比较慎重,没有轻意猜测,但感到涵咏全诗倒觉得笼罩一层阴沉冷峭的气氛,认为是影射大观园不祥的结局,这种认识却不无道理。
我认为最合理的答案是“棺材”!用原文的四行诗一一审核,没有丝毫滞碍之处。
1、棺材的各面均涂朱赤,正与诗题“赤壁”二字吻合, 说它影射荣宁二府虽灸手可热,但终不免崩溃灭亡的命运真是最恰如其分了;“棺材”简直就是这一家族注定衰败破落,从而也暗示其所属的封建社会也必将走向崩溃灭亡的形象而准确的象征。
2、首句写棺材之埋葬;第二句以空舟喻棺材之外形, 棺材正面须写明死者名姓;第三句是安葬之际在鼓乐喧阗中亲人哭泣、火化冥物之情景;第四句是最终结局——历史上无论谁也逃脱不掉进入棺材的命运。——简直是一幅丧葬风俗画!
如果偏重于咏史,可以这样翻译:
赤壁战后,死者沉溺阻滞了江流,
死者徒然留下名姓,江上是焚毁的船舟;
凄风中满天大火把曹兵烧得悲号惨叫,
无数的英魂都从此进入了冥府。
如果按咏物诗翻译,又可以这样表述:
它四壁朱赤,终被沉埋于地下,
它形如空舟,载入徒然死去的人;
埋葬之际亲人一片号啕,冥物都被焚烧,
历史上多少英雄也未能逃出这个归宿!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定位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从咏史角度上看,四句诗简明地概括了韩信的生平遭遇:1、 韩信少年时曾受胯下之辱。2、后来被封为三齐王, 由此埋下了被害的祸根。3、贫贱时受尽世俗的冷落。4、曾蒙受漂母的一饭之恩,发迹后酬以千金重报。
此诗清人猜测纷纷,但无一中的。周春猜测为“兔”,令人匪夷所思:徐凤仪猜测为“马桶”,大抵他完全被“三齐位定”、“轻鄙”、“一饭之恩”等字句所迷惑,而走不出牛角尖,甚至把“死”和“屎”也合而为一了!王希廉猜测为“打狗棒”(也称作打鬼棒),他是这样圆解其说的:“作诸恶业,死有余恐,北俗,人死则以饭一碗,插三秫杆,煨面为槌,供之,槌名打狗棒,供亡者过恶狗村之用”——自知勉强,才不得不附加了一套别扭的说明;但死者未必都是“壮士”,与首句如何也搭不上关系。
其实迷底是“手杖”,四句诗分别写出它与青壮年、老翁尤其是乞丐之间的关系,是一篇绝妙的咏物诗。此诗可以翻译如下:
青壮年提着手仗,可以防范恶狗相欺,
老翁拄着它(与两足鼎立)已行将就木;
区区手杖,世上人切莫轻视,
(乞丐却与手杖相依为命,他们沿街乞讨时总是这样地呼唤)请赏给一口饭吃吧,你们的大恩我将至死不忘!
这何尝不是勾画苦难社会生活画面的大手笔,凡是熟知那苦难年代生活情景的人都将勾起令人心酸的回忆。这一切并无须引经据典的考证,一切离开生活真实的辩解都会显得牵强附会,苍白无力,是无法令人折服的。
如果从咏史的角度翻译,文字应作新的调整:
韩信,你青壮时应留心防范恶犬欺凌,
作了三齐王,由此隐伏下被害的危机;
当你卑微贫贱时,世上俗人都轻视你,
岂料你后来以千金去报答漂母一饭的情谊!
在猜测这一谜语的过程中,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给我以不小的启发。在他的剧作中有个狮身人面的怪物“斯芬克斯”,它高踞扼住路口的悬岩上向路人说出谜语,使很多人因猜不出究竟而被它吃掉。后来俄狄浦斯路过此地,怪兽向他说的谜语是:天底下什么动物生下来时用四只脚,后来用两只脚,到用三只时走路摇摇摆摆?俄狄浦斯回答说是人。因为:人幼小时用四肢爬,长大了挺直身躯,用两脚行走,到老年拄起拐杖,成了他的第三只足!谜语被猜中,怪兽羞愧,从悬崖上跳下摔死。有的译者把谜语简洁地译成九个字:“朝四足、午两足、暮三足”,而这“暮三足”与“三齐位定盖棺时”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实在令人惊叹!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蒲东寺是王实甫在《西厢记》中虚构之寺名。此诗所咏的是侍女红娘热心帮助张生与莺莺结成良缘,因而遭受莺莺之母郑氏夫人拷打责问之事。
只为诗中有一个“骨”字,周春的猜测是“骰子”(赌器),以第一句斟酌已属勉强,再往下便一点也说不通了;王希廉盯住了一个“红”字,硬说它是“红天灯”;其他人大抵被“吊起”蒙住了视线,猜测是“竹帘”、“鞭炮”、“鞋拔子”等等。我认为正确的答案是“骨针”。针,古作zhēn@①,更古些为箴。文字是历史的有力凭证, 文字的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反映。远古时候人类用鱼骨或兽骨磨制成针,“箴”字也标志它多为竹制,铜器、铁器出现才使它们渐渐消亡。但在我国究竟什么年代骨针彻底消失而完全被钢针所取代,没有哪个历史学家曾划出过清楚的界线。
据资料介绍,在英国的雷迪有一个针博物馆,它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生产较发达的英国,1898年时制成一枚钢针需要经过二十二道工序,其中的打眼与磨光都要求有精密的劳动设备。这是差不多一百年前的情况,可想而知,比这更早一百三十多年前,我们民间的手工业作坊在制出一枚钢针来将是何等的繁难!因而我们不能排除那时骨针并未绝迹,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它都可能与钢针并行存在着。大抵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骨针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为此,对原诗作一点说明:1、骨针,既然制作艰难, 价格自然贵重,必为妇女所珍惜,染成红色既显得美观,一旦失落也易于辩认察找,故称“小红”。2、第二句写妇女用针线缝制衣裳的过程。3、三、四句写作完针线活后妇女要将针收藏起来,尾线并不拆下,故有“勾引彼同行”之句,并把它插到“针垛”上;针垛是绒制的球形物,常挂在伸手可及的墙上,故曰“吊起”。如果侧重于故事,可以这样译出:
小红娘,你这身世卑微的使女,
你明拉暗扯竟把一对情人撮合一起;
虽然曾遭受老夫人的吊起拷问,
却毕竟使他们成了深情的鸳侣。
如果侧重于咏物,又可以这样翻译:
看你一身骨质红装、轻巧、玲珑,
竟将各自东西的布料连缀到一体;
事后,你常常被夫人高高地吊起,
但随即却把多情的尾线勾引同去。
谜语,它的起源大概和文学艺术一样渊远流长。在古希腊有关于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传说,在印度文学作品中有一部《二十夜间》,以女王求婚为线索编织进去二十个动人的谜语故事,可谓脍灸人口。在我国先秦典籍《荀子·赋篇》中也有光辉的范例,其中的五篇文字就有谜语的性质。其特点是“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即用种种巧妙的譬喻以代替直说,把事物特征暗示出来,让读者去揣摩猜测。如《箴赋》: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纵,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始生钜、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xiān@②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 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zhān@③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 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谓箴理。用君臣问答的口吻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针”的形象和功能,文字生动令人神往。它的问世比《红楼梦》早二千年,艺术风格各有不同:一个铺张细腻、曲尽其妙:一个凝炼精巧,又隐括了《西厢记》的故事情节。二者相距两千年,在我国文学时空中互相辉映、凌轹古今!
《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尽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从怀古的角度看,此诗是写隋炀帝杨广开凿运河、巡游扬州的史实。就此,应对诗中词语稍作一点说明:
广陵:古郡名,今江苏省扬州市。隋炀帝因修运河劳民伤财,终于在第三次游幸江南时被宇文化及杀死,隋朝灭亡。
隋堤:隋大业初年开邛沟入江,旁筑御道,树以杨柳,谓之隋堤。
因为把视线注意到“广陵”、“口舌”等字,周春猜测是“洞箫”;徐凤仪由隋堤广植的杨柳及“口舌”二字猜测是“柳木牙签”;王希廉因“隋堤风景”联想到杨柳,又因“风流”关系便猜测为“柳絮”。他们的共同点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所以都站不住脚。
其实答案是“纸鸢”——即风筝,因诗中已有“风”字而稍作一点变通。按照咏物的角度,对诗中的词语也重新作一点解释:
题目,广陵——广阔、无边的天空;陵,谐凌,凌空而起;二字已勾出纸鸢的特征。第一句,蝉噪鸦栖,指蝉噪与鸦栖之高树,这一句写只须转眼之间纸鸢即已凌空超越高高的树顶了。第二句,隋堤,堤谐提,即随心所欲地提起放飞,此情此景与什么相似呢?第三句,写纸鸢凭借风力而凌空飘荡。第四句,写纸鸢凌空,地上人们仰视之际纷纷进行品评议论。于是,这样翻译也便顺理成章了:
蝉噪鸦栖的高树被你转眼间超越,
把你随心所欲地放飞高空,这情景象什么?
你凭借着风力而饱览无限风光,
却不禁惹起人们纷纷议论,七嘴八舌。
这简直是放风筝最生动的写照。参看《红楼梦》第七十回里那段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简直更令人心旌摇荡了。
世人尽知曹雪芹写了《红楼梦》,却鲜有人知道他还写过《南鹞北鸢考工志》,专门介绍了“扎、糊、绘、放”风筝的经验,还有制作风筝的口诀,并亲手绘制了很多风筝的彩图。据悉1980年出的一组四枚的特种邮票“风筝”就选自该书。作者生活阅历的丰富,也是其著作令人百读不厌的原因吧!
顺便补充一句,有人认为十首怀古诗均各有影射,断定这首诗是影射晴雯的;但倘若把它和“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天”二句诗联系起来看,说是影射薛宝钗倒更确切些——不管这好风使她飘得多么高,感情的长线断了以后,她也不免众青天上跌落下来!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桃叶渡,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渡口,晋人王献之曾于此送爱妾桃叶,渡由此得名。此诗谜底也无人猜中,周春猜测为“团扇”,赵曾望猜测为“门神纸”,均未着边际。此诗只是轻拈古史,生动地写出了“明镜”照人之特征及其在仕宦之家的存在。据此,仅作说明如下:
镜,古为jiàn@④,为青铜铸制,直至清末铜镜还尚多, 以磨镜为业的匠人经常沿街招揽营业。十八世纪欧人东渐,达宦人家已渐有玻璃制镜,初来乍到价格自然昂贵,非一般富户所能买得,所以象贾宝玉的怡红院里满屋的明镜使刘姥姥迷惑不已,对山野村人自然是奇闻,贫寒人家甚至连铜镜也难得,平素只得借盆水照影而已,故有“六朝梁栋多如许”之句,指的是金陵城里的显贵家族。
1、明镜(铜镜,尤其是玻璃制的明镜),清沏如水, 故曰“浅池”,“衰草”喻年老,“闲花”喻年少,皆供明镜以照影。2、 明镜照人,形与影一实一虚,不能合为一体。3、六朝, 指金陵(今南京市),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个朝代均于此建都,合称为六朝;梁栋,指建筑,在修辞上属于借代格,即官宦人家的宏丽屋宇。4、 小照,即明镜,大多悬挂在墙壁上。依此,可以这样翻译原诗:
无论是“衰草”、“闲花”,都能映入这“池”中,
但个中的倩影却不能与本体合一;
金陵城里仕宦人家都不乏此物,
一面面高悬在壁,照鉴着须眉粉黛的容仪。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谈一下这十首怀古诗的写作特点。
1、十首诗都以怀古的面目出现, 诗中文语也确实是遵循着历史或传说的轨迹的,如“赤壁”、“交趾”、“淮阴”、“广陵”、“青冢”等五首都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生平的概括;其余五首也都以文学作品的情节为依据。但巧妙的是诗的背面又都是一个谜,隐藏的十分巧妙。这些诗既是咏史,又兼咏物,语语双关,毫无纰漏之处,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天才。
2、这些诗的题目本身就是谜,或者说是诗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棺材——可见的各面均涂红色,确实堪称“赤壁”;交趾——喇叭,吹奏喇叭时不正是两手合拢、十指交叉的姿势吗?题目二字是多么简洁生动的勾画!广陵——纸鸢,不是它飘凌在广阔无边的天上的写照吗?桃叶渡——映照着桃花般美人的一潭清水!命题是如此的精巧,这在其它作品或谜语里是罕见的。
3、谜底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常见的什物, 尤其是童心未泯的少年们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如喇叭、手杖、纸鸢、明镜、墨斗、胰皂、骨针(甚至钢针也毫不勉强)、扇子,没有一件远离生活,就连“棺材”也当然为他们所熟见,凡有人生活的地方便会有丧事活动,他们对发丧时鼓乐之喧阗等景象是绝不会陌生的。但是到了那些把自己禁锢在书斋里的学者手里便愈猜愈玄虚、愈猜愈胡涂起来。如把《赤壁》猜成“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把《马嵬》猜成“杨妃冠子白芍药”,想得刁钻古怪,走进死胡同又非要把读者也强拉进去。周春猜测十个而对的仅有一个,他也自知没有把握而慨叹地说:“恐我所猜亦未必是也,安得起诸美人而问之?”为不能使书中的美人复活以告诉他答案而遗憾。
这十首是《红楼梦》中闪烁着宝石般光华的文字,是文学典籍中有关谜语的艺术珍品,是曹雪芹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钅加咸 左右结构
@②原字为钅加舌 左右结构
@③原字为辶加颤去页杂合型
@④原字为钅加臣加临右上再加皿 左右结构
1. 关于时候的诗句
关于时候的诗句 1.关于时间的诗句
珍惜时间的诗: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6、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7、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0、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清·魏源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唐·窦巩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6.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9.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2.关于时间的诗句大全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王维《送别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杜牧《遣怀》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贾岛《题诗后》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 秦韬玉《贫女》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朱熹《偶成》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 李贺《七夕》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当年万里觅封侯。 ——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 陈与义《登岳阳楼》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 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关于“时间”的诗句有哪些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2.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译文: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译文: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金缕衣》
译文: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译文: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译文: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8.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译文: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
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的《劝学诗》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1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的《剑客》
译文: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
1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互相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延伸阅读:
关于时间流逝的诗句:
1、《乌夜啼》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4、《杂诗》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5.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惜时诗》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又秋声。
7、《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8、《今日事》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9、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 ——白郎宁
10、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伏尔泰
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1、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2、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3、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5、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6、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4.关于时间的古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今日诗》)。
5.关于时间的古诗词名句
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边塞诗鉴赏*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
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简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乐府《横吹曲》旧题。
龙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卢城。龙城也就是卢龙城。
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代为北方天然屏障。【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
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 凉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6.关于时间的诗词,俗语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朝理学家朱熹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今日》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当从今日始。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7.关于时间的句子大全
关于时间的精彩语句:
1、知道时间是不能停留,就没必要伤春悲秋。
2、似水流年,笔尖只剩残缺的回忆,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用什么祭奠逝去的青春?我们都还是我们,只是都回不去那个单纯的年纪。
3、如果落日的余辉照射着你的双手,你发觉它们当天并没有做过有价值的事情,那你就应当把这一天看作已经失落。
4、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够成功立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致默默无闻。
5、有千军万马;你是他们的统帅。检阅他们时,你不妨问问自己--他们是否在战斗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6、在时间里面,我们什么也不能留下。包括痛苦,快乐,和生命。
7、落花不会有芳香,流光不会有再现,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
8、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9、两人牵手时间长了,新鲜感就淡了,慢慢就有裂痕了。
10、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11、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12、一句对不起,让我们的爱败给了时间,败给了距离。
13、时钟随着指针的移动滴答在响:“秒”是雄赳赳气昂昂列队行进的兵士,“分”是士官,“小时”是带队冲锋陷阵的骁勇的军官。所以当你百无聊赖,胡思乱想的时候,请记住你掌上。
14、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15、时间是治疗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痛苦,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慢慢化解。
16、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两件事: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耗殆尽。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见你。
17、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18、时间像水,升温时,化作水蒸气,融合在半空;时间如火,炙热的一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时间似光,刺眼的一刹,黯淡无魂。
19、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
8.关于时间的古诗文
原文: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 ——刘向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关于时间的诗句(含作者)
金缕衣
唐 杜秋娘
劝君须惜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花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1.描写“绿叶”的诗句有哪些绿波浸叶满浓光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
叶翦春云绿 唐 白居易 《有木诗八首》
1、檐前蕉叶绿成林 明 王过仁 《书庭蕉》
2、风荷老叶萧条绿 唐 白居易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3、万叶欣欣绿 唐 白居易 《喜雨》
4、剪翠妆红欲就折得清香满袖一对鸳鸯眠未足叶下长相守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 宋 晏殊 《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
5、艾叶绿花谁翦刻 唐 李贺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艾如张》
6、叶就绿情新 唐 赵彦昭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7、搴叶爱繁绿 唐 韦应物 《夏景园庐》
8、绿茎碧叶好颜色 唐 岑参 《优钵罗花歌》
9、黛叶轻筠绿 唐 钱起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
10、绿龟叶上游戏 宋 向子諲 《西江月·几见芙蓉并蒂》
11、绿云剪叶 宋 谢懋 《霜天晓角·绿云剪叶》
12、晕绿抽芽新叶斗 宋 王采 《蝶恋花·晕绿抽芽新叶斗》
13、苹叶绿 宋 陆游 《渔父/渔歌子》
14、吹叶风高销旧绿 宋 张鎡 《清平乐·猬房秋熟》
15、绿茸绣叶涩无光 宋 史达祖 《浣溪沙》
16、剪蕙叶为笺当绿章 宋 徐宝之 《沁园春·水榭春寒》
17、绿芜冷叶瓜州市 宋 李演 《贺新凉/贺新郎 多景楼落成》
2.赞美“绿叶”的诗词有哪些赞美“绿叶”的诗词有
1.定风波·红梅
宋代: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2.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宋代: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3.浣溪沙·咏橘
宋代: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4.落花落
唐代:王勃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5.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宋代:王安石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3.描写绿叶的诗句有哪些诗经 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诗经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渳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早秋客舍 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和杜录事题红叶 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一叶落 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醉中对红叶 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槐叶冷淘 杜甫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一叶落 李存朂
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下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莲叶 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红叶 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落叶 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落叶 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红叶 吴融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岳州看黄叶 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霜叶飞 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4.有关绿叶的诗句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诗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范成大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王安石
荷叶罗裙已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
稻花菱叶满流波,秋色其如夕照何。-赵执信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这是中,古
这还有有作者的:
【年代】:元
【作者】:徐再思
【作品】:水仙子·夜雨
【内容】: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
都到心头。
【年代】:南宋
【作者】:杨万里
【作品】: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内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年代】:南宋
【作者】:吴文英
【作品】:高阳台
【内容】: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西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溪边。
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清圆。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湖上寓居杂咏
【内容】:
苑墙曲曲柳冥冥,
人静山空见一灯。
荷叶似云香不断,
小船摇曳入西陵。
5.有关于绿叶的诗句《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唐 杜牧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春别曲》
唐 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怅诗》
唐 杜牧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6.关于绿叶的诗句1、宋 苏轼 《洞仙歌·咏柳》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2、汉 佚名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3、宋 晏殊 《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绿叶红花媚晓烟。
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4、唐 杜牧 《叹花 / 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5、宋 杨无咎 《柳梢青·江月轩中》江月轩中。
拍堤新涨,绕院薰风。深注瑶觞,低歌金缕,声在晴空。
新词尽索无穷。断酩酊、衰颜为红。
愿得年年,繁枝子满,绿叶阴浓。
7.急求关于绿叶的古诗《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村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咏花
《海棠》 苏轼
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次韵梨花》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纵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咏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赞秋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屛,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2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