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散文:蝉之物语

健康管理师 2023-07-24 00:51:26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写在夏季

2021-8-7

文/璀璨

三伏天

1

三伏天,又是蝉儿高居枝头了。婵儿的叫声,像在唱歌,歌唱酷暑、歌唱夏天、歌唱破土而出阳光下的快乐。路过树下听到叫声,偶尔会抬头寻找,婵儿在哪呢 不禁勾起我儿时的回忆。

大热天,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皮肤疼,蝉叫得却很欢,声音细而清脆拉的很长,响彻很远,专找树干树枝栖息,斑驳的树枝叶是蝉最好的别墅,只要不下雨天蝉就开始从早欢唱到晚上,是夏天独一无二最强音。儿时小伙伴,带着自己做的套竿,到村边树林里套蝉。套子是长长的杆子,上面绑上一根马尾巴丝(因为硬而且细不会被蝉发觉),那时候小孩不敢到马跟前揪马尾巴丝,趁马不在去马棚里捡,幸运能捡到如获至宝和小伙伴炫耀,就是套蝉的最好工具。

盛夏2

盛夏,天气像蒸笼烘烤一样,蝉聒噪的声音却震耳欲聋,孩子们不怕晒,拿着自制的工具顶着太阳套蝉,“吱-吱-吱”“扑楞楞”,“套住了”,嘘!不敢大声惊扰了其他蝉飞走哦,落网的蝉嘶哑地吼叫,拿在手里看着它歌唱,玩够了就拿回家喂鸡,叫得再欢的在手里只能发出低沉的鸣叫,单一的音符不再连贯,一声隔一声像在求救,有些悲伤的哀嚎。

蝉这种昆虫很奇特,它的生活习性非同寻常。蝉的幼虫在地下生活,盛夏雨后的夜晚,在茂密的树林中用手电筒照着会亲眼看到蝉跑出来到树上,如今城市周边居民,人们趁蝉幼虫爬出地面蝉蜕时刻捕捉回家做成美食,是高蛋白营养美餐,而漏网幼虫慢慢蜕变成蝉,飞向枝头。聪明的婵儿,偏能在光线不足四周静寂中攀爬出到稳妥之地,在那里蜕变,进行真正的脱胎换骨,水润之躯经日光洒照沐夏风吹拂,身骨坚挺了翅膀渐硬了,此后的日子将是蝉生命中阳光灿烂的日子。

法布尔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是啊,蝉的歌声充满了欢愉,“知——”只见它高叫着振翅从一棵树上奔向另一棵树,声音里划出悠长自信的鸣声。以饱满的热情唱起来,时而短促,时而悠长,随风飘扬,从日出唱到日落,不厌不止,是炎炎夏日中唯一最高亢、最久、最不厌其烦、不辞辛苦的劳作。

蝉的生命3

“欢唱”是蝉的生命之声,声音越响亮清脆证明生命力越强,活着就要欢唱,直到生命终止。当人们听不到蝉的叫声时,它已离开树枝干,此时夏天即将过去,蝉的生命已经结束,落在地上化为泥土,它终又回归土地。四年地下黑暗中生活,出来就活一个夏天,这是蝉虫们都懂得的“种族秘密”。

蝉又叫“知了”,知了,知了,它知道了什么,洞悉了什么呢 原来,小小的蝉儿该是已了悟岁月之苦短,生命来之不易,只有经历过黑暗苦难,才知道珍惜光明,哪怕很短暂,也要活得值得,活得精彩。所以,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尽情展现生命的快乐才是正道!

蝉鸣声声持久,炎热的盛夏中穿越时空,一声声,一遍遍不绝入耳,在肆无忌惮中,独自唱响夏天大自然声音主旋律,传承着生命信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那高旷的,享乐的,带着自己满足之意的歌声虽单调,但坚强似生命的释放,似能量的展现,是对自己生命诠释的高歌,也是在自然界留下美好的音符,在清脆入耳的蝉鸣声中,我们似乎明白了许多.......

记录生活扩展阅读原创已修改夜读散文|桃花祭午读散文|苇花如雪原创原创散文|暮春原创散文精选:夜未央(原创)原创晨读散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原创)原创散文|逝去的年 远走的情(原创)原创散文|那个与坟茔为伴的老人(原创)原创夜读散文|塞北的故事散文|心上的刻痕原创夜读散文|这是你最好的时光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小思 哲理散文 蝉

二、《蝉》 1、作者:小思,香港作家。体裁:哲理散文。 2、本文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烦——宽恕。首尾照应。 3、本文的写法:先抑后扬,抑扬的关键点是:“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文眼。 4、本文阐述的哲理: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本应是收获的季节,但对那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虽然生命短暂,但蝉执著地等待,想到这些,我以往对它的不敬全部消散了。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与蝉相识的散文

我认识蝉,还在幼时。小小的,就听得虫儿在树上鸣叫,越是酷热就叫得越凶。这种好奇,让我常常立在树下,去寻找那叫声的影儿,可也时常就看不到。终于瞧住了,那高高的枝杈间,落着一只寸长的虫子,一半的身子是透明的羽。它和树身几乎同色,很难分辨,只有它爬动时,才看的最清。

这虫儿很鬼,常常与你捉迷藏,那么高的树,你看着看着,它就挪走了,走到背你的那一面,好像它能窥测人的心思。这便让我更为好奇,就想捉住它。

捉它的办法很多,找个长竹竿儿,上面绑块纸板,涂上胶水,慢慢地从树下举起,伸到最近的位置,突然就贴上去,似乎便能贴到它,这种方法我一次都没有成功过。它比人灵,看着那板儿靠近了,便慢慢地转到了背面,你又去撵,它又转着回来,搞得你心急火燎时,它嗡的一声,飞往天空,身后留下一溜子的尿液。

我又改做网粘,买来一个尼龙丝网兜,用铁丝绕个圈套上去,也是慢慢地举着,不等靠近,不等它那只贼亮的眼感觉到时,猛罩上去,它也企图逃走,可常常就挂在了网眼上,成了我的囊中之物。

抓它为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就是拿在手中好玩,捏捏那如漆般黑亮的壳儿,那黑珠子似的眼睛,那爬满绿色网格透明的羽,看着它在我手心里爬,却总是不放手,怕它逃跑。后来,我用一些冰棍棒儿编成小笼,放它进去,但不知该给它吃些什么,它爬过两天便死了,躺在笼子里再也不动。这很引起我的伤感,出自同情也就不再这么去折磨它。

突然在一段时间里,我玩起了弹弓,那种诱惑让我整日在树上寻找叫声。一次暑假,我住在了亲戚家,距一所院校很近。那里有一道长长的墙,长着一长排的杨树,树都高大,叶儿茂密,树杆儿总是白白的。正是酷暑难熬的时刻,风如流火,那树间就落满了蝉,一片一片的欢叫声如这热浪一般永不停息。我举着弹弓整整打了一个下午,收获了几十具蝉的尸体,也有活的,但都残缺不全了,少了羽,少了头,少了肚子。我起先好兴奋,在从描准到放弹,到打空了又去打,打中了往下飘落的过程确实令人兴奋不已。就像钓鱼,鱼儿咬勾的那一瞬,人心就特别的活跃。

当我提着一兜儿的蝉尸,看着几只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虫儿时,心里的那股热潮开始低落,它们再也叫不了,飞不了了,等待的就只有死亡!回家的路上,我将那些虫子倒在了草丛里,想起它们刚刚活跃的样子,心情沉沉的走了。

少儿时的我,与蝉虫就这么相识过一段,后来,慢慢地知道了这虫子的一生也是那么不易,在黑暗中渡过一生最漫长的时期,一旦看到了阳光,短短几十天就该逝去了。这个生命的过程,实在对蝉儿不公,怨不得它总是在临终的那些日子里,那么拼命地嘶喊,那些喊声都意味着什么呢!我着实为它们难过过。

我孩子的幼年时期,似乎与我雷同了,也是那么的喜欢蝉虫,拉着我到处去寻找那种叫声,这便让我再一次的接触到它。

我带着孩子在公园的一片矮树林里,林中时不时都有蝉儿在叫。由于树矮,那虫子就清清楚楚地爬在那里,我们看着它叫,看着它鼓起腹下的音箱,清亮的音乐便响了起来。那是一种音调,却从低音快速地拔到了高音,那么清脆、响亮,高亢地让人兴奋。孩子要捉它,我帮着下了手,什么也不用,就一只手快速地捂了上去,它居然没有逃脱,一连捉了好多只。

孩子带回了它,我说这虫子矫气,手摸久了会死的,孩子便放它在屋里飞,它们总是顺着阳光跑去,全落在纱窗上。在那里它们过了一夜,孩子又问我它们吃什么!我说它们喜欢喝树的汁子,没想到孩子就跑过去,打开窗子一只一只放它们走了。它们就落在院里的大树上,那年夏天,我们的院子最是热闹,热闹的有人竟用脚去跺大树,因为蝉的欢叫声让他们睡不成午觉。

秋天的时候,连续数日孩子起的很早,我很纳闷。下午回到家里,饭桌上却多了一道菜,一盘油炸蝉蛹。听母亲讲是孩子们抓来的,还闹着要吃。我吃了,还真的很香,也知道这是一种极富高蛋白的营养物,可我却吃的心情不爽,有点沉重。

有一次给孩子讲故事,就讲了蝉的一生。他听了极认真,也总是不断提问题,我把自己的心情也如实地讲给了他,他带着许多疑惑走了。可从那时起,我发现他就很少捉蝉玩了。

蝉,这个东西确实让我疑惑过,那么小的身体,那么大的声音,在黑暗中活过数年,又在光明中度过短短的几十天,且以几十天的惊世高歌,让人类意外地关注了它,古时奉它为神物,来保佑人能轮回不死,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赋诗作画,视它为安怃人心的静物之宝。特别是对人类童时的心灵,它的歌声会产生那么强烈的诱惑。这种疑惑人心的力量,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至今我都弄不明白。

这小小的蝉,我该怎么认识你呢!

读过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昆虫记》,以一个昆虫学家的眼光,让我对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蝉虫漫长又黑暗的生活中,蝉儿并非是一个慵懒的东西,它要寻找供养生命的液汁泉,也就是树的根须,它就要不停地挖掘,并用身体分泌出来的'泉水将干燥的土粉和成泥浆,糊在洞壁上,建立自己生存的小窝。它时时刻刻都在辛勤劳作,把硬土弄湿,用爪子拍实、压紧、抹平,这样才能畅通无阻。它真可称为了不起的浇灌者,毫不逊色的工程师。就像人类开采煤矿、修筑地铁一样,而它却是在黑暗中劳作的。

昆虫学家对蝉的赞誉莫过于我对蝉的热爱和同情。我们对蝉的认识,常常局限于它的高歌、欣赏和玩味,而蝉却用一种极强的生命之歌在向世界宣布:它不是一个弱者。

它的确不是一个弱者,在生命的黑暗时期,就表现出一种超强的坚韧。一旦破土而出,迎着酷热的阳光又畅响自己的生命之曲,直至生命枯竭。

对蝉的一生,我能说些什么,自然对它的苛刻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更为深刻。任何的生命都来之不易,任何的生命过程都是在磨难中走过,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这种磨难,在于磨难中产生的那种力量。

想到与蝉相识,是我的一种幸运,因为认识一种生命,也是在认识生命中的自己。

夏日的蝉散文

夏日的蝉散文1 走在路边,一直站在芒叶上鸣叫的小蝉突然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心情万分惊喜,仿佛发现了宝物一般,变小心翼翼地慢慢地向它靠近。大概是蝉的听觉不灵敏的缘故,我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地一按,一只小蝉就可怜兮兮地落在了掌中。这是一只刚羽化的绿蝉,它很小,却非常可爱和灵活,黑得发亮的三只单眼,硬朗的身躯上有着一副近乎透明的翅膜,如果观察得再仔细些的话,就会发现在翅膜上有着明显而清晰的翅脉。怪不得古代的人经常以蝉作诗,无论是朱熹的“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还是陈允平的“鬓蝉似羽,轻执低映娇抚”,都是那么的美。在我手上的这个东西实在是一个特别的生物,是文人用于赋诗的美妙意象啊!

在触摸着绿蝉的身体的时候,我便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思考,这只小蝉曾经是有过多么艰辛又漫长的蜕变过程才拥有如今的样子。它由一只幼虫在土中带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它如何在这黑暗的空间中度过孤独,如何在这艰苦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又是如何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与脱壳?它就像上帝派来的一个使者,给予大自然以美妙的歌声,使夏天更完美。它完成使命之后,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哦!这就是蝉的生命意义!我想,这样一个短暂又细小的生命,这样一个顽强又卑微的生命,它是令人敬畏的。

比起蝉的生命来,我在这时间能停留的时间是不是更长一些呢?毕竟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是不是应该在现实面前少一些吐槽和抱怨,多一些理智与行动?是不是应该在失败面前少一些自卑和气馁,多一些自信和鼓励?是不是成功面前少一些骄傲和自满,多一些谦虚和矜持?是不是应该对身边的人少一些冷漠与无情,多一些真挚与关怀?而且生活不仅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趁自己还年轻,除了认真对待生活,还要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去跳伞和蹦极,例如去西藏支教,例如去向往的北欧旅游…请让我不妄活在这世上,在自己变老后,还能跟别人讲起那些值得怀念的,有意义的东西吧!那时候的心境,或许就会有海子所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份舒适与坦然吧。

夏日的蝉散文2 夏日的午后,阳光像一面通体明亮的镜子,把万物映照出一片晃眼的灿烂。这样的午后竟然有风,由远处的天际掠过山林,树丛,缓缓而来。我落座在一把藤椅上,静观这山色与风声的舞动,仿佛看至情春与沧桑的轮回,便如同一位静默的老人,与他的孩子遥相凝望了。岁月就在这一刻幻作潮水,由指缝间蔓延溢出,一泻千里!

我听到了蝉儿的呜叫。

蝉的呜叫一声高过一声,带着些许午睡和童年的味道,把我的知觉与意念全部带走。依稀迷离之间,我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在家人一片酣睡的夏日午后,悄然拔闩,出户,赤足踏步在烈日烘烤过的泥巴路上,却全然不觉烫脚。一定是少不了呼朋唤友了,叫上最要好的玩伴嬉戏在田垄,荷溏,瓜果园中。那时的风必定带着一股荷花或果园的香气,更有蝉儿躲藏在茂密、硕大的梧桐树叶间,嘹亮而高亢的歌声宛若遥远而清晰的梦境。

记忆实在是个奇妙的东西,不经意间,便定格下生命中的些许断痕与偶然。很多年以后,当今日的蝉鸣与记忆的一切对接,夏季的风响仍然回荡着童年的音色。此刻,我站在书屋的窗棂前,凝望这满山翠绿,聆听蝉声如歌,那个赤足狂奔,骄阳下裸泳的孩子已经不是我,他仅属于我生命天空中,一朵记忆的云彩。

曾几何时,我的心中装满疑虑,记忆中那个顽劣的孩子,抑或今日凭窗而立,鬓发已然斑白的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也许,他们都是曾经的我,也许,我再也不会是回到他们。一个人的两只脚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生命刻度没有可能重复。而蝉声依旧嘹亮,它穿透记忆两端的我,重塑并提示着这个夏日午后的另一个真实。

是的,如今聆听蝉声,感知夏日,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我们更愿意躲入冷气,闯进电脑,在虚拟世界里,依靠杜撰着假设着自己的角色,虚构着季节的轮回;自然的一切被关到了门外,我们用科技的手段,闭门造车。熟不知,远离自然便是远离了真实,这样的人生是愈显单薄与苍白…

有人说,蝉是一种自大的昆虫,因为它的俗名叫“知了”,而它的呜叫声也是“知了,知了……”仿佛这个世界上,就没它不知道的事情。我却更宁愿还原于事物的真相,在这蝉儿的呜叫声中,我所体味到的是一种诗情的睡意,那是一种贴近大地的声音,一种关于细小回忆的终极关怀。

即便这虫儿果真有自负的秉性,我仍然宁愿打开我的窗户,迎来一阵清风,倾听一片蝉鸣的鼓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9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