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散文精选散文精选大全文/紧握手中的梦想
(点击下方音乐结合一起读文章哦)沉默寡言的人总是不善于表达。于是,要说的话到了嘴边,为了避免进一步的矛盾,又生生地咽了下去。就连消极的情绪来临时,也无法做到真正向身边的人发火。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是告诫自己。别人没有义务承受你无缘无故的怒火。你得学会闭嘴。口才好的人善于辩论,爱说话的人也爱当杠精,键盘侠总爱诬陷抹黑借题发挥,不明事理的人总是盲目跟风或吹捧或怒骂,自以为替天行道不过是被人利用。在这个网络时代,说错一句话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流量带来的财富也意味着千百盏聚光灯下曝光的透明。也没什么不好,全网监督下总有坏蛋会无处遁形。但心疼的是资本操作下的舆论造势对一个人一生的摧毁。法律自当仲裁,人人却不可自认公正裁判妄图主宰。人人总爱八卦吃瓜,似乎窥探别人的隐私能带来另一种先知的快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揭开自我的伤疤,让你往其撒盐。议论,攻击,远离,孤立。无论是对是错,话题的中心总会成为一座孤岛,只等若干年堡垒重建后方可再次启航。 人人都爱表达,渴望表达,希望得到理解、同情、认同、赞扬。但并不是人人每时每刻都能认真理智的思考,只为了更好地表达。表达的过程很重要,以此引发的结果更重要。于是你会选择闭嘴。闭嘴不只是一时对矛盾的规避,更是因为后续情绪的冷静和思考,莫把好意当利刃,也莫向他人戳刀子。多一分理解,便也多一分谅解。选择闭嘴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值一提。你学会包容。但你尚且做不到大度。选择闭嘴后你会懂得倾听,不打断,不反驳,不攻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选择闭嘴后你会变得成熟,因为你不哭不闹,不争不抢,不卑不亢,不哭哭啼啼也不盛气凌人和咄咄逼人。选择闭嘴后你会变得理智,因为对后果的预判让你学会作出更合适的选择。但选择闭嘴后你深知你并没有开心,愉悦,豁然开朗。你失去了表达的直接途径,你不得不寻求另外的间接途径,在这绕弯的过程你又增添了一份烦躁。你选择了闭嘴,便也学不会真正合理得体的说话方式。因为你从不说,从未体会真正的对话环境和你参与对话那一刻的心情。也无法理解对方的心情。你选择了闭嘴,便是忽略以及不回应,冷场那一刻,对方便也失去了对话的兴趣。但其实表达的方式不只是说话一种,还有书信、文章、寄托等等。你的语言代表了你的态度,你的观点代表了你的想法。从前的标准答案,到现在的以理服人,自我的意识和认识变得更加重要。因为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文化可以多元,观点也可以多元。自我思考是一个成熟的独立个体的重要标志。但不得以某个人或团体的利益为先而去触犯另一个人或团体的利益。也不得以某个人或团体的思想去胁迫和要求另一个人或团体的思想一致。这世上每一种声音都应该被听见,但不是每一种声音都值得成为主流。也并不是言论绝对的自由。因为多元不代表没有方圆,多元也是有尺度的。基于良知和价值认同,大多数人的选择其实可以是一致的。因此有了法律的存在。而表达的那一刻,你感到轻松,愉悦,确实是一件好事。得到认同那一刻,你备受鼓舞。得到赞扬那一刻,你自信心满满,奋力拼搏。因为表达的内容不同,因此展现了你不同的能力。于是人生总是需要那些独具慧眼的伯乐将你从茫茫人海中选中,告诉你,你是值得的。你是优秀的。而你也从此不再萎靡不振,而是不辜负厚望,日夜努力,只为那一刻的认可和赞扬,直到你真的实现成功。 你是幸运的,因为得到了认可。你又是不幸的,因为你失去了原本的动力和自信心,在渴望获得认同的那一刻,恰恰显示了你内心深深的自卑。你从未真切地认为自己是美丽的,自己是优秀的,而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赞扬和认同而证明。你从未真切地为自己而努力,从未真切地明白自己努力的意义是为了自己,而是总是告诉自己要为父母和老师的厚望而努力。你这大半生竟是为了别人而活。你这大半生才知道才懂得你自己。最好不过直接表达,真诚表达,表达自我,认识自我。◆文章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有话说#@没有生而无畏的英雄,只有选择勇敢面对的凡人,灾难的突发,大家众志成城,一呼百应,正因为有这些患难与共的人,我们相信,河南人民会团结一心凝成不屈的缰绳,再次雄起,河南加油!!记录生活扩展阅读原创已修改夜读散文|桃花祭午读散文|苇花如雪原创夜读散文|丰富多彩的童年(原创)原创散文精选:夜未央(原创)原创晨读散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原创)原创散文|逝去的年 远走的情(原创)原创原创诗词|春天的诗原创夜读散文|夏的乐章(原创)原创散文|六月情散文|心上的刻痕原创夜读散文|这是你最好的时光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导语: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夜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夜读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
夜读
肖功勋
①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宋人尤袤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谓得读书之真意。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夜读。青灯有味是儿时是南宋大诗人陆放翁先生追念儿时对灯读书的趣味,千载之后读之仍觉亲切温馨。苦雨翁《夜读抄》令今人于夜读有着深切的怀念。在万籁俱寂、夜深人静时,当我抖落一身疲惫静*坐在斗室内的台灯下,手捧一本书,独自和书交谈,将自己完全融入那字字行行编织的全新世界中,情感和理智被百分之百地调动起来,思维也展示了充分的自由。此时,只有墙上的挂钟和心在聆听。
②夜读是一种境界,是寻求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法。
③夜读,是夜晚属于我的幸福。我喜欢昏黄的灯火斜照在书面上泛起的暖意。夜能掩盖白日里所有的浮躁,夜读能排挤人世间所有的噪声。此时,手拿一本书,白日烦心的电话以及那些烦人的心事,统统忘掉。翻动书面,会带来哗啦哗啦的响声,阅读的快感在我翻开书页那一瞬间开始启动,让自己进入一种清纯如水的境界。叶灵凤先生的《读书随笔书斋趣味》中说: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看到前辈文人也如此沉迷于夜读之中,我仿佛找到了知音。
④也许是性格与气质使然,我所阅读的基本都是文学书籍,优美的文章使我乐不思蜀,悲戚的文章使我泪雨如下。阅读过程中的种种感悟仿佛夜里渐渐疯长的藤蔓。往往也会在夜读中爆发出一种创作的灵感,让思想和想象张开双翼,任意翱翔。
⑤都是矛盾的'动物,既想向别人敞开心扉,又害怕那种被人看透后的尴尬。而书就是一颗颗心的成长史,小说也好,散文也好,诗歌也好,都是心的家园。从字里行间我寻到钥匙,开启貌似森严壁垒的门,漫游在别人的后花园中,兴致盎然地猜那一个个悬于树上的灯谜。
⑥夜读也是一种情调。
⑦在春花香飘、春雨潇潇的晚上,*坐书房,聆听那窗外潺潺的春雨肆意打在花瓣的声音,清凉沁透心房,手执一册散文,追寻先哲的背影,或感伤,或叹息。在明月星稀的夏夜,取一卷小说,于静寂中领略人世间的大喜大悲,情感与心交融。在酷暑退尽、有些凉意的秋夜,找来一本俄罗斯的著作,体验着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不知东方既白也。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在季节的氛围中,享受一种情调,也在夜读的情调中,为自己添加无限的智慧。这种情调真是人生的美好和快乐,是生命的光彩。
⑧夜里的生活是寂寞的,但对在寂寞的夜里读书的我来说,是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一种特有的轻松。真的,夜读的滋味是那么富有情趣,那么亲切温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尤袤的话,意在突出作者的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的主张,同时也为下文引出夜读这一话题作了恰当的铺垫。
B.作者引陆放翁的名句和叶灵凤的《读书随笔书斋趣味》意在突出夜读的趣味。但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儿时角度突出其趣的,后者是从成人角度突出其趣的。
C.文章第③段作者形象地描写了夜读的种种幸福是可以掩盖白日里所有的浮躁,可以排挤人世间所有的噪声,进入一种清纯如水的境界,找到自己的知音。
D.文章第④段往往也会在夜读中爆发出一种创作的灵感,让思想和想象张开双翼,任意翱翔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夜读的妙处。
E.作者以夜读作为线索,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突出了夜读可以带给人富有情趣、亲切温馨的滋味。
2.本文以夜读为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文内容,分条作答。
答: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⑦段的内容进行简要赏析。
答:
4.作者认为夜读是一种境界,是寻求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法,如何理解这句话?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
阅读【答案】
1.C、E
2.表现了作者酷爱夜读的感情。①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夜读;②夜读是一种境界,是寻求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法;③夜读是一种情调;④夜读是一种特有的轻松,亲切而温馨。
3.文章第⑦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用四个在的句式组成排比,意在突出无论春夏秋冬,读书之夜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形象地说明了夜读是一种情调,是人生的美好和快乐,是生命的光彩。
4.夜读的境界、内心对话要点举例:夜能掩盖白日的浮躁,夜读能排挤人世的噪声,夜读能松弛烦躁的神经,在夜里、从书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从书中与自己对话,引起共鸣,产生创作灵感。(也可不要参考答案。)
自身体验和看法:(略)
(夜读的境界、内心对话,自身体验和看法)
【解析】
1.C.可以掩盖白日里所有的浮躁不是谈夜读的幸福,是夜的作用;E.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文章整个表达出对夜读的热爱。第一、二段作者亮明自己的观点,表达对夜读的热爱,说明夜读是一种境界;第三、四、五段说明夜读是一种情调;第七、八段说明夜读有一种特有的轻松。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赏析语段首先要分析语段中川县的修辞手法及效果,其次要联系着感情或主旨来谈。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要联系手法(如果有),要联系感情和主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时,要能联系文本和自身体验两个方面来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禹城融媒主播庞伟伟,今晚与您分享林清玄的散文《白鹭立雪》。
白鹭立雪,
愚人看鹭,
聪明见雪,
智者观白。
在山东东营旅行,最开心的是去看黄河入海口。原本以为黄河入海口大约像台北淡水河河口,坐小船五分钟就可以横渡。
及至站在黄河入海口,完全被那景致的广大与壮阔震慑了:先是一望无际的芦苇,再是无边无涯的湿地,最后才是黄浪滚滚的海滨。
黄河从遥远的源头,穿越无数的山川平芜,到了海边往四面扩散。站在朔风野大的海边,把视野放大到极致之境,也无法看清。河水到底有多么宽广呢?登上木造的小楼,用望远镜,左右扫瞄,依然无边。
无法形容那种感动。黄河原只是小小的一条,向前穿行时,许多的溪河、许多的雨雪,一点儿一点儿地汇集,黄河越来越大,最后流到了东营,便成为数百里的湿地了。
湿地的物产丰美,有数不清的鱼虾。
东营的朋友说:“童年的时候,湿地还没有管制,跳进水里,空手就可以抓到许多鱼!”
“一点儿也不夸张,那时河海交界处,有许多大闸蟹,个个肥美。小时候还不懂吃大闸蟹,一捕一大桶,回家剁成小块喂鸭子,鸭子吃了大闸蟹,鸭蛋黄特别红!”朋友自我解嘲,“后来香港人来 旅游 ,才知道大闸蟹是宝,大家才开始吃。早知道,二十年前开始外销,早就发财了!”
东营是最大的野鸟集散地,留鸟与候鸟都很繁多,吃海水和淡水的鱼虾永不匮乏。
喜欢观鸟的人,带着望远镜来看会感动到哭。
河海茫茫、天地悠悠,看见一只丹顶鹤突然展翅飞起,群鹤比翼追随,在蔚蓝的海上自在回旋,想到人生能有几回看到这壮丽的景色,怎不感怀殊深!
或者是在冬季,大雪纷飞,把大地盖成一片安静的银白,那白是如此纯粹、如此无染。突然,雪中有了一丝动静。
定睛凝视,原来是一只白鹭,在雪原中散步,一步一慢,久久才动一下。
心中一惊,原来那是古代禅师说的“白鹭立雪”“银碗盛雪”“白马入芦花”“雪花一片又片,飞入芦花都不见”的境界。
白中有白,白外有白,白上还有白。
以为白是静的,静中还有动;以为白是大的,大里又有小;以为白是无分别的,无二里还有独一。
“白鹭立雪”不只在说眼前的景,也在说开悟的境。
世俗的人看见了雪中的白鹭,便会忘记雪的存在;看见了追逐,忘失了平静;追求小的价值,忽略了纯净如雪的本质。
聪明的人知道白鹭伫于雪中,只是一时的、短暂的,常常会提醒自己,不要丢失了可贵的纯净。
有智慧的人,只是静观,不起分别。
雪是美,白鹭亦美;雪为纯净,白鹭亦为纯净。
雪是静的,白鹭是动的;雪为大,白鹭为小。
智者观之,皆起欢喜,因为了知白雪与白鹭都是天地的偶然,就像人站在下着雪的黄河入海口,也只是一个过客。
人间本来就是一个混沌。“白鹭立雪”是极目时的一道悟的闪光,你看见了,一切正像如此,明明白白。
作者简介
作者: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重要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极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主播简介
庞伟伟,禹城融媒主播。
假期才休一半,母亲就开始絮叨:“你快走了,捎点儿啥包呢?”
我说:“旦旦都长大了,哪还用再给他捎包!”其实,我心里在说,前几次我几千里捎回去的包,孩子碰都不碰的。
母亲嘟囔道:“那不中,你回来一趟,咋能不给娃捎个包哩?”母亲不理我的茬儿,把花生拿到院子里晾晒,再用簸箕簸掉杂质。我搬来两个小凳子,陪她把那些饱满的花生一颗一颗往外挑,不把最好的带回家,老太太是不答应的。
捎包是我们豫西南老家一种再寻常不过的习俗。大人们只要出远门、走亲戚,回来时必定要给家里老人小孩捎带一点东西,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不一而足,多少看情况,贵贱无所谓,关键是不能空手,这就是捎包,俨然仪式般隆重。小时候,每当父母上街赶集,或者去邻村办事,怕我哭闹,就哄我说回来给你买包吃。捎什么包呢?是火烧、米球还是苹果、桃子?小小的心事里装的全是关于“包”的遐想和期盼。
实际上并没有多少选择,大多数都是糖块、糖豆——在那个摆脱了饥饿却依然困顿的年代,能有几块糖吃就足以让人品咂半天。还舍不得一口气吃完,剩下的再拿糖纸包上偷偷藏起来。有一次,我藏糖的地方被二哥发现,他本来想吃一块,结果一开吃就像猪八戒偷吃人参果一样刹不住。后来,我一看地上扔的糖纸就明白咋回事了,气得一边掐他,一边说他是“吃嘴精”,直到他许诺下次赔我才作罢。
最喜欢跟着母亲去外婆家走亲戚,尽管有十几里的山路,但因为有包吃,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母亲给外婆准备的礼物通常都是镇上买的油馍,或者自家蒸的白面馍,用竹篮装好,上面用布盖上。几岁的小身板,跟着母亲翻山越岭涉河,饿了就吃根油馍,掰块馒头,顿觉脚下有了力气。离开时,外婆常常会给我口袋里塞几个核桃,再加一把红枣,还故意留下两个馒头“看门”,说是回礼,其实是给捎个包。兜兜 转转 一大圈,篮子里依然好吃的不断,那真叫人一个开心!当然,我不会把这些包都据为己有,我已渐渐懂得,不能一个人吃独食。
关于捎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甜瓜。有一次,父亲上街赶集,回家路上顺便给牛割草。意外的是,在苞谷里发现一棵野甜瓜,枯黄的瓜秧上居然结着一个足足一斤多重的瓜。父亲把大甜瓜捆进青草里背回家,给我和二哥一人一半,成熟的甜瓜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父亲坐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吃完甜瓜,意犹未尽,我才发现父亲胳膊、后背上被苞谷叶子划出的一道道红印子,恍然间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没想起给父亲切一半甜瓜尝尝呢?我红着脸,不知道该怎样表达那份内心的感恩和愧疚,只得从压井上压半盆凉水端到父亲跟前,说:“大,你洗洗脸吧。”
日子就这样在盼包、捎包、吃包中一天一天流逝。19岁那年,我考上军校,按照录取通知书要求,我独自乘火车去学院报到。换上新军装那天,我兴奋地给家里写信报喜:“军校真好,管吃管喝管住管穿……”因为每个月有几十元的津贴,从此我不再伸手向父母要钱。春生夏长,轮到我给亲人捎包了。在城市,可供捎带的东西品种繁多又 时尚 洋气:给父母买的是糕点糖果,给侄子辈送的是遥控车和洋娃娃,给爱吸烟的邻家大哥也不忘捎上一包好烟……父母看我每次回家都是大包小包带一堆东西,既心疼花钱多,又分明生出满心的欢喜。记得有一次,我送给父亲一个烟斗,他立马把自己用了半辈子的旱烟袋收起来,逢人就说这个烟斗是当兵的孩子专门从外地给他带回来的,比那个旧烟袋锅好使。看着父亲显摆的样子,我觉得又好笑又感动,但凡是孩子捎的包,哪怕是一块奶糖、一条毛巾、一双解放鞋,都会让他们觉得脸上有光。幸福于他们,就是这么纯粹而简单。
随着在城里结婚成家,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稀缺了,但我还是坚持每年都回家看望二老。每次回去,我都是提前一两天才敢告诉他们,说早了,他们会慌得天天都去村边大路口等着接我。时光堆叠,不知什么时候,父母已垂垂老矣,而我亦人到中年,望着父母满脸的皱纹、佝偻的身躯,我对亲情有了更多的认识。难得的假期里,我不再像以往探亲那样总想着出去和朋友们聚会,而是待在家里,给二老讲讲军营的生活,听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唠叨陈年旧事。归队时,甭管是小米、绿豆、花生,还是小磨油、苞谷糁、咸鸭蛋,只要是他们让我捎的“宝贝”,我能带的尽量多带点儿,这样他们心里高兴。我少年离家,当思念无处安放时,那一个个粘着烟火味、带着泥土香的包,跨越万水千山,穿过朔风云海,就是父母最温柔的牵挂和寄托啊!
前年初春,随着两次摔跤,父亲不得不坐进轮椅,生活不能自理,日渐不思茶饭。接到消息,我赶紧订票往家赶,去机场前,特意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西点店买了些糕点带回去。我把松软香糯的蛋糕掰成小块塞进父亲嘴里,父亲吃了小半个,冲我摆摆手,他已经说不出话了。看着风烛残年的父亲,我泪如雨下,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吃我捎的包……
曾经年少轻狂,觉得远方才有诗有歌有梦,走到中场蓦然回头,才发现走得再远,也走不出父母绵长的惦念。一念三千,那些话、那些包都是有温度的,温暖得足以帮助我抵挡俗世的嘈杂与薄凉。趁夕阳未落,趁月色不老,远行的人请一定别忘多多问候父母,能回家看看时顺便捎个包,那是人生路上爱的风铃,或许,亦是最长情的表达!
主管 |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宣传文化中心
刊期 | 第30 9 期
监制: 毛勋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9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散文|冰山上的蒲公英
下一篇: 每天一首歌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