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母亲,这其实是个严肃的话题。
说来也巧,母亲也刚度过自己的第四个生肖年,直到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母亲的白发已经不只是长在头稍上了。
平时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和母亲一起看书,品句,我和她都很钟情于三毛的书,我当初是看母亲的《雨季不再来》认识三毛先生的。
我当时傻乎乎的以为是漫画里那个邋里邋遢却百折不挠的三毛,而我喜欢三毛那个温文尔雅而又实在可怜善良的妈妈。
三毛的作品一点也不矫揉做作,不像现在很多作品,都热衷于描绘爱情的风花雪月,而我和母亲最喜欢的也是这份真诚。
母亲也是这种人,她总是会发一些小文章在朋友圈,她也曾鼓励我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所以我现在也会信手写上几句,也不曾想,这竟成了我难以离弃的习惯了。
都说母亲很美,但是我知道她的气质更多来自于她的寥寥几字就能够我品味半天的话。
“我心目中的女性形象是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台湾诗人痖弦如是说。
就这样,一句句话汇在一起,母亲有了第一本书《蒹葭》,虽然只是一本微信书,不过我并不认为比市面上的那些“词藻书”差。
我很喜欢大家在诗词大会里对董卿的形容“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董卿读过的书、诵过的诗,化成了她的气质,酿成了她的谈吐,让她成为一个美丽的女人。
母亲也是这样,好看的容貌只是一时的,只有芬芳的气质是永远都不会褪色的。
亲爱的“蒹葭”女士,祝你生日快乐。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1、《抱得美人归》的全部内容为: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若有诗书藏在心,撷来芳华成至真。
2、“岁月从不败美人”中“败”字是使动用法,“使……毁坏、衰落”的意思。单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美人不会被时间打败。
3、全诗意思是一个女人的花容月貌,会被岁月带走;绚烂的青春,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生都不褪色的,唯有那永不凋谢的芬芳气质。
4、在诗词大会上,粉丝们认为董卿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将语序改为“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用来赞美董卿。美人在骨不在皮,这句话在董卿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5、这几句话也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 我突然被中国文学史上两位奇女子所震撼。一位是李清照,一位是张爱玲。她们都称得上是天才女性作家。她们的经历和遭遇也都惊人的相似。
?从宋朝的李清照说起,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表姐夫是蔡京,表妹夫是秦桧,还有个远亲叫王安石。她未沾过他们一点儿光。
?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喜欢藏书,生活也很富有。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她晚年的词表达她的孤苦生活和爱国情怀。《武陵春》《醉花阴》《题八咏楼》等。
李清照17岁,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 她和丈夫赵明诚在青州收集古董,写诗做画度过了最美好的13年时光,那时她们相亲相爱,夫唱妇随。然而好景不长,建炎三年(1129)二月,面对叛军围城,作为一城守官的赵明诚(时为江宁知府兼兼江东经制副使),却置家人与城中百姓于不顾,连夜脱逃,城中将士奋力抵抗,打败叛军。这让李清照很受伤害。
?身边的这个男人,让她越来越看不懂了,关键时刻,怎么连个娘们儿都不如。夫妻间就产生了疏离感,为此也影响到两人的夫妻感情。
?赵明诚因渎职被罢官后,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李清照有感于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而不愿苟活的壮烈史迹,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该诗表面是在吊项羽,其诗外之意是表达南宋统治者的逃跑政策不满,更是对身边这个男人的一种讽喻。之后,赵明诚心里一直颇有愧疚,郁郁而终。
赵明诚离世时49岁,李清照46岁。
? 后来李清照为了赵明诚的遗愿,完成了他的著作《金石录》。
? 丧偶后李清照,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身体多病,生活十分艰难。此时,遇到了渣男张汝舟。
张汝舟比李清照小14岁,也是他年前,有一点赵明诚的影响,诱骗李清照和他结婚,实际上是看重李清照的古玩字画。那时的李清照由于战乱逃难,藏品被人连偷带抢已经散尽,张汝舟逼迫她交出藏品,不给就对李清照拳脚相加。李清照受不了家暴,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当时的制度女子与丈夫离婚,自己也要坐2年牢。李清照以她的刚烈性格,依然决然的和张汝舟离了婚,也背叛坐牢,后被朋友搭救,关押9天获释。出来后她顿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给她的暮年又添上屈辱的一笔,实在是一代才女的人生不幸。
? 晚年的李清照可谓是孤苦伶仃,回想当年在青州与赵明诚的快乐时光,她写了那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亡国之恨,丧夫之痛,霜居之苦,一时涌上心头,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尽!
? ? 虽然经历了一场场灾难,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打马赋》: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谴责宋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河山的无能。
公元(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时年72岁。
? 再说另外一位近代的天才作家张爱玲。
? ? 她从小出生富贵之家,她的父亲吃,喝,嫖,赌,吸鸦片,与她母亲感情不和,又娶过两房姨太太。她四岁母亲就去了欧洲,她8岁时候妈妈回来送她去上学,她写了一部小说叫《快乐村》;10岁的时候妈妈又走了,她经常住在学习里,她酷爱画画和写作,那时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后来,她的愿望基本上都实现了。
?14岁写了《摩登红楼梦》。
? 她17岁那年由于去看妈妈和继母发生争持,被继母痛打,然后被父亲关了半年不让出去,她得了病也没人管,后来佣人看她可怜,告诉他父亲再不治就死了。她父亲这才给她治病,病好后她从此逃离了那个家,去投奔她母亲。
? 张爱玲在她的作品里记载了这一段经历,她说:“没有风,只有阴历年左近的寂寂的冷。街灯下只看见一片寒灰,但是多么可亲的世界呀!我在街沿急急走着,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她觉得自己能够逃离魔窟一样的旧式家庭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在母亲的帮助下她考取了英国伦敦大学,由于二战爆发,就读于香港大学,开始了她文学巅峰创作。
? 22岁的时候,《风藻》校刊杂志上刊登了她的作品《不幸的她》,这应该算她刊登出来的处女作。之后又发表了她的《牛》《霸王别姬》这些文章。
23岁24岁是她创作的高峰期,写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传奇》等。她说:“出名要趁早。”
?也正是这个时期认识了她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胡兰成是个没底线的人,走到哪娶到哪。还没和他老婆离婚就和张爱玲在一起了。
?胡兰成和他老婆离婚以后,张爱玲和胡兰成他们自己立了一个婚书,前半段是胡兰成起草的,写的是:“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后面一句是张爱玲写的,“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就是一个小女孩心中的所想。那一年胡兰成39岁,张爱玲24岁,张爱玲真的迷上了胡兰成。
?
像 张爱玲这种女孩没有好好谈过恋爱的,再加上她有自己的家庭问题,她跟她的父亲从来没有好好地交流过,不知道什么叫被关爱。因此,如果真的有一个渣男跳出来,对她好一点点,这个女孩就沦陷了。所以张爱玲深深地爱上了胡兰成,她给胡兰成写情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非常著名的情诗。
? 后来胡兰成投靠汪精卫,张爱玲也因此有了污点。汪精卫叛变胡兰成逃跑,每到一处就娶个老婆。在温州时,张爱玲费了好大的周折去看胡兰成,他和另外一个老婆在一起,张爱玲还和他们共住了几天,然后回到上海。两年以后他们离婚,张爱玲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但张爱玲一直接济胡兰成,直到他死去。
? 1981年7月29日,胡兰成死于东京。在张爱玲给她的朋友写的一封信中,她说:“在我生日当天,收到了7000美元的稿费和胡兰成的死讯,难免会觉得这是一个生日礼物。”
1956年,张爱玲在美国申请了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当时写作很不顺利,她遇到65岁的赖雅,对她有很大帮助,他们坠入爱河,也很快结婚,那时张爱玲36岁,结婚不长时间赖雅就中风了。赖雅的后半生,基本上是张爱玲在照顾他。对于张爱玲来说,这给她带来非常非常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张爱玲的英文创作又不顺利,这更是雪上加霜。直到1967年赖雅去世以后,张爱玲的生活才有转机。
?在学术领域,张爱玲开始研究《红楼梦》,她后来写了一本书叫《红楼梦魇》。张爱玲说人生有几件恨事,哪几件恨事呢?第一个叫海棠无香,第二个叫鲥鱼多骨,第三个叫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第四个叫高鹗妄改——死有余辜。张爱玲特别恨高鹗,因为他瞎改曹雪芹的文章。后来她自己研究《红楼梦》,写了《红楼梦魇》这样的研究著作,晚年做了很多学术方面的研究。
晚年的张爱玲变得闭塞,紧张,不喜欢别人打扰她,她住在出租里,地址连她姑姑都不告诉。只有一个叫林式同的人照顾她,需要的时候就给他打电话,平时没有往来。她不做饭,她也不会做饭,吃的东西都特别可怜,就是随便买一点东西,牛奶、面包,给自己吃。她整天抱怨时间不够用,因为她有很多事情要做,张爱玲说:“剩下的时日已经有限,又白糟蹋了四年工夫,在这阶段是惊人的浪费。想做的事来不及做,生活走不上轨道,很着急。”
? 她在诗中写到:人老了大都是时间的俘虏,被圈禁禁足,它待我还好——当然随时可以撕票。一笑。”意思是,时间绑架了我,但它随时可以撕票,就是我随时就可能会死亡。
1995年的9月8日中午,林式同接到了张爱玲的伊朗房东打来的电话,伊朗房东打过来电话说,你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可能认识她的人,你的这位朋友可能已经去世了。然后林式同就赶到了张爱玲的家里。
张爱玲去世的时候,她身边堆了一些纸箱子。她写作是趴在纸箱子上写作的,就是过着这么简单、奇怪的生活。她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尤其是牙不好,眼睛也不好,她写作的时候,眼睛里面经常会流出血来。她的眼睛有疾病,牙齿也非常糟糕,但最后是一个心血管的疾病攻破了她,时年75岁。
她的一些朋友,就是在美国的一些中文系的教授凑在一起,把张爱玲的骨灰洒向了大海。刘川鄂在《张爱玲传》中说:“(她)避世而不弃世,执着而不自恃,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对生活负责,所以她还认真做她应该做的事,拒绝她不愿意不喜欢的事,她没有拒绝人生,她只是拒绝苟同这个和她心性不合的时代罢了。”
?两个具有相似命运的天才女性,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绝世文章。生活给她们太多磨难,她们把这些苦难都化作了自己的金石之作,催人奋进,警人向上。
记得有位名人说:人生是一场相逢,人生又是一场别离。在相逢与离别之间,用华美笔调记下的俗世,最终幻化成了最久长的诗意。
月从不败美人的上一句:白发戴花君莫笑
原文:
《抱得美人归》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
若有诗书藏在心,撷来芳华成至真。
释义:一个女人的花月貌,会被岁月带走;绚烂的青春,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生都不褪色的,唯有那永不凋谢的芬芳气质。
扩展资料:
同样意思的诗句: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释义】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我的名字。
出处:近期的《朗读者》舞台上,我们却看到这样一位诗词老人,93岁的她气质卓越,文采斐然,被董卿亲切的称一声:“先生”。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她就是中国少有的诗词大家:叶嘉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舞台上的叶嘉莹,虽然已有93岁的高龄,但举手投足间皆文人的儒雅,看着她不禁让我们想起这样一句话: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扩展资料
翻译:一个女人的花容月貌,会被岁月带走;绚烂的青春,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生都不褪色的,唯有那永不凋谢的芬芳气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9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散文:我的奶奶
下一篇: 琦君散文|桂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