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散文精选散文精选大全文/何华
(点击下方音乐结合一起读文章哦)人生,是由无数次选择汇聚的一脉小溪,每一次选择都是上一次选择的延伸、下一次选择的基点。在生子这件事上,似乎更是如此。
得知朋友小静生二胎是在她生前的两天。她告诉我说她后天进医院,还以为她生了什么病,关切地问候,压根儿没往二胎上想。我和小静曾是办公室的同事。从她结婚伊始,就一步步看着她人生的溪流朝前滚淌。幸福的人生、幸福的家庭里诞生了第一个女儿。如今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了,她仍是年轻美丽、风采依旧。
我问她怎么想起生二胎的,她答:“全家除了我都想要。”其实,她的内心对于生二胎并无特殊的抵触,只是对今后孩子的成长和生活上更多的琐事心存畏惧。女儿十分想要个弟弟妹妹,老公亦想要更多的孩子、人丁兴旺,于是她决定顺遂全家人的心愿。然而对于后天的生产尚存畏惧,我安慰她:“你身体一直健康,别担心。”
几天后,小静生下了一个六斤六两的孩子。生前一次彩超以为是女儿,生后竟是儿子。这下儿女双全了,我这个局外人竟激动得叫起来。
我来看小静已时至七月,天气闷热。本以为是去她家,结果竟是在一家母婴中心。因为这个机缘,我也第一次步入了传说中高大上的月子中心。原来心中对这种地方的感觉就是砸钱,不过通过亲临体会,倒是觉得这砸钱也确有意义,毕竟大家都轻松自在了。
有人每天定时端来产妇餐,非大油大腻,却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健康混搭,不用担心发胖。小静休息的卧室空调适度,清整怡人。老公在假期间陪护身旁,虽然不用他做什么事,但毕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更可喜的是完全不用家中的老人照顾前后。想起当年我做月子时,老爸每天做汤端饭,老妈帮忙一起照顾孩子,床前床后,真是辛苦了两位老人家。小静的一句话似乎更点醒了我:“在这儿不用担心和家里的老人因为带孩子闹出各种不愉快。”
大抵每家的吵吵闹闹就是从有了小宝贝开始。科学育儿需要两代人共同学习,老人们自有他们的传统经验,然而和年轻父母的育儿理念存在差距。如今在这儿,直接把孩子交给育婴师。一看手法,老老小小都不开腔了,专业的就是专业的,争执即刻消失。
在婴儿室外,我隔着玻璃,瞧见里面安心熟睡的一个个宝贝儿,有的睡姿像个大虾米,有的就是个十足的小老头儿,更有一个被护士调整姿态趴着睡,孩子呼吸香甜,长了一点儿湿疹的小屁股被完全晾晒出来透气,十分可爱。旁边不远处,一个个婴儿游泳池安然矗立。
小静的孩子也睡得很香,想起她对于人生的这个勇敢的选择,我亦有说不出的感动,也为她深深祝福。我对她说:“完全不用担心了吧,你就好好享受吧。”她却答:“其实感觉像坐牢一样。”我忍不住大笑,这么高档的牢房坐一回也无妨。
随着条件越来越好,似乎更多的人发生了改变。首先是对于生不生二胎有了更多的思考。40岁是个坎儿,要生得赶紧。“生”相对容易,因为都生过,更懂得“养”才是一辈子甩不掉的活儿。谨慎考量的结果,决定了再生一个,就绝不后悔。对于已然在中年徘徊的人,有生孩子的勇气大抵也有足够的实力。他们愿意在人生为数不多的一两次开心并着烦恼的时刻图个清净自得,来个月子中心的享受吧,更重要的,给人生的历程留下一次丰美的记忆。
也许人生非常重要的是有一种选择的权利。我有这种能力去选择,但我可以去选,亦可以不去选。重点是顺遂自己和家人的心意,开心地生活。就像这生子,有人选择不生,有人选择生两个甚至三个。就像这坐月子,有人选择去月子中心,清静不操心,有人有钱也不去,自己带才感觉热热闹闹。人生没有既定,只有对每一次选择的决定。
愿我们的人生通过努力和机缘获取更多选择的权利,让人生的溪流飞溅出玉沫琼珠。
◆文章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有话说#@记录生活扩展阅读原创已修改夜读散文|桃花祭午读散文|苇花如雪原创夜读散文|丰富多彩的童年(原创)原创散文精选:夜未央(原创)原创晨读散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原创)原创散文|逝去的年 远走的情(原创)原创原创诗词|春天的诗原创夜读散文|夏的乐章(原创)原创散文|六月情散文|心上的刻痕原创夜读散文|这是你最好的时光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武城县融媒体中心主播孙金熠,今晚与您分享的是林清玄的文章《在纷繁的世界里,你要做一个温暖的人!》。
在纷繁的世界里,你要做一个温暖的人!
林清玄
真正的美,不是华丽的外表、不老的容颜,而是始终拥有一颗优雅从容的心。
我的写作,不只是在告诉人关于这人间的美丽,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
唯有美丽的心,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躁动与不安。
清晨滚着金边的红云,是美的。
午后飘过慵懒的白云,是美的。
黄昏燃烧炽烈的晚霞,是美的。
有时散得干净的天空,也是美的。
那密密层层包裹着青天的乌云,使我们带着冷冽的醒觉,何尝不美呢?
当我们保持明净的心灵世界,让我们也欢喜独处时的寂寞吧!
这世界从来没有隐藏过我们,我们的耳朵听见河流的声音,
我们的眼睛看到一朵花开放,我们的鼻子闻到花香,
我们的舌头可以品茶,我们的皮肤可以感受阳光……
在每一寸的时光中都有欢喜,在每个地方都有禅悦。
有时候我们走在一条巷子里,突然看见有一家特别的熟悉;
有时候我们遇见一个陌生人,却有说不出的亲切;
有时候做了一个遥远的梦,梦景清晰如见;
有时候一首诗、一个古人,感觉上竟像相识很久的知己;
甚至有时候偏爱一种颜色、一种花香、一种声音,却完全说不出理由……
人生的幸福来自于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
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了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听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
我们在吵闹的车流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寞;
在奔逐的人群与闪亮的霓虹灯里,我们更深地体会了孤独;
在美丽的玻璃帷幕明亮的反光中,看清了这个大城市冷漠的质地。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留在我们记忆中的艰辛苦厄,我们烛火被吹灭的冷寂,我们芦苇被压伤的惨痛,我们舟船迷失时的恐慌,我们情爱与热诚被践踏、被蹂躏、被背离、被折断的锥心刺骨,不都是落在海中的银器吗?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广大,书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
会看花的人,就会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能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么,还有什么能迷惑、染着我们呢?
我们如果能回到自我心灵真正的明净,就能拂拭蒙尘的外表,接近更美丽单纯的内里。
清晨时分,我们在路上遇到全然陌生的人,互相点头微笑,
那时我们的心是多么清明温情呀!
我们的明净可以洗清互相的冷漠与污染,同时也可以洗涤整个城市。
如果我们的心足够明净,还会发现太阳离我们很近,月亮离我们很近,星星与路灯都放着光明,簇拥我们前行。
奔波来去的岁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动荡与流离中,只要返观自心、自净其意,就定了、静了、安了……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个终站。每天的醒来,是旅程的一个起点!
我多么希望,我写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都洋溢着柔软心的香味;我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如莲花的花瓣,温柔而伸展。
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后是无尽的苍穹。
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仍然能保持单纯的初心,一直向往生命的美好。
在生命的深处,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我永远深信:心美,一切皆美。
作者简介:
林清玄,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出版散文集《温一壶月光下酒》《紫色菩提》《平常茶非常道》《清欢玄想》等。
主播简介:
武城县融媒体中心主播 孙金熠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闪电夜读,我是青州市融媒体中心主播张娜。有人说:“心灵自有所归属,天堂或地狱只在一念之间”。生活或许是困苦的、艰涩的,但心,仍然可以向着美好跑去。今晚和大家一起分享作家丁立梅的散文《向着美好奔跑》。
向着美好奔跑
丁立梅
阳光的影子,拓印在窗帘上,似抽象画。鸟的叫声,没在那些影子里。有的叫得短促,唧唧、唧唧,像婴儿的梦呓。有的叫得张扬,喈喈、喈喈,如吹号手在吹号子。
我忍不住跑过去看。窗台上的鸟,“轰”的一声飞走,落到旁边人家的屋顶上,叽叽喳喳。独有一只鸟,并不理睬左右的声响,兀自站在一棵矮小的银杏树上,对着天空,旁若无人地拉长音调,唱它的歌。一会儿轻柔,一会儿高亢,自娱自乐得不行。
鸟也有鸟的快乐,如人。
也便看到了隔壁小屋的那个男人,他正站在银杏树旁我不怎么看得见他。大多数时候,他小屋的门,都落着锁,阒然无声。
搬来小区的最初,我很好奇于这幢小屋,它的前面是别墅,它的后面是别墅,它的左面是别墅,它的右面还是别墅。这幢三间平房的小屋,淹没在别墅群里,活像小矮人进了巨人国。
也极破旧。墙上刷的白石灰已斑驳得很,一块一块,裸露出里面灰色的墙面。远望去,像一堆空洞的眼睛,又像一堆张开的暗哑的嘴。屋顶上,绿苔与野草纠缠。有一棵野草长得特别茂盛,茎叶青绿,在那里盘踞了好几年的样子。有时,黑夜里望过去,我老疑心那是一只大鸟,蹲在那儿。
隐约听小区人讲过,他的父母先后患重病去世,欠下巨额债务,家里能变卖
的东西,都变卖了。妻子耐不住清贫,跟他离了婚,并带走他们唯一的女儿。他成天在外打工,积攒着每一分钱,想尽早还清债务,接回女儿。
他的小屋旁,有巴掌大一块地,他不在的日子,里面长满野藤野草。现在,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把锄头和铁锹,一上午都在那块地里忙碌,直到把那块地平整得如一张女人洗净的脸,散发出清洁的光。
他后来在那上面布种子,用竹子搭架子。是长黄瓜还是丝瓜还是扁豆?这样的猜想,让我欢喜。无论哪一种,我知道,不久之后,都将有满架的花,在清风里笑微微。那我将很有福气了,日日有满架的花可赏,且免费的。多好。
男人做完这一切,拍拍双手,把沾在手上的泥土拍落。太阳升高了,照得他额上的汗珠粒粒闪光。他搭的架子,一格一格,在他跟前,如听话的孩子,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就听到种子破土的声音。男人退后几步,欣赏。再跨前两步,欣赏。那是他的杰作,他为之得意,脸上渐渐浮上笑来。那笑,漫开去,漫开去,融入阳光里。最后,分不清哪是他的笑,哪是阳光了。
生活或许是困苦的、艰涩的,但心,仍然可以向着美好跑去。如这个男人,在困厄中,整出了一地的希望一粒种子,就是一蓬的花,一蓬的果,一蓬的幸福和美好。
作家简介
丁立梅,作家,江苏东台人。江苏省课外阅读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代表作品《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有美一朵,向晚生香》、《丁立梅的写作课》、《遇见》、《暖爱》。作品《花盆里的风信子》入选新加坡中学华文课本。作品《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入选全国中等专科院校《语文》教材。作品集《你在,世界就在》繁体版在台湾、香港发行。被读者誉为“最暖人心的作家”。
主播简介
青州市融媒体中心主播张娜
吴伯萧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那园里桃树杏树很多,还有海棠。每年春二三月,粉红的桃杏花开罢,不久就开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很热闹。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果园也是花园。那园里花的种类不少。木本的有蔷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凤仙,石竹,夜来香,江西腊,步步高,……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甬路的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是。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密密丛丛地长满了向阳的山坡。这种花开得稠,有绛紫的,有银白的,一层一层,散发着浓郁的异香;也开得时间长,能装点整个秋天。这一点很像野生的千头菊。这种花称作“菊”,看来是有道理的。
说的菜园,是就园里的隙地开辟的。果树是围屏,草花是篱笆,中间是菜畦,共有三五处,面积大小不等,都是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最适于种菜的地方。我们经营的那一处,三面是果树,一面是山坡;地形长方,面积约二三分。那是在大种蔬菜的时期我们三个同志在业余时间为集体经营的。收成的蔬菜归集体伙食,自己也有一份比较丰富的享用。
那几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
机关,学校,部队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给。那个时候没有提出种“十边”,可是见缝插针,很自然地“十边”都种了。窑洞的门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边,路边,甚至个别山头新开的土地都种了菜、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当然要费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石窠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水满的时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泉水清冽,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比沧浪之水还好。同样种菜的别的同志,菜地附近没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里去挑,不像我们三个,从石窠通菜地掏一条窄窄浅浅的水沟,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浇了。大家都羡慕我们。我们也觉得沾了自然条件的光,仿佛干活掂了轻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决心要把菜地种好,管好。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大路上拾粪,那里来往的牲口多,“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啊。我们请老农讲课,大家跟着学了不少知识。《万丈高楼从地起》的歌者,农民诗人孙万福,就是有名的老师之一。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老当益壮的风度,到现在我还留着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师,我们学种菜,种瓜,种烟。像种瓜要浸种、压秧,种烟要打权、掐尖,很多实际学问我们都是边做边跟老师学的。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但是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像苏东坡在《菜羹赋》里所说的:“汲幽泉以揉濯,待露叶与琼枝。
或者像他在《后妃菊赋》里所说的:“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西河南阳之寿。” 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施肥,松土,整畦,下种,是花费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吧,那时蔬菜还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因为那希望是用成实的种子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的,人勤地不懒,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撤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葱、蒜,有白菜、萝卜,还有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等。衣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头伏萝卜二伏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竟肥争绿的。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那年蔬菜丰收。韭菜割了三茬,最后吃了薹下韭(跟莲下藕一样,那是以老来嫩有名的),掐了韭花。春白菜以后种了秋白菜,细水萝卜以后种了白萝卜。园里连江两腊、波斯菊都要开败的时候,我们还收了最后一批西红柿。天凉了,西红柿吃起来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我们还把通红通红的辣椒穿成串晒干了,挂在窑洞的窗户旁边,一直挂到过新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9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散文|妈,对不起
下一篇: 每天一首歌薛之谦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