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ZIJI
▽
Hi
你有没有曾经为一个人
倾注你所有的精力去追赶
还记得我前阵子看的鳄鱼君的故事吗
他在一家店里打工,然后喜欢店里的姑娘
他和朋友说起,觉得没有给姑娘表白特别难过
鳄鱼君的朋友说
你难道没有自我吗,为什么不能跟着自我决定呢
是啊,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跟着心走
遵循内心的选择,而不是怕走错
或许会好很多吧
前几天我朋友也问过这样的问题
她说,自己好像喜欢上一个人
可是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也喜欢自己
好几次暧昧的试探,对方回复都模棱两可
好像没那么喜欢,但是非要在一起也是可以的
朋友和我说起这个事情,她很认真的问我
如果对方没那么喜欢自己,自己还要继续付出吗
然后我真的像鳄鱼君的朋友那样问我的朋友
“你难道没有自我吗”
“好好一个人,干嘛学着倒贴呢”
我当时觉得话说得有点重,后来又补充了一句
“你应该去好好谈一段,双向奔赴的爱情”
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但我真的很想说,无论在做什么
我们内心都应该有一个敏感的警戒线
你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就完全丢失自我啊
你不能头脑一热,就做很多不顾后果的事情啊
你也不能让自己很卑微,只为了迎合别人啊
特别特别喜欢一个人
固然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件事
但在好好爱别人之前
先爱自己,也很重要
你难道没有自我吗 太阳 – 郑宜农右手边 – 光良只是会可惜 – 梁晓雪文字| 泽南
编辑 | 啊橙
配图| Unsplash
如果你有话想对我说,欢迎在微信里告诉我
第一、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深入自已的内心,不为自己的表象所迷惑。
“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已。”
当今社会,是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竞争充满了社会的每个角落,虽然我们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对手,对手也无时无刻的都在给我们施予压力,但真正的敌人却是我们自已。我们的自已常常成为自己成功最大的绊脚石,很多时候,我们失败了,其实究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其它什么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往往来自于我们自身,是我们自已拉了自己的后腿。要让我们不拉自己的后腿,就必须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优点,避开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只有我们认识自我,在取得成绩时,才能保持平常的心态,不会因此而骄傲自满,丧失自我,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过高的估计;只有我们认识自我,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才不会被其击倒,一如既往的为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而努力,不会对自己进行过低的评价。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就成功了,也没有任何事情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一点力量就能完成的,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当我们因为各种原因而后退时,我们就必须重新认识自我,只有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重新找回自己的航行坐标,往胜利方向前进。
在大街上,我们随便找几个人问他了解不了解自己,得到的回答一般说来都是肯定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对自己最为了解,自己总是很了解自己,其实,你真的了解了你自己吗?不,很多人其实根本不了解自己,根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当事情有了结果之后,我们才发现自己的错误,我们常常以为已经完全了解自己,其实我们是被自己蒙敝了,或者说我们自己不愿意无能为力了解自己,去正确的认识自己,我们自愿被自己的表像所麻痹。
怎样才算是认识自己了呢?认识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性格、特点、长处、短处、理想、生存目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憎恶、心理状态、身体状态、生活规律、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交际圈、朋友圈、现在处于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长期或短期目标是什么、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自己的苦恼是什么、自已能够做什么、自己不能做成什么等等的方面做出正确全面的综合评估。
我们可以将上面的内容做成一份表格,然后认真填写,再进行仔细正确的分析,寻找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今后,随时警醒自己,随时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附录个人鉴定表一份供大家参考)
第二、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自已任由思想支配。
我们人的具体活动,都是由思想进行先导,每个行为都受着我们思想的控制,有的是无意的,有的是有意的。但是,思想是构建在我们的肢体之上的,它必须起源于我们的身体。在思想控制活动之前,我们就一定要先主动积极的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或者控制,修正其中的错误,发出正确的行动指令。这样,我们的行为才会减少冲动因素,使我们的情绪更为稳定,能更为理性的看待问题。
要想控制思想,让其受我们自身的驾驭,就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明确了这些之后,我们在思想上就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定下一个准则,利用这个准则来强制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等。
要想掌控自己的思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原先为自己定下的准则会时不时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所坚持的准则开始动摇甚至瘫塌,所以,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要时不时的检讨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的得失,减少冲动激进的心理,这样才能重新夺回思想的控制权,使自己的行为更为理性。
比如说有的人正在学习,看到有同学去踢球,马上不能控制自己,虽然内心挣扎过,但很快就被自己所找的各种理由所击溃;有的人知道连续上网时间太长对身体影响不好,但还是不能战胜网络对自己的诱惑;有的人知识偷盗习惯不好,但还是被自己的物欲所击败,最后成为惯偷。当自己思想开始动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掌握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思想,夺回思想的控制权,我们才可以坚持如一的完成任务,达到目的。
第三,树立远大的目标,寻找自己的偶像。
我们所说的目标,并不一定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这样一个目标,但说实话,这个目标确实不容易树立,很多人都只停留在口头上。就我们青少年来说,能够树立不损害他人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就很不错了。不管怎样,我们都需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只有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我们才有了努力的方向,不会盲目行动。
树立目标,可以有长期的和短期的。长期的目标,可以是自己今后想做什么职业,也可以是自已这一生想做成什么大事,也可以是多少岁要赚多少钱等等。总而言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当然这个目标最好不要是想一辈子玩游戏或者以后当小偷赌客什么的,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是正常的,是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如果不是,那么你就要先审识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审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看自已是不是在人格上有什么问题。
有了自己最想完成的目标,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受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矫正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对我们自制力的增强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长远目标有时候对我们当前的行动可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需要我们确立近期目标,最好还有短期目标。比方说我们今天早晨体育锻炼要跑多远;作业什么时间一定要完成;这篇文章我们什么时候一定要背着;今天一定不能进游戏室;这一单元的考试要达到多少分等等。利用这些短期目标时刻端正自己的行为,鞭策自己去努力,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自制力便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增强。
设立目标是我们培养和增强自制力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寻找自己的偶像,以偶像做为自己的榜样,时刻以偶像为榜样调整自己的行动和思想。
偶像可以是革命先烈,可以是民族英雄,可以是科学家,可以是文学家,可以是运动员,也可以是商业精英,优秀的同学等等。总的说来,我们所选择的偶像应该是思想比较先近,对社会有较大贡献的人,这样我们以偶像为榜样激励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思想,才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当然以歌星、影星为榜样也是可以的,他们也为社会做出贡献,至少能对我们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以本地的流氓头子,传说中的某某神偷,赌场的赌棍等等负面人物为偶像,那么只会起到负面作用,将你推向失败甚至是犯罪的深渊。许多青少年的不良习惯便是因为受到了不良影响所引起的。
第四,加强时间观念。
很多人不是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是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或者没有掌握改正错误的正确方法。许多人,每每发现自己的错误,总是在心底下决心“从明天起,我一定要改正所有的错误,从头开始。”结果一天天的过去了,一天天的重复这种想法,一天天的懊恼,感觉上这种想法一天比一天更为坚定,可一天也未能够成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人一生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假如你能活100岁,也就三万多天,我们一般人能用在学习和事业上的时间能有60年就足以令自己欣慰了。就算能够学习工作60年,算起来也就2万天左右,每过一天,我们的生命便减少了一天,每荒费一天,我们就会使自己少了许多机会。失去一天,我们所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
时间是可贵的,每抓住一天,我们便向成功踏出了一步,每放弃一天,我们不仅不会前进,反而还有可能会后退,总有一天会就此沉沦。但是很多人时间观念都不强,觉得生命还很长,还有许多时间,从而导致时间一天天的荒费,自制力一天天的被减弱,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远。
有些人习惯说的话便是“明天再做”,或者“从明天起,我一定要努力”等等,常常将明天挂在嘴边。明天啊!确实很多,我们所拥有的明天用十个手指足足要数两三千遍,但如果我们贪懒时都将借口放在明天,如果我们麻痹自己时都将借口放在明天,那么我们将会把时间一天天的浪费下去,荒费到自己已经没有明天的时候,“不珍惜今天的人,明天就只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要想让自己的自制力更强,要想让自己的自制力不被自己击溃,我们就必须着眼于今天。不管什么事情,今天应该完成的,今天一定要努力的去完成,需要改正的,今天一定要努力改正。只有这样,每一天都控制着自己,积极主动的去掌控自己的生命,我们的自制力才会一天天的增强,才会保障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够迅速的向着成功的方向前进。
第五、有针对性的培养训练自己的自制力。
自制力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一样的,当遇上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时,我们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而不觉得疲倦,什么事情也无法诱惑自己;当遇上自己厌倦的事情时,根本谈不上坚持,一会儿就不想再做了,任何一点的诱惑便可以使我们放弃。这时,兴趣充当了我们自制力的帮手。
比方说喜欢看小说的人,一套小说三四本,好几十万字,可以一直坚持着看,就连吃饭也不会放下,熬一两个通宵都还要苦苦支撑;喜欢踢足球的人,你让他踢上半天也乐此不彼,累了渴了喝一杯水继续踢,唯恐一会儿就没机会了;喜欢听音乐的人,一天到晚将耳机挂在耳朵上都不会觉得腻。难道看上一天的书不累吗?难道踢半天足球不累吗?难道听一天音乐不烦吗?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不会觉得累,那是因为他们喜欢,他们感兴趣。但是你让他看一天的课本,别说一天,就是看一个小时都感觉到疲惫万分,比踢两天足球看两天小说还累。
要想使我们的自制力增强,除了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之外,还要多从不喜欢的事情着手。看课本,看了一个小时不想看了,那么就鼓励自己再多看半小时,不想看了,鼓励自己再看十分钟。这样多给自己以激励,让自己一点一点的坚持,自制力就会慢慢的增强,初时我们只可以使自己多半小时,一段时间便可以再多十分钟,再一段时间又可以多十分钟。在逆境下求发展,我们的自制力是最容易增强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逆境所施加的压力不要超出自己的随范围。
四、增强自制力的具体方法
在前面我们谈了谈在理论上如何增强自己的自制力,现在我们例举增强自制力的几个具体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静坐法。
静坐是我们古代养生方法之一,可以使人经络疏通,气血平衡,能延年益寿,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静坐也有利于我们自制力的培养和训练,甚至可以说静坐是训练自制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静坐的具体做法:端坐椅子或者沙发上,两脚微分,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背挺直,两肩下垂,全身放松,然后闭目闭口,再努力排除杂念,一心一意的将意识集中于自己的腹部(初练时难以排除杂念,这是因为自制力弱的关系,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慢慢的杂念就会逐渐消失),主动调整用腹式呼吸,尽量慢慢地鼓起下腹作深吸气,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恢复正常,呼吸气一定要平缓。
当我们静坐的时候,可以为自己定下一个静坐时间,初期一般可以定15分钟左右,在静坐这段时间内,不时会有各种各样因素影响着我们,比方说注意力不能集中,皮肤发痒,头颈酸痛,手脚想要移动等等。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努力的制止自己,保持姿势一直不动,集中注意力,坚持达到计划的时间。如此训练,慢慢的将静坐的时间变长,这样我们的自制力就会随着静坐时间的变长而增强。也可以增加静坐的难度,如佛道两家的坐禅,那样难度更高,但似乎常人难及。
笔者曾以初中一年级两个班新生做为实验对像,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每天静坐5分钟,这5分钟内要端坐不动,一段时间之后,在学生静坐的时候不时讲些笑话,学生必须忍住不笑不动,依然坚持端坐如故,如此训练了一个月之后,发现通过训练的班级不仅课堂纪律很好,连自习纪律以及学生的坐姿气质等都比没通过训练的班级好得多,学生大多能坚持认真听讲而不易分心,在做事时,经过训练的学生也坚持得久些。
虽然静坐初期会有些痛苦,比如说总感觉浑身发痒,如果不去抓会觉得非常难受,但这些痛苦对身体是没有什么伤害的,战胜了它们,就会增强我们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身体素质。
第二,习惯养成法。
习惯是我们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是我们的行为倾向,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不自觉的都会进行这种行为。
抽像的讲,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对我们终生有益的事情。
据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也就是说,要想养成一个习惯,我们只需要将这个行为连续持续21天就可以了,当然有的人可能不止21天,这个因为笔者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实验,不敢确定。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中途不能中断,只要中断,那么很有可能就只有开头重来,也并不是说这21天都要一直持续这个行为,只是这21天每天都要做一做,不能隔一两天不做。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时间安排来形成自己的习惯,比方说每天早晨6点半钟准时起床;每天早晨去晨跑半小时;每天晚间看一小时书等等,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连续如此21天,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形成习惯。
有的人认为这简直是东方神话,坚持21天便可以形成习惯,那么习惯的形成也就太过于容易了吧。别小看这21天,看起来虽然很短暂,但是很多人在中途便会因为各种影响而不能坚持。因为今天是周未,就想睡睡懒觉而不再6点起床;因为今天下雨便给自己找借口不去晨跑等等。如此这些,都是对自己的诱惑,都是希望击溃我们的反对力量,只要战胜了这个诱惑一次,我们的自制力就强了一分,只要被这诱惑击倒一次,我们的自制力便消减一分。
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可以培养我们的自制能力。青少年朋友们,从现在起,就从时间安排上出发,为自己制定一个时间安排表,安排一下自己起床睡觉的时间,安排一下自己体育锻炼的时间,然后努力的去坚持连续21天完成这个计划。我相信,只要你能坚持21天,那么你就能坚持31天,41天……
,,咋又是一个。。我告诉你,,唉,,其实真的真的,,不是骗你,,真的,我以前小时候也一直希望能长大,,可是虽然长大了,,可还是没长大。。单纯的是以前,,现在好像越来越坏。。以前不懂的时候可以真实的和喜欢的朋友说以后的事,,可是,,我现在真的特别特别怀念,,,因为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也不能说,没法说了。。 可能我也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要不是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爱好,,或者说对一个人的执念,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很久很久以前。。现在,你应该睡了,早睡早起身体好,,。现在的我,,已经超级久,,没有在十二点之前,,睡过了,,。。看你这样子应该十四五,在这个年纪,是不是都很迷小说呢,,唉,我也回不去了,我还说要写出让很多人都看的穿越大剧。。什么的,结果,,我已经好久好久不能静下来看小说了,,。。(我来是想,,不让你那么痛苦,,结果我自己回忆,,到都流眼泪了。。看我这乱七八糟的语言,,和初中的时候差别好大。。)
? ? ?人的自我其实仅仅是一个一过性的生成与散佚的过程,就像是一部持续播放的电影,由一帧帧投放在头脑荧幕上的画面组成,并不是一个特别或独立的事件,也不是一个真实性的存在。你的记忆一直在记录着发生过的事情,你出生了,你是一个小孩子,然后变成年轻人,然后又变老了,很多事情在发生,爱在发生,恨在发生,记忆继续在记录那些事,当你回顾过去,整个累积的记忆就变成了你的“我”。
? ? ? 人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及执着,往往更加渲染了自我的重要性,也加重了认知真实的障碍作用。而真正的觉悟者是了知了自我的虚假和微不足道的人,他们不仅知道了自己其实什么也不是,而且觉知自己什么也不知道。这听上去虽然很像是一句句非常谦虚的话,其实却是对真理有了真正觉悟的一种存在性的知见或洞见性的见解。
? ? ? 人活着,要保持虚心,要尽量去做一个谦卑、温柔的人,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以自己的虚心及谦卑而沾沾自喜。如果一个人耽於自己的“我是谦卑的”这一自我的意识认同,在“我是谦卑的”中的“我”就会逐渐形成冥顽不化的执念,这一所谓的“我是虚心的、谦卑的我”并没有丝毫真正的虚心与谦卑,那个迥异于人的“虚心、谦卑和温柔”的自我认同反而会成为一种自我认知的严重的智障、障碍,这样的认同还会使自己自认为历经个人修行已心性纯粹,但却依然还在真正的修为之门外,还有相当的一些距离,其实就算那个纯粹的感觉也是源自于“我已经是纯粹的、圣洁的、神圣的,比别人更为虔诚……”的深层意识层面的反应。
? ? ? 人活一世,都是走在不断努力追寻的道路上,所以目光往往紧盯着远方,而由于着眼于长远方的目标,所以逐渐形成了一种目光的远视效应,就会使得自己失去了近观的自察能力。
? ? ? “了解自我”是唯一的、最伟大的、而且是最终的。自我根本无须加以保护,自我必须予以摧毁,自我是你要发挥到最高潜力、要达到最终成道的最大的阻碍。
? ? ? “你”先变得无法没有努力而存在;“你”也变得无法没有欲望而存在;“你”最后变得无法没有挣扎而存在。所以,自我总是以紧张为生,它是无法真正放松的,它必须活在紧张里,它需要时不时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去、展望一下自己的未来;总结一下昨天的得失,谋划一下明天的举措……只有当自我没有了的时候,内心的紧张才会消失。当紧张消失的时候,也就没有了过去,没有了未来,你才能了解你究竟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 ? ? 基于人性本质上的了解,现世所谓的宗教信仰都是自欺欺人的障眼法,他们虽然会教育人们以“主动去做”的方式进行各种将在未来世界富获回报的物质及精神上的付出,但是,这样的教导反而加强了人们在功名利养上的贪欲图谋,这种今生付出虔敬、来世就会获取更大福报的投机心理,使得人们的自我由此形成更加难以去除的各种执着,不仅形成顽固不化的执念,而这样诱导的根本目的就是令人更加增进了对于各种宗教的热忱,因而也会变得更加危险。
? ? 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我”或“你”,如果不用“我”或“你”,那么语言的表达就会成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真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原因。这样说只是语言上的一个设计,为的是要让你了解“我”所说的。真理无法纳入语言,因为语言是自我创造出来的,它来自自我,因此永远无法超越自我。即使你知道并没有一个“我”,当你在说话的时候,你也不得不要用到“我”这个字眼,只是你要记得当说“我”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
? ? 对“我”而言,这个“我”不是一个行动者。事情自己发生,我们自己发生,于是我们正在发生,整个存在就是一个自然的发生,而不是由谁在操作。如果说人们以前认为?神是一个创造者,这样的观念其实对人们来说已经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种表达只是反映出我们对于创造或主动去做的概念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就象我们会主动去做些什么事都一样,我们设想着有一个?神来创造这个世界,由于头脑的投射作用,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或衡量整个宇宙的形成,从而自然产生了一定有一个创造者和创造物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一种二分法的观点。其实,所谓的?神,就是真个存在所发生的这一切,而不是另有一个创造者。神的意思就是那永远都在发生的这一切,从亘古到永远,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不生不灭……所以,任何发生的一切都是? 神。人们之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发生,而这种永远的发生就是无始无终的?神,存在没有创造者,也没有被创造者,这种二分法仅仅是来自“自我”的想法,是来自我们把自己投射到宇宙的层面而自然产生。一旦你了解到在你自己里面行动者和行动是分不开的,你也就会同时了解到存在并没有一个创造者,也没有所谓的被创造者,存在中只有事情的持续发生。一旦你知道了这个永恒的发生,你就会如释重负,你即刻就不再紧张。观看你自己——你的出生是一个发生,你的死亡同样也将会是一个发生;你在这里只是一个发生,你不在这里也只是一个发生。任何发生的事就这样发生,并不需要你主动去做些什么,也并不是某件事情必须透过你来去达成什么。
? ? ? 在中国,佛教徒们有“自我成道”的说法,佛陀本身并没有使用“自我的成道”的说法,佛陀说的是“阿纳塔”,“阿纳塔”这个名词意思本身就是没有自我(非我)的意思。只有佛陀曾经使用“阿纳塔”这个名词,那也就是为什么佛学在印度绝灭了,因为当佛学开始使用“自我成道”这个字眼之前,它本身无法在印度扎根,直到到了中国,东方震旦之国的传统道家“无我”思想意识准备更好地迎合了佛陀的“阿纳塔”的落地生根。当你一旦没有了“自我”,“没有自我的成道”也就发生了,这将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没有自我的成道——你和宇宙相通了。
?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8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你放心,雨总会停的
下一篇: 别让生活,原地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