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石介——身在畎亩不忘天下(第二百九十二期)

半枫荷 2023-07-23 23:32:42

“堂堂世上文章主,幽幽地下埋今古;直饶泰山高万丈,争及徂徕三尺土。”此诗出自苏轼笔下,他如是评价石介。这两句诗也高度概括了其文学成就,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苏轼口中盛赞的北宋文人石介。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石介,字守道,一字公操。北宋初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世称徂徕先生。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其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

天圣五年,二十三岁的石介到应天府读书求学于范仲淹,受其教育和影响颇深,这为他此后得中进士,成为北宋初年重要的思想家奠定了良好的学识基础,石介在心里把范仲淹当成自己的道德榜样、学问之师和同道益友。青年时代的石介笃志好学,清苦自甘。“寓学于南都,其固穷学,世无比者”。一次,王渎听说他家贫,便把会客时的美餐送给石介,石介说:“早食膏粱,暮厌粗粝,这是人之常情。你赠送的美餐,我不敢受”,宁可贫食粗粝,以继苦学,其学习的艰苦卓绝可见一斑。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石介不仅是思想家,又是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他是宋初古文运动的提倡者之一,曾与欧阳修、曾巩一齐严厉批判杨亿淫巧侈丽的文风。他对宋初浮华文风的批判和古文运动的提倡,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开了理学批评的先河。

石介还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他在《根本策》中说:

善为天下者,不视其治乱,视民而已矣。民者,国之根本也。天下虽乱,民心未离,不足忧也;天下虽治,民心离,可忧也。有民则有天下,有国家;无民则天下空虚矣,国家名号矣。然则民其与天下存亡乎!其与国家衰盛乎!

石介的民本论,反复引证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他关注民生,主张裁革冗官司,澄清吏治,推行仁政。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石介一生,道德高洁,学术贡献卓著,令世代钦仰,欧阳修、苏轼、朱熹、黄宗羲等都对其评价甚高。这样一位身在畎亩却仍不忘天下之忧的文臣,怎能不令人赞颂呢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

欢迎转载,如有雷同修改请获取【授权】

本文版权归【墨香流韵】公众号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人文系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欢迎来到文学新天地

官方订阅平台

主编:李娅芬吴倩

文字:薄雯雪

排版:吴佩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7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