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哦
被称为“宋代风物记录”的历史正剧《清平乐》早已落下帷幕,但观众对其美誉仍然不绝于耳。这其中一大原因便是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就连小配角也都有各自的光彩、有血有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剧中的“弹劾小能手”,而在历史上被称为“诚信状元”的王拱辰吧。
图片来源:微博
图片来源:微博
王拱辰,原名王拱寿,出身贫寒,自幼丧父,母亲一人照顾四个孩子,生活艰难困苦。作为长子,王拱寿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主动承担起了家庭重担,很小的时候他便因极尽孝道、诚实守信而为乡里所赞颂。更难得的是,王拱寿天资聪颖且勤奋刻苦,一边帮母亲料理家事,一边发奋读书,十几岁时便能援笔立成,因其博闻强识而远近闻名。在接连参加乡试和会试并取得好成绩后,王拱寿参加了天圣八年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剧中,王拱寿在殿试前夕偷穿了欧阳修新制的状元袍,而殿试当天竟真得了状元,被观众吐槽是沾了“欧”气才得了头名,讽刺他名不副实,但历史记载却并非如此。
北宋文坛,群星璀璨,人才济济,宋仁宗在阅卷之后,称王拱寿的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文笔流畅,认为他才学卓越。而且北宋以仁孝治天下,王拱寿出身贫寒又孝顺,正好可以树立“仁孝学子”的模范,以激励天下年轻人刻苦读书,为国效力,便钦点他为新科状元。但王拱寿却当场推脱,直言殿试的题目他不久前做过,并非临场发挥,应当把状元之位让给别人。闻言,赵祯更为欣赏他的人品,执意将状元授予他。就这样,19岁的王拱寿年少成名,史称“诚信状元”,宋仁宗赐名拱辰,从此官运亨通,累拜御史中丞,累官武汝军节度使。而历史证明,王拱辰并非沽名钓誉,实是才学卓著。
图片来源:微博
庆历二年,辽国屡派使者来宋寻衅,王拱辰旁征博引,据理力争,晓以利害,令辽国放弃非分之想,不再寻衅滋事。宋仁宗赞道:“非拱辰深练故实,殆难答也。”朝堂之上风云诡谲,王拱辰又化身“弹劾小能手”,受尽委屈嘲讽,甚至不惜自贬,也要进谏到底,为朝廷竭尽心力。王拱辰一生命途多舛历经风雨,但他不忘初心,坚守品行,一腔热血忧国忧民,致力于反腐锄奸,是北宋著名的三朝元老之一。
图片来源:微博
“拱辰之才,较然有过人者,而不免司马光、赵之论。岂其英发之气,勇于见得,一时趋乡未能尽适于正与 及新法行……拱辰争保甲, 言尤剀切,皆谔谔不少贬,为国老成,望史重矣。”修撰《宋史》的元脱脱认为王拱辰功勋卓著,乃过人之才,是一代为国之臣。从诚信状元到三朝元老,不变的,是王拱辰为国为民的满腔热枕。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
欢迎转载,如有雷同修改请获取【授权】
本文版权归【墨香流韵】公众号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人文系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欢迎来到文学新天地
官方订阅平台
主编:李娅芬吴倩
文字:薄雯雪
排版:潘高宇
王拱辰
王拱辰是宋朝人,他自幼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无依无靠的母亲和四个孩子。王拱辰是长子,于是他就和母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王拱辰孝顺母亲,生活俭朴,诚实守信,常受乡里人夸奖。他还喜欢读书,而且非常刻苦,经常是天不亮就起床,甚至是半夜醒来也要翻一翻书。
王拱辰通过多年的努力,到二十岁的时候,已经能写一手好文章,于是他就参加了乡试和会试,成绩都很优秀。后来,他到京城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皇上认真审阅了每一个考生的考卷,发现王拱辰的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文笔流畅,没有人比得上他,于是就把王拱辰定为状元。
第三天,皇上把考中前三名的书生都召集到王宫的大殿上,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他们的名单。其他两个书生都赶紧跪下磕头谢恩,王拱辰不但没有谢恩,反而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状元,请您把状元判给别人。”
金殿上的人都议论纷纷,科举考试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从没听说哪个人把到手的状元往外推,这真是天下奇闻。
皇上听了也很纳闷,就询问原因。
王拱辰说:“陛下,我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做梦都想中状元。可是这次考试的题目不久前我刚好做过,所以被选上状元是侥幸。如果我默不作声当上了状元,我就是个不诚实的人。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说过谎话。我不想为了当状元,就败坏自己的节操。”
皇上听了,非常受感动,特别赏识王拱辰的诚实,认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皇上就说:“此前做过考题,是因为你勤奋,况且从你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你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理应选为状元。再说,你敢于说真话,能够诚信做人,这才是一个状元应该具有的品质,你的诚实比你的才华更可贵。因此,朕一定要选你做状元,你就不要推辞了。”
就这样,王拱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诚信状元。正是王拱辰做人的诚信才使皇上信任他,钦点他为当年的状元。而他也没有辜负皇上的重任,在朝中做官五十五年,以自己诚信正直的品格和惊人的才华,得到百姓和官员们的尊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7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考研——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