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平乐》中包拯的形象似乎与我们普遍的认知大相径庭,长得不黑,眉眼间也没有那独特的月牙,不待在开封府断案却每每在朝堂上疯狂弹劾官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吧!
图片来源:微博
对于包拯,其长相一定是大家最关注的一点,其实宋史上并没有关于包拯脸黑的记载,而且包拯与我们前面提到的韩琦、文彦博同是天圣五年的进士,是典型的读书人,从《历代圣贤名人像册》上的画像来看,包大人也是一副比较温文儒雅的模样,而电视剧中的形象主要来源于戏曲脸谱,黑色脸谱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传说中包拯刚正威严,“日断阳间夜断阴”,需要阴阳两界的“通行证”,所以才有了“月形脑门”。在他的身上,凝聚了当时老百姓对于清官的企盼,对社会公正的向往。
清平乐
接下来就得谈谈包大人的身世了,包拯出身于书香门第,并不是由兄嫂养大的,而是父母双全,且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儒家教育,29岁便中了进士,但几次三番他还是不放心父母,于是辞官回家赡养双亲,直到十多年后,父母去世守丧期满才再次为官,因此也获得了孝子的美名。
图片来源:微博
包拯为官清廉正直倒是真实的。端州特产的端砚是宋朝文人雅士眼里的珍品,也是朝廷的贡品。端州这里的官员都私下贿赂权臣,可包拯不仅不收还破掉了这个潜规则,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谁也不准私自加码,并且以身作则决不要一块端砚。同时也因“拒砚”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来负责监察百官。
包拯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包拯出知天长县捉拿割牛舌的罪犯、出知庐州大义灭亲以示惩戒、权知开封府时,包拯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东京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素以难以治理著称,而包拯“立朝刚毅”,将东京治理得“令行禁止”。由于包拯敢于弹劾权贵,且不成功决不罢休,当时社会上流传了“包弹”的谚语,世人凡见官吏“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弹矣。’‘包弹’之语遂布天下”。作为监察御史,包拯有时还要和皇帝当面理论,在《清平乐》中包拯弹劾张尧佐,义愤填膺滔滔不绝,将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仁宗连连后退,你一定觉得这是影视效果吧 其实这是真实事件,据史书记载“温成(张贵妃)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
图片来源:微博
包拯病逝后,宋仁宗亲自到包家吊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欧阳修曾说,包拯一辈子“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由此可见《清平乐》中包拯的形象还是很好的还原了历史记载的。
知道了这些,你是不是也对包拯有了新认识呢 知贤者事迹,学为人之礼,在包拯身上,我们看到了古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面,这样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
欢迎转载,如有雷同修改请获取【授权】
本文版权归【墨香流韵】公众号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人文系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欢迎来到文学新天地
官方订阅平台
主编:李娅芬吴倩
文字:白晓娜
排版:潘高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7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王者荣耀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下一篇: 走进书法,领略书法文化与艺术之横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