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吧!
在《清平乐》的大结局播出后,“司马光 气人”的词条一度活跃在微博热搜,大家纷纷表示司马光机智“砸缸少年”的人设崩塌,而徽柔公主条理清晰的漂亮回怼让大家直呼解气,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呢
图片来源:微博
由于观看女子相扑,司马光认为有伤风化,要求禁止活动;徽柔公主因和夫家吵架夜叩宫门,司马光认为不合体制,要求严惩相关人员;朝堂上司马光认为梁怀吉离间公主驸马使公主失德,陛下名誉受损,罪恶滔天,当诛!等剧情,司马光在剧中遭受了满屏弹幕的吐槽“缸哥小时候是用脑袋砸的缸吗”、“你可闭嘴吧”以及疯狂“@王安石,快来收拾收拾他吧”。这个角色可谓丝毫不懂讨喜为何物,那历史上的司马光真的是这样吗
图片来源:微博
且看司马光逝世后的场面,京城的人们皆罢市前往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祭祀他,由此可知司马光好像也没有那么不讨人喜欢,甚至受到了全国老百姓的爱戴。司马光不讨喜的一大原因可能就来自于真诚,这得归根于司马光的小时候由于是婢女帮他剥开的核桃,而他骗姐姐说是自己剥开的,父亲训斥他不许说谎后,他言道“自是不敢谩语”,并时常告诫自己要做一个真实的人,就算是卖马的时候也要把马的缺陷一一告诉那人。这种真实而坦诚的人表达起来自是不用巧言话术,所以不太招人喜欢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真诚,司马光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倔强、不会变通,就连心态极好的苏轼也气呼呼的评价他是“司马牛”。剧中考上进士后参加仁宗的酒宴,当时的风俗要戴上花枝,别人都遵风气戴着,而司马光却正襟危坐坚决不戴,觉得这有些“华靡”,后来有人告诉他这是皇帝赐予的,他才不情不愿地戴了一朵小花。
图片来源:微博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共耗时十九年才完成,可谓非定心忍性者不可为,这要归功于他顽强的毅力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作为古代著名的“工作狂”,司马光自诩“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其修改过的书稿堆了整整两间屋子,且全部由工笔楷书写成,没有一个草字。
相较于文学,司马光的政治才华并不突出,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保守思想士大夫的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存之”,但实际却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又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回的土地,无偿送给西夏。朱熹称“元祐诸贤是关闭着门说道理底”。
图片来源:微博
人无完人,司马光也有这样的缺陷与闪光点,可能他不太讨喜,但他一生坦荡,就像邵雍所说“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主编:吴倩
文字:白晓娜
排版:潘高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7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