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1942年 关山月(关山月美术馆藏)
关山月(1912—2000),原名泽霈,广东阳江人,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
《都江堰》是关山月青年时期在四川的写生作品,此作画的是都江堰景色,具有明显的关山月山水画艺术语言特征:与摹写自然的景观或重复历代经典山水母体相较而言,现实的人文景观及其变化中的细节,似乎更容易吸引关山月的注意力,也更易成为关山月艺术创作的主题。
在关山月的大量画稿中,可以随处找到这种特征,如《都江堰》所绘到的石滩上木桩、劳作的人物、远景的索桥等物,均可显出作者以写生方式,反复锤锻自己对西部景物的表现能力和民生意趣的深入描述,而这作为主体,构成关山月艺术表现的主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从中可见作者对社会的关切,这也成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所在。
“写生”对于关山月的生平创作有着重大的意义,他一生强调在写生中创作,并在创作中体现“写生”鲜活的视觉体验和生活意趣,这是关山月艺术模式的重要特征。
自20世纪40年代起,关山月在漫长的从艺历程中,意在“搜尽奇峰打草稿”,把所历所见所感的人文河山收于笔底,他有一联诗纪行和抒怀:“尺图每自胸中出,万里都经脚底行”,写生不仅反映一位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期关氏的绘画技巧、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甚或可以说,写生所得画稿是反映关山月艺术思想变化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料。
少年关山月很早便在绘画上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岭南画派高剑父赏识,得以免费进入其创办的春睡画院接受系统学习。毕业后关山月更是一心埋首艺术创作,曾深入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游遍祖国大好山河,深入民间搜集素材,边写生,边创作,沿途卖画为生,还曾去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这些经历为以后取得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人民大会堂迎宾厅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正是由关山月和傅抱石两位艺术大家合作而成,整幅画卷气势恢宏,长城黄河纳入其中,近处南方秀丽山水,远处北方冰雪世界,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耀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象征着祖国的强大和江山的美好,画面左上方由毛泽东亲笔题字“江山如此多娇”,成为近代美术史上的经典画作。
关山月的画室名为“鉴泉居”,出自老师高剑父的临别赠言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浑”,他始终以此为戒,让清澈的心泉之水如涓涓细流,避免被俗世声色名利污染。抗战时期,他到西南西北地区举办抗战画展,宁肯忍饥挨饿也不卖出其中的任何一幅作品。在艺术创作上,关山月致力于传统水墨技法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格外强调“不动就没有画”,坚持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写生创作,而不是闭门造车。关山月以永无止境的学习精神在艺术道路上奋斗不息,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创作了大量的佳作,成为时代精神和个人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典范,在近代美术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林毓瑾 钟响东)
来源:深圳学习平台
作者单位:深圳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刘乐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6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始夏之时
下一篇: 王者荣耀这些故事你知道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