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

苍耳子 2023-07-23 21:50:48

楚汉之争,本是贵族后裔的项羽,为什么在初期“天时地利人和”全占的情形下,最后却混的一败涂地乌江自刎

而草根出身的刘邦,为什么能够从一无所有到功成名就,建立大汉王朝呢

因为野心 胆量 还是智力

都不是,这些外在的特质他们都很相近,差别最大的,其实是内在的心态。

项羽表面虽高大雄伟,内心却“匮乏”虚弱;

刘邦性格虽粗犷随性,内心却“富足”强大。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翻阅历史,做番对比,便可见一斑。

一、用人

像韩信、陈平、英布这些大将,最早都是愿意跟随霸王共夺天下的,可最后全都投靠了刘邦,为什么

因为项羽的“匮乏心态”啊!

当手下打了胜仗回来,作为主子,那是肯定要封官进爵、奖赏部下的,可到了项羽这里,就不一样了。

据《史记》记载,每次在赐封部下之时,项羽总是会将封印攥在手里摸了又摸不舍得交给他们。

这个小细节能彻彻底底反映出项羽内心的匮乏,他是即想得到又不愿意付出,让跪在帐下的人特别的不舒服。

这种小家子气的领导,谁又愿意跟随卖命呢

同是用人,刘邦却十分的信任,也是非常的大方。

陈平从项羽处投奔刘邦而来的时候,刘邦问他:“你起事于魏,后又事楚,现在又跟我,难道一个忠实诚信的人会如此三心二意吗 ”

陈平说:“我投奔魏王又离开,是因为他不懂用人;投奔项王又离开,是因为他不能信人;现在投奔大王,如果觉得在下不行,我走便是。”

刘邦一听,这话中有话,“我怎么能和那些人一样呢 ”

于是连忙起身道歉,并委以重用。

接着,陈平根据项羽多疑的性格向刘邦献策“反间计”,刘邦立即拨款,并随陈平任意调遣。

在这种大度的信任之下,陈平果不负所望,很快离间了项羽最信任的“亚父”范增。

二、输赢

项羽赢的时候,干了些什么呢 当他进入咸阳,疯狂屠城、火烧秦宫、尽收其宝、还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

刘邦赢的时候,干了些什么呢 攻下咸阳之后,刘邦虽然内心非常想得到眼前的一切,但是现实让他没有任性,而是选择了克制-----他封锁宫门、约法三章、善待战俘、退居霸上;

在输方面,项羽一生就输掉一次,这一次就要了他的性命。当他败于垓下,不是忍辱负重,而是选择血拼到底;不是渡江再来,而是选择自杀殉国;

而刘邦呢 整个楚汉之争,刘邦可以说是十战九输,但每一次他都没有气馁过,在刘邦心中,胜败乃兵家常识,他是一个摔惯的皮孩子,摔倒就爬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三、定都

历朝历代没有人敢把王朝放在徐州那个易功难守之城的。

唯独项羽,他非要把都城定在老家徐州不可,最关键是人家根本不在乎地势,而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

这种匮乏的虚荣心不得不令人唏嘘------天下都有了,为什么还在乎衣绣夜行还是昼行呢

当有人劝他时,他就直接将人家扔进锅里给烹了······

而刘邦却截然相反。

他本来想模仿周朝定都洛阳,后来娄敬建议定都长安,因为“秦地关中被山河围绕,四塞以为固,即便在危急的时候,纵使敌有百万之众,也可据而守之。”

刘邦问众臣意见,皆说长安优于洛阳,于是他就改了主意,最后决定定都长安,并赐封敢于进言的娄敬为郎中。

心态决定行为:

项羽内心匮乏,不但不采纳部下意见,反而还把提议者给烹了;

刘邦内心富足,不但采纳了部下意见,还要给提议者升官。

就是这些吝啬、短浅、虚荣、有我无他的“匮乏心态”,使得身高八尺、力能扛鼎之人最后走到了绝境,让人惋惜。

就是这些大度、长远、克制、双赢的“富足心态”,使得出身卑微、屡战屡败之人最后取得了胜利,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项羽和刘邦,表面上是性格的区别,实际上是“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的区别。

就是这两种心态,让人和人之间拉开了距离,“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它们究竟存在哪些差异呢

我总结了以下六点:

1、输赢的差异

“匮乏心态”总是会认为不是你输就是他赢,他会觉得资源有限,你强大了,他就变的弱小了;你富裕了,他的资源就减少了,所以他见不得别人好;

“富足心态”崇信“双赢原则”,他会认为这个世界资源那么多,遍地都是黄金,有钱大家一起挣最好,周边的亲戚朋友都富起来了,未来帮衬一下也都能够拿的出来,路才会越走越宽。

2、见识的差异

“匮乏心态”的人,总喜欢呆在家里,不愿意看书,也不愿意出门。一个成天呆在家里不出门的人,就如同井底之蛙,见识的太少,自然就只能和身边人比较;

“富足心态”的人,喜欢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更愿意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他见识过更大的世界,他有更多的事情去做,自然没有时间去和他人比来比去。

3、眼光的差异

“匮乏心态”的人,因为想立刻赢、马上赢,缺乏耐心,等不了一等,所以就看问题看的特别短浅;

“富足心态”的人,因为见多识广,懂得忍耐、明白等待,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所以他能够将问题看的十分长远。

4、舍得的差异

“匮乏心态”的人,不是缺钱,而是缺少大气,他只知敛财,不知散财,只想索取,不愿分享,这种人即使坐拥一座金山,也只能当个土财主而难成大器;

“富足心态”的人,非常明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他知道做事业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人才,所以他愿意舍、乐于分享,于是,越给与,越富裕。

5、自信的差异

“匮乏心态”的人,非常敏感,常常会因为他人的一个眼神而怀疑人生。他为什么那么在乎这些细节呢 就是源于自己的不自信,这种人需要依附外在获得认可和前进的动力,如果有了反对的声音,他就可能放弃努力,而开始自怨自艾。

“富足心态”的人,眼睛里盯的只有目标,其他的冷嘲热讽,他根本就听不到,即使听到了也不在乎,因为他很相信自己,不愿意被那些无聊的闲言碎语所左右。

6、格局的差异

“匮乏心态”的人,格局如同《庄子》寓言里的猫头鹰一般,逮到一只死老鼠就感觉幸福无比、无人能及了,当有鸟飞过时,吓得赶紧大喝,生怕被抢走了那得之不易的幸福;

“富足心态”的人,内心格局绝不会局限于一亩良田、一间小店,他即使正在耕耘一亩良田、正在经营着一间小店,那也只是外在的形式,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格局。富足之人的内心都会拥有一片海。

就是六种差异,铸就了最终的非凡和平庸。

正在前行中的你,不论今天拥有何种心态、处在什么位置,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内心,究竟是匮乏还是富足。

如果你已经拥有一颗“富足心态”,那绝对值得恭喜,它是心智成熟的标志,即使现在还没有得到回报,那也只是时间未到而已,一定要把这种好心态长期保持下去;

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匮乏之处,千万不要着急定论。

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原因-----因为原生家庭、生活状况还是性格缺陷

找到原因之后再对症下药,看心理医生或者请心灵导师开导,“匮乏心态”自然会慢慢远去······

心态决定一切,愿坚强的朋友,永远“富足”。

.END.

“利人利己”需要具备的三种品格

? 什么是利人利己?利人利己就是可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及共谋其利,要达到互利的境界,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即与人为善的胸襟。尤其与损人利己者相处更需要这样培养这方面的修养,少不了过人的见地,积极主动的精神,并且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作为基础。要想达到利人利己,需从自身的品德着手建立起互利的关系,进而获得两全其美的协议。双赢品格是利人利己观念的基础,以下三项品格特质尤其重要:

第一是真诚正直。人若不能对自己诚实就无法了解,内心真正的需要也无从得知如何才能利己,同样对别人没有诚信就谈不上利人,缺乏诚信作为基石,利人利己变成了骗人的口号。

二成熟。也就是勇气与体谅之心兼备而不偏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情与信念,又能体谅他人的感受与想法,有勇气追求利润,也顾及他人的利益,这才是成熟的表现,只可惜常人多以为魄力与慈悲无法并存,体谅别人就一定是弱者,事实上人格成熟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需要表现实力时,绝不落于损人利己之后,这是因为他不失悲天悯人与人为善的胸襟。徒有勇气却缺少体谅的人,即使有足够的力量坚持己见,却无视他人的存在,难免会借助自己的地位,权势,资历或关系网,为私利而害人。但过分为他人着想而缺乏勇气,维护立场,以至牺牲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也不足为训。勇气和体谅之心是双赢思维不可或缺的因素,两者间的平衡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有了这种平衡我们就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同时又能勇敢的维护自己的立场。

三是富足心态。一般人都会担心有所匮乏,认为世界如同一块大的蛋糕,并非人人得而食之,假如别人多抢走一块,自己就会吃亏,人生仿佛一场0和100的游戏,难怪俗语说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见不得别人好,甚至对至亲好友的成就也会眼红,这都是匮乏心态,保持这种心态的人,甚至希望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小灾小难不断疲于应付,无法安心竞争,他们时时不忘与他人比较,认定别人的成功等于自身的失败,他们希望四周环境的都是唯命是从的人,不同的意见则被视为异端,相形之下,富足的心态源自厚实的个人价值观与安全感,由于相信世间有足够的资源,人人得以分享,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享才能开启无限的可能性,充

为什么工作中很难达成合作

对方不合作我们就会生气的真正原因,是我们内心的恐惧,是对于不爱的恐惧,这是我们的本能,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了,对于一个原始人来说,如果大家不和我合作,就意味着死亡,所以我们对合作很看重。

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富足心态和匮乏心态。

再比如我们大学选专业、选工作地点的时候,父母也会经常干预。如果我们认为是被父母逼着做出选择的时候,这件事对我们来讲就非常痛苦。一旦我们这么认为,就会让潜意识发生作用,让自己过得很糟糕,从而证明父母的选择是错的。

那怎么认为才更合适呢?我在那个时候选择了让父母高兴,现在我有机会选择自己的人生。当我们在之前有选择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后面充满了选择。

产生富足心态和匮乏心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小时候对孩子的教育。 我们总是威胁他,尝试剥夺他的安全感,让他觉得人生如果上部了大学就完蛋了,如果不当公务员就完蛋了。

我们用这种逼迫的方式来跟对方沟通,就会让对方从心底当中慢慢认同这件事。他们会慢慢长成我们不断向他描述的样子,这就是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影响。

为什么对方不合作我们就生气?

? ? ? 每个人都知道沟通很重要,可是我们经常因为一些不愉快的沟通而生气。

? ? ? 例如,带孩子的时候,一句话说了好多遍,孩子不去做,就会生气;

? ? ? 本来是和伴侣诉说内心的需求,可是说着说着,一言不合就会生气;

? ? ? 与同事、合伙人沟通时,因为观点不同,意见不一致,对方不合作而生气……

? ? ? 为什么在沟通的过程中,遇到对方不配合、不合作,我们就会生气呢?

? ? ?当对方不按照我们所说的想法去实现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深处,真正产生的东西是——恐惧。

? ? ? 我们必须把潜意识中的那个“恐惧”给挖掘出来,才能了解到自己生气的根源,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 ? 如何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那首先要了解沟通的共性。
? ?所有沟通的共性都离不开这两点:尊重和合作。

? ? ? 其实我们在与他人的沟通中,特别渴望别人认同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 ? ? 让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去做,让伴侣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让同事、合伙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 ? ? 如果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就会安耐不住一肚子火,动不动就生气。

? ? ?合作,是我们一起做,而不是你按照我说的做。
? ?合作是尊重,是满足双方共同的需求,而不是我命令你,让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 ? ? 如果能了解到这一点,在与孩子、家人、同事沟通时,我们就能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否合理。

? ? ? 那生气的根源在哪里呢?

? ? ?生气的根源是在“匮乏心态”。

? ? ? 一个拥有匮乏心态的人,他的潜意识认为:没得选,没有办法。

? ? ? 他总是觉得不够,总是觉得要糟糕,总是觉得要生气。

? ? ? 我生气,我现在这个样子,还不是因为孩子怎么怎么样,伴侣怎么怎么样,同事怎么怎么样……

? ? ? 总之我的一切,都是别人导致的,是他们的行为让我生气的,是他们把我逼成这个样子的,我有什么办法。

? ? ? 而一个拥有富足心态的人会怎样?

? ? ?拥有富足心态的人会觉得选择特别多。

? ? ? “没关系,下次还有机会。”“这次我吃点亏,下次占点便宜不就回来了。”“没关系,他会有改变的。”“没事,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东西来分。”

? ? ?富足心态和匮乏心态的本质区别在于对选择的认识。

? ? ? 每个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拥有选择的权利。

? ? ? 孩子有坏习惯不听话,我可以选择帮助他建立好习惯;

? ? ? 伴侣不愿意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可以选择如何能够对他好一点,满足他的需求;

? ? ? 同事、合伙人不愿意合作,我可以选择理解他的想法,挖掘我们之间共同的需求……

? ? ?只要我们愿意选择,就可以获得处理事情的多种方式。

? ?? 我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我们有更多的可能性,这个是富足心态的本质。

? ? ? 富足心态跟匮乏心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小时候对于孩子的教育。

? ? ?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 ? ? 如果你相信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好,处处给他鼓励,给他肯定,他就会有能力变得更好;

? ? ? 如果你断言孩子无药可救,处处批评指责,嘲笑贬低,那他就可能如你所说的颓废堕落下去。

? ? ? 每一个孩子跟父母这一辈子都会有一次战争。

? ? ? 在这个战争当中,如果孩子赢了就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就是悲剧。

? ? ?你的匮乏心态会引发孩子的匮乏心态,你的富足心态也会滋养出孩子的富足心态。

? ? ? 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4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