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他名气不如李白王维,写下一首边塞诗,结尾14字被赞了1200年

艾灸师小爱 2023-07-23 19:44:01

作者:燕七

来源:燕七读诗词(gh_55afc179c9b5)

如果让你和唐朝诗人一个班,你愿意吗

有人说:当然不愿意,高手太多,我何时才能出头。

在唐代,诗人名家辈出。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个个都是高手,每个人都留下许多千古名作。

谁能超越他们呢

在唐代,有一个浪子诗人,爱吃爱喝爱玩,写下一首边塞诗,成唐诗巅峰之作,不输李白杜甫,最后14个字被人赞了1200年。

他叫王翰,诗名《凉州词》。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首诗。

这是一场宴会,地点是战场。

战士们用精美的夜光杯,喝着葡萄美酒,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

没有伤感,只有豪情。

醉倒在沙场又如何 此次出征,本就准备好了为国献身,没想着活着回来。

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被后世赞了1200年。

战争的残酷、战士的豪情、战场的无奈都在这14个字里了。

自问世以来,无人不赞这首《凉州词》。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葡萄美酒”一绝,便是无瑕之璧。盛唐地位不凡乃尔。

《唐诗别裁》: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

明代学者王士贞盛赞这首《凉州词》,认为它是唐代最好的一首七绝诗。

好的诗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1200年后,再读起“醉臣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依然铿锵有力。

有人从中读出战士的豁达与潇洒。

明知战场残酷,却依然豁达潇洒面对,战死沙场本是一件悲伤的事,在战士们看来,却又那么不在乎。

为国牺牲,死得其所,这是旷达、慷慨的盛唐精神。

有人从中读出的战争的残酷与悲凉。

哪怕是耀兵四方的大唐,战争的残酷也从未变过。

知乎网友@碧海潮生映月明说:当我站在成都那个壮士出川的雕像面前,想起了这句诗,眼泪就不停的涌,但又觉得不能哭。

唐宋君更愿意相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战士面对生死的豁达与潇洒。

因为那是盛唐,那是一个“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盛唐时代,是“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盛唐时代。

那个时代,战士们纵然知道边地苦寒,却依然愿意将热血和生命抛洒在边塞,以守卫家国安宁,这是盛唐战士不惧生死,守卫家国的时代精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被盛赞了1200年。人们也越来越好奇:作者王翰是谁

王翰是并州人,就是现在的山西长治。他是一个狂士。

根据《封氏闻见录》的记载,开元初年,王翰去长安参加考试,别人都等着朝廷张榜公布名单。

他却自己制作了一个榜单,把天下才子分为九等,他自己呢,就堂而皇之列在第一等。

跟他并列第一的是张说和李邕。

张说是一朝宰相,文坛领袖;而李邕是大书法家,以爱才著称。

一个考生,公然将自己和两位知名的前辈并列,可见其狂放。

事实上,王翰还是一个富二代,爱吃爱喝爱玩,喜欢喝酒,且不加节制,马槽里养了好多名贵的马匹,家里蓄养着歌伎。

他每天就召集英雄豪杰,打猎击鼓,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逍遥。

有钱之外,王翰还非常有才华。

张说对他非常看重,张说辅佐朝政时,征召他为秘书省正字。

他与祖咏、杜华相交,杜华的母亲内崔夫人非常看重他,点名要跟王翰做邻居。

她说:我听说孟子母亲为了孟子多次搬家。我现在如果想搬家的话,能让你和王翰做邻居,我就满足了。

也许,了解了王翰的生平,我们就明白了,伟大的作品产生于伟大的时代。

在盛唐那个宏大的时代,遇上王翰这样一个狂放不羁的才子,方能写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样豪迈的作品吧!

写出关于边塞的诗句古诗

1.写边塞的诗句 古诗大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____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____王维《少年行四首》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____许浑《塞下曲》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____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____李益《塞下曲》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____李白《关山月》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____李益《从军北征》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____李颀《古意》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____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____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____徐锡麟《出塞》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____李白《从军行》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____戎昱《塞下曲·其六》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____马戴《出塞词》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____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__王维《使至塞上》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____严武《军城早秋》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____李颀《古从军行》只愁飞诏下青冥。

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____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____李益《塞下曲·其一》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____张说《幽州夜饮》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____祖咏《望蓟门》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____陈羽《从军行》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____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

____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____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

____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____高适《蓟中作》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____李益《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____李益《从军北征》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____杨炯《从军行》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____王维《陇西行》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____戎昱《塞下曲》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____高适《营州歌》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____杜甫《后出塞五首》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____岑参《碛中作》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____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 塞上闻笛》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____高适《燕歌行》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____韦元甫《木兰歌》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____李白《紫骝马》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____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____张敬忠《边词》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____张乔《书边事》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____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____杜甫《悲青坂》将军狐裘卧不暖,。

2.写出关于边塞的诗句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描写边塞的古诗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边塞诗。

4.描写边塞的诗句古诗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4、《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塞下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6、《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写出关于边塞的诗句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描写边塞的诗句古诗大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7.写边塞的诗句古诗边塞诗大全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4、《古从军行》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5、《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6、《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7、《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唐·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燕歌行》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0、《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描写边塞的古诗三十首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0、《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2、《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怠常糙端孬得茬全长户。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3、《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5、《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6、《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描写边塞的古诗马诗二十三首

作者: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渔家傲·秋思

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王维和李白都是同个时代的人,可为何他们之间没有交集呢?

公元701年,国力强盛的大唐,诞生了两位诗人。他们两个,一个是日后被称为诗佛的王维,一个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信奉佛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们俩,一个信佛,一个信道。同样优秀的两个人,在六十年的人生路上,走成了两条水平线。

王维精通音律、工于绘画。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和孟浩然一起,被人称为王孟,是田园诗人的代表。李白和杜甫被后人尊称为大李杜,是浪漫派诗人的代表。

王维喜欢安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李白喜欢四处旅游,仗剑走天涯是他的梦想。精通剑术的李白,像一位侠客,游历山水,洒脱自如。陶醉于田园生活的王维,像一位隐士,与世无争。

两个大文豪,为什么没有交集?应该是两个人,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路。

王维人称“诗佛”,晚年时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俨然一位僧侣。王维自幼酷爱读书,聪明机敏、多才多艺。《旧唐书》说他是: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

王维和白居易早年的经历颇为相似,都是少年成名。和白居易不同的是,王维不仅是个才子,还是个美男子。很像历史上的嵇康,姿容出众、俊秀清雅的嵇康,弹得一手好琴。他的琴声,感天动地,鸟兽为之动容。

王维长什么样?没有画像可以考证。但是能让公主青睐的才子,公主眼中的:“妙年洁白,风姿郁美”,可见其长相必定是让人一见忘俗的出众之人。

兼具颜值和才艺的王维,一到京城便受到豪门贵族的欢迎。《旧唐书》中记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 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唐开元、天宝年间,王维的诗词天赋崭露头角,得到大家认可。刚到京城的王维,便成为豪门贵族的欢迎。王维擅长五言律诗,他的画与众不同,特臻其妙,笔踪措思,非常奇妙。他笔下的山水,意境幽远、栩栩如生,就连山上石头的颜色都非常逼真,远山与天空相连,即便是天上的神仙也难以复制如此美妙的画卷。他书画的功力,在那个时代,几乎没人能超越。

王维的诗,富有哲理。他在旅行途中偶然得到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引人遐思,给人启迪。诗与画完美结合的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被香菱喜爱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的诗,语言精练。他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深刻富有哲理的诗句。


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祖籍甘肃天水,据说他是唐室后裔。王维仕途顺利,却对做官不感兴趣,过着半是隐居的生活。李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他成名的方式与王维完全不同。

在古代,改变人生的方式一个是科举考试,另外一个便是婚姻。李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他的第二任妻子则是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如此一来,李白因为岳父的关系,成功跻身上流社会,得到贵族的喜爱。李白的才华很快便被唐玄宗发现,并受到赏识。

史书记载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年轻的李白曾在徂徕山隐居,每日与好友对酒当歌,纵情山水,以诗交流,洒脱豪爽。

据说,第一次见到李白的贺知章,便对他赞不绝口,非常欣赏。称其为天上的谪仙。文如其人,李白的诗,和他一样,洒脱自如、飘逸瑰丽。他的诗歌富含浪漫主义色彩,比喻奇特、让人过目不忘。

他笔下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似夸张,却形象地写出庐山瀑布的气势和特色。他擅长五绝、七绝,乐府、歌行的写作出神入化,到了挥洒自如的境界。他笔下的诗词,风格变化如洛神舞动的衣裙,摇曳生姿,气质非凡。

李白从小学习剑术,因为他聪颖好学,书中说他剑术通达,可见李白悟性极高,对剑术能很快融会贯通。据说,他的剑术之高明,仅次于当时有名的裴旻。《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足以证明李白对剑术的喜爱,融入身心。他的梦想,或许就是做一名仗剑走天涯的侠客。

王维不想做官,李白却心系天下,一心想为朝廷效力。但是唐玄宗从未有过重用李白的想法。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自然有些狂傲不羁。有一次,醉酒的李白令受宠的高力士为其脱靴,因此得罪了高力士。

离开京城的李白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他每天饮酒、作诗,是生活,也是乐趣。

李白的诗词洒脱,比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王维闲适,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笔下的相思,大气豪放: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王维笔下的相思,含蓄委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就连送别诗,李白写得也与众不同,有豪迈之风。送别孟浩然,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性格不同,生活的方式不同,王维和李白,同一年出生的两个大文豪,虽然没有交集,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自我发展。他们俩,在各自的领域,都成为佼佼者,令人敬仰。

[专题辅导]边塞诗词鉴赏指要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把钥匙是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字里行间洒满斑斑血泪,令人闻之而发指……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可以用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来出一道练习题:“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诗的主题又是什么?请做简要的分析。”在解答之前应抓住“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看到作者对边塞险峻山势的描写里隐含的杀机,在从全篇上加以把握,领会其主旨,然后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其主题是: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
而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妨把它看作边塞诗词的衍生作品,也可以归为同类。例如沈佺期的《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以闺中少妇和远征的丈夫两地相思之情,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厌战情绪,感情虽然凄怨,但仍不失希望。全诗言浅意深,感慨深沉,耐人玩味。你看,东北前线战火连年,至今仍然没有休战,多少将士长年征战,“誓扫匈奴不顾身”,多少军人妻子盼望“良人罢远征”,却不知“黄龙戍卒几时归”。“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明月照在家乡和黄龙两地,闺中月即营中月;夫妻两地所望之月,也是当年他们团圆时所望之月。一轮明月是他们夫妻心心相印,心心相通的象征。而“可怜”和“长照”两个词,则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他们现在思念的痛苦,还有几分遗憾,也有几分无奈,既缠绵,又悱恻。他们年年夜夜,苦苦相思,对月垂泪,情意无限。又如王昌龄的《闺怨》、陈玉兰的《寄夫》,岑参的《逢入京使》、高适的《别董大》等,都是这类诗中的顶尖之作,可细心琢磨之。现即以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一道题来加以巩固,题曰“这首绝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心情?”在考虑怎样回答时,首先得抓住“觅封侯”这三个字,因为诗中只有这三个字和边塞有关系,征戍边塞是许多人猎取功名的有个主要途径;其次得找到最能表现女主人公心情的那个字,就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诗眼是‘悔’字,这里既有对夫妻分离的不满,又有难以排遣的错教夫婿‘觅封侯’的内疚,还有自己对铸成大错的醒悟与追悔。”再以岑参的《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出一道题:“有评论家认为‘最后一句真可谓一篇之警策’,请你为之做深入而简要的诠释。”解题前应先弄清“角声”是军中的号角声,再理清“胡天晓”的象征意义,才能找到正确的思路,做出正确的回答:“这一句意义极为深刻,其意思是说只要我军发动进攻,就能全歼敌军,大获全胜,使西域重见光明。”这和一般的送别诗有着极大的差异,诗人将惜别与祝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谓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第二把钥匙是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先拿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来说,首句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大漠的风光。浩瀚的大沙漠,一望无际,“平沙万里绝人烟”,每当北风振漠,尘土遮天盖地,惊沙扑面,日色无光。这就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再看一下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大漠奇异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燧烟是那么的直,黄河中倒映着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怅则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刹时一扫而光。抑扬顿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拿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来说,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可见景不同,情各异,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多读,多练,是很难找到这把钥匙。不妨先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道题做做,以巩固对这把钥匙的认识,题曰:“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如何?”思考时要先对画面进行分析,诗中描绘出寒霜过后,天空显得格外明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晚饭过后,忘却一天的辛劳,来到了戍楼上,对着空中“高高秋月挂长城”,吹起了羌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传向远方。再抓住表情的关键句“借问梅花何处落”,分析出诗人采用了谐音和虚实相间的写法,极富韵味。羌笛曲名《梅花落》,诗人将它分开来用,先取“梅花”二字,使人联想起真的梅花。这样“梅花何处落”就变成了有两种解说,一是《梅花落》曲声“落”到哪里,二是战士们家乡的梅花落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究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这样闻笛和思乡这两个意念就统一在一句诗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声文并茂的境界,便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

第三把钥匙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写“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时即借用此法。但罗氏的语言尚不及此诗之简练,多了“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色”等笔墨,当然这是因为小说与诗歌的创作方法不同而使之然,但其理一也。我们可用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出一道题以巩固之,题曰:“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要的分析。”回答前应抓住边塞诗这一牛耳,抓住与边塞有关的地名和战争用的器物,是关键之一;抓住“复”、“与”等虚字,是关键之二;抓住“岁岁”、“朝朝”等重叠词,是关键之三;抓住“归”、“绕”等动词,是关键之四。自可答之曰:“一是来自“金河”、“玉关”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四是来自“归”、“绕”等动词的活用。”

钥匙有了,而且不只一把,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起来也是很有讲究的。这就要灵活运用,对具体的诗题做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找到能对锁的那把钥匙,自是不言而喻。

边塞诗人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在这批边塞诗人中,七言绝句写得既多又好的当数王昌龄。七绝在初唐时就开始成熟了,但表现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佳作还不多,王昌龄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使七绝这种诗体的概括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与李白同为写绝句成就的诗人,有人甚至说他超过李白。他名气很大,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所以叫王江宁,或是因为他是江宁人,或是因为他在江宁做过官。他的组诗《从军行》七首几乎全是精品,从各角度揭示前线将士的心理活动。比如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手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就把战争气氛渲染得十分饱满酣畅;“黄沙百战穿金甲”既揭示了环境的艰苦,又展现出战士们轻身许国的英雄气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来源:www.examda.com

这种万里远隔,思念妻子的哀愁,所以会那么无可奈何,就因为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一出战就可能再不会回到这“烽火城西百尺楼”来了。这是真正的带着血丝的相思!“不破楼兰终不还”,固然英雄气概十足,但诗人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并没有一味沉浸在立功封侯的幻想中。

他的《出塞》更是古今传诵的名篇,被誉为唐代绝句的压卷之作。来源:www.examda.com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的含义不过是一轮明月照边关。然而,把明月照边关这种悲凉的意境推到秦汉时期,这一句就由写眼前的实景,一变而为饱含历史深度的虚景,虚实相生,从而使这句诗的内涵变得无比深厚。这也就是说,从秦汉时期以来,一代一代的人都一直在进行这样的万里长征,多少人就死在这边关上一去不复返。慨叹没有李广那样的龙城飞将来挡住胡马,不让度过阴山,既痛惜自己无用武之地,不能报效国家,立功边塞,又深切地同情边关将士长期征战,有家不能归的痛苦。【诗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该怎样来避免这种历史悲剧的重演。他只能幻想出现飞将军李广,用战争来制止战争,但同时他也深刻地意识到“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就算能用战争来制止战争,也是“白骨乱蓬蒿”,同样是个悲剧。这首诗读起来特别上口,每一个音跟前后的音搭配得都恰到好处,我们着重从音调的和谐来读上一遍就会知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关既有征夫,内地就有怨女。他的《闺怨》就是写妻子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他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也是独出心裁的名篇:来源:www.examda.com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好朋友王之涣,年轻时以豪侠自命,爱击剑打猎,纵酒悲歌。他诗名很大,是边塞诗人中重要的一家,可惜他命运不济,诗集失传,只留下来六首绝句。据记载,有一回他和王昌龄、高适等人在酒店喝酒,正好来了一批艺人,于是他们约定,等会儿这些艺人唱歌时,唱谁的诗最多,就说明谁的诗名,结果一个乐工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一个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王之焕说:乐工唱的是乡下人听的乐曲。 等着瞧吧!果然,一个漂亮的歌妓起来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那个歌妓又连唱两支歌,都是王之焕的诗。从这个文坛掌故就可以看出来,他在当时的诗名有多大,这首《凉州词》是唐诗中的名篇。黄河从白云中滚滚流出,一座孤城被围绕在万仞高山之中,显示出边塞风光的荒寒壮阔。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既可指羌笛吹着表现征人思家的《折杨柳》曲子,也可指羌笛呜呜咽咽,似乎在怨恨塞外的杨柳不肯舒青涨绿来遮掩荒寒。全诗既表现了征人的辛苦,又有一种豪迈的气势。“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鹊楼》更是连三岁的孩子都能背诵。诗人登上山西省永济县的鹳鹊楼,望着惨淡的日头西沉,滚滚的黄河东泻,视线向东西两向伸延,使视野无限广阔。后两句由实入虚,再推进一步,把视野再次拓宽。四句二十个字,字不奇,句不奇,景不奇,情不奇,但却展现出如此磅礴的气势,这简直是奇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时代的另一个诗人王翰,也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葡萄美酒斟进夜光杯,还有随军乐队在马上弹奏琵琶助兴,即将开赴前线的将士怎么能不痛饮!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也有几分无可奈何,但压不倒那种豪迈的英雄气概,情绪仍然是乐观的。这首诗只有盛唐人写得出来,也只有盛唐人能这么微笑着来感受走向死亡的痛苦。“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另一个重要的边塞诗人李颀,也擅长写七言古诗。他不大看中功名利禄,却非常想做神仙,服食丹砂,期盼着白日飞升。王维在《赠李颀》诗中说:“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李颀最的诗是《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难能可贵的是,李颀不但同情“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的汉族士兵,同时还看到了“胡儿眼泪双双落”,看到了战争给少数民族带来的苦难。“胡儿眼泪双双落”再用“胡雁哀鸣夜夜飞”来衬托,胡雁哀鸣与胡儿落泪这两个意象叠印在一起,是多么钻心刺骨的审美刺激力!李颀的这种思想境界,是其他反战倾向鲜明的边塞诗人所没有达到的。就为了这句话,中华儿女也应当在心灵深处塑一个巨大的铜像来纪念他。

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后世合称高岑。

高适的性格和李白有些相近,很有些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气派。他在《别韦参军》中说自己“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时代,自然不会只出李白一个。他才气没有李白大,但有实际政治才干。整个唐代,大诗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的,官职也做得的就数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塞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写妻子思念出征在外的丈夫,是从三国时期以后人人套用的老诗题。高适这一首虽然也还是写了“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但冲破了这一传统题材的限制,从战士出征时的心态、战事的紧急、战争的残酷,到军中苦乐不均、征人思妇与对和平的向往等等,都一环扣一环组织在一起。这首诗就像用打击乐器伴奏的进行曲,节奏强劲而又沉着,声势浩大,使人听了由不得会精神振奋起来。

高适擅长写七言古诗,气势壮阔,开合动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七绝不多,但有几首也能于小中见大,具有丰富的内蕴,境界高远。

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诗人先极力渲染分手时环境的惨淡凄凉:黄云千里,白日昏暗,北风吹雪,大雁南归。在这种气候中与朋友分手,心情自然更觉沉重。但第三、四句突然一振,在这暗淡的天幕上划出一道亮色,使气氛一下变得轻松了。这正显示出盛唐人开阔的胸襟气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更多出几分豪迈,多出几分自信。

岑参是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在八世纪五十年代,他曾经两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他边塞诗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他是个好奇的人,正如杜甫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陵行》)。早年他就喜欢从出人意表的角度去发现诗。有了边塞生活的体验以后,他的好奇天性也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第二,岑参诗中有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他赞叹别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己就是这样作为戎装的少年英雄驰骋在西北战场上的。他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王昌龄、高适等年辈稍长的诗人,随着开元盛世的逐渐萎缩,朝政的日益腐败,已经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的一面时,岑参却还在战阵上高呼驰骋显示英雄气概。这种心态和思想境界,就使他的诗和高适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高适观察比较深入,更多地看到战士的艰苦,因而诗的色彩要淡一些。岑参则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西北地区冰天、雪地、火山、热海的异域风光,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感人的奇情异彩。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诗写“汉家大将西出师”,在“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恶劣气候中行军。光从这种气氛的渲染就能使人感觉到,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铁军,所以诗人信心十足地断定“虏骑闻之应胆慑”,因而要在“车师西门伫献捷”。这种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在其他边塞诗人的诗里很难找到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诗人又一重要作品。这首诗,一开始就使人感到新奇。“胡天八月即飞雪”,按常情说,这种气候应当使人感到“愁云惨淡万里凝”才对。然而,作为盛唐时期一个好奇的年轻人,岑参却忽发奇想,认为压在枝头上的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至今还经常有人引用的诗句往这里一搁,就使阴暗的天空突然有了亮色,空气突然变暖了,从而也奠定了全诗豪迈乐观的基调。“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显现出一派异域情调。诗人眼尖,还特别注意到辕门上面那高擎的红旗,白雪衬着红旗,色彩对比是那么强烈。红旗应当是在风中飘动的,只不过偶然风停了,才垂挂着不动。这一特殊情况使诗人又设想入奇:似乎不是风逼着旗子一动也不动地展开,而是旗子冻僵了大风也吹不动。由于用好奇的目光来取景,用入奇的笔调来描绘,就使非常平常的送别场面,被描绘得那么绮丽豪放,使人百读不厌: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还应当提一提也以写古诗的崔颢。有人甚至说,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也就是八世纪上半叶,知名度的诗人就数他和王维。这至少说明他在当时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战斗,时时醉向酒家眠。”《雁门胡人歌》这首诗写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真是有声有色。

不过,他的名字是和《黄鹤楼》这首不朽的七律诗联系在一起的,还不如径直来读这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关于边塞风光的诗句

1.关于边塞风光的古诗.《使至塞上》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雁门太守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关山月》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朝代:唐代

作者:高适

原文: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2.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有哪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0343839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就给你这些很经典的吧。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广为流传,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想你需要知道一下的还有几个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并称“高岑”)王之涣

3.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边塞诗鉴赏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 陇西行 作者: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

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 关山月 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简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出塞 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乐府《横吹曲》旧题。

龙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卢城。龙城也就是卢龙城。

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代为北方天然屏障。【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

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 凉州曲 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

*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

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

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

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简析】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

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从军行 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塞下曲 卢纶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鉴赏:《塞下曲》六首是卢纶边塞诗的代表作,这里选了其中的两首。

它们表现了戍边将士豪迈壮丽的军事生活,刻画出一位武艺高强、英勇杀敌的将军形象。出塞二首(其二) 王昌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从军行 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青楼曲二首(其一)王昌龄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李白的边塞诗有哪些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李白写的比较好的边塞诗有这几个。

从军行

作者: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其一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六首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紫骝马

作者: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5.描写思乡或边塞风光的诗句思乡诗句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唐代 岑参 【巴南舟中夜市】 (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流喧。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孤舟万里外,秋月不堪论。)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唐 白居易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唐 李商隐 【无题】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唐 岑参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芳情乡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唐 白居易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乡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

——唐 杜牧 【送友人】 (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唐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唐 刘皂 【旅次朔方(一作贾岛诗)】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唐 殷尧藩 【同州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唐 司空图 【漫书五首】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唐 李商隐 【滞雨】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春江风水连天阔,归梦悠扬何处寻。

——唐 权德舆 【斗子滩】 (斗子滩头夜已深,月华偏照此时心。春江风水连天阔,归梦悠扬何处寻。)

边塞诗句

唐 王昌龄 【相和歌辞·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横笛关山月,谁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 【相和歌辞·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王昌龄 【相和歌辞·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雁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出塞二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 高适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高适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人归。

高适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茫茫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6.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一寸丹 千总 四级(1390) | 我的提问 | 我的回答 | 我的消息(0/4) | 个人中心 | 退出 资讯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百科 帮助> 艺术/文学 > 诗词歌赋相关问题? 谁能告诉我边塞风光的诗,对了,还有军旅生活的诗哦!!。

? 诗歌有哪些体裁, ? 关于高适~ ? 边塞诗的特点 ? 边塞资料(附加在问题补充)订阅该问题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投诉吧反馈。 添加到搜藏已解决关于描写边塞风光或军旅生活的诗句: 悬赏分:5 - 提问时间2006-6-14 22:12诗句!!!!!!!!!!!!!!提问者:lilaccelestial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共 7 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回答者:o_ojuice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6-14 22:14《火山云歌》对火山的描写: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军旅生活的诗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秭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xian)狁之故; 不遑启居,(xian)狁之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戌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gu),不遑启处。

忧心也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⒁。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kui kui)。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xian)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回答者:雪若馨 - 魔法师 四级 6-14 22:52.大雁塔 烽火渐遥云渐远, 神威依旧振边关。 驰骋三十年疆场, 纵横八百里秦川。

难舍三军骨肉情, 独留大义薄云天。 若非胆肝昭日月, 谁为英魂洗沉冤? 参考资料:《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回答者:sc300s - 高级经理 七级 6-15 09:0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还有,木兰诗里也有不少。 回答者:唐潮人 - 童生 一级 6-15 14:39使至塞上(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胡在燕然. 边词(张敬忠)唐 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柳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 从军行(王昌龄)唐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下曲(戎昱)唐 高蹄战马三千匹, 落日平原秋草中. 水调歌(无名氏)唐 平沙落日大荒西, 陇上明星高复低. 从军行(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凉洲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回答者:皑苘 - 童生 一级 6-15 18:52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回答者:食神李 - 助理 二级 6-16 16:11火山云歌》对火山的描写: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军旅生活的诗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秭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xian)狁之故; 不遑启居,(xian)狁之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戌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gu),不遑启处。 忧心也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⒁。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kui kui)。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xian)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使至塞上(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

7.李白的边塞诗李白的边塞诗1.《从军行》2.《子夜吴歌》3.《幽州胡马客歌》4.《北风行》5.《塞下曲六首》6.《关山月》塞下曲四首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卢龙塞行送韦掌记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塞上曲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

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

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横吹曲辞·出塞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

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塞上曲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2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