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现代诗词大赛评审】卢象贤:《定风波额尔古纳河右岸》赏析

凌泉 2023-07-23 18:35:30

‘ ’

评委简介

卢象贤,江西修水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右诗社社委,九江市诗词联学会副会长。曾十馀次担任海内外各类诗词联大赛评委,并获首届庐山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一等奖,第二届深圳杯海内外诗词大赛一等奖等。中华诗教先进个人。

《定风波·额尔古纳河右岸》赏析

忝为第三届 大赛评委,读到一些好作品,很喜欢,下面来赏析一首(手边为糊名稿,作者名未知)。定风波·额尔古纳河右岸忽自云中落响鞭。马群飞纵似奔川。赛后归来边地晚。天远。夕阳镀尽万千山。对此物华须放眼。堪叹。界碑偏惹泪长潸。不忍凭高朝北看。魂断。隔江曾是旧乡关。注:中俄界碑临江而立,对岸领土曾属中国,近代始被割让。一首好的作品,首先是立意,即先考虑写什么,然后才考虑怎么写。本次大赛为小令赛,字数限制在五十八字以内,可以说很短了,就是相当于一首七律诗的规模。古典诗词,字少容量大,是它的魅力之一。就那么少的字,就能写出很丰富的内容,使古往今来的诗词家施谋用智,乐此不疲。小令写什么,并无规定,古往今来五花八门。写大自然风景者有之,写个人愁怨者有之,写美人口、美人指甲者亦有之。但作为一个参赛作品来说,具有家国之感的作品,肯定更能脱颖而出。本词的立意,是对国土丧失的痛惜,这无疑是比较重大的题材。额尔古纳河,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境内。它本是中国的一条内河,是黑龙江的源头,是我国蒙古族等众多游猎民族的发祥地,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故乡。因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历史上多以其地民族语言音译名字。《旧唐书》中称之为望建河,《元史》中称之为也里古纳河,《明史》中称之为阿鲁那么连,清代始称之为额尔古纳河。公元十六世纪末,俄罗斯南侵,清朝不敌,与其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将额尔古纳河以西割让给俄罗斯,从此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站在河此岸,而望见河彼岸的领土分裂,不能无所感,于是作者要填一首词。在词牌上,作者选取了《定风波》。虽然词牌不能望文生义,但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字面上的视觉效果也是有的。风波,不就是领土风波,尼布楚风波么!站在河边,欲定风波,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愿望。在写作手法上,作者没有一味地愤慨,一味地呐喊,而是采取了一种慢慢切入的手法。忽自云中落响鞭,先写声音,目的是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云中,指高处,可能是大兴安岭。鞭响既落,马群出来。其速极快,宛若奔川。先声后色,铺垫一个少数民族赛马的场景,而“奔川”二字已埋下伏笔。马之若川是假川,身旁有真川在。赛后归来边地晚,交代时间。地点、时间都安排好了,宕开一笔:天远。夕阳镀尽万千山。此处宕开,是有必要的。不抬头看天,就看不到对岸,就不能想到远古,就不能领略家乡之美。夕阳镀尽万千山,写得很美,很有概括力,字面的力量强大。在上片作了非常好的铺垫之后,下片作者才转入重点。对此物华须放眼,过片一句欲擒故纵,言面对这么好的风景,本来是应该尽情欣赏的。然后笔锋一转:堪叹。界碑偏惹泪长潸。这才写到界碑。侵略者把界碑立到我们河这边来了,正义的国人子孙焉得无泪。这是屈辱的泪,辛酸的泪。然后作者点题:不忍凭高朝北看。魂断。隔江曾是旧乡关。不忍心看了,江那边历史上其实曾是自己祖先的家乡,可如今过不去了。写到这里,作者仍然没有呼号、呐喊,而是戛然而止。这种手法是很好的。国土沦丧,非一词人之力可以回收,有历史背景,更需历史机遇。作品能放能收,不说完自己的观点,只是提醒自己和读者记得这件事,这是很好的,很有分寸的。大赛作品集,人手一册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写诗填词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大赛

有诗还有远方...

荐号

李白杜甫的诗

简介:每天一首李白杜甫的诗,走近诗仙诗圣,体味李白杜甫的诗意人生!

荐号

唐诗宋词古诗三百首

简介:腹有诗书气自华,品质就用读诗开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0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