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很多人都讨厌那些说话时夹杂一两句英文的人,但能脱口而出一两句古诗还是很受人欢迎。
其实有很多流传很广的古诗词,你只知道其中一句,前后文却闻所未闻。譬如,你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上一句是什么吗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魏子安《花月痕》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词》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其二》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蝶恋花·春景》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汪洙《神童诗》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毛泽东《送瘟神·其一》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和董传留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杜甫《前出塞·其六》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为春。
——俞文豹《清夜录》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阙,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欧阳修《玉楼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春宵》
玉树歌残声已陈, 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陈于之《题桃花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杂感》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 《自嘲》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杜甫《佳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大赛作品集,人手一册哦!已加主编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联系购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写诗填词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诗还有远方...
题中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崖何处无芳草”中的柳绵便是飞絮。此词源于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全文如下: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清山别人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崖何处无芳草!墙内荡秋千墙内道。墙外行,墙内丽人笑。笑渐不闻此声渐悄,痴情却被绝情恼。深层含义:创作者有远大目标,想要奋发进取,但终归天随人愿,“枝上柳绵吹又少”。那样后一句是否表达了自信心和豪情壮志呢?“天崖何处无芳草”看上去仿佛信心满满,满腔热血,实际上是一种调整情绪,一种内心的抚慰。更多的是一种无助和凄凉。
这与那时候创作者的官运波动才算是相符合的。这一句话源于苏东坡的《蝶恋花》,为诗人贬官到广东岭南时感悟而作。据《历代诗余》等记述,苏轼贬到广东岭南时,仅有朝云和2个女佣相伴,家里数妾,依次离开。诗人和朝云闲坐,正值暮秋季节,落木萧瑟,禁不住有悲愁之意。因此让朝云演唱这首词。朝云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时,泪满衣衫,泪如雨下。“花褪残红青杏小”句意为:春尽季节,桃花凋零凋谢,树梢只挂着又小又青的西梅。
诗人的视线是以一棵桃树逐渐的,他需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调中显出爱怜和钟爱,有目的地淡化了此前浓厚的悲伤之情。“燕子飞时,清山别人绕”,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漂亮而鲜活的春季界面;小燕子绕舍而飞,清山绕舍而流,路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十分真实。“枝上柳绵吹又少,天崖何处无芳草!”,这也是词中更为赞叹的几句。句意为;树枝的飞絮在风的轻拂下越来越低,春季已然完毕,难道说天下之大,竟找不着一处怡然的风景吗?柳絮纷飞,春光将尽,虽然令人悲伤
而萋萋翠绿,又自然一番人生境界。联络苏东坡的遭受,是颇耐人寻味的,他的豁达也在此由此可见。词如其人,苏东坡可豪爽可含蓄,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都说“铁骨柔情”有致命的吸引力,看起来粗狂豪放的表面底下一颗细致的心,写出来的词还非常浪漫。怪不得苏东坡身旁一直不缺丽人相随,纵然颠沛,不可平稳,或是死心踏地追随。这一首写春天景色的词,尽管表述着作家伤春珍惜时间的感憾,但并非"无可奈何花落去"消沉落莫
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火的时候,还捎带了“何必单恋一枝花”。
现在我们知道了,二者是被人们强行cp的。
但如果问起,“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上句是什么,你立即答出来吗?
作为文化人,光答出来还远远不够,全词背下来是必须的。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苏轼
(飞:一作“来”。绕:一作“晓”。)
这是一首伤春词。上阙主要描绘暮春之景,写景十分清新秀丽;下阙记叙路遇佳人而无缘得见一事,抒发了“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感伤情绪。
“花褪残红青杏小”是典型的残春景象:杏花凋零,结出了青色的杏子,小巧玲珑,煞是可爱。“花褪残红”固然令人惆怅,但“青杏小”岂不让人欢喜?所以,词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观照万物,目之所及,无不欣欣然。
首先是“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别有一番情趣。接着,词人看到枝头的柳絮被风吹起,越来越稀疏了,这意味着春天渐行渐远了。可等到词人放眼望去,但见芳草如茵,绵延至天涯海角,这又何尝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一写春逝之伤,一写芳草之美,转折之下,苏轼的旷达心境可见一斑。
过片写偶遇佳人之事。这本该是一次美好的邂逅,可偏偏被一堵墙给破坏了。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词人在墙外徘徊,因不得见佳人而苦闷;佳人则在墙内欢笑,根本不知道墙外发生了什么事。对比之下,更显“墙外行人”的落寞。
这几句写得十分有趣。首先是“留白”的艺术。画面中除了一堵墙和一位行人,以及隐约闪现的秋千索,其他都被作者隐去,佳人的外貌、衣着、神情,我们都无从得知。惟其如此,我们才产生了许多大胆而美好的想象,试图填充画面的空白。其次是“墙”字的重复使用,读来音韵婉转,错落有致。诗词最忌讳重复用字,容易给人才尽词穷之感,但苏轼的这几句重复用字,无疑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不知是什么原因,佳人的笑声渐渐消失了,四下里静寂无声,而多情的行人却被撩拨得苦恼烦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里的“无情”代指对外界毫无察觉的佳人,她可爱单纯,无忧无虑,更没有伤春的苦恼。“多情”则代指善感的“行人”,他有伤春之愁,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有难见佳人之憾,当然如果行人即作者苏轼,这其中还夹杂着人生沉浮之叹、去国怀乡之悲、老大无成之伤。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的意思是:世界上有很多人,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可以爱的人或值得爱的人很多。
“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依据《全宋词》所载的顺序,此篇当于苏轼被贬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作。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29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十首诗词,改动了一个字,瞬间意境大变
下一篇: 九首诗词,走过半生,才读懂其中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