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七里香 2023-07-23 17:00:03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关注我们

你真的很特别

写在初春

2021-4-7

文/杨绛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 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 灵魂也没有了吗 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 又回哪儿去呢 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 灵魂不死吗 人生有命神明的大自然,对每个人都平等。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魂,都有个性,都有人性。但是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 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孔子曾慨叹:“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第六》)是命,就犟不过。所以只好认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二十》)。曾国藩顶讲实际,据说他不信天,信命。许多人辛勤一世,总是不得意,老来叹口气说:“服服命吧。”我爸爸不信命,我家从不算命。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暑假,特地到上海报考转学清华,准考证已领到,正准备转学考试,不料我大弟由肺结核忽转为急性脑膜炎,高烧七八天后,半夜去世了。全家都起来了没再睡。正逢酷暑,天亮就入殓。我那天够紧张的。我妈妈因我大姐姐是教徒,入殓奉行的一套迷信规矩,都托付了我。有部分在大弟病中就办了。我负责一一照办,直到盖上棺材。丧事自有家人管,不到一天全办完了。下午,我浴后到后园乘凉,后园只有二姑妈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爸爸妈妈都在屋里没出来),忽听得墙外有个弹弦子的走过,这是苏州有名的算命瞎子“梆冈冈”。因为他弹的弦子是这个声调,“梆冈冈”就成了他的名字。不记得是弟弟还是七妹妹建议叫瞎子进来算个命,想借此安慰妈妈。二姑妈懂得怎样算命,她常住我们家,知道每个人的“八字”。她也同意了。我们就叫女佣开了后门把瞎子引进园来。写在过往日子里

瞎子一手抱着弦子,由女佣拉着他的手杖引进园来,他坐定后,问我们算啥。我们说“问病”。二姑妈报了大弟的“八字”。瞎子掐指一算,摇头说:“好不了,天克地冲”。我们怀疑瞎子知道我家有丧事,因为那天大门口搭着丧棚呢。其实,我家的前门、后门之间,有五亩地的距离,瞎子无从知道。可是我们肯定瞎子是知道的,所以一说就对。我们要考考他。我们的三姐两年前生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不到百日就夭折了。他的“八字”二姑妈也知道。我们就请瞎子算这死孩子的命。瞎子掐指一算,勃然大怒,发作道:“你们家怎么回事,拿人家‘寻开心’(苏州话,指开玩笑)的吗!这个孩子有命无数,早死了!”瞎子气得脸都青了。 我和弟弟妹妹很抱歉,又请他算了爸爸、妈妈、弟弟和三姊姊的命——其他姐妹都是未出阁的小姐,不兴得算命。瞎子虽然只略说几句,都很准。他赚了好多钱,满意而去。我第一次见识了算命。我们把算命瞎子的话报告了妈妈,妈妈听了也得到些安慰。那天正是清华转学考试的第一天,我恰恰错过。我一心要做清华本科生,末一个机会又错过了,也算是命吧 不过我只信“梆冈冈”会算,并不是对每个算命的都信。而且既是命中注定,算不算都一样,很不必事先去算。我和钱锺书结婚前,钱家要我的“八字”。爸爸说:“从前男女不相识,用双方八字合婚。现在已经订婚,还问什么‘八字’ 如果‘八字’不合,怎办 ”所以钱家不知道我的“八字”。我公公《年谱》上,有我的“八字”,他自己也知道不准确。我们结婚后离家出国之前,我公公交给我一份钱锺书的命书。我记得开头说:“父猪母鼠,妻小一岁,命中注定。”算命照例先要问几句早年的大事。料想我公公老实,一定给套出了实话,所以我对那份命书全都不信了。那份命书是终身的命,批得很详细,每步运都有批语。可是短期内无由断定准不准。末一句我还记得:“六旬又八载,一去料不返。”批语是:“夕阳西下数已终。”我后来才知道那份命书称“铁板算命”。一个时辰有一百二十分钟,“铁板算命”把一个时辰分作几段算,所以特准。我们由干校回北京后,“流亡”北师大那年,锺书大病送医院抢救,据那位算命专家说,那年就可能丧命。但锺书享年八十八岁,足足多了二十年,而且在他坎坷一生中,运道最好,除了末后大病的几年。不知那位“铁板算命”的又怎么解释。写在回忆中

“生死有命”是老话。人生的穷通寿夭确是有命。用一定的方式算命,也是实际生活中大家知道的事。西方人有句老话:“命中该受绞刑的人,决不会淹死。”我国的人不但算命,还信相面,例如《麻衣相法》就是讲相面的法则。相信相面的,认为面相更能表达性格。吉普赛人看手纹,预言一生命运。我翻译过西班牙的书,主人公也信算命,大概是受摩尔人的影响。西方人只说“性格即命运”或“性格决定命运”。反正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运是不容否定的。命理我认为命运最不讲理。傻蛋、笨蛋、浑蛋安享富贵尊荣,不学无术的可以一辈子欺世盗名。有才华、有品德的人多灾多难,恶人当权得势,好人吃苦受害。所以司命者称“造化小儿”。“造化小儿”是胡闹不负责任的任性孩子。我们常说“造化弄人”。西方人常说“命运的讽刺”,并且常把司命之神比作没头脑的轻浮女人,她不知好歹,喜怒无常。所以有句谚语:“如果你碰上好运,赶紧抓着她额前的头发,因为她背后没有可抓的东西了。”也就是说,好运错过就失掉了,这也意味着司命之神的轻浮任性。可怪的是我认为全不讲理的命,可用各种方式计算,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相同。这不就证明命有命理吗 没有理,怎能算呢 精通命理的能推算得很准。有些算命的只会背口诀,不知变通,就算不准。算命靠“八字”。“八字”称“命造”,由“命造’推算出“运途”。“命造”相当于西方人所谓“性格”(character);“运途”相当于西方人所谓命运(destiny)。一般星命家把“命造”譬喻“船”,“运途”譬喻“河”。“船”只在“河”里走。十年一运,分两步走。命有好坏,运亦有好坏。命造不好而运途通畅的,就是上文所说的笨蛋、浑蛋安享富贵尊荣,不学无术可以欺世盗名。命好而运不好,就是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受排挤,受嫉妒,一生困顿不遇。命劣运劣,那就一生贫贱。但“运途”总是曲曲弯弯的,经常转向。一步运,一拐弯。而且大运之外还有岁运,讲究很多。连续二三十年好运的不多,一辈子好运的更不多。我无意学算命,以上只是偶尔听到的一些皮毛之学。孔子晚年喜欢《周易》,作《说卦》、《序卦》、《系辞》、《文言》等,都是讲究阴阳、盈虚、消长的种种道理,类似算命占卜。反正有数才能算,有一定的理才能算。不然的话,何以算起呢 人能做主吗 既然人生有命,为人一世,都不由自主了。那么,“我”还有什么责任呢 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就行了。人不能自己做主,可以从自己的经验来说。回顾自己一生,许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但有些事是否由命定,或由性格决定,或由自由意志,值得追究。抗日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某高官曾许钱锺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锺书一口拒绝不要。我认为在联合国任职很理想,为什么一口拒绝呢 锺书对我解释:“那是胡萝卜。”他不受“胡萝卜”的引诱,也不受“大棒”的驱使。我认为他受到某高官的赏识是命。但他“不吃胡萝卜”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自由意志。因为在那个时期,这个职位是非常吃香的。要有他的聪明,有他的个性,才不加思考一口拒绝。抗日胜利不久,解放战争又起。许多人惶惶然只想往国外逃跑。我们的思想并不进步。我们读过许多反动的小说,都是形容苏联“铁幕”后的生活情况,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处境,所以我们对共产党不免害怕。劝我们离开祖国的,提供种种方便,并为我们两人都安排了很好的工作。出国也不止一条路。劝我们留待解放的,有郑振铎先生、吴晗、袁震夫妇等。他们说共产党重视知识分子。这话我们相信。但我们自知不是有用的知识分子。我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能以马列主义为准则的文人。我们这种自由思想的文人是没用的。我们考虑再三,还是舍不得离开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饭过日子,做驯顺的良民,终归是可以的。 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不得已。写在思念里

又如我二十八岁做中学校长,可说是命。我自知不是校长的料,我只答应母校校长王季玉先生帮她把上海分校办成。当初说定半年,后来延长至一年。季玉先生硬是不让我辞。这是我和季玉先生斗志了。做下去是千顺百顺,辞职是逆水行舟,还兼逆风,步步艰难。但是我硬是辞了。当时我需要工作,需要工资,好好的中学校长不做,做了个代课的小学教员。这不是不得已,是我的选择。因为我认为我如听从季玉先生的要求,就是顺从她的期望,一辈子承继她的职务了。 我是想从事创作。这话我不敢说也不敢想,只知我绝不愿做校长。我坚决辞职是我的选择,是我坚持自己的意志。绝不是命。但我业余创作的剧本立即上演,而且上演成功,该说是命。我虽然辞去校长,名义上我仍是校长,因为接任的校长只是“代理”,学生文凭上,校长仍是我的名字,我的印章。随后珍珠港事变,“孤岛”沉没,分校解散,我要做校长也没有机缘了。但我的辞职,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命,是我的选择。也许可说,我命中有两年校长的运吧。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 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烈士杀身成仁,忠臣为国捐躯,能说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命中注定的吗 他们是倾听灵性良心的呼唤,宁死不屈。如果贪生怕死,就不由自主了。宁死不屈,是坚决的选择,绝非不由自主。做主的是人,不是命。第二次大战开始,日寇侵入中国。无锡市沦陷后,钱家曾有个男仆家居无锡农村,得知南京已失守,无锡又失守,就在他家晒粮食的场上,用土法筑了一座能烧死人的大柴堆,全家老少五六口人,一个个跳入火中烧死。南京失守,日寇屠杀人民、奸污妇女的事,很快就传到无锡了。他们不愿受奸污、被屠杀,全家投火自焚。老百姓未必懂得什么殉国,但他们的行为就是殉国呀!能说他们的行为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不由自主吗 这事是逃到上海的本乡人特到钱家报告的。钱锺书已去昆明,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命由天定,故称天命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无论中外,对命运的看法都一致。神明的天,怎能让造化小儿玩弄世人,统治人世呢 不能服命的人,就对上天的神明产生了怀疑。我们思考问题,不能轻心大意地肯定,也不能逢到疑惑就轻心大意地否定。这样,我们就失去思考的能力,走入迷宫,在迷茫中怀疑、失望而绝望了。我们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设想其中或有缘故。因为上天的神明,岂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造化小儿的胡作非为,造成了一个不合理的人世。但是让我们生存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球,能是世人的归宿处吗 又安知这个不合理的人间,正是神明的大自然故意安排的呢 如果上天神明,不会容许造化小儿统治人间。孔子不止一次称“天命”,不仅仅称“天命”,还说“君子有三畏”。第一就是“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十六》)。这是带着敬畏之心,承认命由天定。记录生活扩展阅读原创夜读散文:情绪(原创)原创原创散文| 过年原创散文精选|心有山海、即是远方(原创)原创夜读散文|邂逅深夜(原创)原创散文精选:而我,就是远嫁的那个女人(原创)

原创原创散文|既见天池,不负清秋原创散文精选:母亲(原创)原创夜读散文:嗨!兄弟(原创)原创散文 | 《一棵梨花带雨的树》(原创)

原创原创散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微信号 :aishangsanwenba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散文精选

扫码关注

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走到人生边上》‖百岁老人杨绛先生自问自答,像金子闪亮的智慧

杨绛,几乎是众所周知。她的学识才华,她的修养境界,她给这个 社会 留下的作品及其影响,令无数人对这个百岁老人满怀敬仰之情。

当然,提到杨绛便让人想起钱钟书,就如同一提钱钟书人们就会想到杨绛一样,之所以如此, 首先是因为他们在学界的显赫地位,更因着他们夫妻间的岁月长情。 不过,很多人喜欢杨绛,而对钱钟书敬而远之,说是他太高傲。

对此,杨绛作如此解:钱钟书只是博学、自信,并不高傲。他读书多,记性好,中西贯通;又率性天真,遇事口无遮拦,旁征博引,热心指点人家,不能顾及对方面子,便产生高傲之嫌。

显而易见,杨绛总是对钱钟书赞誉有加,而钱钟书亦有公认的“誉妻癖”,可谓夫妻伉俪情深,令人羡慕。

钱钟书曾有一本散文集,书名《写在人生边上》,一九四一年出版。他在序中说,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而杨绛先生在九十六岁高龄出版了《走到人生边上》,虽说这也是一本散文集, 但我读来读去,总感觉里面好些深层的东西有着哲学范畴,便不能将其当作普通的散文来对待。

人们总习惯在不自觉中做些没意义的事,比如拿钱杨二人左右比较,得出多方面的结论。其实,哪来那么多的可比性呢?我倒觉得,他们各有光环,而他们之所以在大众面前熠熠闪光,除了自带的个人光环外,更有一部分来自双方的彼此映照。

即便是那些钱钟书先杨绛一步而去的岁月,在杨绛孤独的余生里,仍用自己的余光照亮着两个人的人生。

初读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我首先收获的是很大的意外。我本以为这是一本类似《我们仨》那样的回忆性、感悟性的生活散文,读来易懂又对生活很受用的小文字; 不曾想,这里面却是人生中更深层的东西。

比如,对灵魂的探讨。杨绛先生是从“鬼”与“神”的角度切入的。说起鬼神的有无,很少有作家在书中对它们“堂而皇之”地议论;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此题无解,二便是有迷信之嫌。

所以说,当我初读这些文字,心中很是诧异。直到一步步跟随着作者的思路,首先得出结论: 人有灵魂。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体,而身体具有生命,称灵魂; 继而得出另一种更深层的东西: 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是的,信仰。我突然觉得,不是哪个人随随便便说自己有信仰了,就有信仰了的。就好比说,某人突然间就相信上帝存在了,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了。不是这样的,信仰的从无到有,应该有一个慢慢领悟、参透的过程。

就像杨绛所说,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是由积累的知识,进而形成信念,而这个信念又经过合理的反证,好像不能推翻,只能肯定—— 我相信这个秩序井然的大自然,不可能是偶然的,该是有规划、有主宰的吧?不然的话,怎能有这么多普遍又永恒的定律呢?

杨绛曾经翻译过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她说: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孤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

还有书中杨绛先生对《论语》、《中庸》里的“天”的探讨:所谓“神”就是《论语》里的天,也就是“我”所谓的大自然的神明。

到这里,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是杨绛勇于将“鬼神”这样的概念拿到桌面上, 那是因为她的学识、思想和觉悟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我们自然愿意相信神明,在急难中、痛苦中、烦恼中,我们会呼天、求天、问天,但由于现实中很多东西让我们疑惑不解,感觉不到神明的存在;故而先是相信了,后又背弃了。而杨绛却用耶稣的受难提出警示:耶稣受难前夕,在葡萄园里祷告了一整夜,求上帝免了他的这番苦难,上帝搭理了吗?但耶稣失去他的信仰了吗?

所以,我们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设想其中必有缘故;因为上天的神明,岂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

其实,相信这些对于“人生苦短”的我们而言,是有“好处”的。比如走到人生边上的杨绛先生,只有抱着“回家”之后可以和爸妈、爱人、女儿相遇,才能走得如此安详。英国十八世纪的约翰生博士说: 这么多的诗人文人作诗写文章表示死并不可怕,正好说明死是可怕的。 如果我们能在心中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还会觉得死可怕吗?

再说命运。人生有命。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也是我们常常在逆境中、在得失中,拿来聊以自慰的话。

杨绛先生说:司命者称“造化小儿”。“造化小儿”是胡闹不负责任的任性孩子。我们常说“造化弄人”。西方人常说“命运的讽刺”,并且常把司命之神比作没头脑的轻浮女人,她不知好歹,喜怒无常。

如此种种,都说明了人在“命运”面前的不由自主、无可奈何。

故而,人应该“服命”。 书中说:不能服命的人,就是对上天的神明产生了怀疑。我们思考问题,不能轻心大意地肯定,也不能逢到疑惑就轻心大意地否定。这样我们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走入迷宫,在迷茫中怀疑、失望而绝望了。

孔子不止一次称“天命”,说“君子有三畏”,第一就是“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这也是带着敬畏之心承认命由天定。

然,尽管人生有命,命由天定,却并不意味着做主的就是命。该来的总会来,躲也躲不掉,那就从容以对;而非任凭命运摆布。

所谓“命”,也就是人生的境遇。杨绛说,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的处境使然。 但是关键的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人能不能自己做主,可以从自己的经验来说。 接下来,杨绛先生列举了数个自己的、钱钟书的、以及他们所熟识之人的,面对命运的不公、命运刁难之时,作为“个人坚定的选择、义无反顾的执着”的往事;很感人,也特别有说服力。

其实,无论人世怎么不公平、不合理,人类毕竟是万物之灵。 他可以不像牛羊一样任人宰割,他可以选择舍身取义,可以选择逆境求生; 命由天定,个人却可以选择如何去做。而个人的选择恰恰说明了人还是能做了自己的主的。

再说人生的历练。受锻炼的是灵魂。 《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一部分说到修身。可是前面的“人各有命,命由天定”,势必动摇人们“修身”的信念。基于这一点,杨绛先生先论证了我们眼下这个 “受苦的人世” 的必要,继而指出 “人类生来吃苦” 的必要。

书中说,大自然的神明,我们已经肯定了。久经公认的科学定律,我们也都肯定了。牛顿在《原理》一书中指出: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不必要的就是徒劳无功的。 故而,这个由造化小儿操纵的人世,这个 我们受委屈、受苦难的人世,就是有必要的了。

但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在人世苦熬的人,杨绛先生仍不免自问:上帝神明,创造了有头有脑、有灵性良心的人,专叫他们来吃苦的吗?在思索之后,便是自答:是的。

杨绛说,人活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 钢材需要锤炼,黄金需要烧炼,而人也需要从忧患中学得智慧,从痛苦中炼出美德来。这个苦恼的人世,恰恰是锻炼人的处所。

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人有肉体和灵魂两部分,乍一看,是肉体在经历磨难,实际上却是精神在作支撑。灵魂凭借肉体接受人生的锻炼,所以说,受锻炼的是灵魂。

如此,当肉体消亡,锻炼的成绩,就留在灵魂上。 我们常说的“身后名”,既随着我们的灵魂远去,同时,也永远留存于生生不息的人世之中。 这正是受苦的必要和受苦之后的价值,亦是生命的价值。

《走到人生边上》:没有彻骨的疼痛,哪里来的淡定与从容


身边走过的每一个人,感觉他们活得都那么轻松,当他们脸上的笑意荡漾开来时,内心总是无比的羡慕。


杨绛先生,面对生活理性的思考,面对事情从容应对,一切对她来说仿佛都是云淡风轻。


读杨绛先生的人生经历,知道她受过很多别人难以感同身受的痛苦。其实她的生活过得很苦,但她却没有在痛苦的路上苦苦挣扎,而是感觉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


一个人,当你痛到一定程度以后,也许感觉有点麻木了,也许醒悟了。


痛苦又能怎样?可以改变事实吗?既然改变不了,就从容面对吧。


最羡慕杨绛先生家里可顾保姆,这样就不用自己每天围着锅台转。


其实,每个人做任何事,都不是别人在表面看起来那么容易。


杨绛先生雇保姆,这个保姆给她甩脸子,买菜揩油,不是分内的事,一点也不做。对别人都不错,唯独对她很苛刻。


即使这样,善良的杨绛先生也让她在家里做了十一年。


你苛刻,我却聪明 。杨绛先生想办法把不是分内的事转化为分内的事。


杨绛病了,保姆瞅都不瞅一眼。生病中的人,心多么脆弱,却只能独自面对。


病弱的身体,痛苦的心灵,只能病上加病。经过千磨万击的杨绛先生,也许早已释然。


只要自己的心中常驻美好,自己眼中的风景每一天都是世外桃源。


保姆生病,杨绛先生端着粥到他床前。你待我冷如冰窟,我待你依然温暖如春。


杨绛先生就是这样不疾不徐,不急不躁地面对生活的。


生活中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清晰地看见世界。内心的情绪就像一团烟雾,扰乱自己的思绪,影响自己的判断,仿佛使人置身混沌世界。


杨绛先生在生活的路上,跨过高山,淌过大河,也曾在泥坑里苦苦挣扎,也曾在悬崖边上徘徊。


杨绛先生在别人眼里完美无瑕,她自己内心也有很多的遗憾与自责。


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把自己圈在痛苦的深渊里,为无法改变事实。


人生没有完美,无论怎样,自己在生活中成长,遗憾演绎成最独特的风景。


一切都在自己手中,世界的颜色由自己来定。


保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即使面前波涛汹涌,内心依然风平浪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27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