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纪徳散文|沙漠

白敛 2023-07-23 16:57:39

文/纪徳

多少次黎明即起,面向霞光万道、比光轮还明灿的东方——多少次走向绿洲的边缘,那里的最后几棵棕榈枯萎了,生命再也战胜不了沙漠——多少次啊,我把自己的欲|望伸向你,沫浴在陽光中的酷热的大漠,正如俯向这无比强烈的耀眼的光源……何等激动的瞻仰、何等强烈的爱恋,才能战胜这沙漠的灼一热呢

不毛之地;冷酷无情之地;热烈赤诚之地;先知神往之地——啊!苦难的沙漠、辉煌的沙漠,我曾狂热地爱过你。

在那时时出现海市蜃楼的北非盐湖上,我看见犹如水面一样的白茫茫的盐层。——我知道,湖面上映照着碧空——盐湖湛蓝得好似大海,——但是为什么——会有一簇簇灯心草,稍远处还会矗一立着正在崩坍的岩峭壁 ——为什么会有漂浮的船只和远处宫殿的幻象 ——所有这些变了形的景物,悬浮在这片臆想的深水之上。(盐湖岸边的气味令人作呕;岸边是可怕的泥灰岩,吸饱了盐分,暑气熏蒸。)

我曾见在朝陽的斜照中,阿马尔卡杜山变成玫瑰色,好象像是一种燃一烧的物质。

我曾见天边狂风怒吼,飞沙走石,令绿洲气喘吁吁,像一只遭受暴风雨袭击而惊慌失措的航船;绿洲被狂风掀翻。而在小村庄的街道上,瘦骨嶙峋的男人赤身露体,蜷缩着身一子,忍受着炙热焦渴的折磨。

我曾见荒凉的旅途上,骆驼的白骨蔽野;好些骆驼因过度疲惫,再难赶路,被商人遗弃了;随后一尸一体腐烂,叮满苍蝇,散发出恶臭。

我也曾见过这种黄昏:除了鸣虫的尖一叫,再也听不到任何歌声。

——我还想谈谈沙漠:

生长细茎针茅的荒漠,游蛇遍地;绿色的原野随风起伏。

乱石的荒漠,不毛之地。岩熠熠闪光;小虫飞来舞去;灯心草干枯了。在烈日的曝晒下,一切景物都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

粘土的荒漠,只要有一场雨,万物就会充满生机。虽然土地过于干旱,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但雨后簇生的青草似乎比别处更嫩更香。由于害怕未待结实就被烈日晒枯,青草都急急忙忙地开花,授粉播香,它们的爱情是急促短暂的。可是太陽又出来了,大地龟裂、风化,水从各个裂缝里逃遁。大地诉裂的面目全非;尽管大雨滂沱,激流涌进沟里,冲刷着大地;但大地无力挽留住水,依然干涸而绝望。

黄沙漫漫的荒漠——宛如海浪的流沙,在远处像金字塔一样指引着商队。登上一座沙丘,便可望见天边另一沙丘的顶端。

刮起狂风时,商队停下,赶骆驼的人便在骆驼的身边躲避。这里生命灭绝,唯有风与热的搏动。阴天下雨,沙漠犹如天鹅绒一般柔软,夕照中,像燃一烧的火焰;而到清晨,又似化为灰烬。沙丘间是白色的谷壑,我们骑马而过,每个足迹都立即被尘沙所覆盖。由于疲惫不堪,每到一座沙丘,我们总感到难以跨越了。

黄沙漫漫的荒漠啊,我早就应当狂一热地爱你,但愿你最小的尘粒在它微小的空间,也能映现宇宙的整体!微尘啊!你是从何种爱情中分离出来的 微尘也想得到人类的赞颂。

我的灵魂,你曾在黄沙上看到什么

白骨——空的贝壳……

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一座座高高的沙丘脚下避日。我们坐下;那里还算阴凉,悄然长着灯心草。

至于黑夜,茫茫黑夜,我能谈些什么呢

海浪输却沙丘三分蓝,

胜似天空一片光。

——我熟悉这样的夜晚,似乎觉得一颗颗明星格外璀璨

 扩展阅读 迟子建散文|泥泞原创晨读散文|温煦的春风原创散文朗诵|《春雨润江南》—毕小龙(原创)原创晨读散文|渡娘(原创)李汉荣散文|夜晚的河流散文朗诵|那年我十五岁原创夜读散文|春(原创)小说朗读|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聆听散文|列夫托尔斯泰《穷人》朗诵原创原创散文:不要等到明天原创散文随笔:说来已久的思念(原创)

公众号 | 散文精选大全

网站 |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为什么纪德早期的作品象征意义极浓?

纪德早期的作品象征意义极浓。189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人间食粮》(旧译《地上食粮》),是他第1部重要的作品。1893年去阿尔及利亚旅游,身心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家庭清教徒传统决裂。他在《人间食粮》1927年重版的序言中写道:“我写这部书的时候,文学界有一股非常强烈的造作和封闭的气息;我觉得迫切需要使文学重新接触大地,赤着脚随便踩在地上。”他针对当时的黑暗现实,强调对自然和人生的强烈感受,作为精神养料,培育自我。

纪德自称他的作品是孪生的,几部作品是同时构思而成。一部作品往往表达两个互相矛盾的真理,而用一个完美的艺术形式使之统一。他的3部作品《蔑视道德的人》(1902)一方面歌颂人生的欢乐,一面指出以官能为基础的道德准则,最终陷入利已行列;《窄门》(1909)女主角信守清教徒,最终酿成悲剧;《田间交响乐》(1917)一个牧师收养一个瞎女子,并爱上这女子的故事。纪德作品风格明净精纯,具有古典主义作品的完美形式,心理刻画入微,揭露人物的灵魂深处,用笔细腻而不失分寸。

安德烈·纪德的人物生平

1891年写成了第一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安德烈·瓦尔德的记事本》。(Les Cahiers d'André Walter)。在1893年及1894年,纪德在非洲北部旅行。他在阿尔及尔与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结识,并在后来意识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
1893年,他游历了北非,后来又到过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希腊等国家。他参加了殖民部组织的一次行程,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刚果之行》(1927年),其中批判了殖民体系的不公。纪德曾经同情共产主义。
1895年 1-5月,再次去阿尔及利亚旅游。5月31日,母亲朱莉叶·隆多去世。6月17日,与表姐订婚。10月,在库沃维尔于表姐玛德莱娜·隆多结婚,之后只过着名义上的夫妻生活。婚后两人旅行,游历瑞士、意大利、阿尔及利亚。出版《帕吕德》,这是一部成功小说,有一点新古典主义的影子。
1896年,他成为一个位于诺曼底的公社的市长。1908年,纪德参与创建了文学杂志 La Nouvelle Revue française(新法国评论)。
189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人间食粮》是他的第一部重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1895年5月其母死后,玛德莱娜应纪德母亲在病榻上的请求最终同意与纪德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美满,他仍不改同性恋癖,致使妻子抑郁成疾,并于1938年死去,这似乎与他的早期作品《背德者》在无形中暗合。纪德自称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孪生的,几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同时构思而成。一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往往表达两个互相矛盾的真理,而用一个完善的艺术形式使之统一。他的三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乐》就是根据这种观点创作的。《伪币制造者》是纪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1914年同盖翁一道游历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纪德全力投入“法国、比利亚之家”的工作,救助占领区的难民。
1916年 与他的侄子马克·阿莱格雷发生同性恋关系。
1921年 4月18日,与伊丽莎白·冯·赖赛尔贝格的私生女卡特琳·冯·赖赛尔贝格出生。
1923年他与另一个女人生育了一女,取名为凯瑟琳。他的妻子Madeleine于1938年去世。后来他用自己名义婚姻的背景故事创作了小说。
当他在“田园牧人”(Corydon)(1924年)公开发行版中为同性恋辩护时,遭到了广泛的非难,他后来将之看成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1925年 同马克·阿莱格雷乘船到刚果(布)、乍得旅行考查,历时近一年。回国后撰文猛烈抨击殖民制度,引发议会辩论,媒体论战,政府派人去非洲调查。
1925年后,他开始为罪犯争取更人道的生存环境。 从1926年7月到1927年5月,他与侄子在法国近赤道的非洲殖民地旅行。在回法国之前,他又游历了现在的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喀麦隆。他在《刚果之行》(法语:Voyage au Congo)及《从乍得归来》(法语:Retourdu Tchad)中都涉及了他的漫游。
在其中,他批评了法国当局的殖民政策,揭发了殖民当局的种种罪行和法国商人在刚果利欲熏心的行为并希望改革。他特别强烈批评了“大特权政权”(法语:régime des Grandes Concessions),例如在此政权下殖民地的一些部分归法国公司所有,那些公司可以任意剥削此地区的所有自然资源,特别是橡胶。他讲述了当地人被迫离开村庄许多星期去森林中采集橡胶。 1930年,他迅速成为了共产主义者,但在1935年访问了苏联后对共产主义的幻想破灭。回国后先后发表了《访苏归来》(法语:Retour de l'U.R.S.S)和《再谈访苏归来》(法语:Retouches à monRetour de l'U.R.S.S) ,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的失望。他对于共产主义的批评使他失去了许多社会主义者朋友。这种情况在他1936年公开表示于共产主义断绝关系后尤为严重。
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 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1951年2月19日,安德烈·纪德因肺炎在巴黎病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27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