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平庸的“咸丰帝”到底靠的什么上位?

七里香 2023-07-23 14:33:18

关于咸丰,读史者最熟悉的一个故事,当然是他和奕 争储时的那个传说。

咸丰叫奕伫,他比奕 只大一岁,但天资比奕 略显平庸。奕 虽居次,但明敏能干。所以选谁为继承人,先皇道光犯了难。

道光想了个办法,通知他们到南苑骑射,进一步考查他们。

奕伫的老师杜受田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就给自己的弟子出主意,说你的骑射本领远不如弟弟,我们只能另辟蹊径。

于是打猎时,咸丰按照他老师的教导,既不上马,也不射箭,见他父亲的时候两手空空。

道光很纳闷,问,你怎么回事

咸丰就跪到地下,他说父皇教导我要仁爱,现在是春天了,母兽正是怀孕的时候,我要把它射死了,连它的没有出生的孩子也都死了,岂不是太残忍了。道光一听,感觉这个孩子挺仁慈,对他很满意。这个故事叫“藏拙示仁”,此事不光见于野史,也载于《清史稿·杜受田传》。

还有一次,道光身体不好,召见两个孩子,要听听他们对国家大政的看法。杜受田又给奕伫出了主意。

道光先见了六阿哥奕 ,说我身体不好,可能不久于人世了,国家怎么治理为好呢

奕 口才很好,滔滔不绝地讲述治国的方略,他父亲很高兴,说这个孩子有出息,你先退下吧。

奕伫进来的时候,一看父亲的病容,就跪在地下磕头痛哭流涕,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道光说,让你谈谈见解,你怎么什么都不说呢

咸丰就说,我一看父亲病成这样,我就太难受了。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我现在就希望父亲健康长寿,别的我什么都不想。

道光很感动,还是这个孩子孝顺,于是决定传位给他。

其实奕伫如此表现,是因为他老师告诉他,论口才你比不上六阿哥,你要“藏拙示孝”。

这就是“藏拙示仁”和“藏拙示孝”的故事了。

奕伫的最终胜出,其实和老师的教导有关,更和道光的偏好有关。

喻大华评价道光帝“不是昏君,却是一位平庸的君主,缺乏力挽狂澜的魄力、能力以及对时局的洞察力,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皇帝”。在用人方面,“一是谨慎过度,二是缺乏定见”。

所以,道光皇帝一生以稳定为务,喜欢安静听话之人,他之所以选择咸丰,是因为在他看来,咸丰比弟弟更稳重、更听话,更符合传统观念中的“贤人”标准。让他当皇帝,更利于守成,风险比较小,仅此而已。

看来,“才能”还是拼不过Boos对你的“喜好”啊!

历史上咸丰皇帝是个怎么的人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1]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2]。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3]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3]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清朝无昏君?那么咸丰帝怎么解释?

可以这么讲,清朝只有庸君,没有昏君。

清朝的皇帝多数是有作为的,至少是希望有作为的,并且有所努力的。?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不用多说。

顺治皇帝本人虽然比较消沉,但是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全国 这份功业不得不算在他头上(虽然主要是多尔衮在操纵)。?

康雍乾三位皇帝的也不用多说了。?

后来的嘉庆皇帝比较平庸,但是扳倒和珅也算一件留名青史的事情,国内基本也算安定。?

之后的道光皇帝敢于禁烟,虽然最后战败,不能说是昏君。?

咸丰皇帝虽然更衰一点,也不能讲是昏君,输给洋人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康熙皇帝再世也没有办法。

光绪皇帝毫无疑问是一个积极上进的皇帝 即使政绩实在比较糟糕,但是有“百日维新”的壮举,也足够让他与“昏君”绝缘。

同治皇帝和宣统皇帝都是小孩子没有能力干什么,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叫昏君。?

比起前朝大明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皇帝,清朝皇帝堪称相当优秀。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

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

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

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

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奕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24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