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李商隐入山访名僧,顿悟人生写下一首诗,看懂受益一生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23 12:05:18

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

佛说“人生有三苦”。

一苦是你汲汲营营,却始终求不得;

二苦是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偿所愿,却发现不过如此;

三苦是你轻言放弃,历尽千帆后,回首发现原来它那么美。

得不到,不满足,不甘心,所以人生才会那般痛苦。

其实归根究底不过是“贪欲”二字罢了。

钱多了还想更多,官大了还想更大,出了名了还想更出名。

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

烦恼由心起,凡境皆心造。

这一生,若我们一直困在这两个字里,那么注定是无法快乐的。

大千世界,红尘万丈,人是何其的渺小。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的。

看淡,放下,人生才会快乐。

就像李商隐所言“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这两句出自他的《北青萝》。

全文如下: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这是他在入山拜访名僧,顿悟人生后所写的一首诗,应该算是他最有哲理的一首诗了,你可以不会背,但至少要读一遍。

诗歌首联便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夕阳西下,诗人独自一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草屋的高僧。

“茅屋”二字突出了僧人生活的简朴,而“孤”不是为了突出僧人的“孤独”,而是为了渲染其住地环境的清幽,以及僧人甘于“孤独”、超脱世俗的精神。

虽然还未见到僧人,但从作者笔下不难看出,这定是一位清修苦行的得道高僧。

接着的颔联描写的是他进山路上所见之景。

诗人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随风飘落的黄叶铺满了山路,在这幽深的密林中,诗人四处张望,却始终找不到僧人的住处,那曲折的盘山路都不知走了几重。

这里连用两个问句“人何在”、“路几何”,突出了僧人住处的偏僻幽静,与开头的“孤僧”相对应,进一步表明僧人远避红尘的清高形象。

而山路如此崎岖,诗人却迎难而上,也表现了诗人求佛问道之决心。

也许真是遇到了烦恼之事,才会如此不畏艰险吧。

接下来的颈联写的是他历尽千辛万苦,见到僧人的情景。

夜幕降临,终于到达僧人的茅屋前,宁静的夜里传来他独自敲磬诵经的声音。

等他诵经完毕,诗人才进屋与之交谈,只见他倚着一枝藤,闲适而安然。

“初夜”一词点明诗人到达茅屋的时间,他是黄昏进山,而此时已是夜里,再一次强调了高僧住处之幽深。

在这荒山野岭,高僧独自居住,却仍不忘诵经,他对佛的虔诚可见一斑。

两人交谈了什么,诗人没有说,只是以“闲”和“藤”来突出高僧的那份淡然情态。

“藤”是指藤条做的手杖,僧人的清苦不言而喻,可是这样清苦孤独的生活,他却能安之若素,怡然自得,高僧的形象就此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

也许是和僧人交谈后,豁然开朗,也许是为高僧的闲适淡然所折服,诗人最后顿悟人生: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人又何尝不是呢

世界何其大,人何其渺小。

既然都是微尘,那么为何要一直纠缠在爱憎之中呢

这是高僧给李商隐的启发,而李商隐又以诗的形式,启迪了后世无数人,这便是诗词的魅力。

虽然李商隐在这次访友中,顿悟人生,写下一首诗道破人生真谛,但其实他这一生其实都没有真正的放下。

无论是仕途,还是爱情,他一直看不透,放不下,所以才会那般痛苦。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

但即使再难,我们也该学会看淡,放下。

人生无需过于执着,选择了,努力了,坚持了,便足够了。

至于结果并不重要,问心无愧就好。

愿我们都能真正做到“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低沉磁性的治愈男声,全网音频超10亿点击,每晚10点为你读诗。他的公众号: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

李商隐最悲凉的一首诗,写尽了诗人饱受人生风雨摧残的悲凉

李商隐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

他的好友崔珏,在他死后,写了两首《哭李商隐》悼念他,诗中有云:“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两句诗,是李商隐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李商隐,诗中自然多有凄苦悲凉之语,这种凄凉悲苦,在他的经典名篇《风雨》中,表达得最为痛彻感人。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

有人说这是首诗只是取第三句中“风雨”作题,实为无题诗,这大概是李商隐的无题诗读多了,看李商隐的哪首诗都像无题诗。

这首诗的主题就是感叹人生的风雨,“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喻人生的风雨,诗人李商隐一生宦海沉浮,成为“牛李党争”的牺牲品,凄凄之风雨,表达的正是诗人内心凄凉的心境。

故”风雨"是实有所指的标题,而不是借作标题的无题。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宝剑篇》,一作《古剑篇》,是唐代名将郭震的著名诗篇。诗中借古剑尘埋表达才人不遇于时的磊落不平。

羁泊:即羁旅飘泊。穷年:终生。

晚年的李商隐,过着无穷无尽的漂泊生活,写着满纸凄凉悲苦的诗篇。

诗人用《宝剑篇》来代指自己的诗作,寓含着理想抱负和人生境遇的矛盾困境。《宝剑篇》是唐初名将郭震(字元振)落魄时所作之诗,诗中有云:“非直接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捐弃,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后郭震因此诗得武则天赏识,终于实现匡国之志。

诗人李商隐,也有郭震之才,也写《宝剑篇》那样的诗篇,但却没有郭震那样的境遇,两相对比,突出李商隐内心凄凉的心境。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黄叶:用以自喻。仍:仍旧,依然。

青楼是指青色的高楼。这里泛指精美的楼房,即富贵人家。

黄叶本已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楼上的人风花雪月,超然于外,而楼下的诗人却黯然神伤,他风雨中的黄叶,倍受摧残,进一步写出诗人李商隐漂泊异乡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新知:新的知交。

遭薄俗:遇到轻薄的世俗。

旧好:旧日的好友。

隔:阻隔,断绝。

有的朋友受到世俗的轻薄,有的好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

“新知”与“旧好”是互文,意指自己的朋友,不论的新交的还是,以有的好友,因为自己深陷牛李党争,都受到了世俗的轻薄,有的刚渐渐与自己疏远。人生的尴尬境遇,更能突显世事的炎凉。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

新丰酒:《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

几千:指酒价,美酒价格昂贵。

心中想要断绝这些内心的苦楚,要用新丰美酒来消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李商隐的这首《风雨》,首尾两联用唐朝名人郭震和马周的典故,郭震和马周都有不遇于时,被人看不起的时候,但他们后来都得到了赏识,而李商隐呢?他一生襟抱未曾开,一辈子都像风雨中的黄叶,饱受风雨的摧残。

李商隐的这首《风雨》,是他一生境遇的写照,诗中慷慨悲歌,抑郁愤懑,是他在人生的尽头唱出的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文 | 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072:李商隐《风雨》

李商隐6首无题诗,说尽了世间爱情最美的模样

作者:洞见Ray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小时候,最怕的诗人就是李商隐了。

每一首诗都那么让人费解,想破脑袋也弄不明白诗中的真义。

到后来,偏偏最喜欢李商隐,因为义山的那些情诗,句句深情绵邈,感人至深。

鲁迅曾说:“我以为一切的好诗,到唐已经被做完了。”

那么情诗的这部分,肯定是李商隐甲天下了。

他用六首无题诗,写尽了世间最凄美的爱情。

01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这是李商隐留给爱情的第一首无题诗。

这首诗已经在李商隐的心里藏了好多年了。

小时候爬上院墙,看到那个邻家的姑娘时,这首诗已经在李商隐的心里发芽了。

邻家的少女一点点长大,李商隐喜欢上了她。

但是少年意气的他觉得,告白实在是太俗气了,他要写一首最美的情诗送给她。

少年时最可爱的事情是两小无猜,最可怕的是,我弄了青梅,可他却偏偏撞了南墙。

一天,她嫁人了。

诗已经写好,却再也没办法寄到。

人世间最纯的爱情就是暗恋了。

一天我打开家门,却迟迟舍不得关上,只是因为你恰巧从隔壁走出,夺走了我全部的目光。

你不知道我的喜欢,我不懂你的欢喜,最后默默而散。

失恋的李商隐,带着这首诗去拜访了文坛领袖白居易。

白居易问了他两个问题:

“是你写的么?”

“是写给我的么?”

李商隐还没来得及回答,白居易却自己有了答案:

“好诗好诗,自比女子,志气可嘉,我一定会举荐你入仕的。”

有了白居易的引荐,李商隐的无题诗传阅了整个大唐,诗也终于寄到了收信人的手上。

李商隐有些惆怅,但也有不少开心:自己当年喜欢的姑娘,或许也会用自己的诗当作摇篮曲。

这已经是一段暗恋,最恰到好处的结局。

李商隐爱情里第一个题面是:暗恋。

暗恋之所以称之为暗恋,因为它总是未解之谜。

《越人歌》中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暗恋是一个人的事,不需要结果。

02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李商隐正和东都洛阳一个叫柳枝的姑娘打得火热。

两厢情愿,眉目传情。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柳枝是商贾人家,李商隐是士族子弟。

商人和士族不能通婚,这是铁律,李商隐的初恋没得到两家的支持。

家人们说,爱情就是一场精确匹配的 游戏 ,最最重要的就是门当户对。

但是一腔热血的李商隐哪能管这些阻碍,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对柳枝许诺:“我上京赶考,功成名就之时,就是回乡娶你之时。”

在爱情里昏了头的李商隐,只顾着匆匆许诺,完全忘了给许诺留下一个靠谱的日期。

那时候,他还年轻,还不懂:

男人的青春很长,等得起;女孩的青春太短,来不及。

赶考的那年冬天,李商隐的表哥李让山托来了消息,柳枝被豪门“东诸侯”强娶为小妾。

有情人不成眷属。

相隔千里,李商隐有心无力,只能感慨造化弄人。

再次得到柳枝消息的时候,李商隐已经垂垂老矣。

此时,他才知道,当年自己曾爱过的女孩,过得很不好,被暴凌,被关禁闭,最后沦为歌妓。

而这凄惨的下场只是因为,她的心里住进了李商隐,就再也走不进第二个男人。

世上有一种爱情叫做“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是九头牛都拉不回的倔强。

李商隐以为柳枝嫁人了,爱情也就散了。

他不知道,刻骨的爱情,在一起可能是一时的,爱却可能是一辈子。

李商隐爱情里的第二个题面是:我等你。

柳枝等得太久了,她始终幻想着有一天李商隐能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官袍来娶她。

然而,有的爱情,是无期徒刑。

03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将他一生最好的两首无题诗,送给了同一个女人。

她叫作宋华阳。

她跟李商隐是一时的恋人,又是一世的友人。

宋华阳是公主的侍女,在玉阳山修道。

李商隐的每一段感情似乎都在惹事,这一次惹上了宗教和皇家。

公主撞破了李商隐和宋华阳的恋情。

这哪能忍?公主当场就想把李商隐杀掉。

但是怜惜李商隐才华,公主心软了,把李商隐赶下了山,不许他们再见。

李商隐和宋华阳只能谈起了“柏拉图式的恋爱。”

两人频频互寄书信,李商隐也经常为宋华阳写诗。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两人从恋人情人,变成了知己知音。

李商隐一生的坎坷,却也因为宋华阳的加油打气,一直不缓不急地前进。

他背负了很多的挫折,走得很慢,但是每一步,都入地三分,绝处逢生。

李商隐的第三首诗、第四首诗的题面是:知音。

很多的爱情,走到最后,都是我懂你,我陪你。

陪伴,是人世间最长情的告白。

是陪着你,从莽撞少年,走到霜雪满头。

04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商隐终于成家了,也娶了一生最爱的女人。

可是好的爱情,往往会受到坏的折磨。

他的妻子是李党派系王茂元的女儿,他的恩师令狐楚却是牛党的台柱。

李商隐的这一次爱情,又惹到了政党。

两党都觉得李商隐跟对方有牵涉,于是李商隐被雪藏,被远调。

成亲以来,李商隐和妻子总是聚少离多。

但是李商隐无怨无悔。

写这一封无题诗的时候,李商隐被发配到了西北荒凉地。

他收不到妻子的消息,却断定,妻子在想他。

好的婚姻是什么,是就算我们相隔万里,就算我们在默默吃苦,但是一纸婚书,给了她承诺,给了他家庭。

他们就能相信彼此有牢不可破的未来。

李商隐的第五首诗的题面是:我相信。

我相信,我们吃过了足够的苦,就能一起过上幸福的日子。

我们相信,只要有爱情,就一定能熬过所有的苦。

05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写下最后一首诗的时候,李商隐已经老了,已经单身了半辈子。

他最爱的妻子在他中年的时候,一病不起,离开了他。

他没有续弦,也没有娶小妾,一个人孤零零走了半辈子。

作为全大唐最会写情诗的男人,想嫁给他的怀春少女多得吓人。

可是李商隐却一一婉拒了,甚至连好友强行送过来的侍女,也老实地退了回去。

好多人都说,何苦呢?

干什么要这样子折磨自己。

爱情就是过日子,没有人,哪来的日子。

可是李商隐却跟 历史 上那些所谓“痴情诗人”不一样,他没有一边写悼妻文,一边纳小妾。

他所知道的爱情是: 她若活着,我陪她一生;她若离去,我想她一世。

愿得一生痴情人,朝若青丝暮成雪。

李商隐这个情种,一生爱过四个人,却择一而终。

这似乎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爱得太多,会滥;爱得太少,会淡。

李商隐的爱,不浓不淡,一首诗刚刚够铺满。

0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

彼时,他在巴蜀,妻在长安。

蜀路难行,世事难料,他怎么会想到妻子已经在两个月前的夏末去世。

阴差阳错,也就天人永隔。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最后一首诗,题面是: 我想你。

妻子王晏媄离开后的每一天,李商隐都在思念。

有时闯入梦中,有时落入诗里。

刚写些景,纸稿上却全是亡妻的样子。

湿了纸稿,枯了白发。

……

我们一直都读不懂李商隐,因为爱情的真相,恰恰是无题。

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吃尽了爱情的苦,李商隐却始终没有自怨自艾。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如果爱情本就无题,那还想什么?

如果相思没有益处,何必再惆怅?

人只有活的够好,爱情才有所附丽。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才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李商隐的一首律诗,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最好详细些,谢谢!

你好!

锦瑟》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人们所喜爱,也是最晦涩难懂的代表作,是唐诗中的佳作,也是现代朦胧诗派的偶像,因而,对这首诗理解,也就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故拟作逐句赏析,加入一己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锦瑟无端五十弦”锦瑟的制造者是在什么样的人生境况中想到造锦瑟呢?锦瑟为什么要五十弦呢?这弦、柱中有青春年华,峥嵘岁月,浮光掠影般的重现,刻骨铭心般的凸现。弹奏者、制造者在锦瑟中倾注了毕生心血,浇灌着锦瑟,使锦瑟在岁月的光与影、声与色中被打磨得多姿多彩、熠熠生辉。看到锦瑟,引发人们种种联想与猜测,其间的人生故事是春风和暖、是夏雨滂沱、是秋风萧瑟、还是冬风凛冽。一弦里有一年四季变化莫测、风起云涌的故事情节,五十弦里又该有多少呢?五十弦都演奏起来又将是怎样的翻波涌澜呢?一弦一柱,点点滴滴、层层叠叠,堆砌了多少爱恨情仇,留下了多少遗憾愧疚,花样年华里的故事不应该波澜不惊。有多少绿肥红瘦,又有多少竞绿争红?事非经过谁知个中滋味,事曾经过谁又能用巧言令语准确表达个中三昧。无端的锦瑟,你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被制造、被打磨、被经过、被弹奏、被创造、被篡改、被压没、被摧残呢?
“一弦一柱思华年”琴弦瑟瑟,必有佳音。锦瑟的世界里曾经有过花样年华的精彩。追忆逝水年华,那年华里有青春逼人的气息和卓尔不群的追求。年少轻狂所以一切都不在话下,一切都可以拥为己有,雄睨天下放眼四海欲使全球天翻地覆,热血男儿不免要奔走江湖浪迹天涯建功立业,就是书生也要施展才华匡世济民为国分忧,锦瑟弹奏过多少疆场征战和朝廷争辩的画面,序齿排班上书言事战旗飘飘沙场角逐赢得生前身后名,十面埋伏的音符在激荡地跳跃出绚丽的人生画卷。大弦嘈嘈小弦切切,春风中,月夜下,曾有甜美的爱神撒播过爱的种子,一抹绯红曾把俏脸装扮,一缕情思曾把寸心搅乱,一枝柳条曾将情郎牵拌。红楼里至情至性的女子演绎了多少人间春色和情爱故事,锦瑟轻拢慢捻,娓娓道来。这华年里有青春骄傲的歌喉传唱内心的纯洁和欲求。自然,一切不会一帆风顺。会有少年维特式的烦恼,会有秋日私语的宁静素美,会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怅惘悔恨,会有波浪翻滚的内心煎熬。虽然如此,可仍然像夸父逐日般做堂吉珂德式的英雄。思往昔,峥嵘岁月稠。
“庄周晓梦迷蝴蝶” 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是鱼儿在水中游玩嬉戏得不亦乐乎呢,还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锦瑟的音符曾经为迷惘的思考者留下一席之地。就是那蝴蝶,从战国的哲人思索演变成梁山泊与祝英台坟前的情侣精灵,又成为网络上流行音乐引起轰动效应的始作俑者,就是那蝴蝶,翩然飞翔在花从中,把花花世界,锦绣乾坤看了个遍,在蝴蝶的世界里有自然界的花开莺飞,情意绵绵,牡丹雍容华贵,芍药纯洁无暇,迎春俏皮泼辣,腊梅傲然怒放,桃花灼灼其华,海棠睡姿可爱,荼麋花事未了,榴花亮得耀眼,荷花红得别样,蓼花红得发紫,桂花飘香千里,菊花独占鳌头,百花十月朝圣,蕉花独出心裁,水仙结交两季……。这蝴蝶就着花丛把鸳鸯蝴蝶梦唱了个酣畅淋漓。庄周从梦中醒来,蝴蝶已翩然远飞,留下一帘幽梦,任后人千古凭吊,思绪悠悠。世事变化无常,早年的雄心壮志已化做过眼云烟,儿女情长难免英雄气短,这一梦不是黄粱美梦,不是梦回吹角连营,而是十年扬州的薄幸梦,是弹铗归来呢还是鼓盆而歌,不得而知。庄周不应迷蝴蝶啊!
“望帝春心托杜鹃”惜春常怕花开早,匆匆春又归去。锦瑟声声,弹奏着高尚者的墓志铭。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要做尧舜的继承人,将江山拱手让与自认为有才德的君王,谁料识人不淑,大好河山交与了不会理政的庸碌之辈,比之刘皇叔大意失荆州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更为凄惨,禅位退隐的结局不是天下大治,上下融合,而是分崩离析,支离破碎,最后国破家亡,一代君王的魂魄竟身死化鸟,每在暮春季节啼苦,以至口中流血,啼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在杜鹃的啼叫声中,有汉献帝违心被挟、郁勃难舒的激愤之音,有刘阿斗乐不思蜀,装疯买傻的无奈之举,有唐哀帝无力为治,拱手相让的凄惨之路,有宋徽宗遗祸子孙,靖康之难的变节之事,有崇祯帝励精图治,回天乏术的牵强之行,有宣统帝逆流而上,复辟无望的没落之道……华年逝去,理想落空,空有一腔遗恨向谁诉说,谁又有时间去听一个落魄者的理想抱负呢?在魑魅魍魉把关,百鬼夜行昼走的世界里,望帝的春心有谁能解,又有谁能变大乱为大治呢?杜鹃声声,精卫在衔木填海,杜鹃声声,刑天在舞动干戚,杜鹃声声,霸王在乌江别姬,杜鹃声声,玄宗在京外偷安……。锦瑟的曲调在这里变奏而为异音,感世伤时,终成迷梦。
“沧海月明珠有泪”沧海桑田天天变,时世如棋局局新,可无论世界怎样变幻,锦瑟的曲调里不会再有青春激昂的声响,李白的飘逸潇洒终究要被杜甫的沉郁顿挫所代替,大李杜的盛唐气象终究要被小李杜的晚唐迷失所代替。即使如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心态也不会及时做转化,与时俱进也要有个摆脱过去的渐进过程,回想昨日的辉煌,看看眼下的窘迫,不免百转千回,心不能平了,“南海有鲛人……其眼能泣珠”在月明之夜,在清风之中,鲛人泣泪,颗颗成珠,诉说了无尽的哀怨与彷徨、凄凉与迷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珍珠从蚌壳中生出,蚌壳在大海中孕育,其孕育过程痛苦而艰辛,在月明海静之时,蚌就向月张开。蚌中珍珠得月之光华,才显得分外晶莹。月亮是天上珍珠,珍珠是水中月亮。珍珠在蚌壳中憋得太久,只能在月夜才可露面,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因为等待的过程过于长久,堆积的思念过于漫长,所以倾吐之时,便如汪洋一泻千里,天上飘动着浮云,地上吹动着微风,海上荡漾着细浪,天上人间,此时无声胜有声,比之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虽说多了些时间,可其有关风月的浪漫和如胶似漆的爱恋却没有丝毫的削减。月华如水,耀亮了珍珠,珠光若月,辐射了大海。在遥遥相对的视线里,发现和丰富着彼此的美丽,散发和成熟着相互的魅力。这个时候的珍珠不再是鲛人泣泪,而是大放异彩。即便流泪,也是喜极而泣。经过等待和思念更懂得珍惜和拥有,经过离乱和颠沛更明白长治和久安。并不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是以浪漫的心态,积极的行动来渴望,来迎接下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来临。
“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玉石天下闻,日暖生烟成奇观。陕西蓝田县东南的蓝田山,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所产玉石质地优良。在阳光的照耀下,发生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加上玉石自身资质优良,玉器本身吸纳天地精华蕴藏玉气,在日光的朗照中自会冉冉上升,形成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鬼斧神工,天地造化,妙手偶得。自然的美景,除了给予人们感官上的享受之外,更多的是带来了精神上的想象与思考。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感生活正如这如烟的玉气,遥看成烟近却无,距离产生的朦胧美感只能是在远观不亵玩的前提下产生。这种暗藏心底却接近不得的爱恋,这种单相思式的追求,这种怕接近而丧失了爱的功能的心理,让原本就迷惘的内心显得更加彷徨和无助,暗恋如梦如烟般飘渺于阳光下内心世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爱愈切恨愈深,接近了,靠紧了,相互要求了,在爱的甜蜜转化为生的重压,不堪其累的反复重叠式的家常生活会使童话中的王子变成一丈之内的夫君,公主蜕变为灰姑娘,这个时候的生活正如阳光下生烟的玉石,是玉石由顽石一块雕磨成价值连城的宝玉的过程,也是夫妻由热恋中的情人升格为生活中的亲人的过程,没有狼烟四起,没有烟花示爱,又见炊烟升起,又闻人间烟火。爱情演变为亲情的过程大抵如斯,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爱情生活如此,政治生活也当若是,“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既有虚无缥缈不能实现而焦灼等待的过程,又有能够实现需要锻造身心而日暖生烟的过程。在理想和现实的相互打磨下,顽石成玉,玉汝予成。
“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面对爱情生活上的扑朔迷离,政治生活上的回环曲折,日常生活中的凄清迷离,任何人都难免魂牵梦萦,割舍不了。风光旖旎无限、令人甜蜜陶醉的纯情世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如亭亭净植,香远益清的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只能是等待,等待高潮的来临。拥兵百万夺天下,朝做朝堂号群雄的政治生涯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如雍容华贵,领袖群伦的牡丹,可欣赏而不可攀折。只能是等待,等待时机的成熟。闲看诗书乐观天,品酒茗茶赛神仙的闲散生活是望而不可即的,如遗世独立、飘逸出尘的菊花,可敬慕而不可玩笑。只能是等待,等待上天的垂青。这种种感情生活在等待中成为追忆。追忆逝水年华,青春的世界美妙至极。哪个少男不风流,哪个少女不怀春,对朦胧而神秘的感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过程,其本身就是净化心灵,健康成长的过程。柏拉图式的爱恋让多少寂寞不堪,骚动不已的年轻人化做传播福音、追逐事业的天使。在释放自身能量,展示自我特长,吸引众多目光的过程中,英俊的少年嬗变为自信的青年,在发挥自身优势,绽放如花笑靥,引领时尚风头的过程中,漂亮的少女渐变成柔情的女子。这种充满期待和神往,充满病态式的痛苦蜕变和戏剧式的喜悦接纳的过程,是等待的过程,也是令人追忆,不能忘怀的过程。青春的世界里更多的是对于功名利禄的追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不等闲,少年头上青丝生,贺大功”是理想的境界,“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更是追逐的目标。因为年轻,所以锋芒毕露,因为年轻,所以无所顾及,因为年轻,所以壮怀激烈。可是年华易逝春易老,回首往事,本该不因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而悔恨,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岂能事事顺心,有些事情只能是等待,只能是期待,只能成为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迷惘给了我迷惑的眼神,我却用他来寻找清醒。”情感生活中的种种悲欢离合,显然不是处于一种状态中,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欢乐时光,也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伤怀时分,年轻的时候,更多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及至到一定年龄后,才能够宠辱不惊,淡定自如地看待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然而,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树欲静而风不止”,禅定的境界不会持续太久。个人的生活好象并不是完全由自己把握,于是还有“红稣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落寞时分,回首往日如歌岁月,难免心潮起伏,怎能不发出惊呼:“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就这样,在跌宕回环中完成了对情感生活的认知和审美过程。其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爱情生活,原本没有统一的模式,只有个性化的追求,两个本来陌生的异性,由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相亲一步步发展,最终成为围城中夫妇,这中间发生的情感波折,爱的旅程,别人有发言权,自己更有体悟力,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使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流言蜚语,又怎能抵的上“乳燕飞华屋”“东城渐觉风光好”的如胶似漆。于是,迷惘变成了迷醉,想象变成了行动,现象变成了本质。经历了风雨后更懂得珍惜的重要。惜缘惜富惜人生,爱花爱家爱生活。政治生活中迷宫似乎更难说破,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气干云,有“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疆场驰骋,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战战兢兢,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醍醐觉醒,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一时豪兴,有“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苦闷彷徨,有“宦途弃掷须甘分,回避红尘是所长”的决绝思考,有“往事不可追,来日犹可谏”的心底呼唤,有“田园将芜胡不归”的愤慨激怒,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欣喜若狂。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俊逸……种种情思,不一而足,身处其中,岂不迷惘!
对《锦瑟》的剖析,好象还有言已尽而意未穷的地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好在“道可道,非常道”、“得意忘言”、“得鱼忘筌”、“不入窠臼”是更理想的境界。期待《锦瑟》有更出彩的解读和赏析,期待李商隐有更多的追星者和粉丝族。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说:“ 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 )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 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可能不够详细,但望你满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20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