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更好地
理解人生
>>>文/远离尘嚣<<●
吃过午饭有人提议到旌湖边观鸟去,大家都赞成,一行人也就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湖边。
湖边早已是热闹一片了,有的围坐着;有的站着远处看鸟飞;有的拿着钓鱼竿钓着,也不知道能否钓得着,只为了自娱自乐;有的正围着桥栏杆喂食着鸟。远处看着鸟儿们上下翻飞着,身手着实敏捷,游人随便抛出的食物红嘴鸥都能轻松叼到嘴里。
忽然想到一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感慨来。也有野鸭子在水中捡食落下的食物,偶尔有掉下去的鸭子们争着飞奔而去,为了抢得先机,它们也会呆在人多的地方。有的鸟儿可能是吃饱了,可能是飞累了停在浅没入水中的拦埂上休息着。
远处也有黑鸭子时而钻入水中,等它钻出水面时已经到了几米开外,或许逮着了鱼,又悠闲的游着走了。
痴情踩着淡淡的荷香,千回百转在尘间阡陌。
●
看着游人高兴的抛撒着喂食着鸟,自己也忍不住去路边摊买了一袋小饼干,也想给两岁多的小外侄孙几片,他拿着饼干就往嘴里塞,“给它吃不如我自己吃”我笑着逗他,煞是可爱!随手扔出红嘴鸥就轻轻松松的接住了,也想逗逗鸟故意扔得远一点,可鸟儿好像知道你的意图,也飞快地接住。可叹鸟儿要生存也练就了一身本领,不由得想到我们人类为了生存不也得学会一身本领吗
继续沿着旌湖堤岸朝对面走去,远处有几只白鹭正贴着水面飞,忽上忽下是在观察着水下鱼儿的动静。红嘴鸥不怀好意的也时常伴随着它们起飞舞着,在适当的时候,它们也会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对红嘴鸥有那么一丝讨厌起来。但这也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我们不能以个人的喜好去判定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人类不也如此吗 今天不努力,明天就会被淘汰。
打破过去的僵局,只求在未来活得更好。
●
湖边低矮草地上,有动物爱好者正拿着高清相机拍下这些鸟儿们的优美舞姿,想必在他们的相册里一定有美丽的风景画。有幸在岸边欣赏到他们展示的杰作,留下了鸟儿们最美的瞬间,有优雅的白鹭,有遨翔的白鸥,还有似鸳鸯的绿鸭,黑鸭子钻进水的镜头…太美了!一行人继续往前走,累了路边坐下歇息,摆着些家长里短的事,时而也发出开心的笑声,时而小外侄孙吹着他表叔给的口哨,开心的看着,他像一个小教官,吹一声就能让大人站起来,立正稍息!他开心的玩着。看着大家开心也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曾经积在心中的孤独感也逐渐消失。
一行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近黄昏,也到了倦鸟归巢的时候了,顺着湖边我们也回到了家,结束了一趟惬意的旅程。
待你天涯归来,为你洗去一路的风尘
作者简介
Inroduce
历原创散文|故园只在旧梦中(原创)
史原创原创散文|桃花遗落的梦
文原创原创散文|诀别无尽空虚
章原创散文|秋天的雪花有甜味(原创)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游记散文(精选38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记散文(精选3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记散文 篇1
鸿蒙以后多少年,只有善于攀援的金丝猴来游。以后又多少年,才来到了人。第一个来者黄帝,一来到,黄山命了名。他和浮丘公、容成子上山采药。传说他在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40公尺的光明顶之傍,炼丹峰上,飞升了。
又几千年,无人攀登这不可攀登的黄山。直到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才有个诗人来到。即使在猿猴愁攀登的地方,这位诗人也不愁。在他足下,险阻山道阻不住他。他是李白。他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拔1860公尺的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的绝顶。有诗为证: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惜升绝顶,俯视天目松。李白在想像中看见,浮丘公引来了王子乔,“吹笙舞风松”。他还想“乘桥蹑彩虹”,又想“遗形入无穷”,可见他游兴之浓。
又数百年,宋代有一位吴龙翰,“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看来那时候只能这样,白天登山,当天回不去。得在山顶露宿,也是一种享乐。
可是这以后,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能登上莲花峰顶。汪以“从者七人,二僧与俱”,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登山队,“一仆前持斧斤,剪伐丛莽,一仆鸣金继之,二三人肩糗执剑戟以随。”他们只到了半山寺,狼狈不堪,临峰翘望,败兴而归。只有少数人到达了光明顶。登莲花峰顶的更少了。而三大主峰之中的天都峰,海拔只有1810公尺,却最险峻,从来没有人上去过。那时有一批诗人,结盟于天都峰下,称天都社。诗倒是写了不少,可登了上去的,没有一个。
登天都,有记载的,仅后来的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
游记散文 篇2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有幸游览了天堂之城苏州。
到达苏州的第一站是狮子林。狮子林、拙政园、网狮园和留园一起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狮子林是个私人花园,有公顷。林内长廊里铺着京砖,京砖十分珍贵,在皇室贵族家里才有。长廊尽头是”燕誉堂“,就是男女主人接待客人的客厅。进入**,仿佛踏入了世外桃源,神仙的居所。亭、台、楼、阁样样俱全。抬头一看,一块巨大的扁额上写着”真趣“两个字。说起这两个字,还有个小故事呢!故事要从**的假山迷宫说起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假山迷宫走了两个时辰4刻都未能走出来。走出来后,丞相想让皇帝为亭子取名,皇帝觉得那迷宫十分有趣,便取为”真有趣“亭。丞相认为此名太俗,便说:”皇上,你写的‘有’字比王羲之还好,能否赐于我?“乾隆听后高兴坏了,就把”有“字赐于丞相。亭子的名字就变成了”真趣“亭。
很快到了去下一个景点的时间了,可我还意犹未尽。寒山寺特别小,但因为一首《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伴钟声到客船而变得有名。
接下来我们坐船观光江南水乡的风景。一路上,船经过了胥门、仓门。当年林黛玉就是从仓门离开苏州,前往荣国府的。
最后一站是皇家园林---盘门。盘门内仍留存着当年吴国修建的城墙,这城墙分内外两道。内外城墙的作用就是可以把敌人引到内外城墙之间,然后一举歼灭。城门上还有个“品”字型的”灭火器“。只要敌人烧城门,城墙上的士兵就可以通过那个“品”字感觉到,然后把护城河的水引入城门上的凹槽浇灭火。古人真是好聪明啊!
苏州的行程匆匆结束了,下次如果有机会,可以继续深度游玩一次吧!
游记散文 篇3
知道婺源是从我父亲开始的。他爱喝茶,尤其是婺源的绿茶。
真正认识婺源,是在我们单位组织的“三八“妇女节活动中,让我走进这个被人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婺源除了茶叶外,最具特色的还是它那古朴典雅,装饰精美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与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风光如画。
婺源位于江西的东北部,属上饶管辖区。古属安徽歙洲。有诗赞曰:“盘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
暮春的一日,我们随团来到婺源的第一站李坑村。李坑村始建于北宋,这里是名符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蜿蜒的溪流,如一条飘带,清澈见底。间或有木桥、石桥横跨其上,风情万种。两旁则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走进院墙高耸古房,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天井,在天井的正下方放有一个“太平缸”,据说是保全家幸福。雕刻是这里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家家精雕,户户细刻。有石雕、砖雕、木雕。不论是官邸还是民宅,都会在梁坊、斗拱、门楣、窗棂等处刻上花鸟虫鱼,戏文人物等。从这些雕刻中可以看到在当时手工雕刻的精致细腻,真让人叹为观止。
奇怪的是这些经历了数百年历史的老屋不需打扫也不会结蜘蛛网。
从李坑乘上挂有红灯笼的木筏顺流而下,一路上欢歌笑语,来到江湾。
这里物产丰富,以绿茶和雪梨久负盛名。这里文风鼎盛,据村里人说从古至今孕育出一批学士名流,著术就多达88种,任七品以上官者,有25人,还有经济学家、教育学家等等,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的代表。
村中还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徽派建筑,极富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第二天,我们随团游了宏村,彩虹桥等景点。
婺源两日游,让我们深深领会到了徽派农业文明的精彩与美丽。
游记散文 篇4
去青海的第二天,我们去了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在去的路上,导游介绍青海湖是地壳运动,山崩地裂而行成的。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原来有一个卓玛姑娘,她结婚以后她丈夫出去了很长时间,卓玛很想他。有一天,卓玛在打水的时候,他的丈夫回来了,卓玛忘了盖上水井盖,他们俩就跳起舞来,伴着他们美丽的舞姿,泉水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最后形成了青海湖。
随着汽车的行进,看湖水的色彩不断地变成淡蓝色,亮蓝色,宝石蓝,而湖水是那么清,可以清楚地看到水草的每一片叶子。湖水很蓝,跟天上的颜色一样,蓝天和白云与湖水相接,水天一色,蓝天在水中的倒影,让人感到水更蓝,天更青,白云点点,美不胜收。湖面很大,像海一样宽阔。站在湖过,看着水鸟翩翩起舞,真想我成为一只小鸟和它们一起飞翔。
我们在那里吃了午饭。他们那里还有卖湟鱼的,盛传味美而营养丰富,但是湟鱼每年只长一寸,是国家保护动物,由于水位的下降和人为的任意捕捞,面临着绝种的危险。我们是不会吃的。吃完了饭,我们去了湖边玩,发现一只小藏獒和两只小鹿。我们跟小鹿和了影,还逗它们玩,小鹤姐姐走,小鹿也跟着她走,真是有趣。我们又坐了快艇,真爽呀!浪花都到了手上,湖水咸咸的,很凉。快艇还向青海湖的鸟岛附近转了一圈,我也看见了朦朦胧胧的鸟岛,矗立在波光鳞鳞的湖面上,真美丽啊!但是妈妈说快艇会污染湖水的生态环境,会使湖水变脏,她拒绝乘坐。
青海湖是藏民心中的“神湖”,是雪域高原上的一面镜子,我们祈愿这面镜子永远洁净,永远不会消失。
游记散文 篇5
在烈日的照射下,随着虫鸣叫声,我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起初,心中百般不情愿,因为团中没有与我同龄的孩子,未到火车站,我便感受到了一阵孤独的凉意,然而一切都并未像我想的那么凄凉。我很快便与吴正曦相识,因为年龄相仿,所以住在一起,我们一起玩耍,使这次游学活动增添了很多乐趣,我也学会了许多他身上的长处。
到达浦东,我们首先前往亚洲第一的电视塔――东方明珠。它由三个大球和数个小球组成,我们在上面领略了浦东开发区的全景,欣赏了伟大祖国最为繁荣的疆土;登上第二层之后,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升起。当我还沉醉于美景时,无奈时间不足,我们只好挥一挥衣袖,与之告别。
第三天,我们前往了上海科技馆,在机器人馆中,我了解了每种机器人的运作原理,在兴奋于眼前景象之余,我不得不感慨祖国的科技发展之迅速。我也更加坚信创新型国家的实现,必将指日可待。
第四天是最激动,也是最累的一天。我们伴随阳光前往上海欢乐谷,我们感受了许多刺激的游戏项目。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摆锤了,它高41米,最大倾角可达145度,最高时速为120公里每小时,我体验到了失重、超重、加速、减速的刺激,那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下地后,我的双腿有些发软。此时回忆起来,仍然有些后怕,但也让我增加了不少勇气。
这次游学使我学会了团结和坚强,同时我也领略了上海的繁荣与昌盛,上海的每一寸土地都将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激励我在未来的一天考入复旦大学游记散文 篇6
总是听人说我们校园非常漂亮,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停下来好好欣赏过她,于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的午后,我决定好好逛一下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校园里旅个游!
站在校园大门前,映入眼帘的便是“第一实验小学”六个烫金大字,闪闪发光,在阳光下诉说着她的优秀。和门卫伯伯打过招呼,我进入了校园。
由于是周六,平时热闹的校园非常安静,微风吹过,可以听见那棵古老粗壮的银杏树叶沙沙作响。看着高高的教学楼,我拾级而上。在每个班门前,我都停了一下,念着挂在墙上的名人名言,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也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豁达这些人生哲理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出了教学楼,我向操场走去。路过花园,看见花园里头姹紫嫣红的花,我仿佛看见了春天时我们一起在花园里种花的情景――你挖坑来我浇水,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花园旁边是老师的办公楼,老师们平常在里面写教案,为我们批改作业,像园丁一样为我们这些幼苗浇水施肥,建设者祖国的明天。再往前走就是我们宽阔的操场了,红色的跑道,绿色的草地,还有旁边“增强体育锻炼,增加人民体质”的大字,都在彰显着我们校园的激情与活力。春季运动会时同学们矫健的身影仿佛又呈现在眼前。
在校园里旅游,看过校园的一草一木,就好像做了一次全新的探秘活动。已经六年级的我很快就要离开这个美丽的校园了,下次再来就应该称她为母校了吧。
游记散文 篇7
农历四月二十,初夏芒种,与友人共游苏州,车程不过两刻,心中如隔三秋。
初到苏州,每一条小巷,都饱含历史的熏陶,文化的底蕴充分暴露出城市的热情,古朴,低调。
苏州人的热情,是让人无法拒绝的善意,苏州人的美,总有一种内在的沉淀。亭亭玉立,不施粉黛,娥眉轻蹙,丹唇轻启之间自有一番别样的妖娆。愿支一只小舟,在江南朦胧烟雨中摇曳,淡看清莲初开。
拙政园,水过桥头绕楼阁,人在亭台水中央。
多走一步,景色焕然一新;少看一眼,已是过眼云烟。水,亭,楼,桥,处处新奇,复杂的缠绕,让人不得不去发现她的巧妙,居然找不到一处相同。漫步园中,每条路都是一个惊喜。
狮子林,雄狮稳坐山上山,奇山怪石洞中洞。
穿来穿去,不知身在何处,干脆放弃,随着洞中的蜿蜒,亮光之处,怪石嶙嶙,千姿百态,灵性十足。窗洞的巧妙,在于背后的景色,摇曳的翠竹,奇怪的山石,苍老的树藤,每一处都宛如一幅风景画。
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枫桥夜泊》,刻画在古寺的每个角落,穿越几百年后的夜晚,客船依然等待着曾经的故事。
虎丘山,袅袅云烟听竹声,涓涓流水化墨香。
走在虎丘山上,让人难以停住脚步,别院,古塔,书轩,茶舍,竹林,每一处的精彩,都需要镜头的定格,古人的淡泊,带来的却是今人难得的清净。
苏州很累,累的是历史的沉淀;苏州很惬意,惬意在亭台楼阁间的江南小调;苏州很复杂,复杂在山,水,树,亭之间的美妙。
游记散文 篇8
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那么幽秘的云山,我是寻不到你的真颜,既使你飘渺的幽影也不能在哪块摩崖偶尔映像你的瞬间,只在云深里听得流泉的节拍,象是你的足韵轻轻摩娑草叶的乐音,或是你采药炼丹的真言咒语。确然,我终是寻不着你,这“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禅机道破云天的寥廓和寂然。我不若化作一抹流霞,漫过时光的牢笼,氲氤着奇花异草,在那断崖的飞瀑里,等你“五彩”妙手的点拨;或在流泉的磐石上漫回,等你盘石而坐吟唱你游仙的歌诗;或附丽于棋盘,等你“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忘机;或缭绕于丹炉上,等你的丹气灵光遨游太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郭璞峰,因郭璞的足迹与传说而名。等中的想象终不能梦圆与你的神交,不等了。也许是友约,也许就是你约,我终于登上青山,与你交游。
不用说入山时映入眼帘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古扑;不用说山峦叠嶂,峰回路转,?f岩峭壁,古树虬曲的雄势;不用说时激时湍,或瀑或洄的流泉;不用说松风涛涛,竹篁幽幽的“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悠然;不用说摩崖“愚公次”等石刻的雄浑与探究;也不用说峰顶天池的澄澈与幽静;也不用说那些传说与神话与残砖遗石。这些都是你的家珍,数不胜数,也无需去数。我们不妨用我们的眼用我们的心境,如“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那样细细品偿慢慢回味,放下时间的束缚,或许我们也就化为郭璞或是那些无名的隐者仙翁,采药炼丹,禅坐忘机,从闲游中悟出生命的真谛。
于是,我盘坐于石上,冥想中有流泉的声音“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渺渺然,渺渺然,云深不知处游记散文 篇9
都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一直认为这是浮夸了,即使看了照片,也以为形形色色、青树翠蔓本事园林共性,并无特别之处。
然而今年暑假,我却走进了苏州园林,走进了这个如花般美妙的世界,我震撼了!
听说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是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拙政园无疑成为了我们选择的第一站。拙政园具有旷远悠久,古朴自然之美,所有的红木花窗都有不同的木雕图案:有的是西厢记的故事,有的是神话传说我最喜欢的是秫香馆和浮翠阁的构造。秫香馆飞檐拱壁,一看就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浮翠阁是二层楼阁,全部为紫檀木筑成,听说它已历经了500多年的风雨。
我们黄山宏村,是水做的。宏村的水穿堂过巷,流经千家万户,几乎藏在宏村的每一个角落,或许它不起眼,但在它那种灵性感染下,宏村的古宅深院便有了生气。而这里的水的格局更让人称绝,这些建筑有一半都是临水而建的,因为有水,所有的建筑似乎都灵动起来。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荷花池水了。以荷花池水为中心,“小沧浪”就坐落在它的旁边。沿着荷花池水,我们又来到了“见山楼”。每到一个景点,我们都如沉浸着荷香之中,又情不自禁的赞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欣赏一处,我们都如漫步在水中,水波荡漾,拨动着我每一根心弦,自己也不觉得“荡漾”起来回过神来,我已离开荷花池水了,回看这些精巧的园林、别致的布局,这么灵动的水,怎能不叫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呢?
拙政园虽然只是苏州园林的一个缩影,但它却是“苏州园林甲天下”最好的诠释!
游记散文 篇10
从不曾想过要摆脱尘世,亦不想受世俗所限。虽住在海边,却并没心情时常赏景,今天无意中走到海边,才体会到这别样思绪。
一个人静静的漫步在细腻的沙滩上,入眼之处皆是浩瀚的大海与无际的天空,白色海鸥点缀其中,平静的海面上,寂籁的天空下,因为有了海鸥的点缀而愈加美丽,未曾仔细听过海鸥的歌喉,今日有幸抛却烦恼,细闻其声,才发现美丽身影一直在身边徘徊,动听旋律一直在耳畔萦绕,只是我们的脚步走的太快,以致忽略了这自然之美,和谐之声。
白色的羽毛,灰色的翅膀,黄色的脚蹼,可爱而不失亮丽,亮丽而不失朴素,只是简单的色调,却勾勒出了完美的身影。翱翔于无际的天空里,漫步于浩瀚的沙滩上,时而破空长鸣,时而漫步沙滩,时而低空盘旋,时而沙滩追逐。身影美不胜收,矫健而又令人神往;歌喉沁人心脾,婉转而又百听不厌。静谧的天空下,浩瀚的海面上,百鸟齐飞,百鸟齐鸣,独享这自然之美,领悟这凡世之景。
都说鹰是天空之王,那么海鸥则是海边之天使,美丽的身影,优雅的身姿,动人的旋律,唯美的滑翔,将美丽集于一身,而不争艳;歌声婉转动人,而不争名。只是静静的守候着属于自己的领空,静静的抒发着属于自己的情感,默默的淡出人们的视线,细细的品味着自己的美丽身姿。
唯美的景色,却因我的唐突出现而被打怕,一个世俗之人,玷污了这美丽之景。社会总逼迫着我们加快脚步努力前行,越来越过多的关注浮华之美,却忽略了这自然之美,来自心灵的震撼之美,外在美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随时间老去,而自然之美永葆青春,内在之美沁人心脾,千辛万苦的改变外表,倒不如培养自己的内涵,内秀远远高于浮华之美,只是被认知的时间较久点,却是永恒之美。
游记散文 篇11
五岳华山险居首,故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但无限风光在险峰,今年暑假,我随家人一览华山。不过,我们没有登山,而是在山脚下乘坐索道缆车上山的,因为从山脚到山顶,往返大约需要五六个小时。
从缆车出来后,我们随着陡峭直立的险道爬上了华山北峰。这儿海拔米,是传说中“华山论剑”的地方。一到峰顶,环顾四周,前面悬崖峭壁,后面万丈深壑,对面层峦迭嶂,奇石耸立,尖峰挺拔,白云缭绕;沟壑间风声呼啸,翠浪汹涌,令人顿生超凡脱俗之感,真乃人间仙境!余秋雨先生曾说:华山是北方大汉的形象,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居高临下,俯视山腰的游人成了爬行的小蚂蚁,正往山顶走来,不时抬头仰望或停顿小憩。
大海在我记忆中,有温柔的、有凶暴的,总之,都给我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回忆。下面是我整理的最优美的海边游记散文,欢迎阅读。
走过一段短路,看到平凡生活中看不到的风景,感受到人情的温暖与美好,我一个人走完看遍了所有,回归现实,我能分享给你的是什么?
怕时光会逝去,怕故事会遗忘,总是想用照片和文字留着所有。第一次搭车时就沿途在记录,不能算日志,只是写下每个点滴,在颠簸的卡车上、在等车的公路上,写下了每一个潦草的字迹。现在回头看那些文字,有些片刻至今也能还原出来,文字就是这样传承的东西。
我也要写游记。
旅行类图书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游记,一种是攻略,后者更加畅销。在这个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人们更愿意买一本书获取需要的东西,旅行攻略就是这样实用的东西。游记是旅行者的见闻与感悟,是文字与照片。你看到雪山的感受与我看到雪山的感受必然不同,或者你的故事确实很有吸引力,否则没人有耐心去听你的故事。游记,就是讲自己的旅行故事。
搭车江浙沪时我就计划好回来写旅行日志,旅行途中会定期记录每天的见闻与感受,每一个可能下一秒就会忘记的片刻都记录在小本子上。回来用八天时间下了八篇4万字的旅行日志,在我没有足够能力引起别人注意的时候,我自然甘于承受孤独。四万字写的很用心很努力,即使孤独,也要做好自己,完美,是为了下一次的不孤独。
旅行不是见闻,应该是体验。我走过的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去过,我拍下的每一张照片永远都有人比我拍得更好,唯一独特单一的就是我的感受。游记不是介绍沿路的风景,更多的应该是沿途所见的感受,是自己的心路历程。
前几天看完了小鹏的《背包十年》,这是在驴友圈很有名气的作品。《背包十年》虽然划分为游记类,但我更觉得像是一本散文集。小鹏在地球几个大洲上留下了一个个点,他的视线到达了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到达的角度,他的书的正文中没有一副配图,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在他的描述下只是书本的几页纸,短小吝啬的文字,也许只是一个微小感动的瞬间,无关于自然风光,无关乎人文情怀,只是广场上演奏的艺人,只是于这座城市相关的饿一个名人简介。小鹏的旅行世界,所见已不是最重要的额,重要的是感受体会。
我羡慕小鹏,不是为他走过的世界各地,是他能用简单文字表示内心的所有想法。
宁夏旅行日志前几天也写完了,在描述风景同时,叙述了很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其中竟然也有近乎偏激的。我像描述所见一样展示自己的内心所想,至于偏激与否也许不再重要,因为思想无罪。
散文可能是除了诗歌最考验文字功底的文体形式了,行神兼备的文字构成,零散片段的细节叙述,还能有什么可以与它相比,对于游记能写得像散文一样的人,自然值得敬佩。
我们敬佩一个人,很大程度上实则是敬佩他的内心与思想。同样的所见别人能有更加深刻的见解,能联想到更具体的实际,是独到犀利的枚举。没一个令人赞赏的行动与经历之后都有一个强大精神世界的支撑,我们会赞赏他的行动,实则是对他精神与思想的赞许。
旅行是一件挺文艺的事儿,但是文字似乎更加文艺。旅行在外能娴熟的适应新环境,能践行的解决所有难题,即使回归平凡生活但是内心依旧不会平庸,能将自己所见与所感凝结于一段段文字,是对自己行程的记录,是分享,是回忆,是留住时光的美妙。
我渴望我的笔下能流出华丽的文字,我渴望能写出像散文一样的游记。我的经历相比更多的人,只是太过渺小的举动,经历不足以让人驻足,就选择文艺质朴的'文字。不算遥远的路途的感受,所见事物自己的独特感受与认识,旅行除了风景以外背后的故事。如果内心足够强大,精神世界足够充沛,即使是近在家门的旅行,也能有超脱世俗的观点,结合华丽的文笔,就是最棒的游记。
文艺实现的方式有很多,也许文字是最简单最经济的实现方式了,阅读是一件太过美妙的事情,通过阅读无数文字之后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塑造,再以此为基准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这是走向文艺最经济的路线。理想,也许并不是一件昂贵的事情。
喜欢在豆瓣听音乐,豆瓣的电台模式,一首喜欢的歌只能听一遍,过后就会被随意切换消失,实在喜欢的就分享到微博里,留一个链接,以后可以再听,每次分享微博时总想艾特一些朋友,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愿意分享给别人。旅行的收获也是这样,我们总愿意将自己认为美好的事情分享给自己在意的人,带给自己收获的事物应该也可以带给别人收获吧。
文字是太过珍贵的东西,我们愿意在社交网络上上传成堆的照片,却不能静下心去完成一篇完整的游记,甚至在照片下方连一些文字解说也没有耐心添加,这是这个时代的通病,不是一两人所致。在时代的不合理洪流袭来时,渴望获得内心富足的人应该勇敢站出来抵御这一切变化,我们想做什么样的人,渴望过怎样独特的生活,就应该在大多数人沉默时做出相应独特的行动,为了富足的内心与渴望的未来,做出自己的努力。
游记是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我认为我经历的一切有意义时,我渴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但是这一切只能是期望,在文字沉默的每一刻,我就是唯一的读者,在那些文字没有像散文一样优美时,我只能要求自己写出更棒的文字,而不是要求别人的停留驻足。在一件事情自己做的不是做够好之前,所有的孤独都要自己承受,静静等待,等待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在这一天带来之前,接受孤独,努力做得更好。
我的旅行,我的游记,我的孤独,我的未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16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连载小说|恐怖小说·鼠
下一篇: 诗词:岁月词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