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散文精选|金钱

七里香 2023-07-23 09:48:05

如何

更好地

理解人生

>>>文/紧握手中的梦想<<●

当艺术与金钱碰撞,会是谁胜出呢

文人总是有些清高的,不爱谈钱。

可你只是一个俗人,也不是什么有名的作家,一篇文章的稿费都算不上一杯奶茶钱,你想要拥有财富

偶然间,你看到一则征稿主题,“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奖金很丰厚,可你选择了退却。

必须承认,你不会写小说。

更更重要的是,你从未拥有过实质意义上的巨额金钱。

你有很多忧愁,可你没有足够的金钱。

财富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麻烦,让你少很多忧愁,还可以让你很快乐。但暴富也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这不过是句废话。

你还记得,你从自己手里挣过的最高的一笔金额是一万块钱。

不是打工,不是自己特别有意识地去追求,那只是你参加比赛意外收获的一笔奖学金。

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嫉妒和眼红,因为你不过是农村出来的一个内向胆小的女孩,你的贫困家庭曾经遭遇村里很多人的排挤和白眼。

尽管你没有做错,尽管你父母也什么也没做错。

不过是过于贫困,不过是少与人为伍,不过是人善被人欺。

那时的你对金钱没有概念。

痴情踩着淡淡的荷香,千回百转在尘间阡陌。

一个成绩比你好的同学问你,“你是怎么拿到那笔钱的 你拿到之后有没有想过怎么处理,是旅游或者存起来呢 ”你回答不知道。确实你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比赛学校选择你去参加,你不知道你居然会得奖学金,你拿到钱之后就交给了父母,从此生活也并未因此而富裕。

起初你以为只是好奇,直到后来才明白那是试探与些许的嫉妒和敌意。

你不明白玩不到一起为什么就一定要比较高下之分,你也不明白其实很多与你交朋友或者套近乎的人接近你是另有所图,你也不明白为什么成绩好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接纳而成绩不好就会遭受更多的白眼和嘲笑

尽管你从未如此想过,尽管你以为真心就能交朋友,尽管你以为成绩不是决定一个人的所有,尽管你曾被如此对待过你也从未因此而认同。

直到你栽了跟头才明白。

朋友之间有着金钱的界限,除了不能借钱,还有意味着你们很难坐在同一个餐厅点价位一样的食物。

不是攀比,是因为不同的金钱观和不同的追求。爱买包包聊化妆品的朋友不一定是拜金女,但她一定很注重有着富裕生活条件的追求并为此而努力,也会懂得合理享受。但不懂变通的你除了木讷寡言,只懂得节流而不懂广阔地开源。

打破过去的僵局,只求在未来活得更好。

你的世界是狭窄的,你不愿走出你也走不出。别人在外面觉得你廉价和没有上进心,你沉迷在里面为自己画着美好的幻想以及自认为清贫也知足。成绩好与金钱好像毫无关系,但其实成绩好也就意味着有更多获得财富的机会,无论是源于自身努力还是外界提供。除此之外,荣誉亦是如此。

人们总是通过荣誉或者成功来评判一个人,就像读者会通过高报酬的稿费和出版量或惊人的阅读量判断一位作家是大神。

这时的你才意识到金钱是与能力相关联的。

为什么没有用匹配代替关联 因为你意识到其实这是一种潜在的不对等。

也正因为不对等,所以人们渴求通过按劳分配来获得平等。

因为,资本家的世界里只有越来越富有,他比你富有并未足够满足他的野心,他更想要的是垄断和排除一切他所认为的敌对方。

马克思说过:“资本家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描写很形象也很现实。

但现在的你并不认为追求财富和金钱可耻或庸俗,势利。

因为有着足够财富的人可能是庸俗,势利,无耻的,但你需要财富让自己强大而得到保护以及可以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你需要金钱获得知识和书籍。你更要努力让自己不用那么小心翼翼和担心受怕,让那些白眼和嘲笑消失。

经济独立可以让人更加自由。财务上的,生活上的,以及精神上的自由。

你还在努力地读书,工作挣钱,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

记得当询问为什么想当医生时,有人回答,为了养家糊口。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我却觉得这个答案最实在。

不为世人追捧的伟大而盲目,也不为金钱地位而折腰,只是为了简简单单的需求。

因为啊,追求也不应该盲目,否则就成了偏执。

金钱,可以做到足够,但做不到满足。就像吃饭可以填饱肚子,却阻挡不了你的食欲。

金钱让你有了更多的拥有和选择,但贫困让拥有和选择变得更珍贵和懂得珍惜。

就像此刻写这篇文章的你为了获得些许的稿费而熬夜,却怀念着那些熟睡无忧的日子。

就像你怀念着的过去很多事情很多个这样的日子。

待你天涯归来,为你洗去一路的风尘

作者简介

Inroduce

历原创散文|故园只在旧梦中(原创)

史原创原创散文|桃花遗落的梦

文原创原创散文|诀别无尽空虚

章原创散文|秋天的雪花有甜味(原创)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哥哥,在金钱面前我们是什么散文

面对面前我写下的题目,我却想不出该怎么写下去,记忆的点点滴滴瞬间涌上我的心头,时间尽管划空了岁月的长河,却划不去过去岁月中留给我的种种回忆。我从不知道在这有生之年还能遭遇亲情疏离带给我的疼痛之苦,我想假如金钱能买到我们不想失去的东西,我情愿不要,可当我明白这一点的时候,这一切却离了我好远。

父母生了我们姐妹八个,我最小,上面有五个哥哥两个姐姐,作为最小的我既是在父母的疼爱中长大,也在姐妹的疼爱中成长。所以从小我就觉得很幸福,曾记得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我跟在他们后面屁颠屁颠的情形,那天晚上正值秋天,尽管夏天的爱火在白天还没有褪尽,但在晚上却暴露了秋老虎的威力,记得那天晚上看着看着我居然睡着了,但我却没感觉到身上有一点点的凉意。电影散场醒来看到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哥哥才知道他把身上唯一的一件上衣盖在了我的身上,那一刻我还不知道感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哥哥爱我的心却让我感受到了亲情原来是这么的温暖。还记得磨面时坐在磨担上被哥哥们荡来荡去的情形,那种画面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得到的,而这些都是童年时哥哥们带给我的乐趣。

美好的东西或许只能带给我们回忆,我多想停留在那时我的模样,那时哥哥姐姐们对我的模样。可无情的时间没有允许我愿望的停留。感觉好像就在一瞬间我们都长大了。哥哥姐姐们都先后成家了,就连我最小的一个哥哥都结婚了。看着父母头上的白发我才知道岁月无情却有痕的道理。

我最小的哥哥家第一胎生了女孩,为了小哥哥家的香火,父母毅然决然的带着孙女连夜躲到了离我大姐家不远的卢沟旁,一个无人居住的小黑屋里住了下来。于是那时我和父亲的地也就托付给了四哥家(母亲的地在官舍)由于父亲是老退伍军人,所以那时乡里对父亲的地都有耕机费补贴,既然地给了四哥家,父亲也就把这笔费用也给了他家,因为那时种地也的确辛苦,好不容易得来的粮食却还要上缴一部分给国家。所以那时我和父亲的地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累赘。尽管父亲把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补贴钱都给了四哥家,我嫂子还万分的不情愿,但碍于父亲的在家庭里的权威,尽管不情愿还是没有让我们的地就此成了荒废。

我最小的哥哥家终于生了男孩,于是我小侄女也就给小哥哥带回去了,因为那时父母的岁数也大了。也因为如此,我在官舍的三个哥哥(四个跟小哥哥家住小南)就没让我父母回去,而在我大哥家的门前盖起了一间小的不能再小的房子,我记得当时只能容下一张床和一口锅的地方,父母就那样住在里面却没有一句怨言,所以有时我不得不佩服父母的伟大,他们宁愿自己受苦而从不想让子女为难。

也不知什么时候种地国家不再征收粮食了,居然还有种地补贴。我只记得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只要提起这话题,每个人喜笑颜开的样子,概叹国家政策如何如何的好。哎,我有时也真佩服我们老百姓的小资民,国家稍微给点恩惠,就会觉得阳光如此灿烂。但这就是我们农民的本质,在他们淳朴的背后永远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1998年腊月我结婚了,我记得那年父亲已是75岁的古稀之年了,对于我的出嫁,父亲高兴的不得了,因为他从未想到能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我坐上花轿。出嫁那天一生从不怎么流泪的父亲眼里噙满了泪水,因为我是他的老丫头,对我的疼爱,真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的。

出嫁后,我仍然没有提起我的土地,因为丈夫家住在老舍,离小南太远了,也因为我们住在街上做生意,所以也就没把这一亩多地当回事。况且那地还是我亲哥家在种,我也就没想那么多,甚至连国家补贴的钱我都没要。

高速公路的建起,让我们家乡的交通一下子发达起来,原来坐车到江南要七八个小时,现在只需四五个钟头就能到达。于是也就在那一夜间,每个地方都兴起了征用土地这一说,那一年我父亲已是八十岁高龄了,土地对于父亲来说只能是望而兴叹了,尽管他再怎么舍不得,我前面的三个哥哥还是不让他在插手了。于是没事的父亲就喜欢和村上的几个老人一切出去溜达溜达,每看到什么新闻,回来就乐滋滋的讲给我母亲听。高速路的建起,我记得父亲每天都要徒步几里到附近的工地上去看。回来就感叹现在国家是如何如何厉害,居然能把高速路建的那么豪华,由于经常去也就知道了国家征收老百姓的土地是有补偿的。

父亲八十四岁那年,生命已然临近了终点,对于自己的生死,父亲很看得开,所以有时回想起来,感觉父亲一生真的活得太明白了。临终前几天我父亲跟我四哥说,当时我也在,“四子,我的那份地你后面哥俩分开种吧,假如有一天土地被征用了,所得的钱你们兄弟五个商量着办,你母亲也那么大岁数了,用不了几个钱了,至于你老妹的地,你种现在可以种,如果土地一旦被征用了,补的钱你得给你老妹。”

当时我只记得四哥一个劲的叫父亲放心,他会做到的。

临近中秋,在玉米还没有收的时候,父亲安然磕上了眼睛,离我们远去了。尽管对这个世界有万般的不舍,终究没有敌得过死神这一关。

前年我跟父亲的地还真的应验了父亲的话,被开发商看中开发了。所以我们姐妹几个每谈起父亲虽然心情沉痛,却不得不佩服父亲过人的才智和为仆先知的过人之处。

父亲的地征用的钱被我小哥哥和四哥家平分了,我在官舍的三个哥哥一分钱也没要,说如果我母亲的地如果征收,他们也别想分到钱以此作为条件。父母的地他们做了解决,但对于我的地几个哥哥却一句都没有提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连一直种着我的地的`四哥也决然没有提及给我一分钱,那时我实在想不通我是跟我四哥要这钱还是不要这钱,我该怎么跟我亲哥开口要这钱啊。这该是多么令人尴尬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住在离四哥家不远的二姐跟我说:“老妹你的地被开发了,钱拿回来了没有。”我才跟姐姐说了我的想法,二姐一听:“老妹,你傻啊,属于自己的钱不去要,不要白不要啊。走我跟你去看看。”于是我们姐妹两到了四哥家,四哥不在,四嫂看到我们的到来,显然早已知道我们的来意,原本那么热情的她,对我们摆起了脸色,言语间满是不高兴说什么以前种地那么辛苦你们怎么不来,现在地可以卖钱了你们就来了。意思我跟我姐不该去跟她要钱,二姐一听就火了,“你好意思说的,以前老妹的地被你家种一分钱都没要你的,就连国家补贴的钱她都没要,现在你连征收这笔钱都不想给,你还是她嫂子吗?”也许是听了二姐的话有了理由发脾气了,突然她站起,来到屋里拿了农药让我们喝,要和我们同归于尽。一会又拿镰刀要杀了我们姐俩。反正所有的丑相百态都出来了,多少年没跟四嫂接触的我,那时才知道她表演的能力原来是这么强,我当时就想她不去做演员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场风波后来在邻居的拉解中也就结束了,但我绝没想到她从此不再承认她家有我地存在这一说。到处都说我的地是当初被她护下来的,要是没有她早就没有了我的那块地,显然我的地就是她家的了,我不知该怎么理解她说的话,我也不想该怎么理解她说的话,我只知道如果没有我唐加香的存在,你何来这份地的存在,难道干部能让你白白的种了这么些年而不要一分钱?我不懂,我实在是不懂。后来我试图跟我哥哥沟通,想不到他居然跟我嫂子的话如同一辙,我的心没有比那一刻来的寒冷。我从没想到跟我喝母亲一个奶水的哥哥会变成这样,变成了我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样。

有一天大姐跟我说:“老妹啊,你四哥家的钱你能要就要不能要你就不要了吧,上一天为这事我也到他家去过一趟,哎,你不知道你四嫂那个样子,在我面前骂你四哥,连我们千古的父亲都被骂进去了。老妹啊父母在的时候我们还有娘家这条路走走,假如父母都不在了,我们娘家这条路难走哇。”我默默的听着比我大二十四岁大姐的话,泪却在瞬间流泪下来。我太懂大姐的话了,因为没有比那一刻让我懂得,当亲情遭遇霜打的时候,没人能阻挡暴风雪的到来。

当大哥沉重的把一万块钱递到我手里的时候,我流泪了,尽管从原先的三万五变成了如今的一万块,哥哥毕竟给了我钱。可从大哥的叙述中才知道,就是这可怜的一万块钱还是大嫂跟三哥以:如果你家不给老妹这钱,我们姐妹几个从此不跟你们家来往,连后代都不跟你们家来往以向要挟得来的。接过大哥手里的钱,我的泪再也止不住的往下流。因为我从未有一刻让我感觉这一万块钱拿在我手里的分量是如此之重。我不是为这迟来的一万块钱而流泪,而是为我和四哥为这一笔身外之物导致的亲情疏离而流,我从没有一刻想到他们对金钱会比亲情还看得重要,没有比那一刻让我懂得心灵一旦被金钱腐蚀,内心会变得如此晦暗。

今年清明,在父亲的坟前,我和四哥不期而遇。却谁都没有开口,也许我们已不知该怎么开口。我眼泪瞬间雨似的流,此事离父亲去世已五年了,我不知道四哥你是否还记得你我在父亲面前的承诺?我不知道你还哪来勇气站在我父亲的坟前?我不知道你是否还是和我曾经一起承欢与父母膝下的亲兄妹?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四哥默默的掉转着头无语走了。我不知道他是否跟我一样流了泪,但此刻我的心里却有着撕裂般疼痛,从没有一刻让我感觉亲情的疏离让我感觉是如此的无奈,如此的疼痛,这种痛深入骨髓,痛彻心底。四哥啊,此时此刻我只想问你一句:在金钱面前,我们变成了什么?

母亲留下的财富随笔散文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家里的土炕铺不起炕布革,母亲就在土炕上打袼褙。那当时,打袼褙也算是很奢侈的事了。八口之家,六个孩子,穿的都成问题,哪里有废弃的破布打袼褙?

我家的炕就只能一年将就糊一次。积展几年,方成一层袼褙。可炕头经常被火烧糊,露出糊焦焦的屁股大的窝。母亲就会找块板子盖在上面。邻居来串门,总要掀掀那点丑陋的地方。母亲羞得慌,就琢磨怎样能完善这铺土炕呢?

在东北农村,一铺大炕,简直代表着一家子人的脸面。母亲打小在辽宁大东沟做过童养媳。七八岁就被打发进工棚,给地主家扛活(在工棚子里编炕席),一编就是十几年、辽宁解放的时候。母亲盘坐的腿就是在那时练就的。母亲家的人都是大高个子,母亲就因在地主家工棚里,坐着、蹲着编炕席,十几年的盘坐,身体没有发育开,形成了小矮人。

母亲经常给我们讲有关芦苇的故事,她很想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看到一片片芦苇塘。如果看到芦苇塘,就等于看到了家里那铺老土炕的希望。可是我们生活在林海雪原的威虎山脚下,那里除了波浪起伏的大山,就是草甸子和农田,想找个滋生芦苇的壕沟,那简直比登天还难。母亲多次念道,父亲留了意。

我们那东山和西山,挨着山根处,分别有两个沟堂子,里面真的有零星芦苇。当地人不知怎么用,根本就没人把它放在眼里。母亲乐颠颠的拉着我们,一起跟父亲去了那沟堂子。

幸好是即将入冬时节,沟堂子里的积水经秋日的干晒,已经快干了,父亲穿着没膝盖高的大水靴子,就着沟帮子一点点往下下。父亲将仅仅可数的芦苇一个不少的割下,母亲向上运输。这时母亲嘴角美的简直像身上穿了件新衣服,那么向上翘。

两个沟堂子,也不够母亲编一张炕席的。只好等到来年……

来年终于盼到入秋了,芦苇都结结实实的成熟了,我们就将两个沟堂子里的芦苇割回家。这时母亲开始显示起她的才华。矮小的'母亲,坐到地上,俩腿扭成蒲团状,开始准备编炕席。我们大大小小的孩子,包括父亲,都围在母亲这里观看。家中第一次编炕席,似乎很隆重。

母亲很有成就感的将已经剥掉了苇叶、豁开了口、且用水滋润柔弱的苇子片拿到手,像编织衣服一样,开始起头打结。这个头是炕席的一角,一定得起好一个九十度,往后,炕席才不会扭歪、偏斜。眨眼的功夫,母亲就编了炕席的一个大角。一天的功夫就能编上一张炕席。

崭新的炕席被铺到土炕上,一家人轮番上去躺一躺。高大的父亲上去躺了一下,再用脊背使劲顶顶炕席,就将整个身体,躺成一个大字。父亲一边夸赞母亲手巧,一边说,已经享受到竹席子的凉爽,海绵般的宣和。

可是这第一张炕席,父母让给了我们住在北炕的五个孩子。父母亲搂着小妹继续睡在南炕的老土炕上。

尽管一铺炕席,找回了母亲半个脸面,那穷苦的岁月,有炕席的没炕席的,包括潮湿的屋地上,依旧少不了跳骚和臭虫。如果小妹白天玩累了,晚上尿了炕,这两样东西就会很猖狂。北炕,二哥也是尿炕精。晚上,他们不用下地解小手,我们可遭了殃。咬得我们浑身起大包,常常半夜坐起来挠,父亲就支起手电筒,母亲就开始抓。跳骚和臭虫是抓不净的,只有身上和头上的虱子,母亲的尖手指盖儿,才能派上用场。

我最喜欢躺在母亲滚热的大腿上,将头倒在母亲的怀里,似睡非睡的等待母亲为我抓虱子。母亲的手指盖儿留的很长,专门用来为我们抓虱子,掐臭虫。无论夜里几点,只要我们被咬醒,母亲就十分心痛;只要我们被咬醒,一股脑将这一切烦怨驾驭到母亲头上,母亲就会万分的愧疚;只要我们将头举给母亲,无论夜里几点,母亲就调亮煤油灯,一缕缕扒拉着女儿的头发,照着头皮的虱子一对,使劲那么一掐,只听嘎嘣一声。我知道这个虱子很肥很大,一定有一层血,粘在母亲的手指盖儿上。母亲就这样不停的抓着掐着,我们就会幸福地进入梦乡。

跳骚、臭虫和虱子,无缝不钻,无土不入,即使家里有了两铺很体面的炕席,仍阻挡不了它们从炕席缝里出出进进。这些可恶的东西,时刻侵害着孩子们的身体。

母亲不想就这么看着孩子们遭罪,那天和父亲商量好了,母亲就徒步去公社买敌敌畏去了。

我们那只要出门,就必须从村口走出八里羊肠山路,再坐船渡江。渡过江走半里地,到老道庙小火车站。如果坐小火车,往沟里方向走是公社,往南去是柴禾至牡丹江。老道庙到公社,几十里地的路程。山里人再咋困难,也都要坐小火车,如果徒步走,确实遭不起那罪。

母亲就不听那个邪,去时搭伴步行,回来有了个沉重的包,照样徒步走。

过了江,走山路时,一不小心,母亲被石头绊倒。肩上的包裹磕到了地上。那一刻,敌敌畏瓶儿磕石头的声音,是那么的翠响。母亲心痛的简直心里一撅一撅的,母亲急忙将剩下那半瓶敌敌畏倒到自己的身上,准备带回来,将衣服浸泡到水里,那水就可以打在老炕及土墙的每一缝隙理。白天那无缝不入,晚上专门出来祸祸孩子们的害虫,就会被灭掉。

母亲抱着这样的心理,闻着敌敌畏强烈气味,一段路一段路的向前走着。快到村口时,母亲被敌敌畏呛得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当回到家见到我们时,喘的眼睛瞪得老大,连叙述的力量都没有了,用手一个劲朝前怀比划。一起回来的老乡,急切地叙述完,父亲明白了。父亲将矮小的母亲抱上炕,为她一层层拖下衣服,老乡帮忙将衣服浸泡到洗衣盆里。父亲这边,就给两眼瞪得越来越大的母亲灌上肥皂水。母亲呕吐了,吐得稀里哗啦,好个可怜。

母亲总算捡回一条命……

事后,全村人见了母亲,都很讥笑她,不是讥笑她愚钝,而是说她太吝惜,舍命不舍财,那瓶敌敌畏药,值多少钱,也不能用身体带回来啊!

母亲不愿正面回答他们。当她看到家里从打了那以自身带回来的敌敌畏后,孩子们晚上各个都能四腿拉叉地睡个好觉了,母亲觉得她这样做很值……

后来,我家的臭虫、跳骚真的绝迹了,我们女孩子头上的虱子也不见了。我们渐渐的也长大了……

母亲的事迹太多了,几天几夜道不完。曾几何许,我多么还想回到从前,幸福的躺在母亲的怀抱里,聆听母亲为我抓虱子,那嘎嘣嘎嘣的声音。

……母亲没有留给我们金钱和财产,却留给了我们永远学不完的精神财富,母亲的刚强自立,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母亲的吃苦精神,母亲的周济他人,母亲对别人的关心,母亲的勤俭持家会让我们这些儿女们铭记在心。

妈妈,你知道吗,女儿多少次想对着大海,对着天空,放声的再喊您一声妈妈……妈妈……妈妈……女儿愿千万次祈求菩萨保佑您,在天国的一方过得更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16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