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慈心功德经

半枫荷 2023-07-23 09:24:52

这部《慈心功德经》并没有收录在我们常用的《大正藏》里面(注:《大正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正13年(1924年)由高楠顺次郎和渡边海旭发起,组织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小野玄妙等人负责编辑校勘,1934年印行)。而是收录在《南传大藏经》,《增支部》十一支。是由法增法师所翻译的。

有人或许会说不是收录在《大正藏》里面的佛经就不能说是佛经 这是很多患“一条筋症候群”朋友的通病-永远不知道变通。在我看来佛法只有两种,一种是“了义”,一种“不了义”。佛陀在世时候的说法也只有说“了义”与“不了义”。他并没有说收录在《大正藏》里面的佛经才是佛经。

历代从印度东传而来的佛经,日积月累被收录起来集成《大藏经》。佛经多如牛毛,先后几经编撰。如《碛砂大藏经》、《景印高丽大藏经》、《宋藏遗珍》、《洪武南藏》、《永乐北藏》、《嘉兴大藏经》、《乾隆大藏经》到近代编修的《中华大藏经》、《普慧大藏经》、《佛光大藏经》(台湾佛光山编撰)《文殊大藏经》等等。

另外、藏传佛教部分有西藏大藏经(德格版)、西藏大藏经(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东大版)、西藏大藏经(库伦版)、西藏大藏经(拉萨版)、西藏大藏经(奈塘新版)、中华大藏经(藏文部份)等等。

其它、还有《巴利三藏及英译版》、《南传大藏经》、《汉译南传大藏经》、《泰文大藏经》、《满文大藏经》等等。

至于龙宫里面的《藏经》所珍藏的佛经那就更多了。据说光是骑在马上只看目录,看三个月都看不完。有人或许会问,这是真的吗 有这么夸张吗 就是这么夸张!姑且不说龙宫《藏经》的目录。就说一部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佛经-《华严经》。有谁知道这部经是从那里来的啊 知道的请举手!(WINNER大人手举得最快),好!请这位大人说说看。对对!没错!你说的没错!呵呵!它就是从龙宫来的。

佛陀当年说完了《华严经》,照理应该会流传下来,但是、奇怪的是它不见了。即使、当时在印度也找不到。因为那时候的众生业力比较重,所以像这样的大乘佛教经典也就跟着众生的业力而消失了。然而、珍贵的佛法,

虽然会随着众生的业力而消失,但也会随着菩萨的愿力而再来。

佛陀涅盘后,《华严经》被龙王请到龙宫供养,有很长的时间不在我们地球上。六百年后,有一位龙树菩萨,这位菩萨可说是聪明绝顶。他将世间所有的文章、论议和经典统统都读完了。在没什么可读的情况下,便发心要到龙宫去看《藏经》。在龙宫的图书馆中,他看见有《华严经》。《华严经》一共有三本,即《上本》、《中本》,和《下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有一四天下微尘数品。(注:四天下是指南瞻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这四个洲合起来加上日月和须弥山。这样称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名中千世界。中千加千倍名大千世界。用最简单的说法,《上本》就算用我们现在地球上所有的硬盘去拷也拷不完。)。《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菩萨心想好不容易能入定来到这么宏伟壮观的龙宫图书馆,怎能错过这个大好取经的机会呢 如果我说要把这些书搬回地球,龙王一定是不肯的(因为那是他的珍藏品啊!)。但是,为了地球上的众生,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内容都拷贝回去啊!咦!糟糕!当时的龙宫图书馆并没有像现代电脑储存资料这么方便的设备也没有复印机。如果有的话,他可以带U盘去拷贝,或者用移动硬盘,甚至直接用复印机来复印。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究竟要用什么来拷贝呢 呜呜!只能用自己的脑袋去拷贝了。就这样、龙树菩萨强记硬背的把《下本》全部内容都记了下来,回到印度后,凭着记忆马上把它写出来。当时他在印度整理出来是八十卷五十品。由印度再传入中国时,是八十卷三十九品,有十一品没有传入中国。消失的这十一品究竟是什么呢 呵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入定再回去龙宫瞧瞧就知道了,顺便有机会也可以看看《上本》和《中本》的《华严经》。

三千大千世界的《大藏经》都在我们的般若自性中,只因患“一条筋症候群”而不能阅得。

尽虚空,遍法界。最后才知、

佛法只有究竟与不究竟,了义与不了义之分而已。

《慈心功德经》,简称《慈经》,《The Chant of Metta》: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长者的祗树园精舍。世尊召集比丘们,然后对他们说:“比丘们,熟悉慈心观的行者将能证得心解脱。经常修习培育慈心的行者,长养慈心渐次掌握它,以慈心为方便并常珍惜它,心住于慈,身行于慈,该行者经过培育慈心后将能获得十一种利益。这些利益是:

(一)他睡时安稳;(二)醒时精神舒畅;(三)不做恶梦;(四)人所敬爱;(五)非人也敬爱;(六)天神护卫;(七)刀兵火毒不能侵害;(八)心易入定;(九)仪态安祥;(十)死时心不颠倒;(十一)今生若未证得罗汉果也将能生到梵天界。

佛陀说完已,众比丘皆欢喜信受。《慈经》是佛陀关于对一切众生无限慈爱的开示,这部经广为人知,在很多仪式中,都会诵念这部经。

这部经的缘起:

据记载,佛陀在世时,有群比丘在一座森林修行,受到了森林的精灵(他们大多数是树神)的困扰,导致他们无法好好禅修,最后,他们再也无法忍受时,便回到佛陀的住处,请求佛陀的帮助,佛陀透过神通眼观察后,对比丘们说:“比丘们,除了那里,没有更适合的处所了。你们必须回到原来的地方”。比丘们听了后便说:“回到原来的地方!这样仍然会受到树神的压迫,而无法禅修。佛陀啊!为什么您还要我们回到那样的地方呢 ”佛陀回答:“之前你们到那里,是没有带着武器的,现在我将给予你们武器。你们带着武器回到同样的地方,继续练习禅修,那里是唯一的处所”。

佛陀给予他们的武器,就是无限爱心的修习法-慈心(Metta)。于是佛陀便为比丘们讲了这部经,比丘们在学习了慈心观的方法后,便返回森林,安心并顺利地禅修了。藉由唱诵此经所散发的慈心而克服种种障碍。为他们自己找到宁静和安乐,也帮助其它人这样修习而获得快乐。

图片来源:网络

父亲故去已2月有余,此时我该为他念什么经呢?我很爱我的父亲

可以念<<阿弥陀佛>>圣号或念<<地臧经>>还可以做,放生,印经等布施回向给他另他离苦得乐往生净土.也可以做法式超度一下令亡灵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15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