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奉献精神的实验

七里香 2023-07-23 07:51:17

普林斯顿大学,有两个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丹尼尔·巴特森。

这俩人在圣经上读到个故事,说有个旅行者,出门朝圣的路上,遇到了强盗,被抢劫,遭毒打,半死不活,气息奄奄,躺在路上。

远处来了祭司和虔诚的教徒,经过半死不活的旅行者,假装没有看到,从路的另一边绕了过去。

又来了遭公众唾弃的人,当他发现躺在路上的旅行者时,急忙走过去,替旅行者包扎伤口,搀扶着旅行者去了客栈。

这是为什么呢

两个心理学家陷入了沉思。

平日里口口声声,说是奉献爱的祭司和信众,却在别人遭遇危境时绕路而行。而被大家视为人渣的,却表现出善良和爱心。

沉思很久之后,他们决定做个试验。

约翰·达利,和丹尼尔·巴特森,找来一大群神学院的学生。

通知学生们到指定地点见面。

通知书上,要求学生们准备三样东西:

第一样东西,是要填张问卷,问卷上的问题非常高大上,以此激发学生们奉献的精神。

第二样东西,是要准备演讲,讲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神学院,讲这个选择,是不是表达了他们要终生奉献,矢志不移的意愿

第三样东西,阅读圣经上那个故事,让学生们思考,他们是否也会象圣经中说的祭司信徒们,只说奉献却没有实际行动呢

这些都是学生们知道的。

学生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被分成了两个小组。

——而且,让他们所做的所有准备,都是非真正的试验

真正的实验,是在他们过来路上的表现

第一组学生们呼哧呼哧的来了,登记过后,工作人员看看手表,以不耐烦的口气,对第一组的学生说:你是怎么回事 已经迟到5分钟了,5分钟前你就应该在这里。拿上你的登记表,马上去见教授,快点!

对第二组学员——哪怕他们来的比第一组人员还要晚——登记人员则悠哉优哉的说:哇,你好准时啊,来的挺早。那啥,你慢慢来,还有大半个小时呢,你拿着自己的登记表,去见教授吧。不要急呀,时间大把。

于是每个学生,都单独出发了。

学生们在快要走到教授所在的那幢大楼时,忽然看到有个人,扑楞楞就栽倒了,头朝下,脚朝上,发出咳嗽与呻吟声,眼看就要死掉的样子。

有的学生匆匆走过,假装没看见。

也有的学生急忙跑过去,人工呼吸紧急抢救。

——等把他救活的学生离开,走进大楼,下一个学生来到时,这个人再次跌倒,再次半死不活——没错,这家伙就是实验道具,他假装昏死,就是要看那些口称终生奉献的神学子弟们,到底救不救他。

实验结果出来了。

——第一组的学生们,只有10%的人停下来,对昏死者提供帮助。

——而第二组,则有63%的人停下来,抢救昏死者。

最后的实验结果——人的行为,根本不是如想象中的,受那些高大上的观念所影响。

主导人类行为的,实际上是日常生活的极细微的小枝节。

——第一组的学生只有很少人停下来帮助患者,不是他们不想奉献,而是他们被实验人员忽悠说迟到了,让他们陷入到焦虑之中。在这种心境下,天塌地陷也顾不上了。

——第二组的学生停下来抢救,并非是他们比第一组的人员道德品质高,不过就是他们的时间较为充足。

事实证明,在不影响自己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每个人其实都很愿意帮助别人的。

路上遇老人摔倒不扶、遇事故不问,也不一定是当事人不愿意多管闲事,怕惹火烧身,也可能是国人太过于匆忙,也说不定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12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