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十首沧桑诗词: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望月砂 2023-07-23 05:40:42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一句话,道尽经年的世事变幻沧桑。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此时中秋佳节,谁与我共此孤独月光呢,我只能凄然向北,望向那至亲的方向。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犹记得那一年,我们一起宴游,坐中都是青年才俊。月光随水流走,默然无声。我们对着杏花的疏影,吹笛到天明。

二十年像梦境一般,再次回想起来这一切,只觉得心中惊悸,所有曾经的美好,都随时光而去了,再也不复还。

临江仙【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是作者怀念歌女小苹所作。那一年你弹着琵琶,明月皎洁如玉,你像一朵彩云一样飘然而至,让我思念到如今。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的妻子早逝,当他回快起往昔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他肠断神伤,想起往昔的那些美好生活,当时看来十分寻常,可如今,却只变成了回忆,留在脑海中,尽添神伤。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潼关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浪淘沙【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是一首惜春忆春的小词。欧阳修独自春游,他想起去年和友人一起游玩的场景,映衬着今年的独游,他感慨人生“聚散苦匆匆”,不禁想到明年的花开得更好,到那里,谁又与我同游呢

整着词表达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耐人寻味。

昼夜乐【宋】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这是一首回忆往昔欢聚和抒写相思的词。记得那年初相遇,就只想着永远在一起,可哪知道短暂的欢好之后,就面对着分离。想着以前的海誓山盟,都是辜负了。只留下深深的想念,无法排解。

风入松【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这是西园怀人之作。西园在吴地,是梦窗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梦窗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木兰花【宋】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这是一首怀旧之作。本词追忆早年初见美人时的喜悦与欢欣及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的人生感慨。“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当时那些一起游乐的一人,到如今,大多离世,人生如梦,大多如此吧。

菩萨蛮【五代】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此词是对往事的回顾以及感慨。现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处来,当时年少风流,春衫飘举,风度翩翩。我骑着大马,斜靠小桥,满楼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倾倒。

闺房屏障曲折迂回,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丛之所在。现在要是能再有像当年那样的遇合,我就是到白头也一定不会想回来。

散文欣赏当时明月在

翻开素雅宁静的书页,夕阳将它的斑驳碎光投射其间,仿佛置身于诗词的蔷薇园,耳畔是一首首清亮的歌,低吟浅唱…

每当读到柳永的《雨铃霖》,眼前就仿佛出现这样一幅画面:萧瑟的柳树突兀地立在岸边,枝丫光秃秃的尽是用空旷填充,切割着荒芜的天空,惨淡的月光在湖面微微摇曳,词人独自一人在岸边踱步,心思却遥寄远方的伊人。如梦如幻,分不清虚实。抬头望见残月与它相对无言,想起自己残缺飘零的一生,愈发惆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日我握着你的手,心里总有千言万语,也已化作这断肠相思泪风干了。岁月消磨去青春,往事被覆上黯尘,他对谢娘的思念也在心底搁浅,那是他心中不堪重游的禁地,也许夜深人静时,才敢奢侈地怀念逝去的往事。

又是一轮皎洁的明月,在日薄西山之际爬上柳梢头,天空放了紧抓着彩云的手,让它们在月光的注视下随太阳收敛了韶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一样的景致,只是风景不转心境转。此时我想起另一位词人——晏几道。他与他父亲晏殊一样都对宋词有很深的造诣,小山写的小令犹清新隽丽,读起来使人唇齿留香。“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谁能体会词人内心的孤独。看尽了繁华,时间将一切冲刷得只剩黑白,思量起来恍若隔世。小山的命运是不幸的,身为贵公子,遭遇家境落败,心中的情感也只能深埋。爱,或许只能在心中定格;情,依旧在心头盘旋,思绪随着爱人愈飘愈远。

月华如水,悄然浸满窗扉。夜幕下定然隐匿着某个多情女子的面孔。是谁的哭泣,传向亘古的远方?青衫素衣,玉簪斜插,那绝美的女子莫不是易安?我一直觉得,李清照不似那旖旎桃花,灼灼其华;她更像白梅,洁净却骨子里有一种冷冽的气质。她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不逊于男人,开创了“易安体”,承婉约一脉的名门闺秀。“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依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这是她前半生创作的诗词,风格明朗,道尽了她的欢喜,恩爱两不疑。随着金军南侵烟火的蔓延,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丈夫病逝,故国被踩在铁蹄下,愁绪爬上了原本清丽的面庞。“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再也没有听过比这更凝重的'叹息了。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对爱,总有一种痴狂,一种执著。“我”甘愿等待,只愿相守, “若相惜,莫相离”,痴痴地寻遍伊人的芳踪,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词,那是心灵震颤后滴落的文字。老去的墨痕,沉沦于浮靡的世间,揉搓其间的,却是词人当年的疮痍。沧桑带走了那些人,却留下了那些事。

简评

作者给这篇读书随笔命名为“当时明月在”,在行文过程中,也用月的意境串起全文,一气呵成。联系词人的生平与作品,小作者对于词人的解读十分到位,同时,在解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悟出了“词之深味”——宋词,那是心灵震颤后滴落的文字。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句话的意思的是:当时的明月还高悬空中,它曾照着彩云归来。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出自宋·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它的全文是: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翻译出来大致是这样的意思: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 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情。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谁写的啊?有什么故事么

这是一首伤感的怀念昔日恋人之作。作为一个盛世的落魄贵公子,晏几道早年度过的是一段诗酒燕笑裘马轻狂的日子。而这些美好的时光,在他后来际遇不偶时,则都化成了伤感的回忆。天分极高且锐感多情的他,便常常把爱恋溶入记忆,把痛苦溶入诗歌,哭诉着那段如烟的往事,回忆着已经逝去的绮色华年。这首《临江仙》就是在这一心境下写成的。
上片写梦回酒醒后的落寞感伤。前两句以六言对起,互文见义。“酒醒”之际亦即“梦后”之时。“楼台高锁”,是从外面看;“帘幕低垂”,是就里面说;也是同一个地方的互文。二句描画出自己今日孤独冷清的环境和心情。此日之酒,已不是当年把盏听歌之美酒,而只能是借之销愁的苦酒了。所作之梦,也应是追怀当日笑乐的感伤之梦了。作者所梦何人,此处未明说,联系下片,可知是梦见久别的小苹了。在作者的250多首词中,“梦”字竟出现60多次,见得他平日所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去年春恨”一句,承上启下,揭出风流云散已非一载,而转眼伤心又一年,此情此际更难排遣,从而过渡到当前的春景。“落花”二句写作者倚楼所见之暮春景象。“落花”、“微雨”点春,“人独立”与“燕双飞”对照,点恨。“落花”代表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微雨”隐喻着迷离汗漫的忧愁。双燕归来细雨中,触景伤情,使词人倍感己身之孤单落寞。此二句原是翁宏《春残》中的句子,被晏几道借用到词中,便成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何以在翁宏的原诗中却不见佳呢?翁诗写春残,故有落花、飞燕之词,但尾联的“萧飒暮蝉辉”应指秋景,这就破坏了全诗意境的完整。且“落花”二句景极妍美,不言情而哀婉已见,但翁诗接着却以“寓目魂将断”点破了这种含蓄美,诗便显得有句无篇了。此外,诗与词在体裁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其审美风格的差异,此二句显然更符合词的“要眇宜修”的审美要求。
如烟往事说从头。下片前两句回忆初见小苹时的情景。“记得”二字,语气郑重,言之凿凿。词人能清晰地回忆起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小苹的服饰,其对小苹之深情自不待言,词人的女性般的锐感也由此可见。“两重”句,借衣饰之美衬写小苹人美,也包含两情相悦之意。美丽多情的歌女小苹,无疑也喜欢这位风流倜傥而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她如何来表达这种喜欢呢?“琵琶弦上说相思”,口不能言而“说”以琵琶,小苹娇羞含忍之态已见,而弦凝指咽处更是风情万种。“当时”二句,出语俊逸,以长在之明月绾合今昔,今时之月,犹是昔时之月,曾照玉人归楼台。而今月亮仍是那个月亮,而伊人已渺,回首往事,低回不已。“彩云”,喻指小苹,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彩云既谓其飘逸之美,亦隐含“彩云易散”,美好的恋情容易消逝之意。亘古不变的明月,正反衬出人世的沧桑多变。作为一个锐感多情的词人,晏几道无法表现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自信和达观,而只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伤感的回忆。这种回忆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毕竟他曾经拥有。因为一切终将黯淡,唯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闪着光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09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