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陈旧后,满眼皆是荒烟漫草。却还有人,于风前月下,说着岁月窈窕。经过风雨飘零,仍能与时光对饮,必是深爱这人间的。”
古今的文人墨客,大约都是如此。
即便说着世事无常,笔下依旧是岁月无恙。
真心喜欢这天地,即便青丝变了白发,烟雨润湿了流年,也依旧初心不改。
喜欢与时光对饮,必是深爱这人间的。
回望千古岁月,那些诗人凄凉笔触下的深情,依旧藏着几分念念不忘。
这江山风月,古道天涯,本该是君王的天下,只是都融在了那些诗人的笔下。
从古至今,多少山水之间的景色都是从他们的笔下映入我们的眼帘,感叹那古时的山水如画,旖旎风光,即便今时今日再不得,也留下了无限遐思。
片刻,即永恒,永远的留下,于当时,于后世,于我们。
杨柳岸,断桥边,春花秋月,芳草斜阳,留在诗词中的一切,也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本文首发【精品散文诗】,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图片来源:摘自网络,侵删。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 ·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03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春风化雨
下一篇: 图片_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