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唐寅诗集》辑录(附带一切智光明仙人白话小故事)

柳华 2023-07-23 01:38:24

我从小就喜欢看《唐寅诗集》,还常常爱不释手。他算是一个大排骨王,在他的诸多诗词中往往透露着仙风道骨的气息。他的生卒是1470—1523。明朝苏州府吴县人,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从周臣学画。弘治十一年举人第一。会试时,牵涉科场舞弊案,下诏狱,谪为吏,耻不就。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宁王朱宸濠厚礼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而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游宴其中。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诗文亦工。有《画谱》、《六如居士集》。在唐寅的诗词中,我最喜欢,也最欣赏的,具有淡泊名利,仙风道骨特质的诗词有三首,其中桃花庵歌是我最喜欢的。

1、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因为,喜欢唐寅的桃花庵歌,因此,也与其和了一首芙蓉岩歌。芙蓉山里芙蓉岩,芙蓉岩上芙蓉仙;芙蓉仙人种芙蓉,又摘芙蓉卖药钱。没事只在洞里住,有事也是洞中眠;女巫女医亦女神,粉丝粉多擅粉拳。但愿老死山林涧,不悔青春东风前;繁华洗尽帝王梦,沧桑还得正道缘。若将天上比人间,人间福报不如天;若将人间比天上,天上寒噤三世冤。梦里寻我千百度,我在梦里百千变;不见雪花飘来处,一轮光满太虚巅。

2、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3、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

此外,唐寅为了养活八个老婆,全家十几口,伤透脑筋,终日烦恼。其代表作有:

贫士吟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叹世的诗词选录两首:

1、叹世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2、叹世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警世的诗词选录两首:

1、警世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2、警世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唐寅五十岁时的感言一首:

五十言怀诗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与临终有关诗词两首:

1、无题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

形骸托与自然寄,泥壤终将分子留。宁垦良田三百亩,不教堆起一坟丘。

2、临终诗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呵呵,下面这首诗词,我原本以为是纪晓岚写的,现在才知道是唐寅写的,纪晓岚借用的。

女人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养个儿子会做贼,偷得蟠桃供母亲。

写给秋香的情诗有两首:

1、我爱秋香(藏头诗)

押尤韵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2、思秋香

想煞你,当初一见好至诚。想煞你,身材苗条脸儿俊。

想煞你,花月下好句联吟。想煞你,叫着小名儿低声应。

想煞你,临别前苦叮宁。这衷肠事儿略略诉,却落得眼睁睁。

眼睁睁望着灯前壁上,壁上形怜影。

在荷花仙子图上题诗一首:

荷花仙子图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一卷真经幻作胎,人间肉眼误相猜。不教轻踏莲花去,谁识仙娥玩世来。

各位,最厉害的是下面这种诗词题材,这样的文采真是空前绝后了,可说是唐寅的大作。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一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意思 花间多少月精神 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

其二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宵花月值千金,爱此花香与月阴。月下花开春寂寂,花羞月色夜沉沉。

杯邀月影临花醉,手弄花枝对月吟。明月易亏花易老,月中莫负赏花心。

其三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高台明月照花枝,对月看花有所思。今夜月圆花好处,去年花病月昏时。

饮杯酬月浇花酒,做首评花咏月诗。沉醉欲眠花月下,只愁花月笑人痴。

其四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月临花径影交加,花自芳菲月自华。爱月迟眠花尚吐,看花起早月方斜。

长空影动花迎月,深院人归月伴花。羡却人间花月意,捻花玩月醉留霞。

其五

七言律诗押东韵 

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几度花和月 月色花香处处同。

其六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花发千枝月一轮,天将花月付闲身;或为月主为花主,才作花宾又月宾。

月下花会我留酌,花前月不厌人贫;好花好月知多少 弄月吟花有几人

其七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花香月色两相宜,惜月怜花卧转迟;月落漫凭花送酒,花残还有月催诗。

隔花窥月无多影,带月看花别样姿;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

其八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其九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花开烂漫月光华,月思花情共一家;月为照花来院落,花因随月上窗纱。

十分皓色花输月,一径幽香月让花;花月世间成二美,傍花赏月酒须赊。

其十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气芬芳月正饶;风动花枝探月影,天开月镜照花妖。

月中漫击催花鼓,花下轻传弄月箫;只恐月沉花落后,月台香榭两萧条。

其一十一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花秋月两相宜,月竞光华花竞姿;花发月中香满树,月笼花外影交枝。

梅花月落江南梦,桂月花传郢北词;花却何情月何意 我随花月泛金卮。

这样的诗词,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写出来的,太厉害了!

唐寅晚年自称六如居士,可见他是一个佛教徒,他曾写下一首爱菜词。

爱菜词:

菜之味兮不可轻,人无此味将何行 士知此味事业成,农知此味食廪盈。

技知此味艺业精,商知此味货利增。但愿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别苍生

我爱菜,人爱肉,肉多不入贤人腹。厨中有碗黄齑粥,三生自有清闲福。

少吃点肉,多吃点菜。原本就是对健康有帮助的。最近我有一个病人,他得了严重的痛风,过去交际应酬太多,每天都是酒啊!肉啊!现在吃素以后,再加上中药调理,已经改善了很多。酒肉吃多了,肯定是对身体不好的。在莫桑比克马普托这个靠海的港口海鲜是最多的,听当地居民说,他们每天都是吃海鲜,因为,海鲜便宜。但是,这些东西吃多了,获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心血管……等等疾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山珍海味过了喉咙就没感觉了,何必贪图这些美味搞得生灵涂炭呢 看了妙光道长《狮头山修道录》的故事,真的是非常的感人。他爸爸以前是卖日本料理的。因此,妙光道长为了偿还爸爸所造之业,他的大腿被流氓砍了一刀,血流成河,伤筋见骨。一大段时间都无法走路,无奈,以残疾人士的身份到垃圾场找到捡垃圾的工作。捡一张垃圾便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可以念上万句阿弥陀佛,原来妙光道长就是这样修行的。看得我真的于心不忍,泪满盈眶。各位,因果报应,真实不虚。趁早断了杀业,来生才不会遭遇刀光血灾。

……

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佛陀住在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这时有一个婆罗门,他的名字叫做“迦波利”。这个迦波利婆罗门有一个儿子,他这个儿子可以说是江湖中的惊叹,在佛经中经常出现的人物,未来要来到人间的救世主。他的名字叫做“弥勒”,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弥勒菩萨。

这时,弥勒菩萨身上发着光缓缓走到佛陀的自在天祠精舍,佛陀说法的道场。弥勒菩萨的身体是金色的,和佛一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陀和一千两百五十位比丘以及那时候对佛法还不是很有信心,跟随在佛陀身边以式干大人为首的五百位梵志修行人。看到弥勒菩萨相好清净,威仪十足,还放着金光。这些梵志修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便问佛陀说:“伟大的佛陀啊!看看这个弥勒菩萨法相庄严,威仪十足,行为举止和都您一样啊!请问佛陀,他当初是在哪个佛所,初发菩提心的。他所受持的又是哪一部佛经呢 恳请,佛陀为我们大家做一个伟大的开示吧!”

佛陀回答说:“OK!没问题!你们现在就给我好好的听着!我现在就开始为大家宣说弥勒菩萨为何法相庄严,威仪十足的因缘 ”

式干大人和他的五百位梵志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嗯嗯!”

佛陀接着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有多久以前……因为,这是用地球上的数学、精算、历法、电脑……等等都无法计算出来的时间。那个时候,有一个世界叫做“胜花敷”(通常一个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一个世界里面可以有很多国家。比如,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里面,同样也有很多国家,如中国、日本、美国、英国、迪拜……等等),有一个佛住在这个世界里面,而这个佛的名字叫做“弥勒”。这个弥勒佛,创立了“慈心法门”,恒以慈心,四无量法(见附注说明),教化一切众生。而在当时,这个弥勒佛所宣说的佛经是什么呢

他所说的佛经正是《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注意!这部佛经目前在地球上还没有发行,要等未来的弥勒佛下来才会出版)。这部佛经有多厉害呢 如果,能够念诵这部佛经一遍的人……马上,超越百亿万劫的生死之罪。而且,保证可以成佛,绝对不用怀疑。

这时,在胜花敷世界中,有一个大婆罗门,他的名字叫做“一切智光明”。这个大婆罗门不得了啊!聪慧多智,广博众经。当时在胜花敷世界中,举凡世间一切所知的技艺,大大小小六十四种的学问,无论是哪一种技艺和学问他都样样精通。

有一次,这个大婆罗门——一切智光明仙人,听到有人赞叹弥勒佛所宣说的《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心里很不高兴。他是这样想的:“我已经穷尽世间一切学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这个弥勒佛算什么东西 ”。打从心里就看不起弥勒佛。于是,前往弥勒佛的住处,用世间所知道的一切义论与弥勒佛辩论……当他用尽了世间所有的义论,还是无法辩倒弥勒佛。于是,认输了。心服口服的拜弥勒佛为师父,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不仅如此,还立下大愿说:“我今于佛法中,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以此功德,愿于未来过算数劫,必得成佛而号弥勒。”这位一切智光明仙人,发誓生生世世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并以此功德时时做回向,经过百千万劫成佛之后……当他成佛之时,同样佛号也是要叫做“弥勒”。

于是,一切智光明仙人就抛家弃子到深山里面修行去了。留着飘逸的长发,过着清净的梵行。八千年中,都是在修行。淡泊名利,少欲知足。一直靠着乞食过生活,每天的工作就是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最后念到一心不乱,心中再无任何妄想

就这样,八千年过去了,不知不觉时间慢慢走到了弥勒佛教法的末法时期……八千年间,天下之势,分分合合,也不知道改朝换代了多少次 这时,在这个世界的许多国王都不乖,荒淫无度,不理政事,饱食终日,只知玩乐。呜呼!国之将亡,必有乱象……

天上,有雨星出现。接着,有彗星横流。就当时天文学识的认知,这代表什么呢 代表这些猪头国王被衰神附体,这些国家全部要带衰了。

不久之后,连雨不止;洪水暴涨。不幸的是,可怜的是,许多老百姓就这样被淹死了。一切智光明仙人由于很多人都淹死了,四处都找不到人家可以化缘。于是,自己便端坐在一个大岩石上,就这样经过了七天……。

话说,一切智光明仙人端坐在大岩石上不吃不喝,就这样过了七天七夜之后。在这个森林里面,有五百只兔子,其中有一只是兔子女王(兔女王)、另外一只是兔子女王的儿子(小兔兔)。

兔女王看到一切智光明仙人这个样子,当时她心想:“这位一切智光明仙人,为了修行佛道,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可能会饿死……他命在旦夕啊!如今,全世界就只有一切智光明仙人知道《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也就只有一切智光明仙人知道八千年前弥勒佛所说过的佛法。众生业力不可思议,都已经到末法时期了。法幢将崩,法海将竭……想到这里……我今天应该为了这仅存的无上佛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而死……”

兔女王便告诉所有在场的五百只兔子说:“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众生爱身,空生空死,未曾为法;我今欲为一切众生,作大桥梁,令法久住,供养法师。”

兔女王为群兔们做了一个伟大的开示:

"若有畜生类,得闻诸佛名,

永离三恶道,不生八难处。

若闻法奉行,生处常值佛,

信法无疑惑,归依贤圣僧。

随顺诸戒行,如是疾得佛,

必至大涅盘,常受无上乐。"

兔女王偈言说完后,接着,又告诉群兔们说:“各位,我今天心意已决,我要用我的肉身来供养法师,让法师可以吃一顿温饱,你们大家应该要为我高兴。为什么呢 我回想过去多劫多世,我的肉身不知道死过了多少次 贪嗔痴这三毒让我变成鸟兽之形,生为畜生。在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经常是,莫名其妙的生。后来又,莫名其妙的死。从来就没有一次是为了无上佛法而死。我今天就是为了让无上佛法得以延续,舍弃自己的生命来供养法师。”

话一说完,山树神开始堆木材准备柴火要烤肉了。兔女王和带着她的儿子小兔兔,在一切智光明仙人身边绕了七圈(表示崇敬的意思),说道:“大师!我今天是为了佛法的延续来供养你。”一切智光明仙人七天没吃东西了,微微张开眼睛奄奄一息的说:“你……你……你……只是一只兔子……虽然,你有延续佛法的慈心,但你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兔女王告诉一切智光明仙人说:“大师!你不用担心!我自然是用我身上的肉来供养您,这是为了令佛法久住,令一切众生得饶益故。”话刚说完,兔女王便告诉她的儿子小兔兔说:“孩子!你不用跟着我死,要好好活下去,当你到处求觅水草之时,不要忘了要时常系念着佛法僧三宝。”

小兔兔听到妈妈这样说很难过,便跪在妈妈面前说:“亲爱的妈妈,就如你所说的,无上佛法,世间真的非常稀有,纵使经过百千万劫一样是难得难闻。妈妈今天要供养大师,我也愿意供养大师,我和妈妈是同悲同愿……”小兔兔话一说完,就自己先跳入火中了(注意!危险动作,儿童不宜,请勿模仿),兔女王紧跟在小兔兔后面随即也跳入火中。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这两只兔子是菩萨啊!当有菩萨为法舍身之时,往往都会天地大动,乃至色界及以诸天,皆雨天花,持用供养。雨天花!雨天花!诸佛菩萨都赞叹他们的大慈大悲啊!负责烤肉的山树神,等兔肉烤熟之后,将香喷喷的兔肉呈上给一切智光明仙人之后说:“兔女王和小兔兔,为了让无上佛法得以久住,以自身的肉来供养大师,为大师延续生命,现在兔肉已经烤熟了,还请大师享用……。”

呜呼!此情此景,这一切智光明仙人还吃得下去吗 当听了山树神所说的话,奄奄一息的他早就伤心的说不出话来了,心痛如刀割啊!……他恭敬的,慢慢的将《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这本成佛的秘籍放置在一边……用最后一口气写下偈言曰:

"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一切智光明仙人,写下这首偈言之后,只手指着天,对天发誓说:“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作此语已,自投火坑与兔并命。

大慈大悲,大圣大德,天地皆为之而震动,顿时发生六种震动……由于,天神力量的缘故,树放光明,金光照耀胜花敷世界一千个国家,这一千个国家中的老百姓,全部看到金光,纷纷寻光而来。来到命案现场看到一切智光明仙人和那两只兔子死在火中,以及一切智光明仙人临终写下的偈言和遗留的《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这些老百姓把仙人遗留的偈言和佛经,都各自转述复制给他们国家的国王。

这一千个国家的国王看后全部都痛改前非了,将这本八千年前的佛经《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无限量发行并布告天下,令听闻此佛经的人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故事已经说完了。佛陀便问这五百梵志中的老大式干大人说:“你知道吗 兔女王就是今天的我释迦牟尼佛,小兔兔就是今天我的儿子罗睺罗。一切智光明仙人就是今天在会场出现的弥勒菩萨摩诃萨。在我涅盘后五十六亿万年,弥勒菩萨当于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弘扬佛法,续佛慧命。当时的这五百只兔子,就是今天的摩诃迦叶等五百位比丘。山树神是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五十比丘。那时候一千个国家的国王,便是跋陀婆罗等在场的一千个菩萨。彼王国土诸人民等得闻经者,从我出世乃至楼至佛(楼至佛,现在贤劫千佛中的最后一尊佛),他们都是于其中间受法弟子得道者。”

附注:

在《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中所说的四无量法,类似现在我们说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通名无量者,谓菩萨利他之心广大也。所缘众生既无量,而能缘之心亦无量也。(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慈无量心:慈名爱念,即与乐之心也。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故名慈无量心。

二、悲无量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故名悲无量心。

三、喜无量心:谓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故名喜无量心。

四、舍无量心:谓菩萨于所缘众生,无憎爱心,名之为舍;复念一切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无嗔、无恨、无怨、无恼,故名舍无量心。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00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