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时节,尤其是临近秋分时,一天之内温差较大,中午热早晚凉,暑湿隐藏在身体里,暑湿天气最容易产生肠胃疾病。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尤其是脾阳,脾脏受损,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症。
因此,在长夏时节一定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不吃过于油腻或过甜的食物,以防产生湿气,宜多吃具有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作用的食物,如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赤小豆等。另外,祛湿防病,还可选用以下几种中医疗法。
拔火罐:拔火罐具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作用。拔罐可选择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等。
艾灸:有腰酸背痛、精神疲乏、胃口不好等症状的人,可用艾条对神阙穴(肚脐)和足三里穴实施艾灸,具有祛湿、健脾胃的作用。
艾叶泡澡: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然后取出艾叶,加凉水调至适宜水温时即可沐浴,对毛囊炎、湿疹等因湿导致的病症有一定疗效。
足浴:取干姜、附子各20克,川椒、艾叶各30克,伸筋草、透骨草各15克,桂枝、桑枝各10克。用纱布将药物包好,放入搪瓷盆内,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后,去药包,待温度适宜时泡脚,每次30-40分钟,每日1-2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ujiys/2108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秋季如何祛湿-教你四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下一篇: 秋季祛湿养脾穴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