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季节养生 >> 秋季养生

秋冬养生:头宜温脚宜暖

健康管理师 2024-03-09 06:32:19

秋冬养生:头宜温脚宜暖

实际上,与“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此相似的说法早有记载,例如《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人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赤……冬日冻脑……圣人之常法也。”《脉法》中也说到“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寒头暖足,既是古代中医学的治病准则,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头为诸阳之会,适当寒冷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及神经,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保健作用。倘若头部温度太高,不但对健康不利,甚至可导致疾病。另外,寒从脚起,由于脚接触地面,离心脏最远,热量到达较慢,是阴气聚集之处,最易受到寒邪侵袭。因此,足部保暖也同样重要。

虽然现在天气渐渐转凉,但对脑力劳动者来说,工作久了仍易出现烦躁、头晕脑胀、思维困顿的症状,此时如果用冷毛巾敷头面,或用冷水洗洗头发,能使头脑迅速清醒,胸中烦闷也消散。坚持经常用冷毛巾敷头面,每天数次,每次3—5分钟,一方面能提高思维敏捷度,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感冒。秋天的夜晚气温偏低,暖脚的好处在于驱寒、强身、帮助睡眠,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足部穴位,消除疲劳。暖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温水泡脚。水温以不烫为宜,待水温降低后,持续添热水保证水温。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左右即可。无论何种方式,都以自身能够承受为准,不可过于强求。

另外要提醒的是,保持头部凉爽要适度,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仍需戴帽,切不能走向极端。

秋冬季我们该如何养生?

秋冬季该如何养生呢?

1.多喝水必不可少

在秋冬季节,即使白昼依然艳阳高照,但入夜后的凉意却已沁人心脾,清楚宣告秋天的到来。这个时候,人们往往感觉身体总有点不太对劲,不自觉想要干咳几声、鼻子开始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皮肤甘燥脱皮??身体缺乏水分滋润。

这时候,一定要保证身体的水分充足,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2.注意保暖

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故易受寒。脚部保暖对于暖身防病意义重大。另外双手也处于肢体末梢,也是寒冷容易侵袭的对象。

因此,秋冬季来临后,尽量穿袜子出门,像北方地区,下雪天最好戴手套,做好手脚的保暖,才能保证疾病不入侵自己的身体。

对于女性来说,耐寒能力比较差,当冷空气来临的时候,不管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最重要的是要“暖头”。

头部的保暖做不好,冷风吹入耳蜗,就很容易着凉,女性最好戴帽子以及围围巾保暖,男性也不可忽视,在寒风里走,最好也围条围巾御寒。

3.朝喝盐水晚喝蜜

立秋后人们会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是不能抵御秋燥的。

人体所含的水分,很容易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12道养生汤,安全过秋冬

1.香菇豆腐降脂汤

针对:身体燥热、牙肉红肿、血压过高的人

材料:

新鲜香菇半斤、豆腐二块、瘦猪肉六两、生姜一片、盐或鲜味露适量。

做法:

(1)猪肉洗干净切片,飞水。

(2)把水煮滚,放入鲜香菇、生姜、豆腐,用大火煮十分钟,再转至中小火煮至香菇熟透,再放入猪肉片,待肉片熟透后,加入盐或鲜味露调味即可。

功效:

清热解毒、降低血脂、润泽肌肤、降低血压。

2.鲤鱼补血益气汤

针对:虚弱浮肿、脸色苍白、精神不振的人

材料:

黑豆四两、生姜两片、红枣十粒、鲤鱼一条、陈皮一小块、胡椒盐粉适量。

做法:

(1)鲤鱼去鳞、鳃、鳍、内脏清洗干净,加少许油在锅中,略煎至金黄色。

(2)将黑豆去瓤粒并清洗干净,放入锅中?A不必放油,炒至豆衣裂,再用清水洗干净,备用。

(3)红枣去核,生姜去皮,陈皮洗干净,备用。

(4)水煮滚,先放入黑豆、红枣、陈皮、生姜大火煮十分钟,再转至文火煮一个半小时,最后放入鲤鱼,煮三十分钟后加入胡椒盐粉即可。

功效:

滋阴补血、益肝肾、明目安神、健脾补气、利尿消肿

3.紫菜排骨清肠汤

针对:视力退化、贫血的人

材料:

紫菜五钱、芹菜四两、红萝卜一个、排骨一斤。

做法:

(1)排骨洗干净,飞水。

(2)紫菜用清水洗干净,芹菜切段,红萝卜切粒。

(3)水煮滚,放入全部材料,大火煮十分钟,转文火煮二各半小时,加入盐或鲜味露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美肌肤、清肠胃、减肥、明目。

4.黄瓜猪骨消滞汤

针对:水肿型的肥胖族

材料:

黄瓜一斤(最好用老黄瓜)、薏仁二两、猪骨一斤、蜜枣五粒。

做法:

(1)猪骨洗干净,切块,飞水。

(2)其他材料洗干净备用,黄瓜切块。

(3)水煮滚,加入以上所有材料,用大火煮十分钟,再转文火煮两个半小时,加入调味料即可饮用。

功效:

去湿消滞、轻身健美、消除腿部肥肿

5.荷叶山楂健脾汤

针对:容易胃酸、饭后饱胀的人。

材料:

荷叶一张(买新鲜或是到中药店买干的均可)、山楂肉一两、薏仁二两、瘦猪肉四两、陈皮一小片、盐少许。

做法:

(1)瘦猪肉洗净切片,飞水。

(2)其他材料洗净备用。

(3)水煮滚,放入以上所有材料,用大火煮十分钟,再转文火煮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胃、助消化、降血脂。

6.山楂萝卜消食汤

针对:便秘、胆固醇过高的人

材料:

白萝卜一斤、山楂片三钱、陈皮二钱、瘦猪肉四两、蜜枣四粒。

做法:

(1)瘦猪肉洗净切片,飞水。

(2)白萝卜去皮切块。

(3)水煮滚,加入所有材料,用大火煮十分钟,在转至文火煮半小时后,加入调味料即可饮用。

功效:

消积减肥、利尿消肿、去除多余脂肪

7.补血消肿鸡汤

针对:皮肤干燥、粗燥的人

材料:

带皮冬瓜一斤半、鸡一只、猪瘦肉四两、香菇(冬菇)十个、红枣十五枚、生姜二片、盐适量。

做法:

(1)鸡、猪瘦肉洗干净后切片,飞水。

(2)香菇去蒂、泡水三小时或一个晚上(香菇水千万不要倒掉)。

(3)红枣去核备用。

(4)冬瓜连皮切块。

(5)把水煮滚,加入鸡、瘦肉、红枣、香菇连同香菇水、姜,用大火煮十分钟,再转文火煮二个小时,然后再加入冬瓜连皮块煮三十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清肺化痰、健脾、去水肿、养血、适合贫血、水肿、痰多、脸色苍白的肥胖者。

8.冬瓜发菜美腿汤

针对:腿部肿胀的人

材料:

带皮冬瓜两斤、发菜二两、薏仁二两、瘦猪肉半斤。

做法:

(1)猪肉洗干净,切块,飞水。

(2)发菜用一碗水加两滴油浸泡半小时后,把杂质清洗干净。

(3)冬瓜连皮切块,薏仁洗干净备用。

(4)把水煮滚,放带皮冬瓜、瘦肉、薏仁,大火煮十分钟后,转文火煮二小时,最后放入发菜再煮十五分钟,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去湿利水、消滞清肠、消除腿部肥肿。

9.海带轻身汤

针对:糖尿病、胆固醇过高的人

材料:

带皮冬瓜一斤、海带二两、陈皮一小块、瘦猪肉四两。

做法:

(1)瘦猪肉洗干净切片,飞水。

(2)冬瓜连皮切块,海带先泡水,将泥、杂质清洗干净,切段。

(3)水煮滚后,放入以上所有材料,用大火煮十分钟后,转文火煮两个小时,加入盐调味料即可饮用。

功效:

清热去湿、减肥轻身

10.苹果清热汤

针对:脸色苍白、皮干燥、粗燥的人

材料:

海带二两、苹果两个、瘦猪肉半斤。

做法:

(1)瘦猪肉洗净切片,飞水。

(2)苹果去皮,切块,海带泡水洗净。

(3)水煮滚,放入所有材料,用大火煮十分钟,转文火煮两小时,放入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消脂减肥、清理肠胃、清肺热

11.山楂决明清火汤

针对:高血压、高血脂、便秘的人

材料:

瘦猪肉三两、山楂一两、草决明(决明子)一两、糖一茶匙、盐适量。

做法:

(1)瘦猪肉洗净切片,飞水。

(2)山楂、决明子清洗干净。

(3)适量的水煮滚,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十分钟,转文火煮一小时半,加糖、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清肝火、通便秘、减肥、健脾胃

12.杂菜鸡腿养颜汤

针对:水肿、高血压、高血脂的人

材料:

去皮鸡腿2支、香菇五朵、草菇五朵、生姜一片、红萝卜一根、玉米一根、玉米须一把(中药店有卖)、芹菜、绿花椰菜适量、调味料少许。

做法:

(1)鸡腿去皮,除骨,飞水。

(2)香菇去蒂,泡水三小时或一个晚上,香菇水保留备用,玉米、红萝卜切段。

(3)玉米须洗干净,用两碗水煮滚,放入玉米须煮十五分钟,捞起玉米须,保留玉米须水备用。

(4)适量水煮滚,先放入香菇水、玉米、洪萝卜、草菇、姜、玉米须水、大火煮十分钟,再转文火煮一小时,然后加入芹菜,绿花椰菜、鸡腿肉。煮熟鸡腿肉后,加入调味料、鲜味露即可饮用

功效:

消脂、去水肿、降血压、养颜美容

冬季 如何养生?

1.冬日养阴 “冬”是终的意思,冬天的三个月宇宙之气隐闭,此时自然界的万物伏藏,自然之道为静,冬宜静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的“阳”是指人体的机体功能,“阴”概言脏腑、血液、体液等有机物体。阴阳在人体内处于平衡状态时,肌体就健康;如果阴阳失衡,便会产生病变。冬日养阴应审时度势,谨慎人事,节制嗜欲,远离声色,淡泊名利。此时应早睡晚起,以待日光,这样合乎自然及人寿之规律。

2.冬练三九不怕小锻炼,就怕不锻炼,平时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如果冬天停止活动,那么一年的锻炼效果就不明显,故,民谚有“一冬顶三夏”之说。在寒冷清新的空气中去登山、滑冰、滑雪、长跑等,提高耐寒力,并可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大风降温或冰天雪地的日子,不宜承受户外环境活动的中老年人,可以在室内锻炼。室内锻炼时,要保持空气流通。若到户外锻炼,注意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浑浊的环境中健身。冬天体育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久,每次锻炼30~60分钟;也可将其“切分”为每日3次,每次10~20分钟。

3.冬日发汗 “发汗法”不仅通经活络,而且可以扩张人体的小血管,加快人体体力的恢复。①饮食发汗法。在气温较高的室内,吃一些热粥。热粥以赤小豆糯米粥或绿豆糯米粥为佳,或者是喝红糖姜汤水,这些方法简单而适用,可以避免出汗过多发生虚脱。冬天的夜晚比较长,不可多吃坚硬的食物,食后可采用摩腹、散步等方法,以助消化。②蒸浴发汗法。在浴池或温泉中洗热水澡(桑拿浴),使体内邪气随蒸发的汗液排出。不过,运用此法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耐受力而定。不宜让汗出得太多,防止因此发生虚脱。③运动发汗法。运动是健身发汗的最佳良方,它能解表祛邪、消热止痛及防治多种疾病。注意;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确定运动负荷,切不可做超过机体耐受能力的运动。控制大汗淋滴,只要感到面颊部有汗液流出时,便应停止做“发汗”运动。“发汗”之后应松解衣襟或适当脱减衣服,让汗液蒸发完毕。待身体感到凉爽轻松时,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感冒。

4.冬日抗寒 ①常喝姜枣汤。用十枚大枣、五片生姜煎水喝,能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患。②夜卧桑菊枕。桑叶菊花可以使人头脑清新,防治感冒。以碎桑叶和菊花(如数量不够,可铺些稻壳)作为枕心。长期卧枕可驱风寒。已患感冒的人,也易早愈。③浸泡治冻疮。将冬瓜皮,茄根用水浸泡2至4小时后,在火上加热至50℃左右,用其熏洗患处,具有止痒、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把大葱、大蒜和生姜共同捣制成泥状后,涂抹于患处对治疗冻疮效果甚佳。干红辣椒粉、干姜粉、大蒜等,按1:3:1的比例调制在一起,放入酒精内进行浸泡,48小时后再加入适量的樟脑,混匀涂抹在患处。④护头、护脚保暖。人处在寒冷环境中,应注意头部、足部的保暖。选用防寒帽。有学者研究:当环境温度为15摄氏度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数的30%;当零下15摄氏度时占75%,由此可见头部戴帽保暖与人体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足部受寒则易诱发感冒,最好穿透气性能良好的棉布袜子和保暖的鞋子。

?
5.冬季养生以补肾为主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五行配五脏,在五行中冬季属水,配肾,故而在治疗及进补时都应以肾脏为主。五行配五色,黑色归肾经;补肾用“黑色食品”为佳,如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品,再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人的身体就会强壮。进补的方法多种多
样;熬汤、吞丸、饮酒、药粥,各随人喜。
6.冬日养生四不宜一不宜过频洗澡。冬天里的阳气在内潜伏,阴气在外张扬。上了年纪的人大都患有上热下冷之类的病,不宜过频洗澡、散发热量。一般来说,三五天或十天半月洗一次澡,视身体情况而定洗澡次数。二不宜贪恋烤火。烤火可以取暖,增强身体活力,但是火燃之处温度升高,周围的水汽蒸发很快,空气干燥;人的体表水分被蒸发,时间一长就口干舌燥,虚火上升。大火烘烤,易将手足上的火气引入心脏,使人产生烦躁不安,虚火上升。三不宜坐石、木。俗话说“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夏季露天放置的凳椅,经风吹雨打淋变得潮湿,如果久坐,易致关节炎、风湿痛、坐骨神经痛及痔疮等。同样道理,也不宜坐在潮湿地面上或水泥地面上。四不宜捂头睡觉。有些人喜欢在冬季捂头睡觉,以为这样可以“更暖和些”,殊不知,被窝内氧气含量会逐渐减少,使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呼吸窒息,或因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病。如是炉火取暖,还应开窗户透气,以免造成煤气中毒。

头凉脚暖,养生之道——诸城玫姿蓝

引用 头要凉,脚要暖,肚子里面别太满

立冬已至,天气越来越冷,“ 养生 ”显得愈发重要。“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枸杞难挡岁月催,杯里再加点当归”……这些话里,虽然调侃的成分居多,但不得不承认,“ 养生 ”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



头凉


在中医上,“头凉叫暖”是一句老话。早在唐代,医圣孙思邈就指出“头边亦不可安火炉”。中医认为,人体十二经脉所有阳经交汇于头部,故"头为诸阳之汇" "清阳之府"。头部宜冷,不宜接近高温。



中医认为,保持头部的凉爽能够有效改善睡眠,是 养生 长寿的秘诀,毕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但是,保持头部的凉爽,并不意味让头与寒冷“坦诚相见”,适当的保暖与“头凉”之说并不冲突。同时,保持头部的凉爽,能够在入睡时降低大脑皮层的活跃度,避免大脑因兴奋而导致的失眠,从而使人体进入“易睡眠,深睡眠”状态。

脚暖


“热从头生,寒从足入”,中医上,手脚冰凉是一种“闭症”,“闭”即不通。长期冰凉,会致使肝脏受寒,影响造血功能,导致肝脏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病菌有机可乘。



养生 之道


人体的 健康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生活习惯更是关键因素。主动头凉脚暖, 养生 从现在出发!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END—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ujiys/2012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