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应保证充足的水分和维生素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物为主。
秋季降火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秋季气温日较差增大,此时,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秋季上火可点三穴去火降燥:
眼屎多,点按关冲穴
出现眼屎,这是体内热毒上冲所致。还可能出现血压增高,甚者结膜炎等症状。
点按位于无名指指甲旁靠近小指一侧的去火点——关冲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头目的功效。力度以能感到明显酸麻胀为宜,并坚持30秒至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的关冲穴,每日2~3次。
燥热心烦,点按少冲穴
少冲穴,属手少阴心经。在小指内侧(桡侧)指甲角外约一分处。不少人在暑期会有心中烦热、口舌生疮、尿黄等症出现。中医认为,这是心火上炎所致,可通过点按少冲穴去火点缓解。用大拇指用力按压此处,以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持续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每日2次,可行气活血、清热醒神。
尿黄涩痛,点按至阴穴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外侧,趾甲角外约一分处。湿热过盛易引起小便黄臊臭、尿频、尿急、尿涩痛。点按去火点至阴穴,可在15点到17点,此时是膀胱经最旺盛的时候,用大拇指按压此处,并坚持1~2分钟,然后再换另一只脚,每日2次。有清热散风、通利下焦的作用,对尿黄涩痛等症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秋季上火饮食上可以选择以下的食物:
心火。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可用莲子30克,栀子15克,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肺火。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可用猪肝300克,菊花30克,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胃火。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可用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肝火。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用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只,削皮切块,加适量冰糖、清水炖服。
肾火。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燥热。可用猪腰子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沙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ujiys/1971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秋季饮食:吃蟹谨记三不宜
下一篇: 秋季养生重在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