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气候凉爽,是一年中养生不能错过的好时机。日常习惯也是养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秋季养生不妨先从日常生活细节抓起,了解了其中相关要点,可以帮助身体提高基础免疫代谢能力和对病毒细菌的抵抗能力。
那么秋季养生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生活细节?
1、滋阴润肺
秋季气候干燥导致人们的身体严重缺水,此时饮食应从滋阴润肺的角度考虑,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帮助身体补充水分、生津止渴的健康食物,例如芝麻、青菜、雪梨、糯米、柚子等。而对于辛辣刺激性食物则应尽量避免多食,以免加重口干舌燥、身体缺水上火的症状。
2、养脾健胃
经历了炎炎夏日以后,人们身体脾胃由于夏季吃冷饮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损耗,所以人们才提倡秋季贴秋瞟。但是即使食欲随着气温骤降得到释放,也不易大肆暴饮暴食。否则将较重脾胃负担。推荐脾胃不太好的患者多吃易消化的健康食物,例如红枣、小米、红豆等食物。
3、适量吃酸
秋季不妨多食一些酸味水果,这个季节会有大量的新鲜水果上市,例如石榴、苹果、雪梨、葡萄等,这些水果不仅可以改善食欲,还可以养肝润肺,正是吃的好时节。
4、预防咽炎
秋季是咽炎的高发季节,究其原因,还是由秋季的天气特征决定的,为了有效预防咽炎,日常居住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是关键因素。起居环境湿度过低会影响人体咽部粘膜的免疫机能,导致咽部功能性失调,一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容易随着时间发展成慢性咽炎。通常情况下,室温20度人体的舒适度较好。
5、睡眠保障
很多人在秋季会感到强烈的疲倦感,其实这就是传统意义上中医理论经常提到的“秋乏”,只有高标准的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才能够有效预防秋乏。秋季要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此外中午不妨午休时间抓紧时间多休息一会,特别有利于下午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个人精神状态的持续良好。
以上从五大方面介绍了秋季养生需要注意的生活细节,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可以起到良好的养生保健效果。此外,很多人秋季心情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变得低落,这种现象也应该引起重视,心理的保健也很重要。
1、健康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秋季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
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6、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7、加强锻炼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一、养生小常识:
1、早餐喝一碗枸杞黑芝麻粥,明目强身。
2、休息时做手指操,增强免疫力。
3、每天上午喝一杯蜂蜜水,促进新陈代谢。
4、午睡半小时,有利于养阳。
5、足疗四季都可以做,不过春夏的水温可以略低些。
6、五种果汁做宵夜,提前抗衰老。
7、睡前练习腹式呼吸,增强心肺功能。
8、每天练5分钟甩手功,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
二、春季宜早睡早起,睡时头宜朝东方,以顺应自然发生之气。每天临睡前做1次即可。方法为仰卧,头东足西,舌抵上顺,闭口闭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渐增多,待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本法对春季津液不足导致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均有作用。
三、人在饮食中,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肾补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麦、黄花菜、椰菜花、西兰花、苦瓜、水蜜桃、菠萝、葡萄等。
1、静情绪
秋天自然界的萧瑟,使人容易触景生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此时情绪调养应保持安宁平静,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心理上的影响。
精神调节顺应秋气的特性,保持宁而不躁,敛而不泄,清而不浊,神气内敛,做到清静养神,排除杂念,达到心境宁静之状态。秋分过后适逢重阳时节,此时秋高气爽,不宜闭户家中,建议外出游玩,登高远眺,饱览风景,可使人心旷神怡,愁闷全消。
2、早起早睡
秋天容易感到困乏,每到周末的时候,不少人可能会选择睡懒觉,但专家认为,秋天更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也是养生的一种方法。所谓天人相应也就是人与天地相顺应,最有效的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就是随四季的变化而调整作息规律了。
3、适度饮水
在“饮食的金字塔”中,水处于最底层。也就是说,水是人体最基本所需,也是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秋季天气干燥,易使人产生燥气。而秋燥最爱攻击肺,所以当燥气上升时,咳嗽、哮喘腹泻、皮肤干燥等疾病首当其冲。此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水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此外,秋天易出现身体困乏,也就是俗称的“秋乏”。而科学地饮水也可以缓解秋乏症状。
秋季应多喝开水、淡茶等,以养阴润燥,弥补身体损失的津液,尤其应定时、主动多喝白开水,即使不渴也要喝。喝水时,要少量频饮,而不要一口气喝得太多。研究发现,此法既可使人体津液得以补偿,对内脏也没有损害。而一次大量饮水,反而会损伤肠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紊乱。
秋冬换季的时候,天气变得又冷又干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人都会难受,压抑,甚至还会导致身体内累积更多的毒素,进而损伤身体。建议这个时候,人们要学会通过排毒进行养生,比如说试试这几个法子:
1、多喝水
秋冬换季的时候,很多人都容易口干,这是因为身体因为干燥而流失了大量的水分所致。身体内部水分减少了的话,各大器官的功能发挥就会受影响,从而导致不少的毒素和废物都积累在体内未能排出去,如此身体生病才怪。
所以说,建议大家在秋冬换季的时候应该多喝水,除了喝热水之后,喝热汤也是有助补水的。所以说,大家在平时做菜的时候,要记得烹饪一道汤食用哟。
2、多吃蔬果
蔬果富含大量的纤维素,这种物质吃进身体里面后,有助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粪便及废物的排出,从而加速将体内无用的或是有害的垃圾清除掉,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其中生活中许多蔬果吃了都有助排毒的,比如说番茄、冬瓜、木耳、樱桃等等。这些蔬果平日里很常见,大家不妨选购食材的时候,将它放在需要够买的食材名单之中吧。
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秋冬换季之时还可以通过睡眠来养生。这个时候人体很容易感到疲乏,为了减缓疲乏建议要让自己睡足觉,所以夜晚要早点睡才行哟。当你的身体睡饱觉之后,各大器官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活力满满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ujiys/1933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秋季干燥有哪几种不同的类型?
下一篇: 在秋天怎么饮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