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起名 >> 起名大全

万俟氏的郡望堂号和主要迁徙位置

起名大全 2023-08-24 21:10:08

万俟氏是一个复姓,典型的少数民族姓氏,它的郡望堂号都有些什么你呢?和主要迁徙位置现在在哪里?我们怎么才能够了解呢这些个问题呢?下面就由我们的华易算命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姓氏有关的详细的信息吧!

万俟氏的郡望堂号都是有哪些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郡望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兰陵郡:兰陵郡始建于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从原东海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五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县一带地区。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黜。兰陵郡又称济宁、氶县、枣庄。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偪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偪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偪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到了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明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民国时期,沿袭清朝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庚子,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辛丑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堂号

建昌堂:北齐时有万俟·洛,他为人慷慨有气节,以勇锐著称。河套之战,以孤军挡敌锋利,战功显赫。被封为建昌郡公。万俟氏因此号“建昌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

兰陵堂:以望立堂。

万俟氏的人主要迁徙位置在哪

关于万俟的姓氏来源,《魏书·官氏志》和《尚友录》都有记载。前者指出“后魏献帝季茅之裔”;后者则指出“后魏献帝季茅之后为十姓,魏书官氏志称万俟氏”由此可见,这个姓氏是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才出现的,推算起来,至今仅有1700多年的得姓历史。

实际上,“万俟”两个安本来是当时一个叫鲜卑族部落的名称,东晋时,鲜卑族的万俟部随拓跋氏进入中原,他们的酋长,是后魏献帝的弟弟。后来,由于鲜卑族逐渐被中华文化所同化,这个部落的后裔就以部落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万俟氏,并且千秋万世地袭用下来。

根据史籍《魏书》的记载,头一个以“万俟”为姓氏的人叫做万俟丑奴,是高平人。这个高平,不是如今的山西省高平市,而是今宁夏回族自治县的固原市,汉末两晋时期古称高平,读者应当注意予以甄别。

万俟氏族人早期居住在西北地区与山西一带,后随北魏王朝迁入河南、河北、山东诸地区,并在山东形成万俟氏聚集地,以兰陵郡为郡望。今安徽、北京、辽宁、福建等地均有万俟氏族人分布。

好奇..!百家姓..

读音a,古音e。比较罕见的姓氏,但是分布极其广泛。唐朝有阿光进,明朝有阿其麟。来源有二:(1)商朝大臣伊尹所担任的官名阿衡(保护教养的官),他的后代有一支系以阿为姓;(2)北魏时期阿单氏、阿贺氏、阿伏干氏改姓阿。

一、姓氏源流

阿(ē,ā)姓源分两支:

1、阿(ē 音婀)姓源出有二:

① 出自商代伊尹之后,以官名为氏。据《管子·地数》称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他辅佐商汤先后灭掉葛、韦、顾、昆吾等方国,最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伊尹被商汤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其支孙有的以祖上官职为荣,遂以阿字为姓,称为阿氏。

② 出自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阿贺氏、阿伏干氏,入中原后随汉俗改为阿氏。据《魏书·官氏志》载:“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这是孝文帝十 九年(495年)迁都洛阳后的事。在孝文帝正式下诏前五六年的太和十二、三年(488-489年)阿伏于(或称阿伏干)这一少数民族姓氏就自行简化作阿了。这种简化便成了后来孝文帝正式改姓的依据。

2、阿(ā 音啊)姓出自回族姓氏,源出有二:

① 在中国回族中,以“阿”音起头的经名很多,这是形成阿姓的主要来源。如在元代的官员中就有阿刺浅、阿刺瓦而思、阿里罕、阿思兰、阿葩实、阿都赤、阿都刺、阿里、阿合马等几十人。在明代,还有回回天文学家阿答兀丁、阿都刺等。

② 一些回回人将与阿无关的经名改为阿姓的也有。如清代内务府回回人海里玛,后改阿姓,遂成为了回族阿姓的又一支。阿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阿(ē 音婀)姓得姓始祖:伊尹。伊尹,名挚,是有莘氏在桑树林拾到的弃儿,因其养母住在伊水边上,所以以水为氏。虽然伊尹身材短小,面庞不出众,但足智多谋,聪明异常,志向远大。当时夏王桀暴虐残忍,滥用民力,鱼肉百姓,田地荒芜,民不聊生。伊尹看出夏朝气数已尽,于是用自己高超的烹调手艺,接近商汤劝他高举义旗取夏桀之位而代之。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伊尹建议商汤停止向夏桀进贡,看夏桀如何动作,以探测夏桀的实力。夏桀果然非常愤怒,征调九夷的兵力,要来伐商。伊尹当即劝商汤说:夏桀还能调动兵力,我们伐他的时机还未成熟。于是,商汤又向夏桀进贡。当伊尹看到时机成熟时,又一次停止向夏桀进贡,但因为夏桀的暴行,这次,他未能调动军队了,于是伊尹就向商汤建议起兵。商汤很快就打败了夏桀的军队,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诸侯一举拥戴贤德的商商汤为“天子”建立商朝。商汤和伊尹紧密合作,励精图治,爱护百姓。受到百姓的爱戴。商汤逝世后,伊尹辅佐他的后代,直至商汤的孙子太甲为商王时,太甲暴虐乱德。三年以后,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宫,亲自摄政,接受诸侯的朝拜。帝太甲在桐工住了三年后,悔过自责,改恶从善,于是伊尹把太甲接出来,还政给他,自己告老还乡,太甲返位后,发扬商汤的德政,勤俭爱民,史诸侯归附,社会

安宁。伊尹逝世后,帝沃丁(太甲的儿子)以天子之礼葬之。伊尹支孙有的以祖上“阿衡”官职为荣,遂以阿字为姓,称为阿氏。故伊尹就是阿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大通县的阿家堡、阿家台等地的阿氏,祖先均系蒙古族,以后融为汉族。阿姓望居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阿[田可]:字习阿,汉时纳垢酋裔,云南省马龙州人,弃隐云南省东部山谷,收集整理古代爨族文字,撰字如蝌蚪,二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有奇,称“书祖”。

阿 桂:字广庭,号云岩,章佳氏,原籍满洲正蓝旗,后被抬入正白旗。他出身于达官显贵之家,父亲阿克敦是乾隆朝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很受乾隆帝的器重。他自幼聪敏过人,“闻人谈史事,即了了,能记其大略”。雍正十年(1732年),十六岁的阿桂入官学读书,两年之后补为禀生。乾隆元年(1736),为副榜贡生,随后以父荫授大理寺丞,乾隆三年,中举,第二年补授兵部主事。此后,他春风得意,步步高升。乾隆八年以郎中的身份,充任中枢机构军机处的章京。然而,接二连三的打击,却几乎使他身陷囹圄。乾隆十一年,出任户部银库郎中的阿桂,因为库项被窃,以失察之罪被降调为吏部员外郎。乾隆十三年初,阿桂随兵部尚书班弟赴四川金川军营办事,因经略纳亲,川陕总督张广泗进剿大小金川失利,“株守半载,无尺寸功”,被逮捕处死,阿桂也被劾以“勾结张广泗,蒙蔽纳亲”,而交刑部审讯,后因乾隆帝念其父年老,只有阿佳这一儿子,才格外开恩,没有治他的罪,将其释放回家。这可说是阿桂在仕途上跌的一大跤。但阿桂毕竟是满洲贵族子弟,因而在被释放的第二年就得到重新起用,再任吏部员外郎。又五年,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由此渐登崇阶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2、堂号(缺)

---

【阿姓宗祠通用对联】

〖阿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爨书留著;

紫阁图形。

——佚名撰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唐代马龙州人阿[田可],隐居在今云南省东部山区,收集整理古代爨(Cuàn音窜)族文字,两年共撰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个,号为“韪书”。下联典指清代满洲正白旗人阿桂,章佳氏,字广庭,乾隆年间举人,历任伊犁将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宰相)。为高宗所倚重,曾参与平定准噶尔部和天山南路小和卓木的叛乱,后屡任统帅,用兵大、小金川,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封诚谋英勇公,图像绘制于紫光阁。

韪书留世;

殊勋写真。

——佚名撰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阿[田可],隐居山林,撰爨字如蝌蚪,成字一千八百四十,号曰韪书,留传后世。下联典指清·阿桂,定伊犁、讨缅甸、平两金川皆有功,绘图形于紫光阁。

---

附录:【阿姓典故、趣事】

〖阿氏僰人悬棺〗

很久以前,在四川珙县洛表区,有一个叫麻塘坝的地方,居住着许多僰人。其中姓阿的占大多数。有一天,一家姓阿的老人死了,阿家就去请风水先生来看安埋老人的地点。那风水先生在麻塘坝转来转去,最后指指着一片陡峭的岩子对阿家的人说:“这里有片白岩,你们要用一个整块的大木头做成棺材,把死去的老人放在这个棺材里,然后葬在这片白岩上,你们阿家的子孙必定会发达富贵。”阿家就按照风水先生所说,用一整块大木头做成棺材,又去请石匠来,在白岩上打洞。那白岩又高又陡,怎么打呢?想来想去,只有用诸葛亮教他们在作战时使用的绞车架在岩石下,在绞车上架起高台,让石匠站在高台上打洞。好不容易在岩石上打出两个碗口粗的洞来,于是往洞中塞进两根粗木,然后又用绞车把棺材吊上去,横放在两根粗木上,这就是僰人悬棺葬的来历。从此,僰人就学会了悬棺葬,人死后,都实行悬棺葬。以后,阿家果然发达了,成为僰人中最有力量的部族,直到明朝万历元年,阿家三兄妹称雄,起兵造反,在四川建武(今兴文县)九丝城称王建国。

阿家三兄妹起兵造反时,阿家的势力很强。那时,有一个名叫罗英秀才的人,会阴阳五行,会看风水。罗英秀才家是一户大地主,他家的粮食、金银财物等,曾被造反的僰人强行征用。他为了报复阿家,就去对阿家说:“在云南威信县长安乡瓦石村,有一个名叫断井山的地方,断井山对面有一片白岩,名叫白虎岩。你们如果把麻塘坝的棺材取下来,运到威信去,挂在白虎岩上,你们阿家更要发达,更有势力,整个云南、四川两省都会成为你们阿家的天下。”阿家听了罗英秀才的话后,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从麻塘坝取下七具棺材,运到威信瓦石,还运了两部绞车挂棺材。阿家按照罗英秀才所说,把七具棺材挂在瓦石村的白虎岩上,其挂法与洛表麻塘坝的一模一样。但事隔不久,阿家三兄妹就兵败被杀,阿家也就彻底垮了。阿家三兄妹死后,朝庭继续围剿那些逃进深山老林的僰人,特别是对僰人中姓阿的,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格杀无论。在这种血腥屠杀和镇压下,阿姓僰人隐姓埋名,将阿字的“阝”旁改为“亻”旁。全部改成何姓。以后,麻塘坝的僰人悬棺就被人们称为:“何家挂岩子,”威信瓦石的僰人悬棺也同样被称为:“何家挂岩子”。

僰人被围剿后,再也无人到瓦石去挂悬棺了。许多年后,那七具棺材陆陆续续垮了四具下来,如今,白虎岩上只剩下三具悬棺了。据说,在那些垮下来的棺材里,有金,银、珠宝、玉器等贵重陪葬品。当时,有些贪财的人去争夺那些殉葬品,但是,无论是谁,只要一争夺到手,这些宝物就会把他的眼睛刺得疼痛难忍,眼前变得漆黑一片,就象瞎子一样。奇怪的是,只要一抛弃手中的宝物,眼睛的疼痛就会消失,眼前依然光明一片。结果,那些宝物谁都不敢要,都被人们丢到深山峡谷去了。

郡望堂号的由来演变

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历代的姓氏书中,其中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论》和南朝刘孝标的《世说新语》)。《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个姓氏前面注明了“郡望”。如魏晋至隋唐在我国北方形成的“四大郡望”:范阳(今北京至河北省保定一带)卢氏,清河(今河北省清河一带)崔氏,荥阳(今河南省郑州一带)郑氏,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一带)王氏。
“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春秋时,秦、晋、楚等国有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地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行政区划制。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后增加到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汉至隋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但是具体的郡县划分有所不同。隋唐时代,往往州、郡的名称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数时期称“州”不称“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作废。
但“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并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沿用不衰。 所谓门阀,亦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世代显贵,影响大,权威高的姓族家门。这些所谓“高门大姓”一般地说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则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有时官方尚作明确规定,宣称某称为望族大姓,甚至具体划分姓族等级,确定门阀序列,各姓族权益的地位不等,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始于西汉,汉代刘氏皇族引经据典,论证其为帝尧之后,是高贵的血统,声称他们天生是要称王做帝的。东汉时期,门第等级观念已十分盛行,门阀制度初步形成。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亲属往往高官厚禄,数世不衰,如弘农华阴杨氏四世四人官至三公,汝南汝阳袁氏四世五人位至三公、汝南平舆许氏三世三人官居三公等,皆成为当时令人称羡的高门望族。
由于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聚集、变迁之地非止一处,于是一姓常常不止一个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个郡望为主,以区别主从及尊卑。 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高门望族相比,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财产,其成员也有入仕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极受压抑,其社会地位也无法与门阀士族相比。当时用以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这种门阀制度的集中表现。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门阀家世、才行品德,由各地“中正官”采纳乡里舆论,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进行推选,以任用官吏。
但是,以家族为基础而盘踞于地方的门阀士族,很快就垄断了荐举权,其结果便是只论门阀家世,不论才行品。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无才无德,总被列为上品优先入仕,得授清贵之职,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群,也被列为下品,即使入仕,也只可能就任士族所不屑的卑微之职,以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门阀士族不仅各自控制地方权力,同时还左右朝政,国家法令又明文规定士族有荫族、袭爵、免役等多种特权。士、庶这间有严格的区别,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如有士族与庶族通婚,或就任一般由庶族人所担任的官职,称为“婚宦失类”,是十分耻辱的事,会因此而受到排挤和嘲讽。
在门阀制度下,不仅士庶界限十分严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中不同郡望、堂号的宗族也有贵贱、尊卑之分。唐代柳芳在其《氏族论》中对此作了明确的论述:在南北朝时,“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姚、王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以上“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
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门第阀阅而有等级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为“膏粱”,有令、仆(射)者为“华腴”,有尚书、领、护以上者为“甲姓”,有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有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为“丁姓”。
为维护、推行门阀制度,载录门第、区别族系的谱牒之学因而十分盛行。在南朝刘孝标所注的《世说新语》中,引证的家谱、家传达数十种之多。这种别贵贱、分士庶的门阀制度,不仅的魏晋南北朝时十分流行,而且影响深远,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准则习俗。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对此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有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以便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在封建社会里,最尊贵的姓氏是皇帝的姓,称为“国姓”。皇帝对有功的臣僚赐“国姓”以示褒扬,接受赐姓者无不以此为荣。 刘汉王朝时就明文规定,凡刘姓之人就可免除一切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的待遇。李唐王朝的编修姓氏书中,也明文规定了姓氏尊卑的排列。唐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诏撰修《氏族志》时,因沿袭魏晋南北朝旧例,以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为第二,唐太宗大怒,亲自出面干涉,改李姓为第一,外戚之姓为第二,崔姓降为第三。武则天执政时,修纂《姓氏录》,改武姓为第一。
唐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并称“五姓七族”,门第最为清高。子女婚嫁首重门第。即使身为宰相的李义府也因不属“五姓七族”中之望族,在为其子向山东崔氏求婚时,也遭精通拒绝。
最能说明姓氏贵贱,而且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姓氏书,当数宋朝编撰的《百家姓》。《百家姓》的前八姓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姓是国姓,当然位居傍首,钱为吴越王之姓,其余六姓为皇后外戚之姓。
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坐次亦明确有别,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曾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做了尖锐的批评,诗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诗中“金张”指西汉宣帝时的权贵金日石单和张安世,他们的后代凭着祖先的世业,七代为汉室高官。而奇伟多才的冯唐(即诗中之“冯公”)却因出身微门,竟一生屈于人下,不能展露其才。
这种以地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而已。 郡望现象到现在尚不绝迹,归因于人们的寻根念祖的观念意识。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据资料统计,在当今台湾2200万人口中,汉族占96.4%以上,几乎每一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统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对故土先人的眷恋之情。台湾同胞每遇红白之事,多在门前悬挂标有郡望的灯笼,以示世人。
尤其近年来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归国,旅游观光,寻根问祖。姓氏郡望成为他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姓氏郡望”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我国姓氏中郡望堂号最多的是张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今天的张姓则习惯称16望,即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其中,除最后两个是堂号外,其余14个全是郡望;王姓则称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中三槐、开闽是堂号。由于张、王二姓历来就是我国的大姓,其郡望堂号也要较其他姓氏为多。
我国的不少姓氏只有一个郡望堂号,如丁氏只称济阳堂、于氏只称河南堂、并氏只称南阳堂、郑氏只称荥阳堂等等。至于宋元以后,人们对郡望、堂号的内容不再有所区分,把二者同样作为姓氏发祥地的代称,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高分拜求二姓的资料,包括姓氏由来、郡望等

二姓即贰姓的简写。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文献《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中记载:“古有贰国。或以国为氏。郑樵注云:或言姬姓。《左传》:‘楚屈瑕将盟贰、轸。’并小国也。贰国在随州南(今湖北应山县境)。”
贰国在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贰氏。后有简文为二氏者。
2、源于姬姓,出自,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注:“《山海经》贰负之臣曰危。贰姓始此。望出河东。”贰负,官名。此以官为氏。在古代,贰负为一神氐,人面蛇身,是人蛇合体的图腾。
贰负喜杀戮,后来成为武官的象征。因此,贰氏源起于武将世家。后有简文为二氏者。
3、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期拓拔部,属于以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注引《后秦录》记载:“贰,夷姓,后魏有将贰坐。”其后裔有简文为二氏者。
二、郡望堂号: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属随州,后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废除,唐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邓县)为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一是指今整个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三是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有姓从的吗

问题一:百家姓有姓从的吗从姓,我国常见姓氏之一。主要出自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出自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以祖字为氏[编辑本段]姓氏源流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东周平王小儿子名叫精英,被封在枞国,在今安徽省桐城东南,为侯爵称枞侯。枞侯的后代就以国名枞为氏,汉代以后,去木旁为从氏,才有从姓。 2、出自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的记载,汉代时,有大将军枞公,其后代以其名字为姓,姓从。 [编辑本段]得姓始祖 从公。 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是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而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指出,枞阳是一个地名,先人以地为氏,因此有枞氏,汉代有枞公,一作纵。枞公与从公,实际上是同一人,自汉朝以后,枞和从两姓,一向是混为一谈,不分彼此的。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自古以来,“从”这个比较少见的姓氏,根据过去学者的考证,是由古老的枞氏“去木留从”而来的,从氏则以一个叫枞阳的地名而得姓。望族居于东莞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沂水、莒县一带。从氏后人奉从公为从姓的始祖。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从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七十一位门阀。 今河南省的驻马店市、周口市郸城、新蔡县、信阳市光山县,安徽省的庐江市、宿州市、灵璧市、定远市、霍邱县三流乡三流村、凤台县,山东省的临沂市蒙阴县、沂南县,陕西省的山阳县,江苏省的泗洪市、高邮县,湖北省的潜江市渔洋镇从家村,以及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均有从氏族人分布。 [编辑本段]家谱文献 山东无棣 *** 从氏谱书,著者待考,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车镇乡五营中村从秀凯处。 安徽芜湖从氏家谱,(现代)从氏合族著,2005年重修计算机排印本。 安徽巢湖庐江从氏家谱,(现代)从氏合族著,2005年重修计算机排印本。 安徽宣城郎溪从氏家谱,(现代)从氏合族著,2005年重修计算机排印本。 安徽宣城乌溪从氏家谱,(现代)从氏合族著,2005年重修计算机排印本。 安徽宣城泾县从氏家谱,(现代)从氏合族著,2005年重修计算机排印本。 安徽繁昌从氏家谱,从氏世袭图一幅,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木刻活字印本,2005年重修。 湖北阳新(黄石地区)从氏家谱,(现代)从氏合族著,2005年重修计算机排印本。 云南元谋从氏族谱,(现代)从家发编修,2007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一百五十册。公开出版。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从 谂:唐代高僧,居赵州观音院。精心玄悟,乾宁中示寂,谥真际禅师,世号赵州古佛。 从 贞:明代繁昌人,官至安陆卫指挥同知,居官清俭,萧然若寒士,管领漕运,尤爱惜士卒,童孺俱颂其美。 从 龙:明代知县,字云峰,安陆人。成化中以举人知麻哈州。当时民俗皆被发左衽,经从龙治理五年,遂成衣冠人物之俗。 从 任:明代大学生,字子重,江南人。负奇气,嗜异书,有绝技。 从所向:明代钟祥人,官刑部主事,清廉恬退,为人仁义,有仁声。 [编辑本段]郡望堂号 1、郡望 东莞郡:晋武帝大始元年(公元265年)置东莞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沂水、莒县一带。 2、堂号(缺) [编辑本段]宗祠通用对联 〖从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明时剖竹; 汉代分符。 ――佚名撰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从龙事典。下联典指汉?从成公事典。 〖从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知州易旧俗; 大将守荥阳。 ――李文郑撰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

问题二:有姓从的吗,有,我以前同学有姓从的,叫从羚子。名字很好听~~

问题三:中国有多少姓从的人中国姓氏无奇不有, 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历时30多年,终於写出了一本220万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 》,该词典共收集了10129个姓氏。汉字姓氏的使用情况 据初步统计,中国历代文献记载中前前后后出现过的姓氏,共达6403个,其中: 单字姓氏:3730个 双字姓氏:2498个三字姓氏:163个 四字姓氏:9个 五字姓氏:3个 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姓氏,特别是许多复音姓氏,早已从历史上消失。 又据80年代统计,现在使用的汉字姓氏,北京市有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广州市有1802个。以上七大城市共有不同的姓氏2587个。另据报导,目前台湾省近两千参佰万人口中,共有姓氏1694个。 从这些资料推测,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亿使用汉字姓氏的人口中,现存的姓氏数量约为三 千个左右。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材料表明:中国汉字姓氏中,以李、王、张三姓为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7.1%,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的100个姓氏为 :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 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 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个姓氏总计占人口的87%,而前19个大姓占人口一半。百家姓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腾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会 甄麴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麋松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甯仇栾暴 甘麻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印宿白怀 蒲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S璩桑桂 濮牛寿通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欧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复姓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司徒司空 鲜于闾丘 元官司寇 仇都子车颛孙瑞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梁晋楚闰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东郭南门 东门西门 南宫岳帅 侯亢况后 有琴商牟 余饵伯赏墨哈谯亘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中国姓氏无奇不有, 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历时30多年,终於写出了一本220万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 》,该词典共收集了10129个姓氏。汉字姓氏......>>

问题四:百家姓里有姓一的吗中 华 百 家 姓 一 览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赠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钟 徐 邱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柯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于 惠 甄 曲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 甘 钭 历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溥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阳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却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竺 权 逮 盍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

问题五:有姓离的吗?有的。百家姓,有离这个姓氏,并且在字典上也有标注,但是很少有人用这个姓氏。
〈名〉
(9) 姓
(1)形声。从隹( 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2) 同本义
离,离黄仓庚也。――东汉?许慎《说文》
离为雉、九家,离为鸟,为飞、为鹤、为黄。――《易?说卦》
离则配禹。――《颜氏家训》
流离之子。――《诗?邶风?旌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傅长虞《赠何劭王济》
(4) 八卦之一,象征火
离,为火,为日。――《易?说卦》
(5) 通“缡”。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申佩离以自思。――《汉书?外戚传》
(6) 通“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如虎如罴,如豺如离。――《史记?周本纪》
(7) 通“弧薄I
桂椒栏,檗离朱杨。――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8) 通“蓠”。香草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楚辞?离骚》
(9) 姓

问题六:中国有姓“都”的吗?都敏俊不是姓都么。。。
【都姓名人】
汉代
都尉朝:著名东汉学者。从孔安国学受古文《尚书》,后转授于庸潭。
宋代
都随:著名宋朝大臣。曾出使辽国,辽国朝廷要他为大辽服务,他忠贞爱国,严词拒绝。辽国人都叹服其节操。既归宋朝后,辽国每次派遣使臣入宋,必问其起居、健康情况。
都贶:北宋臣。字君锡,陵川(今属山西)人。博览经籍,长于史学,以明经得中进士。哲宗时官朝请大夫、鸿胪少卿,出为梓州转运使。徽宗崇宁三年(1104),坐议弃湟州,降授承议郎,权发遣坊州,再贬监抚州酒税,入党籍。后五年复朝散郎。佞佛,为圆通F禅师法嗣。后因不愿做官,隐居义门村锦屏山中,结芍药会。当时文人谷汉臣、高子美等经常往来山中,流连山水,诗酒度日。县令吕由庚曾再三举荐他出外做官,他都婉言谢绝。
都洁:宋臣、学者。字圣与,江苏丹阳人,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间以左朝请郎知德庆府,历官吏部郎中、太府少卿、淮西总领。洁父都郁,字子文,尝为惠州教官,平生留意于《易》学。洁承家学,与其父处多有所得,自认土封辞义,先儒已多有详论,故撰《易变体义》十二卷,专就《易》的变体用法进行探讨。
都颉:宋臣。字光远,余干(今江西余干西北)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官至司农少卿。初家贫而笃于学,后闲居而作《七谈》,以述鄱阳人物山川之胜,辞艳而意远。
都光远:著名宋朝大司农。[2]
明代
都胜:明朝宁津人。曾经担任南京羽林左卫指挥捡事。成化初升署都指挥捡事,守备扬州的时候因为平定叛乱有功。被升迁为参事,协同漕运,后又任过充总兵官、掌漕运等重要的职位。因居官廉明洁静,所以屡有任职使命。历官五十七年,他所管辖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裕,但是他清正廉洁,生活简朴,每天只吃蔬菜,如果有亲戚朋友来访,也不过增加一盘豆腐,因此人们称他为豆腐总兵。深得人们的敬爱。
都穆:(1459-1525),明朝人,学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玄敬。弘治进士,授工部主事,历礼部郎中,加太仆少卿致仕。博学清简,勤于治史。有《壬午功臣爵赏录》一卷,系正德七年(1512)任礼部郎中时,披阅旧牍,得朱棣即位,初封赏功臣簿籍,因稍加修整而成,共三十三人。后二月复得指挥以下功赏簿籍,又编别录一卷,以补前录之缺。又有《使西日记》一卷,系正德八年奉使册封庆藩寿阳王妃,自京师至宁夏而作,记沿途灵胜形势、故宫遗壤、碑碣古迹颇详,但多据见闻,鲜为考证。另有《史外类抄》、《金薤琳琅》、《吴下冢墓遗文》、《周易考异》等。
都杰:明臣。蔚州(今山西蔚县)人,字彦辅。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与李言恭同撰《日本考》五卷。李言恭督京营戎政时,其任右都御史。会倭寇侵患方剧,乃录其所闻成书。
都任:明臣。字弘若,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四川右参政。天启中,为陕西左布政使。崇祯中,以山西右布政使兼副使。饬榆林兵备。李自成部将李过陷城,巷战,被俘,不屈死。
近现代
都锦生:号鲁滨,浙江杭州人。民国八年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任乙种工业教习。并亲手纺织出第一幅丝织风景画。民国11年5月,在茅家埠家中开工制造,到民国十五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到拥有手拉机渐都锦生百台,轧花机五台,工匠八人,职工130至140人。他们的产品曾经获得美国费城国际博览馆金质奖章。民国17至18年,东渡日本考察。民国26年8月将一部分机器迁到上海法租界,维持小规模生产;同年12月,日军占领杭州,他被委任为杭州市 *** 科长,遭到他的拒绝,于是全家迁到上海避难,并在上海建造产房,扩大生产。民国28......>>

问题七:从姓起源于哪里,全国有多少姓从从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七十一位门阀。
今河南省的驻马店市、周口市郸城、新蔡县、信阳市光山县、南召县、平舆县、许昌市,河北省玉田县、遵化市、枣强县,安徽省的芜湖市繁昌县、芜湖县、郎溪县、泾县、庐江县、宿州市、灵璧县、砀山县、定远县、霍邱县、凤台县,山东省的临沂市蒙阴县、沂南县、聊城莘县,陕西省的山阳县、咸阳县、高陵县,江苏省的泗洪县、高邮县、金坛县,湖北省的阳新县、通山县、潜江市、随州市、枣阳县、监利县、钟祥县等,以及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均有从氏族人分布。其中,山东无棣县、天津市的 *** 从姓和山东文登之丛姓为同祖同宗,和汉族从姓没有任何关系。

问题八: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姓的?姓起源于母系社会,如姬、妫(gui)、姒(si)、姜等。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在古代同一姓族的人,由于人口繁衍,迁居到各地,加上身份职业的变化,同一祖先的后代子孙,便逐渐分成一些支派,每支又用一个特殊的号来做标志,这就是“氏”。所以说姓是氏族的标记,氏是家族的标记,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氏则因家族而分,是可变的。

问题九:有姓只的人么每个人都有名、姓,姓名是人的代号。名是长辈在孩子出生后给起的,那么姓又从何而来呢?我国的一些主要姓氏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我国历史记载过的姓氏共有5652个,其中单音姓氏3484个,双音姓氏2032个,三音姓氏146个,目前的姓氏大约2800多个。
早在上古时代的原始氏族,人就有姓了。当时社会氏族以母系为中心,帝王都以女旁为姓,比如神农姓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姚等等。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后的姓氏也多起来,五花八门各有原由,大致按如下情况得来:
一是以祖先的族号为姓。如尧的一些子孙后代便姓唐。夏、殷、周等姓也大致如上得来。古代帝王死后,在宗庙的牌位上要写上他们的王位,如周朝有文王、武王等。他们一些后代就分别姓文、姓武。二是以国名或地名为姓。古代一些国家的居民以国名为姓,如齐、鲁、秦、晋等;有的是以居住地的地名为姓,如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城郭四边,就以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为姓。诸如东门、南宫、欧阳等姓也如此得来。三是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古代的官职有司马、司徒、帅、尉等,任这些职务的人们的后代便取这些为姓。以职务为姓的也很普遍。如管乐器的姓乐,做买卖的姓商等。还有陶、屠、巫、卜等。四是以动植物为姓。许多人以动植物为姓,如牛、马、龙、熊、杨、柳、柏、花等。五是以数字为姓。如伍、陆、万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姓氏也不断演变。如复姓的截音,把公孙截成姓公、姓孙,孟孙截成姓孟、姓孙,有些姓是帝王、官员、师傅赐给的,以后也就沿用下来。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给属臣赐姓,还有些是持姓人自己选取的。现在,孩子也有选取姓氏的自由,子从父姓不是法定的。

问题十:中国姓氏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中国姓氏的由来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ingdaquan/2760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