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除巴豆霜、茯苓,另为末旋入外,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下或上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及治男子内结七疝,女人瘕聚带下。
用法用量 : 初服2丸,1日加1丸,2日加2丸,渐加至大便溏,再从2丸加服,食前谈盐汤送下。周而复始,病减大半勿服。秋、冬,加厚朴半两,通用1两2钱;如积势坚大,光服前药不减,于1料中加烧存性牡蛎3钱,(疒颓)疝、带下病勿加。
摘录 : 《东垣试效方》卷二
制法 : 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 积聚奔豚。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早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 : 《活人方》卷四
功能主治 : 肾积。
用法用量 : 上为丸服。
摘录 : 《简明医彀》卷三
制法 : 上为末。用大萝卜1枚,剜去心肉,装入茱萸,以糯米1碗,同萝卜煮饭,烂为度。出茱萸晒干,同诸药为末,次将萝卜细切入米饭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奔豚气。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前盐酒送下。
摘录 : 方出《准绳·类方》卷六,名见《丸散膏丹集成》
制法 : 熬砂糖为丸。
功能主治 : 肾之积,在脐下,发于小腹,上冲心而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淡盐汤送下。若有热者,去附、桂。
摘录 : 《医学心悟》卷三
贲豚 病名。亦作奔豚、贲肫,又称奔豚气。其证从少腹上冲心下或咽喉,如豚之奔走,故名。《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杂病源流犀烛·肾病源流》:“谓奔豚皆由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治宜补气健脾,辛温散结,选用奔豚丸或增损五积丸。《难经集注》杨玄操注,谓肾积与奔豚气两病不同,肾积病状似豚而上冲心,奔豚气则并非积病,二者名同疾异。
奔豚汤熬30分即可。奔豚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甘草6g 川芎6g 当归6g 半夏 12g 黄芩6g 生葛根15g 芍药6g 生姜12g 李根白皮30g 上9味,以水2000ml,煮取500ml,温服lOOml,昼3次, 夜1次。 (功效)清热平肝,降逆止痛。 (主治) 主证:肝郁化热,气上冲胸之奔豚,症见气从少腹上冲心 胸,腹痛烦闷;肝胃不和,气逆上攻之胸胁痛,症见胸膈胀闷, 噫逆呕呃,时觉气上攻冲,舌苔白微黄,脉弦。 , 副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
(临证加减)
1.奔豚考:奔豚系一种发作性疾病,临床并非罕见,而现 代医学殊无相当之病症。据《素问》、 《金匮》记载,奔豚之发 也,气从少腹直冲而上,其瘥也,气从心胸直降而下,乃悬拟人 身有冲脉焉。提出《素问》认为其气为病,病在冲脉似乎近理。 但《灵枢》、《难经》以为病出于肾,则不足据。至于一病而出三 方者,是由病因体异,方随证变而来。奔豚汤治由气病及血;桂 枝加桂汤由发汗发后烧针令汗,治其病得之外寒且体阳虚;茯苓 桂枝甘草大枣汤亦由发汗引动水邪而脐下悸者,是欲作奔豚而尚 未作,以防患未然。[湖北中医杂志,1980,c2,:111
2。对奔豚的认识和治疗体会:奔豚发病以青壮年为多见。 《内经》、《难经》二经所论的奔豚是内脏阴阳失调,寒邪郁积于 肾所致,《金匮》所论是肝气上逆所致,而发汗、惊恐仅为诱因, 以女性为多见。疼痛为本病必具之主证。肾气奔豚起自少腹,直 上冲胸,治用桂枝加桂汤.肝气奔豚并不一定起自少腹,寒热往 来并非必具之症。个别有胸脘攻冲剧痛者,常易被误诊为肠道蛔 虫症。治宜用奔豚汤,大剂量川楝子可代李根白皮;单用鲜李根 白皮二三两亦有效。
3.从《金匮》方探讨神志失常的证治:神志失常又称情志 病,包括癫狂、郁证、奔豚气等病证。文中就有关方剂的证、 因、治,探讨了对神志失常的治疗。如百合地黄汤随证加味治疗 癔症,神经官能症等属心、肺、肾之阴虚者;奔豚汤常用于因精 神刺激,情志不舒而致肝郁气滞、气上冲胸咽的发作性神经官能 症、癔症;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梅核气,亦可用于悬雍垂过长引 起的咽喉部不适等;甘麦大枣汤治疗营阴耗损、心失所养、神守 不藏的精神分裂症等。[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2,c2,:21]
4.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用葛根15g,黄芩lOg,白芍 24g,川芎lOg,当归12g,干姜3g,姜半夏lOg,李根皮15g, 党参24g,白术lOg,炙甘草6g。腹痛甚加元胡、乌药;肠鸣腹 胀甚加木香、枳壳;完谷不化加神曲、山楂;脾肾虚者加四神 丸;脾虚湿滞合平胃散或猪苓、茯苓;湿郁化热加野麻草、黄 连;反复不愈加乌梅、诃子。7天为工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 [福建中医药,1996。(2):27]
5。奔豚汤治疗慢性肝炎:药用李根白皮、葛根、甘草各 12g,川芎、白芍、当归各lOg,半夏18g,黄芩、生姜各15g。 胁痛明显加川楝子lOg,元胡9g;脾虚症状明显加四君子汤5舌 边有瘀点加丹参12g。[浙江中医杂志,1991,c12,:539]
6.本方去川芎、黄芩,加桂心、人参。治虚劳五脏气乏损, 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梦精光 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作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 无睛光,名《小品》奔豚汤。陟治秘要] 7.本方去黄芩、芍药,加茯苓、人参。治短气之脏不足, 寒气厥逆,腹胀满气奔走冲胸脯,发作气欲绝不识人、气力羸 瘦,少腹起腾涌如豚子走上走下,驰往驰来寒热,拘引阴器,手 足逆冷,或烦热者,名集验奔豚茯苓汤。 8.川楝子、茯苓、橘核、荔枝子、小茴香、木香。治下焦 有寒,肝气挟寒上逆所致奔豚气,名奔豚丸。[医学心悟] 桂枝加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15g 芍药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12枚 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渣,温服200ral。 (功效)温中散寒,降逆逐邪,驱寒外达。 (主治) 主证:奔豚气病,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四末欠 温,每遇寒邪与动气而诱发者,或因发汗过多,或因误用温灸而 发者,舌质淡,苔白润,脉浮缓,病久则沉迟。 副证:往来寒热,或有腹痛,呕逆,或癔声。 (临证加减) 1.硬皮病、雷诺氏症、冻疮等病,用本方加肉桂,即桂枝 lOg,肉桂5g(后下),白芍lOg,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 枚.伴有气虚血瘀者,加黄芪、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以益 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里寒甚者,加制附子,以温阳散寒;表 寒者,加麻黄,以加强温散表寒;脾胃气滞者,加木香、枳壳, 以理气畅中;少腹气滞者,加乌药、小茴香,以加强调气消胀。 2.奔豚证:肝胃不和,冲气上逆,胸脘胁肋攻冲作痛,或 呕吐,或呕逆,或噫气,喜温欲按,舌苔白、脉沉弦而迟等,寒 邪较重者,加良姜,气逆较重者,加沉香。险匮要略方义] 3.对奔豚病的研究;奔豚病分为奔豚气病、肾积奔豚和奔豚 寒疝三类。其发病机制,在于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发生异常。 对本病的辨证施治:寒水相结,致使太阳经气化壅滞而欲作奔豚 者,用苓桂甘枣汤;阳虚汗后烧针受寒者,用桂枝加桂汤;情志 不和,惊恐忧思所伤者,用奔豚汤;脾肾虚寒者,用千金奔豚汤; 寒痰凝滞,气血郁结而有痞块者,用温白丸加丁香、茯苓、远志; 冲任不调,肝阳上亢者,用张锡钝奔豚汤;因七情相干,气郁痰 结,扰乱神明者,。用瓜蒂散;因肝气郁结,寒滞肝脉,冲任上逆 者,用暖肝煎或橘核丸。[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c4,:14] 4.本方加味治疗脑外伤综合征: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表 现多样而复杂,一般来说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癔症样症状为 主。中医认为气滞血瘀、痰湿中阻是发生本病的主要机制,常见 肝脾不和或脾胃不和诸证。药用桂枝加桂汤加赤芍、桃仁、礞 石、石菖蒲、远志、马尾连、瓜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8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奔气汤
下一篇: 奔豚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