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白术2两,半夏1两,干姜1两,枳实1两,赤茯苓1两。
制法 :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酒癖留滞,胁肋坚痛,胸腹满闷,饮食进退及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鸡峰》卷十八
拼音名:Baizhu
英文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鉴别】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μm。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μm。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μm。
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挥干,加10%香草醛硫酸溶液,显紫色;另取滤液 1滴,点于滤纸上,挥干,喷洒1%香草醛硫酸溶液,显桃红色。
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 5.0%(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 1.0%(附录Ⅸ K)。
色度精密称取本品最粗粉2g,置具塞烧瓶中,加55%乙醇50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连续振摇1小时,离心(每分钟4000转)15分钟,吸取上清液10ml,置比色管中,与同量的对照液(取比色用三氯化铁液5ml,加比色用氯化钴液3ml与比色用硫酸铜液0.6ml,用水稀释至10ml制成),同置白纸上,自上面透视,显色不得较深。
【炮制】
白术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土白术 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
每100kg白术片 ,用伏龙肝细粉20kg。
炒白术 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
每 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
【性味与归经】
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
6 ~12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编辑本段历代本草著作对白术的论述
《神农本草经》: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名医别录》:味甘,无毒。主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药性论》: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b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痰癖气块,妇人冷,症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开宝本草》:味苦、甘,温,无毒。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水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药类法象》:除温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除胃中热。去诸经之湿,理胃。
《药性赋》:味甘,气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湿之功;强脾胃,有进食之效,佐黄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实有消痞之妙。
《汤液本草》:气温,味甘。苦而甘温,味厚气薄,阴中阳也,无毒。
入手太阳、少阴经,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四经。
《象》云: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除胃中热,去诸经之湿,理胃。
洁古云:温中去湿,除热,降胃气,苍术亦同,但味颇厚耳。下行则用之,甘温补阳,健脾逐水,寒淫所胜,缓脾生津去湿,渴者用之。
《本草》在术条下,无苍、白之名。近多用白术治皮间风,止汗消痞,补胃和中,利腰脐间血,通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脐,在气主气,在血主血。
洁古云:非白术不能去湿,非枳实不能消痞。除湿利水道,如何是益津液?
《本草衍义补遗》:《本草》不分苍、白,议论甚多,《四家本草》言之误矣。如古方平胃散,苍术为最要之药。《衍义》为气味辛烈,发汗尤速。又白术味亦微辛,苦而不烈,除湿之功为胜。又有汗则止,无汗则发,与黄芪同功,味亦有辛,能消虚痰。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脾恶湿,甘先入脾。茯苓、白术之甘,以益脾逐水。
洁古云: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除胃中热。《主治秘诀》云:气浊,味甘微苦,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其用有九:温中一,去脾胃湿二,除脾胃热三,强脾胃进饮食四,和脾胃以生津液五,主肌热六,治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七,止渴八,安胎九也。又云:脾胃受热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并去痰,须用白术。饮水多因致伤脾,须用白术、茯苓、猪苓。水泻,须用白术、茯苓、芍药。又云:非白术不能去湿。
洁古云:非白术不能去湿,非枳实不能消痞。除湿利水,如何是益津液?
------------------------------------
【宜忌】
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防风、地榆为之使。"
②《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选方22】
①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於术(酒浸,九蒸九晒)一斤,菟丝子(酒煮吐丝,晒干)一斤,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纲目拾遗》)
②治脾虚胀满:白术二两,橘皮四两。为末,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汤送下三十丸。(《全生指迷方》宽中丸)
③治痞,消食强胃:枳实(麸炒黄色)一两,白术二两。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兰室秘藏》积术丸)
④服食滋补,止久泄痢:上好白术十两,切片,入瓦锅内,水淹过二寸,文武火煎至一半,倾汁入器内,以渣再煎,如此三次,乃取前后汁同熬成膏,入器中一夜,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二、三匙,蜜汤调下。(《千金良方》白术膏)
⑤治脾虚泄泻:白术一两,芍药半两(冬月不用芍药,加肉豆蔻,泄者炒)。上为末,粥丸。(《丹溪心法》白术丸)
⑥治小儿久患泄泻,脾虚不进饮食,或食讫仍前泻下,米谷不化:白术一分(米泔浸一时,切,焙干),半夏一钱半(浸洗七次),丁香半钱(炒)。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丸,黍米大。每半岁儿三丸,三五岁儿五、七丸,淡生姜汤下,早晚各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温白丸)
⑦治湿泻暑泻:白术、车前子等分,炒为末,白汤下二、三钱。(《简便单方》)
⑧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久不瘥:白术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细研锉,炒焦为末),干地黄半斤(净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许,众手丸梧桐子大,焙干。每服十五丸,空心粥饮下,加至二十丸。(《普济方》香术丸)
⑨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耍即当散也。(《金匮要赂)枳术汤)
⑩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⑾治中湿,口噤,不知人:白术半两,酒三盏。煎一盏,顿服;不能饮酒,以水代之。日三,夜一。(《三因方》白术酒)
⑿治忽头眩运,经久不差,四体渐羸,食无味,好食黄土:白术三斤,曲三斤。上二味搀筛酒和,并手捻丸如梧子,暴干。饮服二十枚,日三。忌桃、李、雀肉等。(《外台》)
⒀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上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近效方》术附汤)
⒁治自汗不止:白术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
⒂治盗汗:白术四两,分作四份,一份用黄芪同炒,一份用石斛同炒,一份用牡蛎同炒,一份用麸皮同炒。上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调下,尽四两。(《丹溪心法》)
⒃治老小虚汗:白术五钱,小麦一撮,水煮干,去麦为末,用黄芪汤下一钱。(《全幼心鉴》)
⒄治产后呕逆不食:白术五钱,姜六钱。水煎,徐徐温服。(《妇人良方》)
⒅治妇人血虚肌热,或脾虚蒸热,或内热寒热:白术、白茯苓、白芍药(炒)各一钱,甘草(炒)五分,姜、枣,水煎。(《妇人良方》乞力伽散)
⒆治三日疟:九制於术一斤,广皮八两。熬膏,用饴糖四两收。(《古今良方》)
⒇治四日两头疟,一、二⒅寥�⑺哪瓴挥�撸�蛴��捶ⅲ��嗖凰日撸红妒跻涣剑�辖�涣健K�澹�⑷瘴甯�路��卣叨��?《纲目拾遗》)
(21)治牙齿逐日长,渐渐胀,开口难为饮食,盖髓溢所致:只服白术愈。(《夏子益治奇疾方》)
(22)治儿童流涎:生白术捣碎,加水和食糖,放锅上蒸汁,分次口服,每天用三钱。(《江苏中医》(12):1,1965)
痰湿体质的几个典型特征,你是否中招了呢? 1、体型肥胖,大肚皮,腹部松垮肥大
2、胸闷,痰多,容易困倦,感觉身重
3、大酒大肉,油腻的食物吃的比较多
4、舌头较平常人比较胖大,舌苔是白腻的,像上边沾了一层油那种感觉
5、发病倾向:易患糖尿病、中风、肺部等呼吸道疾病、脂肪肝等,对梅雨及湿气重的环境适应力差。
治疗痰湿,常用的中成药有哪些?1、降脂通脉胶囊
功效: 降脂化浊,化痰祛湿,活血通脉。用于痰瘀阻滞所致的高脂血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 4粒,一日3次。
2、二陈丸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常与平胃丸一同服用效果更好。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 15克,一日2次。
3、平胃丸
功效: 燥湿健脾,宽胸消胀。本品用于脾胃湿盛,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嗳气。 常与二陈丸一同服用效果更好。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饭前服用。
4、参苓白术散
功效: 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5、三子止咳胶囊
功效: 具有降气止咳,化痰消食的功效。用于痰湿阻肺证,证见咳嗽气喘,或咳嗽时喉中痰鸣音,咯吐白色沫状或粘稀痰,痰多胸闷,食欲差,腹部闷胀等;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单纯型)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疗程10天。
6、半夏天麻丸
功效: 健脾祛湿,化痰熄风。用于脾聚湿生痰。眩晕,头痛,头蒙,头部紧促感,胸腹部满闷。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1袋),一日2 3次。
小喜有话说 俗话说“病从口入”,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痰湿体质的人尤其重要,对于油腻食品如大鱼大肉,以及油腻的素菜也应该少吃,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戒烟限酒,平时可以多吃点生姜,多吃点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顺畅正常。适当参加 体育 锻炼,锻炼到微微出汗最好,有助于气血顺畅。
在九大体质中,痰湿体质是最常见体质,也一直困扰着年轻的美女,想拥有好身材而发愁,与大家浅谈一下痰湿体质,调理与 养生 。 一、 痰湿体质: 是指人体由于痰湿内蕴而导致体质偏颇,以形体偏胖、黏滞重浊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二、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容易化为痰湿。酗酒,酒为湿热之品,饮酒过多,加重痰湿。
2、脾虚: 中医上讲“脾胃生痰之源”,脾虚,运化水谷功能下降,水谷在脾的运化下不能升清,变为痰浊;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增多,变为痰湿。
3、肾阳虚: 肾主水,主水液开关,开阖不利,则水湿内聚为痰。肾阳亏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湿,聚液为痰湿。
三、临床表现:
1、特征: 形体特征多见于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2、主要表现为: 头重如裹(如戴帽子或围围巾的感觉),头沉头晕,大便溏薄,口角流涎,口黏或甜,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喜食肥甘,四肢浮肿,女子带下量多,月经推后,不孕,舌苔白腻,脉滑。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等。
3、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豁达,善于忍耐。
4、治则: 此体质应健脾祛湿。
5、方药: 参苓白术散、苍附导痰汤。
四、痰湿体质中成药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痰湿表现选择用药。
1、 痰湿与气互结于咽部形成慢性咽炎,可选择咽炎片、清咽滴丸、慢严舒柠胶囊、藏青果颗粒、黄氏响声丸、喉舒宁片等。
2、 痰湿与气互结于甲状腺形成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可选用夏枯草颗粒等。
3、 痰湿与气互结于乳腺形成乳腺小叶增生症,可选用夏枯草颗粒、逍遥丸、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散、乳癖消颗粒等。
4、 痰湿在肺形成痰,引起咳嗽,可选用止咳川贝枇杷滴丸、急支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润肺膏、蛇胆川贝液、复发鲜竹沥等。
5、 痰湿在脾胃,引起食欲不振,纳呆,腹胀腹泻,可以选用参苓白术丸、启脾丸、人参健脾丸、健脾丸等。
6、 痰湿、气、瘀互结于腹部,女子形成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可以用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片等。
7、 痰湿阻于胞宫,引起月经量少、闭经、不孕,可以选用苍附导痰丸、桂枝茯苓丸等。
五、痰湿体质 养生 注意事项:
1、 少吃肥甘厚味,少饮酒,以免痰湿内生。
2、 积极锻炼身体,运动主阳,脾阳旺盛,祛湿功能增强。
3、 少吃生凉,少喝冰饮料,以免寒邪直中脾阳,脾阳虚衰,运化痰湿功能下降,痰湿内生。
4、 少触冒寒湿之邪,如冒雨行进、久居寒湿之地,寒湿之邪入体,加重痰湿。
以上浅谈痰湿体质的临床表现、调理与中成药选择,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祝愿美女们远离痰湿,做个苗条的靓女!
中医认为痰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痰指咳嗽时吐出的痰涎;广义的痰除由肺咳吐之痰外,还包括由于痰流注在体内其他脏器或体表而形成的各种痰证,我们所说痰湿体质一般是指广义的痰。痰湿由脾不健运所致,与肺肾也有密切关系。一般是由于脾不健运,水液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停聚而形成的。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另外,肾阳不足,水汽上泛或肾阴不足,内热灼津也可形成痰饮。一般痰湿体质者往往体型较胖,饮食不振,身倦嗜卧,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二陈丸是燥湿化痰的代表方剂,也是很多人调理痰湿体质的首选方剂,该方主要用于治疗湿痰。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为主,配合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健脾和中。主治脾湿痰饮,咳嗽痰多,脘痞纳呆。该方有很多衍生方,可以辩证选择使用。二陈丸去乌梅加竹茹、枳实、大枣称温胆丸,主治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眠,惊悸不安,口苦呕吐涎沫等证;二陈丸去甘草,加黄芩、瓜蒌、枳实、杏仁、胆南星称清气化痰丸,治痰热内结,咳嗽痰黄,胸膈痞满,惊悸,小便短赤等,属清热化痰方。二陈丸加白术、天麻治风痰上扰,眩晕头痛,呕吐,恶心烦闷,身重,四肢厥冷等。指迷茯苓丸可以治痰停中脘,两臂酸痛,两手疲软等。
二陈丸中半夏、陈皮、茯苓不但能健脾燥湿化痰,还能化痞止呕。所以二陈丸除用于化痰外,还常用于理气和中、消痞除满。
很高兴回答
痰湿是中医中致病最多的一种因素,造成的原因有诸多,主要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为主,湿为水聚,痰为湿聚,所以痰湿及时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
痰湿体质吃什么中成药:
一、二陈丸
二陈丸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
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功效
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二、六君子丸
六君子丸由陈皮,半夏,白术,茯苓,党参,甘草组成
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
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三、平胃散
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
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
用于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
具体用药还需根据医生辩证论治,或者药师知道下使用!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执业医师,工作之余一直在做中医 健康 知识的普及,痰湿体质是我们中医说的九大种体质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指当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之后,容易引起的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造成的一系列痰湿内蕴的表现,主要跟我们人体的脾,肺,肾三个脏器有直接的关系。中医说,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湿,主代谢,这三个脏腑功能弱了,自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痰湿较重的人,主要有以下的症状和表现:
1:形体比较肥胖,尤其是腹部比较肥满,很难减肥,平时容易胸闷气短乏力
2:容易感到困倦疲倦,没有力气,身重不爽,痰多
3:平时喜欢吃一些肥甘厚腻的食物,喝酒也比较多。舌苔比较厚腻,舌体比较胖,大边有齿痕。
4:大便可能不成形,偏粘腻,冲不干净,小便有气味浑浊,有些人小便有泡沫
5:头面部容易出油粘腻。还容易长粉刺痤疮
6:女性白带清稀量多质黏等
痰湿也分很多种,每种情况对应的药物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去痰湿最常见的中成药
1、二陈丸
二陈丸主要是二陈汤的组成,主要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这个丸药的主要的功用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针对痰湿症的一些表现效果比较好。
最常见的有咳嗽痰多,痰比较白,不容易咳出,平时容易恶心呕吐,胸膈痞闷,四肢困重无力,或者出现一些头晕眩晕心悸,舌苔比较白腻偏滑。这种情况下主要是因为脾失健运,聚湿成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造成的一些症状。
二陈丸渗湿健脾,杜绝了生痰之源,而且又用了一些祛痰之剂,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温胆汤
温胆汤主要是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要用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临床很多中焦不畅造成的上热下寒可以使用,也可以用温胆汤泡脚。很多人因为痰湿造成的失眠多梦,虚烦不宁,还有眩晕等问题都可以使用。
3、参苓百术丸
我们知道痰湿体质跟脾的功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祛湿一定要健脾,参苓白术丸主要就是健脾益气,渗湿为主的。
主要就是针对脾虚夹湿证,平时可能会觉得气短乏力,形体消瘦,胸脘痞闷,饮食不消化,肠鸣泄泻,面色偏黄等症状和表现。这个丸药是补脾和利湿并用。痰湿体质的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总结
除了药物调理,日常可以多运动,吃点健脾的食物,茯苓、陈皮等都是健脾的好食物,我们上面说的3个中成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千万不要自行服用。
痰湿体质吃什么中成药治疗比较好?
中医上,人共有八大体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讲过阴虚火旺体质。今天,我接着给大家普及一下痰湿体质的相关知识。
对于痰湿体质,很多人容易把目光聚集在 “ 湿 ” 上,而忽略 “ 痰 ” 。因为貌似平常我们谈论的 “ 湿 ” 更多一些,所以,对 “ 湿 ” 的印象更深些。其实,从某个角度讲, “ 湿 ” 与 “ 痰 ” 是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的。并且它们与 “ 肺、脾、肾 ” 三脏器都密不可分。
由于肺主气,肺气不畅,就无法推动津液输布而致其为痰;脾主湿,脾不健运,会致水湿为痰;肾主水,肾阳不足,会致水液泛滥为痰。因而说,脾肺肾是统治痰的首要脏器。另外,从阴阳角度,痰湿属阴,所以易伤气伤阳。这样看来,要想化解痰湿, 首先得从益气、健脾、利湿、化痰、泻浊的角度着眼。
现在我们了解了 “ 痰湿 ” 的成因以及治疗原则了,可究竟哪些人易有痰湿体质呢?其实,痰湿体质又称 “ 腻滞体质 ” ,从字面上看,它就能给人 “ 粘腻,臃滞 ” 的感觉。 这也就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肥胖、好酒、喜吃甜食者多为此种体质类型。 不难理解,甜食是易于留湿的食物;酒是秽浊之物,性热且助湿,因此易助热生痰;而肥胖也是因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出了 “ 故障 ”。
那么是不是有此种体质的人,就非吃药不可呢?我并不主张动不动就吃药。因为,体质分两种:一种是禀赋天成的,另一种是生活习惯导致的。无论哪种,它都是某一类人所具有的特质。即使我们以吃药来干预它,而使它得到暂时的改变,但停药之后,却难保它不反跳回原点。 所以,我建议:朋友们从避开体质的弊端着眼,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习惯,这才是调理自身体质的良策。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究竟有哪些特征,以及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呢?
一、痰湿体质者特征:
多体型肥胖、浑身肌肉松软、面部易出油、汗多且粘、口甜而黏、痰多、大便不实、中脘易痞满,舌苔多腻等 。
二、注意事项:
1、 此种体质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低脂低糖低盐、饮食以清淡为主,即以性质平和、热量较低、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或者不食各种易于留湿的食物,如面食类、甜食、冷饮、竹笋、蚕豆等 。
2、 另外,痰湿体质还与饮食肥甘厚味,及环境洼地多湿有关,所以建议有此体质者要少食肉食、烧烤、大蒜、海鲜等食物,并且避免受潮。
3、 介于痰湿体质的痰浊湿气壅滞的特点,建议此体质者多食萝卜、冬瓜、芹菜、赤小豆等消滞通利之品。
以上是对痰湿体质者饮食与环境选择上的建议。我们在掌握了此种体质正确的生活 “ 要领 ” 后,如果觉得自身症状还是很严重,那么,也可以酌情考虑用点中成药来缓解。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其用药原则是:益气、健脾、利湿、化痰、泻浊。
由此,我们想到, 参苓白术散 对益气健脾就很有帮助。因为它的成分中 “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 的组合号称 “ 四君子汤 ”, 是益气健脾的经典配伍。另外,桔梗辛散苦泄,专走肺经,能开宣肺气而化痰;山药也是能补脾肺肾的要药。这些恰巧与痰湿的治疗原则相对应。这时,或许有朋友眼前一亮,觉得此药就是为益肺健脾而生的。话虽这么说,但我还是要强调:其实,参苓白术散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
湿热内蕴所致的泄泻、厌食、水肿及痰火咳嗽者,泻泄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孕妇、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都不宜服用此药。
痰湿体质吃什么中成药治疗比较好?
痰湿体质的形成一般由两个原因, 一个是因为体内正气不足(也就是气虚),而是喝水太多,液体摄入太多,平时饮食过于肥甘厚腻,这类人体型多肥胖,很难减下来。
痰湿体质一般都会有哪些症状? 平时咳嗽痰多,气喘,痰多色白,早上刷牙容易干呕,怕风头疼,肢体困重,脂肪较多,体型肥胖,脂肪较多。 痰湿体质的人肚子肥满松软,肥满是指肚子较大,松软是指肚子柔软下垂不成性,如果你的大腿内侧,手臂内侧,腰腹部也是这样的情况,可能预示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可以吃什么中成药? 二陈丸是治疗痰湿证最典型的药物,可以燥湿化痰,理气和胃,尤其舌苔厚腻的人,那么在服药期间也要记住饮食清淡一些,什么辛辣,油腻,甜味的食物还有滋补性的中药都不要再吃了,因为这些食物都可以大量助湿生痰。
这里的温胆汤是用来泡脚的,效果更加。取茯苓30g,陈皮6g,法半夏6g,竹茹6g,枳实6g,炙甘草6g,熬水,再开锅煮30分钟,滤出药汁,将药汁分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适宜,不宜出大汗,一般痰湿体质泡脚出的汗都是发黏。
这个药是用于血脂偏高,伴有头晕,头重胸闷气憋,身体虚胖,腹胀,便溏,舌苔厚腻的症状,这个药是由中药组成的,方中由山楂,黄芩,大黄,木香等7味药组成,共同起着宣通导滞,通络散结,消痰渗湿的作用,对于脾虚痰湿重的患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关注我!带您正确 养生 ,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
林大妈一向为人温和恭谦,心宽体胖,是典型的老好人,还喜欢甜食。但是最近她的脸上有些黄胖还比较油,眼泡总是浮肿。很容易出汗,而且汗很黏。总是觉得困倦,还会胸闷,痰多。大便比较软散,小便微浊。特别在梅雨潮湿天气,会觉得周身不爽,总是“粘粘嗒嗒”的。 经过专家诊断为:痰湿质,建议用平胃散调理。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是燥湿祛痰,行气健脾剂。用于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大凡脾胃病变,只要属于所谓脾胃湿滞,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从它扩展演变而来。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等药材组成,有着很好的祛湿补脾胃的功效,主要治疗食欲不振,长期腹泻,四肢乏力以及气少懒言。能治疗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的腹泻,免疫力低下,营养不吸收。
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主要的组成的是木香、砂仁、白术、茯苓、陈皮等其他药物组成,有着祛湿健脾、温中和胃的功效,对于治疗因为湿邪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引起的胃酸倒流。现代临床主要用来治疗胃炎、消化不良以及呼吸道感染。
那痰湿不及时调理的后果是什么? 1、肥胖,啤酒肚,三高人群往往是痰湿体质
2、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排卵了,没月经了
3、甲状腺结节,相当于中医说的瘰疬,往往也是痰湿体质
还有子宫肌瘤往往也是痰湿体质+瘀血
。。。。。
那痰湿体质有什么明显表征呢? 第一条:脸上油腻腻的
第二条:吃的不多,但就是日益变胖
第三条:有时惊悸,有时精神恍惚,有时抑郁,有时亢奋 。。。
第四条:舌头胖大,舌苔厚腻
第五条:嗜睡,人容易困盹
第六条:大便粘马桶,有没消化的菜叶子
第七条:口渴
第八条:胸闷憋气,喜欢叹气,阴雨天会加重
有了这些就要对症下药啦!
美好生活源于 健康 之初, 健康 之初, 健康 科普专业媒体!
二陈丸或参苓白术散
半夏是很珍贵的中药材,那么半夏如何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半夏的种植窍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半夏的种植窍门
选地整地
半夏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之外,一般土壤均可,以沙质壤上为宜。种在桑园,果园和高秆作物下边进行间作,与玉米间作每隔130厘米栽一行玉米,穴距66厘米,每穴2株。上面宜平,每公顷地施圈肥或土杂肥37500~60000千克,施过磷酸钙225~300千克,撒于畦面。
繁殖方法
分块茎繁殖、珠芽繁殖、种子繁殖,但种子和珠芽繁殖当年不能收获,用块茎繁殖当年能收获。
(1)块茎繁殖
挖当年生的小块茎用湿沙土混拌存放在阴凉处进行繁殖。栽植时间分为春秋两季。春季三月份,栽前浇透水,块茎用5%草木灰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0.005%高锰酸钾液或食醋300倍液浸泡块茎2~4小时,晾干后将块茎按大小分别栽植,行距16~20厘米,株距6~10厘米,穴探5厘米,每穴裁2块,覆土3-5厘米,每公顷需块茎750千克左右,大的块茎300千克左右。
(2)珠芽繁殖
夏秋间利用叶柄下珠芽栽培,行距10-16厘米,株距6-10厘米,开穴,每穴放株芽3~5个,覆土1.6厘米。
(3)种子繁殖
此法由于种苗不足或育种时采用,从秋季开花后十余天佛焰苞枯萎采收成熟的种子,放在湿沙中贮存,备播种,分春秋二季播种,春天在做好的畦上按行距10~13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0~13厘米,并盖稻草保墒,当苗高10厘米时定植。此外也有一种很粗放的繁殖方法,半夏繁殖力很强,种过的地上每年连绵不断地有半夏生长,所以不必另播种,加以管理,即可收获,但产量低。
田间管理
(1)浇水
半夏喜湿润,无论哪种方法播种前必须浇水,在生长期天气热,需要经常浇水,土壤中不可缺水,如果遇到干旱,引起苗子枯萎倒伏。有了水分条件再长新芽影响产量,但不能有积水,否则乱根。
(2)培土
珠芽生长需要培土,所以6、7月份在叶柄下部培土,追肥2次,每公顷施圈肥7500~15000千克,或稀薄人粪尿,每次培土从行间取土盖上珠芽,培土1.6厘米以上,生长期要经常松土除草。
(3)摘蕾
除作种子外,生长期长出的花蕾全部摘掉,促使块茎生长肥大,可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
在叶上长紫褐色小斑。
防治方法:发病前和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60%代森锌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5次。
(2)红天蛾
7、8月份幼虫把叶子咬成缺刻。
防治方法: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人工捕捉。
采收加工
当秋季地上部枯萎,开始采收,用块茎和珠茎繁殖,在当年或第二年采收,种子需3~4年才采收,用三齿或二齿耙挖畦土,收块茎,大的作药用,小的作繁殖材料。作药用的在室内堆放10~12厘米“发汗”,筛去泥土,按大中小分档装入麻袋或化纤编织袋内,每袋装2/3,扎紧口袋放在水泥池内,灌入冷水,水面淹没盛药袋的一半,穿上高统水鞋连续踩25分钟左右,并注意翻袋,至此袋内鲜半夏已全部脱皮。放在清水中洗去皮,捞出半夏,使块茎洁白,晾干表皮水,用硫磺熏至透心,放在阳光下暴晒,不断翻动晒干,每公顷产干货3750千克左右,切忌生半夏有毒,不可内服,必经泡制才能用。
烘干:用无烟火烘干,温度35~60℃,不时翻动,力求干燥均匀。
半夏的种植管理技术
一、植物学特性
旱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高15~30 厘米,地下块茎呈球形,是入药的主要部分。旱半夏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以上,并且要求土壤湿润, 土壤含水量在20%~30%,pH 值为5~7。
二、繁殖方法
1.种茎处理
旱半夏在播种之前,必须对种茎进行消毒处理。方法为:把前一年储存在阴凉处的种茎,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 进行喷雾消毒,然后轻轻翻动种茎,使消毒液与种茎充分接触。消毒后的种茎,用塑料布包严,放置12 小时左右,再移至日光充足的地方,晒3~4个小时,种茎的处理工作就完成了。
2.选地整地。
旱半夏对土地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一般选择土壤疏松的沙壤土和黑腐殖土的山坡和平地进行种植, 也可以选择前茬作物是玉米和黄豆的土地种植旱半夏。先施撒农家肥, 每亩用量为2000-4000 公斤左右,或者使用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再将土地深翻20 厘米,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3.播种方法
旱半夏的适宜播种时间为4 月中下旬,播种时按照床宽1,5米左右,长度不限。采用撒播的方法播种, 每平方米 播种子一斤左右。一般亩用种量500斤左右,播种后覆盖5公分厚的土,并用木磙镇压,以利保墒。旱半夏播种之后,不要浇水,以防种茎腐烂。播种一个月左右, 旱半夏的小苗就会破土而出, 当苗高达到5 厘米左右时,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苗期管理。
三、田间管理
1.浇水与排水。
旱半夏喜湿怕旱,缺水易造成地上部分枯萎,所以
要注意科学浇水,遇到干旱的时候浇一次水。浇水时要注意,一次浇水不能太多,以湿润表皮土壤为宜。并且,雨水过多引起积水要注意排水,否则,会造成烂根现象。
2.中耕除草。
采用人工除草方式,次数和时间不固定。目前采用除草剂除草。在播种完后用乙草胺除草剂封闭除草,出苗后在小草5叶期之前可以用盖草能,禾草克等除草。也可以用半夏专业除草剂除草,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都可以除掉。由于旱半夏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2~15 厘米的表层土中, 所以中耕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 以免伤根, 妨碍旱半夏的生长。
3.施肥。
旱半夏地一般施用尿素,每亩用量为10千克和微量元素叶面肥。施肥方式有两种:喷施与撒施。喷施是将水与肥料混合在喷雾器中, 喷洒在旱半夏的叶片上,撒施是把尿素撒在种植床上后喷水,可达到补充肥料的作用,保证旱半夏营养充足,达到高产。
四、病虫害防治
目前,在我市种植半夏还没有出现病害的发生。那么其他地区出现的病虫害主要有:
叶斑病。初表现为叶片上有褐色的斑块, 随后斑块变大。最后,叶片枯萎死亡。防治叶斑病的方法为: 用硫酸亚铁500倍液喷洒,每7~10 天1 次,连续2~3 次,效果较好。
蛴螬幼虫。是一种为害严重的地下害虫,咬食旱半夏的块茎,可用50%的辛硫磷溶液喷雾, 每5~7天1 次,连续2~3 次。
五、 采收
收获旱半夏要使用专业工具三齿铁耙, 用铁耙将埋在地下的块茎刨出,捡入盆中就可以了。但是在刨的时候要注意, 不要太用力,以免刨伤块茎。收获的块茎,经过筛选, 直径大于1 厘米的可以作为成品进行加工, 小于1 厘米的就作为种茎,装袋、储藏在阴凉处中,用作来年繁殖旱半夏。现在为了减少起收的人工投入,采用机械起收设备,一亩半夏的起收费用在500元左右。起收后的半夏,晾晒2-3天左右外皮稍微干些,即可装袋出售。
半夏的种植环境
〈一〉、对温度的要求:平均地温在10℃左右时,半夏萌发出苗;平均气温达15℃~27℃时,半夏生长最茂盛。在我国部分地区,7月中旬开始,随着梅雨季节的结束,气温上升,最高温度经常超过35℃,半夏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没有遮阴条件的半夏地上部分相继死亡,形成夏季大倒苗。半夏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9℃。
〈二〉、对湿度的要求:半夏不耐旱,喜爱在湿度较高的土壤中生长。我们曾调查了单县终兴镇一块半夏高产田,平均块茎单产达1500公斤。其品种为菏泽产“狭三叶半夏”,全年几乎没有明显倒苗过程,即使在盛夏季节,生长也十分旺盛。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夏季坚持每天傍晚用井水沟灌1次,这样既保持了土壤湿润,又降低了土温,一举两得。半夏既喜水又怕水,当土壤湿度超出一定的限度,反而生长不良,造成烂根、烂茎、倒苗死亡,块茎产量下降。
〈三〉、对光照的要求: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但是,若光照过强,半夏则难以生存。以半荫环境为宜,珠芽数和块茎增重可达最大值。
半夏的功用主治
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如玉壶丸。
本品善燥湿降逆止呕,又性温兼散寒,主治胃寒及痰饮呕吐,如小半夏汤。若治疗其他原因所致的呕恶,当据情配伍它药。
本品又善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痰湿中阻之胸脘痞闷,气郁痰结咽中如有物阻之梅核气,如半夏厚朴汤。若痰热互结之心下痞,如小陷胸汤 。还可治痰湿凝滞经络或肌肉所致的瘿瘤痰核及痈疽肿毒,未化脓者,可单用生品为末,醋调外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4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半夏生姜汤
下一篇: 半夏白术天麻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