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卷第一,中风肝胆筋骨诸风-胜金丸

健康生活 2023-09-22 14:52:14

治中风同前证。

猪牙皂角(二两,捶碎,水一升,同生薄荷一处捣取汁,漫火熬成膏) 生薄荷(半斤)

瓜蒂末(一两) 藜芦末(一两) 朱砂(半两)

上将朱砂末一分,与二味末研匀,用膏子搜和丸如龙眼大,以余朱为衣,一温一酒化一丸,甚者二丸,以吐为度,得吐即省,不省者不可治。

《必用方》论中风无吐法,引金虎碧霞为戒。且如卒暴涎生,声如引锯,牙关紧急,气闭不行,汤药不能入。命在须臾,执以无吐法,可乎,但不当用银粉药,恐损脾坏人四肢尔,予每用此二方,每每有验。

针灸培训

化痰开窍的食物有哪些

有化痰开窍作用的方剂如下:
紫金锭
音:zǐjīndìng英文:概述:紫金锭同名方剂约有十三首,其中《片玉心书》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山慈姑90g、麝香9g、红大戟45g、千金子霜30g、五倍子90g、雄黄30g、朱砂30g,具有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本方适应证范围比较广泛,其病机为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肠胃气机闭塞,升降失常,以致脘腹胀闷疼痛,吐泻兼作。紫金锭为暑令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而致脘腹胀闷疼痛、吐泻的常用方。现代常...
参附龙牡汤
神志不清,小便失禁,大便数日未解,面色苍白,呼吸稍急促,冷汗淋漓,目合口开,呼吸低微,喉中痰呜,手撒肢冷,肢体软瘫,脉微欲绝,舌痿质淡。证属正气虚,风痰内闭,阳气欲脱。急宜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佐以化痰开窍。予参附龙牡汤加味,红参9g(先煎)、制附片1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石菖蒲10g、制南星9g、急服一剂,次日神志稍清,能进汤粥,嘱其原方再取二剂,病情大为好转,能起床活动,...
宣清解郁汤
拼音:xuānqīngjiěyùtāng处方:藿香12克,佩兰12克,法半夏12克,瓜蒌壳18克,黄连9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天竺黄10克,郁金12克,菖蒲9克,竹茹12克,六一散30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痰开窍。主湿热内蕴,痰热互结,蒙蔽心窍。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摘录:焦认南方...
地黄饮
)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五味子(炒)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菖蒲各1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五十一方之地黄饮功在滋阴助阳,化痰开窍。主暗痱。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上泛,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现用于中风后遗症、各种脊髓病变之偏枯、失语属于精虚痰实者,亦可用于全身性瘙痒症。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
小儿回春丸
香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剩余的粉末配研后,包内衣;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包外衣,打光,即得性状:本品为赫黄色水丸;气香,味苦、微辛。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的有关各项规定(附录2页)。功能与主治:熄风镇惊,化痰开窍。用于小儿急惊抽搐,痰涎壅盛,神昏气喘烦燥发热等症。用法与用量:饭前用开水化服,1~2一次服2粒,3~4岁一次服3粒,10岁以上服5粒,一日1~3次。注意:服药避风。发疹、有便秘者忌服。规格:每5...
蛇黄丹
拼音:shéhuángdān处方:蛇含4枚(子盏内煅红,以楮树汁200毫升淬干)天南星(炮)白附子辰砂(另研)麝香(另研)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开窍,熄风镇静。治五脏六腑诸风,癫痫,掣纵,吐涎沫,不识人;及小儿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温汤磨化1丸,量大小与服,大人嚼细3~5丸,温酒、米汤任下。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三因》卷九:方名:蛇黄丹组成:蛇含4枚...
灵宝如意丸
朱砂除外)配研,过筛,混匀,用适量乙醇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粉末包衣,即得。性状:本品为朱红色有光泽的水丸;气香,味辛、微咸。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清暑解毒,化痰开窍。用于痰盛神昏,牙关紧闭,中暑眩晕,绞肠腹痛。外敷用于疔毒恶疮。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7粒,一日2次。外用,取适量用酒调敷患处。规格:每100粒重1g贮藏:密闭,防潮。注意:本品含毒剧药,不可多服...
癫痫康胶囊
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粒含丹参以丹参素(C9H10O5)计,不得少于0.13mg。功能与主治:镇惊熄风,化痰开窍。用于癫痫风痰闭阻,痰火扰心,神昏抽搐,口吐涎沫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规格:每粒装0.3g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癫痫康胶囊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D...
太乙神丹
,去壳,研去油,取霜)30克朱砂15克麝香9克制法:上除雄黄、朱砂、千金子、麝香另研外,其余三味为细末。却入前四味,再研匀,以糯米糊和剂,杵千余下,作饼子40个,如钱大,阴干。功能主治:解毒辟秽,化痰开窍。治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脘腹胀闷疼痛,呕吐泄泻,小儿痰厥,及疔疮疖肿。用法用量:生姜、薄荷汁入井花水磨服。大人中风、诸痫用酒磨服;小儿L急慢惊风、五疳、八痢,1饼作五服,入薄荷1叶,同井花水磨服;牙...
铁粉丸
远志15克(去心)马牙消22克(细研)白僵蚕7.5克(微炒)丹参15克茯神15克川升麻15克白附子7.5克(炮制)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同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镇惊安神,化痰开窍。治热病,心神恍惚,悲喜无常,发狂欲走。用法用量:不计时候,以薄荷汤下20丸。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七《圣济总录》卷四十三:方名:铁粉丸组成:铁粉2两,蛇蜕5尺(炒焦),黄连(去须)3分,泽泻3...
神仙解毒万病丸
金灯花根也)续随子一两(去壳称,研细,纸裹压出油,再研如白霜)麝香三分(研)制法:上将前三味,焙干为细末,入麝香、续随子研令匀,以糯米粥为丸,于木臼中杵数百下,每料分作四十粒。功能主治:辟秽解毒,化痰开窍,消肿止痛。治感受秽浊,脘腹胀闷疼痛;食物中毒,呕吐泄泻;咽喉肿痛;小儿痰厥。外敷疔疮疖肿。用法用量:一切药毒、恶草、菇子、菌蕈、金石毒、吃自死马肉、河豚发毒、时行疫气、山岚瘴疟、急喉闭、缠喉风、...
开窍剂
香开窍药如麝香、苏合香、冰片等为主,配伍温里、行气之品组成方剂。苏合香丸是温开剂中的常用代表方剂,治疗寒闭之证,既优于开窍辟秽,并长于行气温中止痛,故对气滞寒凝所致的心腹疼痛有较好疗效。紫金锭擅长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宜用于暑热时疫,脘腹胀闷疼痛,呕吐泄泻之证;亦可外敷疔疮疖肿等。常用开窍剂的比较(出自《方剂一本通》)分类常用方剂药物配伍功用主治凉开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犀角麝香为君,芩连...
解语丹
拼音:jiěyǔdān处方:白附子(炮)石菖蒲远志肉天麻全蝎(去毒,酒炒)羌活僵蚕各30克木香15克牛胆南星30克制法:上研细末,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熄风,化痰,开窍。治心脾中风,痰阻廉泉,舌强不语,半身不遂。用法用量:每服30丸,薄荷汤下。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一...
竹沥粥
拼音:zhúlìzhōu处方:淡竹沥180毫升粟米150克功能主治:治妊娠烦闷。用法用量:以水煮粟米成粥,临熟下竹沥再煎,令稀稠适度,温服。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医方类聚》卷二二七引《食医心鉴》:组成:粟米3合。功效:清热、化痰、开窍。主治:子烦。用法用量:上煮粥,临熟下淡竹沥3合,搅令匀,空心食之。...
小儿回春丹
克麝香0.6克制法:上药各取净末和匀,用钩藤6克、薄荷6克煎汤去滓,加蜜13.5克,炼熟烊化泛丸,分作400粒,每粒约重0.18克,每蜡丸装五粒。功能主治:《中药成方配本》方之小儿回春丹功在清热化痰,开窍安神。治小儿急惊,痰热蒙蔽,神昏气喘,烦躁发热等证。用法用量:周岁以下服2~3粒,周岁以上服5粒,或用2粒研匀贴脐。摘录:《中药成方配本》《方剂学》(1985年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引《敬修堂药说》)...
菖蒲导痰汤
方:半夏9g,茯苓12g,橘红9g,甘草6g,菖蒲12g,南星6g,枳实6g。功能主治:豁痰开窍。主痰气生厥,忽然眩仆,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平素可见痰多、胸闷、乏力等,脉多沉滑。用法用量:先以通关散搐鼻开窍,继以菖蒲导痰汤治疗。各家论述:菖蒲导痰汤,即二陈汤去乌梅,加菖蒲、南星、枳实而来。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南星燥湿,祛风止痉,配半夏、陈皮可豁痰顺气;枳实行气化痰,散结消痞;菖蒲芳香化湿...
玉竹钩藤汤
拼音:yùzhúgōuténgtāng处方:丹参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12克,生牡蛎12克,钩藤12克,竹茹12克,白芍15克,麦冬9克,茯神9克,柏子仁9克,知母9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开窍化痰。主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风痰阻窍。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李斯炽方...
二六汤
拼音:èrliùtāng处方:生地12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枣皮12克,牡蛎12克,龙骨12克,山萸肉12克,竹茹12克,白芍12克,山药15克,石菖蒲9克,远志6克。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开窍化痰。主肾阴亏损,肝阳上亢,痰热交阻,随风阳上扰。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李斯炽方...
芩连清心汤
拼音:qínliánqīngxīntāng处方:黄芩黄连麦冬花粉茯神丹参牛黄菖蒲远志功能主治:清心开窍,化痰安神。治痰火扰心,癫狂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类证治裁》卷四...
猴枣散
3克川贝母(去心)6克青礞石(煅成绛色,水飞)3克天竺黄(飞)9克制法:上药各取净粉,除麝香、伽楠香外,先将其余药粉充分和匀,研至极细,随后加入麝香、伽楠香二味细粉和匀,瓶装固封。功能主治:化痰镇惊,清热开窍。治小儿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者。用法用量:每次服0.3~0.6克,每日一至二次,用温开水送服。摘录:《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方出《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名见《古今...
救急稀涎散
软顽痰,故以为君;皂角辛能通窍,咸能去垢,专制风木,故以为使,固夺门之兵也。师曰,凡吐中风之痰,使咽喉疏通,能进汤药便止,若尽攻其痰,则无液以养筋,令人挛急偏枯,此其禁也。2.《方剂学》:本方偏于化痰开窍,而涌吐之力较弱。方中皂角辛能开窍,咸能软坚,善能涤除浊腻之痰;白矾酸苦涌泄,能化顽痰,并有开闭催吐之功。二者相合,具有稀涎作用,能使冷涎微微从口中吐出。对于中风闭证,痰涎壅盛,阻塞气机,妨碍呼吸...
加味清肝开窍汤
乌藤30g,茵陈15g,藿香10g,佩兰10g,杏仁10g,橘红10g,郁金10g,远志10g,菖蒲10g,川连4.5g,琥珀粉1.2g(冲服),羚羊粉0.6g(冲服)。功能主治:调补气血,芳化痰湿,清肝开窍。主气血两虚,肝胆余热未清,湿痰蒙窍引起的慢性肝昏迷。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临床应用:慢性肝昏迷刘某,男,37岁。于1975年5月30日初诊。患者因肝硬化于1972年行脾切除术,术后逐渐...
白金丸
为丸(现多制成糊丸及水丸,每服一至二钱,日一二次)。功能主治:《外科全生集·新增马氏试验秘方》之白金丸功能豁痰开窍。主治喉风、乳蛾,及痰阻心窍而致的癫痫发狂,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医方集解》方之白金丸:组成:白矾三两,郁金七两。制法:薄荷糊丸。功能主治:《医方集解》方之白金丸功能化痰开窍。治痰血迷心之癫狂。《医方考》卷五引《普济本事方》之白金丸:别名:郁金丸、郁矾丸、金蝉丸、蔚金丸、矾郁丸、金矾...
牛黄铁粉丹
拼音:niúhuángtiěfěndān处方:牛黄腻粉朱砂(研)麝香(研)生犀末脑子(研)铅白霜雄黄各22克天南星(牛胆制)铁粉川甜消人参各15克金箔银箔各10片(大者)制法:上十四味,研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熄风化痰,镇惊开窍。治中风痰盛,精神昏愦,言语謇涩,手足不遂,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服2丸,以薄荷汤化下。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回苏散
病之高烧不退者,非此不除。牛黄入心、肝二经,功能泄热利痰,通窍镇惊;麝香、冰片、薄荷冰芳香通窍,以清神明,且薄荷冰发挥迅速,轻扬上行,为解暑热清头目之良品,服下少许,立觉头目凉爽,醒脑清神。龙涎香芳香透窍之力虽稍逊麝香,而兼有化痰之力;珍珠粉入心养阴,泄热潜阳,安神定惊;朱砂、琥珀入心、肝二经,安神定惊,兼有镇痛解毒之效,且朱砂能清镇少阴君火,使火不妄炎,则肝风自熄,而神明自安。摘录:《湿病刍言》...
解语汤
熄风开窍。治中风客于心脾二经,舌强不能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气不清。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入竹沥10毫升,再煎三两沸,温服,不拘时候。二滓再煎服。摘录:《简易方》引《资寿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十)《赤水玄珠》卷一:解语汤:处方:羌活、防风、天麻、肉桂、川芎、南星、陈皮、白芷、当归、人参、甘草、酸枣仁、羚羊角(一方有石菖蒲、远志)。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通...
吃力伽丸
、薰陆香(研细)、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各一两。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四丸(老人、小儿每服一丸),空腹井水或温酒化服。功能主治:《外台秘要》卷三十一方之吃力伽丸功能温通开窍,解郁化浊。主治中风,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感触秽恶之气,痰壅气闭,胸腹满痛而冷;时疫霍乱,腹痛胸痞,欲吐泻不得,甚则昏迷;近代也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属气滞血瘀寒凝者。使用注意...
安神定志丸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茯神、菖蒲、远志、麦门冬、酸枣仁、牛黄、朱砂。制法:上药为细末,龙眼肉熬膏,作蜜丸服。用法用量:日三次。功能主治:《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之安神定志丸功能补血养心,开窍化痰。治健忘。《医便》卷一方之安神定志丸:处方:人参1两5钱,白茯苓(去皮)1两,白茯神(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白术(炒)1两,石菖蒲(去毛,忌铁)1两,酸枣仁(去壳,炒)1两,麦门冬(去心)...
人参至宝丸
,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60%醋酸溶液1ml使溶解,加新制的1%糖醛溶液1ml,再加硫酸溶液(50→100)5ml,在70℃保温10分钟,溶液由淡红色渐变为紫褐色。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化痰醒神,镇痉开窍。用于温病热,神昏谵语,中风卒倒,伏热呕吐,烦躁喘急。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丸,一日1~2次,小儿酌减。注意:孕妇忌服。规格:每丸重3g贮藏:密闭,防潮。...
十香返生丹
0克建莲心60克檀香60克朱砂60克琥珀60克京牛黄30克冰片15克大赤金箔300张十香返魂丹的制法:共为细末,甘草膏兑白蜜为丸,金箔为衣,每丸重3克。十香返魂丹的功效及主治:十香返魂丹具有芳香开窍,化痰安神的功效。治痰厥中风,口眼喎斜,牙关紧闭,昏晕欲死,或诸风狂乱。十香返魂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如见鬼神,自言自语,或哭登高,姜汤送下;中暑卒晕欲死者,香薷汤送下,七情所...
十香返魂丸
0克建莲心60克檀香60克朱砂60克琥珀60克京牛黄30克冰片15克大赤金箔300张十香返魂丹的制法:共为细末,甘草膏兑白蜜为丸,金箔为衣,每丸重3克。十香返魂丹的功效及主治:十香返魂丹具有芳香开窍,化痰安神的功效。治痰厥中风,口眼喎斜,牙关紧闭,昏晕欲死,或诸风狂乱。十香返魂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如见鬼神,自言自语,或哭登高,姜汤送下;中暑卒晕欲死者,香薷汤送下,七情所...
十香返魂丹
0克建莲心60克檀香60克朱砂60克琥珀60克京牛黄30克冰片15克大赤金箔300张十香返魂丹的制法:共为细末,甘草膏兑白蜜为丸,金箔为衣,每丸重3克。十香返魂丹的功效及主治:十香返魂丹具有芳香开窍,化痰安神的功效。治痰厥中风,口眼喎斜,牙关紧闭,昏晕欲死,或诸风狂乱。十香返魂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如见鬼神,自言自语,或哭登高,姜汤送下;中暑卒晕欲死者,香薷汤送下,七情所...
解毒回生丹
热汗出,心神昏冒,状类癫痫。用法用量:唇不青、齿不黑者可救。各家论述:黑小豆、绿豆、甘草甘凉而解毒;雄黄、慈菇辛凉而解毒;扁豆去皮则性不涩,可以利水,使毒从小便而出;麝香开窍,引解毒之药上以护心,下以护胎;连翘、花粉、黄芩清热化痰,毒性之物未有不热者也;辰砂清心;金箔镇怯兼解肝心热结之毒。毒去则胎自安。临床应用:中毒余至英溪医一宦家妇,其妾用银罐内黑汁置饭内毒其嫡妻,饭后即不能语,口齿耳目出血,危...
冰梅丸
应先开关窍,使痰涎吐出,喉松气通之后,可以继进相应方药。方中南星、半夏辛烈开窍,散风除痰,皆可鲜用,取其峻而行速,以开关通塞;皂角、白研二药配伍名稀涎散,功能涌吐风痰;防风祛风止痉,桔梗开音利咽,并有载药上行之力。消和盐水浸梅子以增强生津液,润喉咙,消肿痛的作用。用时棉裹日含徐徐咽津,使药力集中发挥于咽喉,以收消肿止痛,化痰开音的功效。《本草纲目》卷二十九处方青梅20枚(盐12两腌5日,取梅汁),...
保赤万应散
钱,六神曲1两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下痰化积,开窍安神。主食积痰多,腹胀,小儿痫症疳痰,虫积腹痛,胃呆腹胀,大便酸臭,气急痰壅,状类惊风。用法用量每次3-5厘,温开水送服。《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别名万应散处方胆星5钱,巴豆霜4钱,生神曲1两2钱,生大黄8钱,全蝎4钱,朱砂4两8钱,牛黄1钱。制法上为细末,每包1钱重。功能主治化痰镇惊,清热消食。主小儿食物不化,吐乳疳积,抽风发烧,...
小儿肺热平胶囊
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粒含黄连以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0.80mg。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镇惊开窍。用于小儿痰热壅肺所致喘嗽,症见喘咳、吐痰黄稠、壮热烦渴、神昏抽搐、舌红苔黄腻。用法与用量:口服。六个月以内小儿一次服0.125g;七至十二个月一次服0.25g;一岁至二岁一次服0.375...
牛黄丸
炙微赤,锉)防风15克(去芦头)麝香3克(细研)真珠15克(细研)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前研了药,更研令匀,以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十一方之牛黄丸功在清热熄风,化痰开窍。主治阳毒伤寒,心胸烦闷,恍饱如狂,结热不散。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温水嚼下,不计时候。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一《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牛黄丸:组成:牛黄1分(细研),水银1分(用黑铅1分同...
牛黄膏
用,加黄蜡4钱,作面油。《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牛黄膏:组成:绿豆粉2两,牛黄1钱(另研),脑子少许,甜消3钱,甘草末半钱,硼砂2分半,一方朱砂半钱。功效主治:《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牛黄膏功在治惊化痰,祛邪热,止涎嗽。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半丸,薄荷汤磨化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方之牛黄膏:组成:雄黄、天竺黄、甘草(炙)、白...
鹤顶丹
、朱末1钱,入盏中熔化,急刮出就搓成丸。各家论述:白矾能化痰解毒,银朱是水银或硫黄炼成,专破积聚,故治结胸,胜陷胸、承气、泻心三药。附注:二仙丹(《外科传薪集》)。《医学入门》本方用法:上为末。每次一匕,入瓷器内熔化,乘热捻丸,如龙眼核大,薄荷煎汤化下。方出《直指》卷七,名见《金匮翼》卷二:方名:鹤顶丹组成:虢丹2两,白矾2两。功效:控痰开窍。主治:喘嗽,顽痰迷塞,关窍不通,声音不出。痰厥。用法用...
定痫丸
因情志失调,惊恐恼怒,郁结生痰,或因饮食不节,劳力过度,脾湿生痰,一俟肝气失和,肝风挟痰随气上逆,壅闭经络,阻塞清窍,以致突然发痫。治宜涤痰熄风之法。方中以竹沥善能清热滑痰,镇惊利窍。配以胆南星清火化痰,镇惊定痫。半夏、陈皮、贝母、茯苓、麦冬祛痰降逆而开痰气之结;全蝎、僵蚕、天麻熄风定搐而解癫痫之痉;丹参、菖蒲、远志开心利窍,琥珀、辰砂、茯神镇惊安神,皆有助醒神与定痫之功。甘草调和诸药。用生姜少许...
抱龙丸
慢火熬成膏,和末药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卫生鸿宝》卷三引计元让方之抱龙丸主治急惊癫痫,痰涎壅盛,胎惊内钓,咳嗽喘息,搦搐惊悸。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各家论述:蒋仲芳曰:镇惊化痰,安神开窍,制抱龙之义也。然恐病轻药重,朱、雄过于镇坠,麝香引惊入窍。此方之妙,佐之以膏,麝香得麻黄之辛散,窍内之惊尽出;朱,雄得甘草之和缓,镇坠之性和平,咳嗽痰喘,不治悉愈,其方则同,其效远胜矣。《良方续录...
地黄饮子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五十一方之地黄饮子功能补肾益精,宁心开窍。主治瘖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近代也用于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属肾阴阳两虚者。方解:方中熟地、萸肉滋补肾阴;巴戟、苁蓉温补肾阳,共为君;麦冬、石斛、五味子以助滋阴敛液;附子、肉桂以助温养真元,且可摄纳浮阳,引火归原,共为臣药;菖蒲、远志、茯苓交通心肾,宣窍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水火相济,虚火得清,痰浊得...
羚角钩藤汤
宜清热凉肝熄风为主,配合增液舒筋为法。运用:1.本方为主治肝经热盛动风病证的代表方剂。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证治要点。2.加减法:若热邪内闭、神志昏迷者,配合紫雪、安宫牛黄丸等清热开窍之剂同用;热毒甚者,可加板蓝根、大青叶;热盛津伤较甚者,酌加玄参、麦冬、天冬、石斛等以养阴增液。3.使用注意:若热病后期,阴虚风动,而病属虚风者,不宜应用。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妊娠子痫、流行性乙型...
补阳还五汤
苔白、脉缓或脉细弱无力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2.加减法:治疗中风偏瘫,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脾虚者,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痰多者,加法半夏、天竺黄以化痰;语言不利者,加菖蒲、远志以开窍化痰;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以祛风化痰通络;偏瘫日久,疗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下肢痿软者,加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头昏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石决明、代赭石以镇...
半夏散
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用法用量:破棺散(《世医得效方》卷十)、散生散(《医部全录》卷三二八)。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妇人产后瘀浊内闭,致神识如绝,吹入鼻中而醒,以其辛能开窍也。《普济方》卷一六七方之半夏散:处方:半夏(汤浸去滑,焙干为末,姜汁和作曲,焙干)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研)2两,木香半两,桂心(去粗皮)1两,陈橘皮1两(汤洗浸),甘草(炙,锉)1两,干...

如何学习中医内科学

第一节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

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法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疾病,二者各有其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这就是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内科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整理,使内科学知识,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等项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即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随着时代的前进,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化,原来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以另设专科。本教材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的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和经络肢体病证。

第二节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大方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渐形成的。

由于中医内科学在中医学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它的起源亦像中医学一样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如在《山海经》一书中,就可以看到“风”、“疟”、“疫疾”、“腹痛”等内科病证的名称和症状。《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宫廷医生已分有疾医、食医、疡医、兽医四种,其中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而扁鹊被人们视为分科的先师。由于内科疾病的普遍存在和医疗实践的深入,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得到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黄帝内经》的问世,被视为战国以前医学知识的总结。

一、奠基时期

殷周之际出现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至春秋战国时期,则被广泛用于阐述和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并被中医学所采纳,以此探讨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为中医学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自战国迄秦汉这一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各81篇。其基本理论可概括为:①强调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健康与病态与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②将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摸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③重视脏腑、经络,论述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④在以上理论指导下叙述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六气、经络的病理变化。⑤论述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容。⑥确定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正治反治,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疗及针刺大法等治疗法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已见理、法、方、药的雏形,成为内科学理论的渊源。另外,《黄帝内经》还记叙了二百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理、病性转化及预后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有些病证还专篇加以讨论,如“热论”、“咳论”、“痿论”、“疟论”、“痹论”等,从而为内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言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施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分别讨论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此外,还阐述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关系以及合病、并病或失治、误治引起的变证、坏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通过六经辨证,又可以认识证候变化方面的表里之分、寒热之异、虚实之别,再以阴阳加以总概括,从而为后世的八纲辨证打下了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以病证设专题、专篇加以论述,如肺痈、肺痿、痰饮、黄疸、痢疾、水肿等病证的辨证与治疗。.张仲景开创辨证论治的先河,临证时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按方遣药,而且注意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书中共制375首方剂,有不少功效卓著的名方,一直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疗效。因此,《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及内科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继承发展时期

经隋至唐,由于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医学教育也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宫廷医学校的课程规定,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学习包括内科在内的临床各科,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亦可以看出内科在当时所处的位置和所具有的规模。隋唐时代,对内科中的多种疾病已有详细的论述,如对伤寒、中风、天行、温病、脚气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都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对绦虫病、麻风、恙虫病、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亦具有较高的水平。《外台秘要》已记载消渴病人的尿是甜的,对黄疸病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出“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可验。”孙思邈进一步总结了消渴病的发病过程及其药物、食治等疗法,并规定了饮食、起居的某些禁忌。《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一反过去之统称而分别立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都具有极其深刻的认识。

宋代对于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比较重视,规定了各科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元丰备对》记载,宋神宗时“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分科中属内科的大方脉120人,风科80人,可见当时对内科之器重。从宋代起,金、元、明三代均设有大方脉科,为治疗成人各种内科疾病的专科,促进了内科的进步。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金元时代四大医家的出现,他们各自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人体状况及发病特点,总结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刘完素对《内经》中五运六气学说有深刻的研究,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参照《内经》病机十九条精神,认为“火热”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力倡火热致病的机理,创立“火热论”。在治疗上,他极善于使用寒凉药物,故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受刘完素的学术影响并加以发挥,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全在于病邪之侵害,不论外因、内因致病,一经损害人体,即应设法祛邪外出,不能让其滞留体内为患。他把汗、吐、下三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有独到的见解。由于他治病以攻邪为主,后人称他为“攻下派”。李杲生活于金元混战、社会动荡之年,人们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体质虚弱,从而使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所以,他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时则多用补气升阳的药物。由于他擅长温补脾胃,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研究了先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著作,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独树“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两论。在治疗上,竭力主张滋阴降火之法,故后世称他为“滋阴派”。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四大学派。

金元时代的成就不仅限于金元四大家。与此同时,《圣济总录》有18卷专论诸风,反映当时对“风证”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水平。张锐著《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起始部位的特征区别不同性质的水肿,施以不同治法。另外,还有一些内科病的专著问世,如宋代董汲著《脚气治法总要》,对脚气病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并订出64方,是一部现存较全面的脚气病专书。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书中所拟10首药方,分别具有止血、止嗽、祛痰、补养等作用,对肺痨全过程的分型和治疗总结了一套可以遵循的经验。

病因学在此时也有重要发展。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在《伤寒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内经》理论,创立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此说概括性强,适于临证应用,沿用至今。

三、系统完善时期

自金元四大家掀起学术争鸣之风,后世历代诸家,各抒己见,使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日趋系统和完整,在中医学术界掀起了发展、创新的风气。如历代对中风之争,或言真中,或言类中,或言“非风”,越辩越明。又如对补脾、补肾及脾肾双补的推敲,使脾肾的生理、病理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明确。再如对鼓胀的病机认识,从东垣与丹溪的“湿热论”,到赵养葵、孙一奎的“火衰论”,再至喻昌的“水裹气结血凝论”,也是越分析越透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了治疗效果。明代继承了金元的学术成就并有所发展。如薛己的《内科摘要》在学术上受李杲善于温补的影响,而有所发展,是我国最早用内科病名的医书。虞抟的《医学正传》则发展了朱丹溪的学说。王纶明确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总结。另外,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先基础,后临床,先论述,后列方,并附医案,取材丰富,立论精详,选方切用,适于内科临床参考。《景岳全书》为纠正金元刘、张嗜用寒凉攻伐之偏,倡导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指出人体“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力主温补之法,是书论内科杂病部分计28卷,记述70余种病证的证治,每病证均引录古说,参以己见。张景岳对内科许多病证病理之分析与归纳极为精辟,治则方药也多有心得,在这部分内容中,张氏结合病证对温补学说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明清时代,在医学史上具有特别突出地位的要算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它使内科学之外感病的实践与理论进入更高、更完善的境界。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中较早的专门论著,他认为瘟疫有别于其他热性病,它不因感受“六气”所致,而以感染“戾气”和机体机能状况不良为发病主因。并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人,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这一认识,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也是一个突破性的见解。叶天士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其贡献在于: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痦的方法。这就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吴鞠通在叶氏学说基础上著成《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9种温病的证治,并提出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其后,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入研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也都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补充,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

在内科杂症方面,明清也有一定发展。喻昌《寓意草》中提出疾病发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连的观点,加深了对疾病发生本质的认识,故而提高了疾病诊疗和理论水平。林佩琴的《类证治裁》极为实用,熊笱著的《中风论》及尤在泾著的《金匮翼》对中风病的叙述,胡慎柔著的《慎柔五书》、绮石著的《理虚元鉴》对虚劳病的分析,卢之颐著的《痃疟论疏》对劳疾的认识,都可称之为内科专篇专著,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时,对血症的认识也有新的突破,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瘀血证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创立了活血化瘀诸方,特别是为气虚血瘀所制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更属创举,直到今日,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唐容川的《血证论》是论述血症的专著,对血症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提出治血证四大要法,对后世影响较大。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医学传人我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中西汇通派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旧中国统治阶级的导向错误,不能正确引导中西两种医学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反而企图扼杀中医,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继承发扬中医学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医院校和中医医院的建立,使内科学同其他各学科一样,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的几次修订和使用,一些中医名家整理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著书立说,如秦伯未的《谦斋医学讲稿》、蒲辅周的《医案》、《医话》,任应秋的《论医集》都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1983年的“衡阳会议”和1985年的“合肥会议”对振兴中医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一决定得到全国的响应,各类中医学校和中医医院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中医药队伍不断成长,造就出一大批内科专业人才,既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迅速发展,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第三节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中医内科学所包含的疾病,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入、历代医家的积累和疾病谱的变化而与日俱增。为了方便学习研究与临床应用,探讨内科疾病分类的方法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金匮要略》一书中,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如痉、湿、喝三者皆是从太阳经开始,为来自外感的病证,故合为一篇利于鉴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均属小便异常症状,故列为一篇论述;呕、吐、哕、下利又都是胃肠疾病,合在一起讨论,易于辨证施治等。这种分类尽管粗糙,但在疾病分类方面的探索却是有益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证候学专著,其以“候”类述,共1739则,可见书中证候分类之细,该书把风病、虚劳病、伤寒、温病、热病、时气病等作为全身性疾病,然后再按证候特征或脏腑生理系统进行分类。此种分类,实有过繁之感。《千金方》则由博返约,初步进行归纳。将风病、伤寒、脚气、消渴、水肿等作为全身性疾病,其他疾病则归入肝脏、胆腑、心脏、小肠腑、脾脏、胃腑、肺脏、大肠腑、肾脏、膀胱腑等脏腑门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虽是宋代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但此书按病分类,在疾病分类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如将内科病分为诸风、伤风、诸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杂病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试图按三因将疾病分类,但就某些病证之中,又包含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等不同证治,所以也说明此法分类尚未达到尽善之地。《明医杂著》将当时常见内科病证分题讨论,如对发热、劳瘵、泄泻、痢、疟、咳、痰饮、喘胀、饮食过伤、头痛、小便不禁、阳痿、梦遗、暑病等的证治加以论述,重点突出。

《三法六门》把疾病按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内伤、外伤、内积、外积共十门,这对后世《医门法律》影响颇大,是书将前六者及诸杂证分门别类,著成一书。《医学纲目》则按脏腑分部加以分类。如肝胆部,论述中风、癫痫、痉厥等病;小肠部,论述心痛、胸痛、谵妄等病;脾胃部,论述内伤饮食、诸痰、诸痞等病;肺大肠部,论述咳嗽、喘急等病;肾膀胱部,论述耳鸣、耳聋、骨病、牙痛等;伤寒部,论述伤寒病为主,兼及温病、暑病、瘟疫等,也可以看出著者在分类学上所下的苦心。《证因脉治》将所论病证又以外感、内伤分类,可以说是以外感、内伤对疾病进行分类的雏形。《证治汇补》将内科杂病分为八门,提纲门列中风、伤风、中寒、暑、湿、燥、火等证,内因门列气、血、痰、郁证及虚损劳倦等,外体门列发热、恶寒、汗病、疟等,上窍门列眩晕、头痛、五官等病,胸膈门列咳嗽、喘、哮、呕吐、反胃等,腹胁门列心病、腹痛、霍乱等,腰膝门列痿蹙、疝、脚气等,下窍门列泄泻、痢、便血、淋、遗精等,探讨了按部位分类的方法。《医学实在易》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实证、虚证分类讨论疾病的证治。

纵观历代医家对内科疾病的分类,尚未统一看法。为了指导临床,寻找一个比较合理的分类法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多数医家认为以病因、病理变化为纲对内科疾病加以分类较为合适。以病因为纲,可将内科疾病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两大类。外感疾病,是由外感六淫等邪气所致;内伤疾病是由情志刺激、饮食劳倦、起居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所生之痰浊、瘀血等引发。诚然,这两类疾病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些外感疾病可变为内伤疾病,内伤疾病使正气亏虚也易感受外邪,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以变为外感疾病。以病理变化为纲可将内科疾病分为热病与杂病两大类。热病包括一切外感热证,以六经、三焦、卫气营血为传变特点的病症;杂病包括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而产生的病证。

病因分类,突出了病因的特殊性,便于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病理分类反映了疾病病理变化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因为病理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故可以进一步按五脏六腑进行分类。

病理分类法是在病因分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病因分类的补充。因此,临床上可把这两类分类法结合起来,称之为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

外感热病,根据感受邪气的不同可分为伤寒与温病,温病又可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温热病包括了风温、春温、冬温、秋燥、温毒、温疫等;湿热病包括了湿温、伏暑、暑温等。按发病特点,温病又可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如风温、冬温、暑温、秋燥属新感温病,春温、伏暑则属伏气温病。

内伤杂病分类的理论基础是藏象学说。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外联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通路。因此,内伤杂病虽多,但其病理变化始终不离脏腑功能紊乱、经络通路障碍、气血津液生成运行输布失常。故内伤杂病的分类,则按照不同脏腑生理病理变化而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等。

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如以病因命名的中风、中暑、虫证等;以病机命名的郁证、痹证、厥证等;以病理产物命名的痰饮等;以病位命名的胸痹、肝着、肾着、肺痿等;以主症命名的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以主要体征命名的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由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方法不同,对疾病的命名有其自身的固有特点,大部分是以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命名,与西医学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这种传统的命名方法已具有确定的含义,在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与病名相应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类证鉴别、发展演变、转归预后的系统认识,以及辨证论治的具体治法、方药和预防调护,迄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41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