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一性一皮肤病,初起皮肤瘙痒,抓后皮肤迅即发生大小不等之风一团一,剧烈瘙痒,此起彼伏,骤起骤消,甚至累及粘一膜,出现腹痛、腹泻、喉头水肿等症状。临一床一上常用约偏方主要如下:
1 .程氏秘方治疗荨麻疹
[方剂] 苍术、黄柏、荆芥穗、蛇一床一子、白鲜皮、粉丹皮各12克,防风、全蝎、蝉蜕、连翘、茯苓各10克,地肤子、乌梢蛇各15克,甘草7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治疗荨麻疹,疗效甚佳。
[验证] 侯xx ,女,26岁。自述1970年开始患此病,以后每年春秋两季,遇风寒侵袭则发,经中西医治疗无效。于1973年8月来诊。经服本方18剂而痊愈。后患者自服5剂以求根治,追访5年未复发。
[备注] 有的患者服头一二剂时,病情可能加重,这是除风药驱邪出表之故,也是向愈的象征,继续服药很快即可痊愈。
2 .十全大补汤加味治荨麻疹
[方剂] 黄芪、地肤子各30克,肉桂、制附子各6克,一党一参、白术、茯苓、赤芍、白芍、当归各12克,熟地黄15克,川芎、乌梢蛇、炙甘草各9克。
[制用法] 上方水煎,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服药5剂后症状减轻者,为药症相符,可继续服;反之,则为本方力所不及。
[验证] 陆xx ,女,35岁,1952年11月2日初诊。自述全身出疹块已6年余,反复发作,时隐时现,间多方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平素自觉身倦乏力,畏寒肢冷,纳差,失眠,月一经量多色淡。舌淡,脉细弱。此为气血两亏,卫外不固,复为风寒之邪相克而发病。治宜补益气血,祛风止痒。拟上方3剂。服3剂后,自觉病情好转大半。后继服20余剂,告治愈。
3 .艾叶酒治疗荨麻疹
[方剂] 白酒100克,生艾叶10克。
[制用法] 上药共煎至50克左右,顿服。每天1次,连服3天。
[验证] 李xx ,男,27岁,1957年3月4日诊。全身出淡红色大小不{等的风一团一,剧痒,反复发作3个月。诊断为慢一性一荨麻疹。经上方治疗3天痊愈,随访1 个月未见复发。
4 .蟾蛤汤治荨麻疹
[方剂] 活蟾蜍3-4只。
[制用法] 去内脏洗净后放入砂锅内煮极烂,用纱布过滤去渣,留汤备用。搽洗患处,日3或4次。
[功效] 解毒,消肿,止痛。用治丘疹一性一荨麻疹。
[验证] 《新中医》介绍该方反映效果理想。
[备注] 本药有毒,不可内服。
5 .芝麻根治荨麻疹
[方剂]芝麻根l 握。
[制用法] 洗净后加水煎。趁热一烫洗。
[功效] 清热,散风,止痒。用治荨麻疹。
[验证] 钱x ,男,43岁,患荨麻疹,多方医治效果不佳,后用上方痊愈。
6 .韭菜治荨麻疹
[方剂] 韭菜l 把。
[制用法] 将韭菜放火上烤热。涂擦患部,每日数次。
[功效] 清热,散风。用治尊麻疹。
[验证] 一毛一x ,女,36岁,患荨麻疹,用韭菜方治愈。
7 .祛风凉血汤
[方剂] 蝉衣10克、防风9克、僵蚕10克、炒黄芩15克、丹皮10克、生地15克。
[加减]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5-9克。
[制法] 每天l剂,煎2遍和匀,日2-3次分服。
[功效]蝉衣、防风、僵蚕祛风止痒;黄芩清肺热;丹皮、生地凉血。
[验证] 方xx ,女,25岁,干部。就诊日期:1957年7月15日。皮疹时起时没,已经2周。疹起时高出皮肤,大小不一,色红而痒,时感躁热,口渴便结。舌红苔薄黄、脉数。予本方治疗。3剂后疹减大半,大便亦畅,5剂后皮疹及躁热均解。
[备注] 忌辛辣刺激及海味动风之食物,禁烟酒。
8 . 黄芪桂枝汤
[方剂] 生黄芪30克、桂枝10克、蝉衣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10个(劈去核)
[加减] 夜间搔一痒影响睡眠者加酸枣仁15克、石菖蒲15克,宁心安神。
[制用法] 每天l剂,煎2遍和匀,日3次分服。
[功效] 生黄芪补气固表;桂枝解肌散寒;蝉衣祛风止痒;白芍敛一陰一和营;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协和诸药。风寒解,营卫和,肌表固,如是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瘾疹发作自当减少矣。
[验证] 赵xx ,男,35 岁,干部。就诊日期:1980年1月25日,患荨麻疹3年,时起时没,寒冷时为甚,疹色淡红或苍白,大小不一,搔一痒无时,舌苔薄白,脉缓。屡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治疗,疗效不好。予本方治疗,服l周后发作减少,连服2周停止发作。
[备注] 避免接触诱发因素。
针灸培训1 荨麻疹止痒用中药需对症治疗
治宜祛风清热。
(2)用药:消风散加减,药用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蝉衣、石膏、知母、生地黄、胡麻仁、甘草。
(3)用药加减:咳嗽痰黄,加桑白皮、竹茹;大便干结,加紫草、冬瓜仁;心烦,加栀子、珍珠母;咽痛,加板蓝根、大青叶。
(2)用药:麻桂各半汤加减,药用麻黄,桂枝、白芍、羌活、独活,荆芥、白鲜皮、生姜、炙甘草、红枣等,
(3)用药加减:手足冰冷,加当归、党参;易出杆,着风即起,加龙骨、麻黄根。
(2)用药:除湿胃苓汤合茵陈蒿汤加减,药用茯苓、苍术、白术、厚朴、山栀、茵陈、泽泻、
薏苡仁、积壳、大黄。
(3)用药加减:有虫积,加乌梅、槟榔;便秘,加大黄。
(2)用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药用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金银花、玄参、人中黄、芦根、
土茯苓、块滑石、生甘草。
(3)用药加减:面赤加金银花、蒲公英;口喝加天花粉;大便秘结,加大黄;明痛,加牛蒡子、桔梗。
治宜固表敛汗祛风。
(2)用药:玉屏风散加减,药用黄芪、白术、防风、牡蛎、碧桃干、浮小麦、牛蒡子、蝉蜕、苍耳子、生甘草等,
(3)用药加减:自汗不止,加浮小麦、五味子;恶风恶寒,加桂枝、麻黄。
有头晕目花,潮热颓红,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细数无力。治宜养血滋阴降火。(2)用药: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药用当归、生地黄、何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钩藤、甘草等。
(3)用药加减:伴心烦、心悸,加麦冬;伴盗汗,加浮小麦;夜寐梦多,加酸枣仁。
(2)用药:八珍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当归、丹参,炙鸡金、焦六曲、炒枣仁、合欢皮、炙甘草。
(3)用药加减:大便稀,加山药、芡实;瘙痄则烈,加防风、刺蒺藜。
(2)用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药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白芍、茯神、何首乌、龙骨、牡蛎、珍珠母、远志、五味子、炙甘草。
(3)用药加减:遇风加重,加黄芪、防风;顽疹痒剧,加全蝎、钩藤、刺蒺藜;烦躁不安,加郁金,柴胡。
(2)用药:化虫丸合保和丸加减,药用使君子、槟榔、苦栋根皮、木香、茯苓、山楂、神曲、白术、甘草。
(3)用药加减:胃脘疼痛、饮食难进,加炒枳壳、厚朴;脘腹胀痛、烦躁不宁,加炒枳壳、生大黄。
2 中药内服方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每天1剂,分2次服用,以红糖或白糖为药引。
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功效:祛风清热。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遇热增剧者。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 0分钟,弃渣留汁。
服法:每天1剂,分2次服用。散风法
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功效:祛风清热止痒。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遇热增剧者。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服法:每天1剂,分2次服用。
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功效:祛风清热止痒。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遇热增剧者。
制法:上药加水5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250毫升,加入红糖调味。
服法:每天1剂,分2次温服。
疗程:连续服用7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功效:祛风清热止痒。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遇热增剧者。
制法:将蝉蜕炒焦研末,蒺藜研末,加蜂蜜适量制成部节个丸剂,每丸10克。
每次服用1丸,每天2~3次。
服法: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
功效:清热祛风止痒。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瘙痒者。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每天1剂,分2次服用。
服法: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服用1~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2天。
功效:疏风止痒。适用于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疹色淡红或白,吹风受寒加重者。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每天1剂,分2次服用。
服法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服用1~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2天。
功效:祛风除湿止痒。适用于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疹色淡红或白,吹风受寒加重者。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每天1剂,分2次服用。
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服用1~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2天。
功效:疏风散寒,祛风止痒。适用于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疹色淡红或白,吹风受寒加重,自觉恶风恶寒者。
制法:将上药加水2 000毫升浸泡20分钟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服法:每天1剂,分2次服用。
疗程:连续外用5天为1个疗程,服用1~2个疗程,
疗程之间间隔1~2天。
功效:疏风通络止痒。适用于卫阳不固型荨麻疹伴自汗者。
制法:每日1剂,加水5L,煮沸30分钟,取液200ml,加白糖适量,温服。余液洗浴全身,多浸洗皮疹部位,每日2次,5日为1个疗程,至皮疹消退。
功效:疏风通络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制法:将诸药择净,研细备用。每次12克,加清水适量,煎至半时,去渣取汁,加黄酒30毫升,煮沸饮服,每日3次。
功用: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遍身痒痛,心胸满闷等。
制法:将上药择净,捣细,和匀即成。洗浴后,先用粟米粉适量拭身,而后取药末6克,每日3次,温黄酒适量送服。
功用:行气活血,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累医不效者。
制法:将上药择净,煮沸,空腹饮用,每日3次。
功用:养血祛风。适用于瘾疹,瘙痒不止等。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和匀
即成。每次6克,甘草酒适量送服,每日3次。
功用:清利湿热,解毒止痒。适用于皮肤瘾疹,赤癜瘙痒,随搔生疮等。
制法:将诸药择净,研细,炼蜜和丸即成。每次6克,每日3次,温黄酒适量送服。
功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痒痛,或有细疮等。
3 中药洗浴方
做法:干花椒皮100g置于容器内,加入沸水500ml,浸泡24小时。滤去花椒皮,留取花椒水。治疗时以花椒水涂于患处即可止痒、消除水肿;也可在花椒水中加人适量的维生素C,则效果更佳。
功效:花椒其味辛、性温,气味芳香,具有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的功效,外用杀虫止痒,常用于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的治疗,此外花椒水外涂具有表面麻醉、利湿的作用,可以迅速缓解荨麻疹症状,其治疗效果迅速而明显。
制法:取以上5味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倒人盆中。
用法:趁热洗熏患处,每次熏洗15~20分钟,每日1~2次。
功效:解毒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制法:用温水浸泡20分钟,煎20分钟,过滤备用,等药液温度降至40C左右时,用纱布蘸药液在患处擦洗,直至风团疹面发红为止,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1剂可反复煎洗数次。
功效: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经、胃经,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的功效;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艾叶,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当归为活血化瘀要药,其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可补血止痛、活血化瘀,四味中药皆为治疗风疮、疥癣、隐疹要药,配伍使用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作用,煎或洗剂可使热气内注、温经散寒、宣通血脉,共收奇效。
制法:取明矾50~150g,敲碎,炒苍耳子30~90g,加水1000~1500ml,文火煎沸30分钟(婴幼儿药量、加水量均减半),用药液温洗丘疹及痛痒处。轻者每日煎洗1次,重者每日煎洗2次,一般煎洗3~5天即痊愈。
功效:明矾,其味酸、涩,性寒,有小毒,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可止血、止泻、化痰。苍耳子,其味甘,性温,归肺、肝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的功效,此二药相合,可散肌表之风寒邪气,又可祛肌表之湿邪,邪气去除则营卫调和,疹消痒止,此法简单易行,疗效明显。
制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患处,或洗后再加热水浸洗全身。
疗程:以痒止为度。
功效:清热祛风止痒。适用于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疹色淡红或白,吹风受寒加重者。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和匀即成。每次150克,水煎取汁,洗浴患处,每日3次。
功用:清热凉血,祛风止痒。适用于风瘾疹。
4 中药外敷方
制法:将诸药择净,同人锅中,煮沸,文火收膏即成。每次适量,用棉签蘸药外涂患处,每日3次。
功用:清热祛风止痒。适用于瘾疹等。
制法:大风子50g,捣碎,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冷却至35C后使用,荆芥穗50g,粉碎,过120目筛,装人布袋内备用。先将大风子水涂于患部,稍干后将荆芥穗粉均匀散布患处,然后用手掌来回反复揉搓,摩擦至手掌与患部产生热感为度,早晚各1次。
功效:大风子味辛,性热,有毒,具有祛风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荆芥穗味辛,性微温,归肺经、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两药配伍可加强疏风、散寒、止痒的功效,使用此方药时配合用手掌来回反复摩擦的方法,可在局部产生热量,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制法:马齿苋清洗干净,最好用盐水浸泡几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清洗好的马齿苋捣烂,如果能取其汁的话更好,把捣烂后的马齿苋或汁液直接敷涂于荨麻疹患处5—10分钟,每天可进行1—3次,直到荨麻疹的痛、痒及疹子等症状消除。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凉血、杀菌消炎、散瘀消肿、止痒止痛,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等多种病症。
珠海皮肤科医院专家介绍,血热症【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芩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芩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40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九、扁平疣_中药偏方
下一篇: 十六、痱子_中药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