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由外感时邪,内伤一乳一食,或素体虚弱导致的以小儿泄泻为主症约一种临一床一症侯。
1 .一党一参茯苓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 一党一参、茯苓、炒扁豆、淮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去心)、芡实各30克。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成粉末,过筛。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成7-15份。每天1 份,加大米同煮成粥,调人少许食盐,当饭吃,或加面粉煮成糊状,配食糖适量代早餐用均可。
[验证] 用上药治疗小儿脾虚、慢一性一泄泻、体虚气弱症患儿,一般服本方1-2 剂即可获痊愈。
2 .鸡内金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 鸡内金、神曲、槟榔、炒谷芽、炒麦芽、山植、炒莲肉各100克,使君子60克。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人瓶内备用。用时,每日服6-8 克,分3-4次口服。l周为1个疗程。
[验证] 用本方治疗小儿脾虚患者132例,经用一药1-2个疗程后,均获治愈。
3 .草决明炒扁豆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 草决明、炒扁豆、煨肉一豆蔻、炒麦芽、炒莲肉、鸡内金、一党一参、生黄芪、茯苓、神曲、使君子、山楂、黄一精一各50克。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取药末2-3克,加入去蛋清的鸡蛋中,以面包裹之煨熟,1-3岁食蛋每天1个,4-7岁每天2个。20天为1个疗程。
[验证] 用本方治疗小儿脾虚患者65例,经用一药1个疗程治愈者27例;2个疗程治愈者28例;3个疗程治愈者10例。一般服药10-15天即可收到明显效果。
针灸培训1、中药材调理
小孩子出现了脾虚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药物调理的方式进行缓解,一般使用中药材调节脾虚,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利用中药材来提高脾胃功能,这样脾虚引发的各种不良 表现才会好转。
因此,小孩子脾虚明显,可以到中医馆就诊,通过合理的用药进行缓解。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脾胃功能提高,消化能力也会增强,这样才能防止脾胃功能下降明显。
2、保证健康饮食
如果小孩子有脾胃虚弱现象,已经引发的各种不良表现,应该注意饮食的控制,在饮食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是提高脾胃功能比较有效的方式。很多人没有注重饮食健康,可能就会导致小孩子脾虚明显。
如果可以通过饮食调节的方式促进健康,通常对脾胃功能提高有帮助,常见的山药、小米、猴头菇都可以适当进食,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对脾胃虚弱情况缓解有利。这样脾胃功能提高,消化能力才能增强,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健康状态。
3、注意适当运动
小孩子如果有脾虚这种表现,平时应该注意多运动。很多小孩子就是因为缺乏运动导致消化能力下降,运动量不足后抵抗力也会降低,这样发生脾虚的可能性会明显增高。
因此,想要护理身体,防止小孩子脾虚严重,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多运动,通过运动的方式增强体质,维持器官功能良好,这样脾虚表现才会慢慢好转。因此,小孩子如果有脾虚症状,家长应该让孩子多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提高抵抗力,这样脾虚现象才会慢慢好转。
由此可见,小孩子如果脾虚明显,容易引发各种不良症状。为了维持脾脏健康状态,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药物进行调节。
另外,还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问题,这样身体调节合理。健康有了保障,才能维持脾脏功能正常,防止消化能力降低影响健康。如果脾虚持续发展没有治疗,有可能让孩子发育受阻碍。
编著/毕鸿雁
这类药主要作用是补养脾气。由于脾气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大便溏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汗、反复感染等病证可选用。有的尚兼有温阳作用,如附子理中丸。
这类成药,大多须服用较长时间,不可急于求成,但目前大多以高营养、高蛋白饮食喂哺小儿,故小儿的纯虚之证已很少见,多属虚实夹杂证或以实证居多,因此该类药的适应证较少。
1、启脾丸: 蜜丸。每丸重3g。
说明:主要药物是党参、莲肉、山药、白术、泽泻、茯苓等。
有健脾止泻功能。适于因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面黄腹胀、吐泻少食等症。每服1丸,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2、参苓白术丸: 水丸。每袋内装18g。
说明:主要药物是党参、白术、茯苓、莲肉等。
有补益脾胃、调中止泻的功能。适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脾虚久泻、纳呆厌食等症。每服3~6g,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 蜜丸,每丸重9g。
说明:主要药物是党参、白术、附子、干姜等。
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于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腹痛肠鸣、喜暖怕寒等症。每服半丸至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这类药主要用于因乳食不节形成的食积证,以及因乳食积热而引起的发热、烦躁、便秘等症,有的尚可用于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高热惊厥等症。
此类药物均有消导、克伐或攻泻等作用,因而只可中病即止,久用反可伤损正气,小儿食积目前尤为多见,因食积导致的疾病又较多,故该类药的适应证很为广泛
1、七珍丹: 水丸。每袋50粒。
说明:主要药物是巴豆霜、胆南星、天麻、半夏曲等。
有化滞、清热、镇惊的作用,适于小儿因乳食积滞肠胃所引起的呕吐、便秘以及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发热、抽搐等症。该药内含巴豆霜,泻下力较猛,体壮病实者方可应用,体弱儿忌服。1-2岁每服10粒,2-3岁每服15粒,4-5岁每服20粒。温开水送服。
2、至宝锭: 蜜丸。毎丸重1.5g。
说明:主要药物是牛黄、麦芽、陈皮、朱砂、白芥子等。
有清热化痰、消积通便的作用。适于因积滞内热、外感风寒而引起的发热、烦渴、痰喘、吐泻等症。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该药一定是实证、热证方可应用,或是虽体弱、但兼夹食积郁热明显者,亦可暂用。单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吐泻痰喘等症不宜用。
3、王氏保赤丸: 水丸。每管内装0.3g。
说明:主要药物是巴豆霜、制南星、川贝母、大黄、朱砂等多种中药,按特定方法炮制合成。
有清热导滞、镇惊化痰的作用。专治小儿乳滞疳积、喘咳、痰鸣、呕吐腹胀、发热急惊、神迷痰厥等症。
6个月内婴儿每次服5粒,6个月至2周岁,每超过1个月加1粒,3周岁以上每超过半岁加5粒,10-14岁每次服0.15g。常服有补脾胃、助消化、预防停滞生痰的作用。
4、小儿消食片: 片剂。每瓶内装100片。
说明:主要药物是鸡内金、山楂、槟榔等。有消食化滞的功能。适于因食积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便秘、食欲不振、疳积等症。1-3岁每次服2~4片,3-7岁每次服4~6片,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该类中成药除有消食化积的作用外,尚可益气补脾。适于脾气虚弱又兼夹食积者,或食积日久不消而伤脾气者,表现肚腹胀满,面色无华,易汗出,纳呆,舌质偏淡等。
1、肥儿散: 散剂。每袋内装0.9g。
说明:主要药物是白术、山药、鸡内金、山楂等。有健脾、消食化积的作用。适于因乳食不节、伤及脾胃而引起的腹泻、水谷不化等症候。1岁内每服半包,1-3岁每服1包,3岁以上,每服2包,温开水送服。
2、一捻金: 散剂。每袋内装1.2g。
说明:主要药物是人参、大黄、槟榔、朱砂等。有扶正、导滞、通下的作用。每次服1.2g,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1岁内小儿酌减。
儿童脾胃虚弱怎么办呢?脾胃虚弱的症状有哪些呢?要如何调理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调理儿童脾虚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调理儿童脾虚的方法
第一:日常饮食
如果是属于脾胃虚弱偏内寒的孩子,那么一定要养成吃热饮的好习惯,不要直接喝冷水,同时也不要过多的饮用酸奶,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肠道的酸碱平衡遭到打破。并且日常应该多吃一些山药或者是芋头等等,少吃一些生冷油腻的食物。
如果是属于脾胃虚弱偏内热的孩子,那么日常应该减少吃一些干燥。油炸以及辛辣的食物,并且不能够过量的服用游戏i额牛奶或者是流质的蛋白质,而是应该多吃一些海带。胡萝卜还有南瓜这一类的 食物。并且日常的家庭用药应该选择具有清热消食功效的食物。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够因为看到孩子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就给孩子多吃一些寒凉之类的食物,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第二:捏脊疗法
怎样调理宝宝脾胃,上文我们说道了从日常饮食方面着手来改变孩子脾胃虚寒的情况。除此之外,平时我们也可以对孩子进行捏脊,这样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具体的捏脊疗法如下:
妈妈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拇指握紧成为拳头状,然后食指半弯曲,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孩子背部的皮肤。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然后反复一两次,能够有效的调整孩子的肠胃机能,令身体之中的经脉得到有效的疏通,令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加的顺畅,这样孩子的身体抵抗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治病的目的也是达到了。
捏脊具有很好的保健脾胃。帮助身体消化以及强健孩子身体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治疗感冒、改善孩子食欲,最终达到增强孩子体质的目的。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调理脾胃的方法痛苦比较受,所以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专家告诉我们,想要调理宝宝脾胃,那么最好的方法依旧是要从孩子的日常饮食入手。首先需要做到饮食得当,如果孩子不想吃东西了,那么家长也没有必要一直跟在后面追着喂,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养成一个良好的用餐习惯。另外,每天的饮食一定要定量,多给孩子准备一些统一消化的面食或者是粥类食物,不要一直给孩子吃肉类食品。这些妈妈都需要牢记在心哦!
儿童脾胃虚弱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宝宝脾胃比较虚弱的话,那么面部皮肤就会发黄,并且出现色素沉淀不均匀的情况,也就是出现斑点,同时头发也会比较的稀疏,身体也会更加的小受,另外手指甲变得更薄,同时出现小白点,经常出现周期性的肚子痛。
除了上述症状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如下:
1、孩子的食欲并不会下降,但是大便次数增加,并且排便量也在增加,甚至有一些人出现了吃饭结束之后就上厕所,这种脾胃虚弱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并且偏内寒导致的;
2、如果是脾胃虚弱偏内热导致的,那么孩子就会出现食欲不佳的情况,并且由于大便比较的干燥,所以两三天才会排便一次,这主要是由于孩子在日常吃了太多零食或者是牛奶导致的。
3、如果出现了咳嗽久治不愈,那么也有可能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
在中医方面认为,脾胃虚弱,那就会导致身体之中正气不足,这也就是为什么咳嗽难以治愈的原因。这个时候应该先调理好脾胃,然后配合捏脊等等手法,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治疗咳嗽久治不愈的情况。
儿童调理脾胃食谱
一、鱼肉糊
食材:草鱼50克、盐1克、淀粉2克。
制作:
1、将鱼肉切成2厘米大小的块放入开水锅里面,加入盐煮熟后捞出。
2、除去鱼的骨刺和皮后将鱼肉放入碗内研碎,再放入锅内加鱼汤煮,把淀粉用水调匀后倒入锅里面,煮至糊状后盛出晾温即成喂食。
功效:鱼肉呢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钾等,对婴儿生长发育、骨骼生长、健脑益智、视力维护等都有很好作用,适宜4-6个月婴儿作为添加辅食的选用。是儿童调理脾胃的首选。
二、山药莲子粥
食材:山药50克左右、莲子20~30克。
制作:
1、每天取适量的新鲜山药和莲子给宝宝煲粥喝,莲子和粥都要煮得够烂再一起吃下去。
2、对不到1岁的小儿山药和莲子要尽量碾碎。干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汤调成糊糊来喂养。
功效:此粥可温胃健脾,最适合脾阳不足的小儿了。
三、粟米山药粥
食材:粟米50克、淮山药25克、白糖适量。
制作:
1、将粟米淘洗干净;山药去皮洗干净后切成小块。
2、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粟米和山药块,用文火煮至粥烂熟,放入白糖调味煮沸即成。
功效:补脾益气、安神滋阴。有补益脾胃和清热安神的功;山药健脾胃补气阴还利尿益肾。儿童调理脾胃应该经常吃。
四、小米香菇粥
食材:小米50克、香菇50克、鸡内金5克。
制作:
1、小米淘洗干净;香菇择洗干净后切成小块或碎末;鸡内金洗净。
2、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小米和鸡内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汤液再与香菇同煮至熟烂。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小米健脾胃;鸡内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此粥大益胃气开胃助食,儿童调理脾胃应该经常吃。
五、山楂饼
食材:鲜山楂300克、淮山药3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1、将山楂去皮核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块。
2、将山楂、山药块,放入碗内,加适量白糖调匀后,上笼蒸熟后压制成小饼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导滞和胃助食。山楂含大量维生素C和酸性物质,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中酶类,从而助消化、健脾益气。
六、枸杞山药粥
食材:鸡胸肉30克、 山药20克、大米50克、枸杞10g。
配料:盐适量、葱花少许。
制作:
1、50克大米淘净,加适量清水再熬成粥。
2、适量山药去皮切小块,枸杞冷水浸泡后洗净。
3、粥水滚后下山药同煮,待将熬成时,下枸杞再熬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4、根据孩子的口味和喜好可以加一些白糖或盐调味。
功效:山药健脾固肾,枸杞滋阴补阳,米粥温和调理肠胃。
七、胡萝卜汤
食材:胡萝卜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1、将胡萝卜洗净切成小块。
2、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胡萝卜块煮至熟烂再加入红糖,煮沸后即可以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下气和中。本膳用富含维生素的胡萝卜,尤其是胡萝卜素A的含量特别多,还有比较多的维生素B2、叶酸等,被称为?平民人参?。其味甘性平具有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等功效,可以治小儿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39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三、产后疾患_中药偏方
下一篇: 三十一、小儿缺锌症_中药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