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俗称“烂耳朵”,中医称为耳疳、耳湿等。临一床一以耳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是耳科的常见病。
化脓一性一中耳炎,古称“脓耳”。临一床一以耳内反复流脓为特征。本病病程缠一绵,且常反复发作。尤以儿童为多见。
多因泪水、一奶一水、呕吐物、洗澡水,或游泳,使水殃及中耳;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时酸一性一分一泌物沿耳咽管进入中耳道等因素,以致耳鼓室发炎所致。
病有急、慢一性一之分。急一性一则耳内呈搏动一性一跳痛,体一温一升高,听力减退,一旦鼓膜穿破,使脓液从外耳道流一出,则疼痛减轻;慢一性一则多由急一性一失治,迁延而来,患耳反复流脓,听力减退,每遇外感则耳痛加剧。且或伴有全身一性一症状。
1 .治耳灵治疗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方剂] 川黄莲粉3克,黄柏粉1.5克,紫草粉1.8克,氯霉素1克,四环素0.75克。
[制用法] 将以上各药粉混合,过80目筛,后装瓶备用。用前先把患耳用3%双氧水洗拭,再用细棉棒将耳擦干,然后把治耳灵粉少许吹人耳腔中,每天用一药1 次。
[疗效] 治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验证] 读《新中医》1981年第12期“治耳灵治疗化脓一性一中耳炎”一文后,笔者效法加减用于临一床一,治疗3例,疗效满意。应用治耳灵时,余将紫草粉更换为青黛粉以除湿收敛,疼痛者略加红花末,效果更佳。
2 .耳疳散治疗慢一性一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方剂] 已出蛾蚕茧10个,冰片0.15克。
[制用法] 将茧壳剪碎,置瓦上煅存一性一,加人冰片,共研极细末,贮瓶中备用。取耳疳散少许,吹人耳中,每天2次。
[疗效] 治疗慢一性一化脓一性一中耳炎单纯型。
[验证] 翟某,女,40岁。患慢一性一化脓一性一中耳炎已30余年,耳中流脓不绝,时增时减,同时伴有头晕头痛、两目发胀等症。外用耳疮散吹耳,每天2次。内服药:珍珠母30克,菊花、钩藤、生地、女贞子、潼白蒺藜各10克,牡蛎、紫花地丁各1克,丹皮6克,银花12克。每天1剂,每剂分两次服用。内服外用同时进行,共用一药7剂,头痛头晕、两目发胀好转,耳中流脓停止。仍以原法续治20天,疗效巩固。
3 .矾冰散治中耳炎
[方剂] 枯矾5克.冰片3克。
[制用法] 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以双氧水冲洗外耳,棉签吸干。再取本药少许,吹人耳内,每天1次,连用3次即愈。
[功效] 主治急、慢一性一中耳炎,听力减退,有脓液外溢者。
[验证] 《新中医杂志》1987年第11期刊登的“治中耳炎验方”,确实有效。经治2则,分别于2-3天症状控制,5-7天痊愈。
4 .冰连散治疗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方剂] 黄连10克,冰片1克。
[制用法] 将黄连研细末,加入冰片再研匀,贮瓶备用。用前取药棉擦净耳内浓液,再滴人少许双氧水,擦干,用麦草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天2-3次,一般3 -5天见效。无任何不一良反应。
[疗效] 耳内流一出粘一液一性一脓液,听力减退。如属坏死型或胆脂瘤型者,本方效差或无效。
[验证] 魏xx ,男,10岁,1982年4月11日诊。患左侧化脓一性一中耳炎3月余,常流脓一性一粘一液,听力下降,经治疗时好时止,今又复发。先用冰连散原方,治疗5天后耳道仍流一出脓液,后将青黛加入“冰连散”内共研吹耳,用一药后脓液流一出逐渐减少,3天后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5 .耳疮散治慢一性一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方剂] 炒黑陈皮炭3克,青橄榄(瓦上煅透)2枚,石榴花(瓦上焙枯)1.5 克,梅片0.6克。
[制用法] 上药(除梅片外)共研细末,再人梅片同研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先用一药棉卷去脓水,另以药棉蘸药,掺人耳底自干,每日换药1次。
[功效] 行散郁热,燥湿止痛、疗疮。慢一性一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验证] 临一床一屡用、确有较好的疗效。
[备注] 引自1959年《上海中医药杂志》(6)。
6 .耳灵散治急慢一性一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方剂] 冰片1克,朱砂0.3克,玄明粉、硼砂各l克。
[制用法] 上药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贮瓶备用。先用棉签将患耳中的脓液擦干净,如耳中脓液较多者,则用双氧水洗耳,然后用喷粉器将“耳灵散”药粉少许均匀地喷撤人耳腔,在粉膜上涂薄薄一层淡储色粉末为度。清热、消肿、止痛[疗效] 急一性一和慢一性一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验证] 治疗100例,其中急一性一化脓一性一中耳炎4O例,慢一性一化脓中耳炎60例。治愈者59例,仍有湿润感者23例,好转者15例,无效者3例。获得治愈的患耳,治疗最短者1天,最长者12天,大多1-7天以内。
[备注] 引自1965年《上海中医药杂志)( 12)。
7 .药捻方治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方剂] 红升丹60克,冰片3克,麝香0.5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成极细末,用脱脂药棉一搓一成长约2-3厘米,直径0.1厘米药捻,消毒备用。首先清除外耳道脓一性一分一泌物,再以2%双氧水擦一拭干净,然后以75%酒一精一浸一湿药捻,将药粉沾匀, 置于外耳道底部(注意药捻应与鼓膜保持约2毫米之距离,以免刺激鼓膜,产生不适)即可。日换药1次。每日换药l 次,分一泌物少时可隔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利湿,宣窍收敛。治疗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验证]一般换药2-5次即脓止耳干。治疗30例,除1例疗效不明(治疗1次中止), 2例骨疡型短期复发外,其余27例用一药2-5次而获痊愈。
[备注] 引自《百病中医诸窍疗法》
8 .猪胆白矾末治中耳炎
[方剂] 猪胆1个,白矾9克。
[制用法] 将白矾捣碎放人猪胆内,一陰一干或烘干,研成细末,过箩.用时.先用3%的双氧水洗净耳,拭干脓液,然后用笔管吹人猪胆粉剂。每2-3 天用一药1次。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治化脓一性一中耳炎。
[验证] 用上方治疗100 例,皆痊愈。
[备注] 据《医学》杂志介绍,此方配合西药内服和注射,治愈率达 9O%。
9. 海螵蛸治疗聤耳
[方剂] 海螵蛸、香油或麻油适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 用淡水漂洗干净,然后日晒夜露至无腥味且干时人药,研成细末。取2 -3克,加人香油(麻油),或再加冰片少许,调成粘一稠液体备用。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洗涤耳内脓液,擦干,然后滴人本药液2-3滴,每天-2次,连续1星期,最多不超过半月,即可见效。
[功效] 治耳有良效。
[验证] 新中医杂志》 1982年第 期“海螵蛸治疗聤耳”一文时,正好遇一小孩患聤耳,长期治疗不愈,我即如法制备,用一药少日即获痊愈。
针灸培训不知道你耳鸣呈什末样?嗡嗡样还是蝉鸣样?工作紧张吗?最近休息好吗?听力有没有下降?男性还是女性?这些对诊断治疗都很重要。
大体上,如果是蝉鸣样,多为神经性耳鸣,可以用维生素类,ATP,银杏叶制剂,如达纳康、敏使朗等,西比灵或尼莫地平,地塞米松,弥可保治疗。中成药可用耳聋左慈丸。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注意少用耳朵,多休息,减轻工作压力。
另外希望你去医院做个颞骨CT或核磁共振,排除听神经瘤等占位性病变,尤其是一个耳朵耳鸣的情况,更要重视。如果排除其他问题,就是神经性耳鸣了,建议佩戴助听器。耳鸣的治疗有效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耳鸣的减轻,二是对耳鸣的耐受,就是适应了耳鸣,耳鸣对你的生活质量影响小了。助听器有助于你对耳鸣的适应,你听到的声音大了,就掩盖了耳鸣的声音。还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如果效果不好,抓紧去医院治疗。
我们之前讲过,耳鸣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肾阳虚,临床中,80%以上的耳鸣耳聋患者都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在看大夫开的方子时就能看到有很多补肾阳的中药。
张仲景可以说是补肾的祖师爷了,其中肾气丸是他开出过最著名的一张补肾方子之一,在此基础上,后续祖师爷又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补肾方子。
肾气丸的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
这个方子最早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方也是叫肾气丸。由方子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此方的主要目的就是补肾气。但是后人依照这个方子,在方子基础上衍生出各种补肾的方剂,已经面目全非了。如今已经很难再买到张仲景原方的“肾气丸”了,只能自己按方抓药、自己煎煮。
因为“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了,耳部周围的气也就顺了,耳鸣耳聋之类的病症也就自然会消失。那么医圣的肾气丸是怎么补肾阳的呢?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间房子,那么肾的作用就是将空房子照亮的油灯,如果油灯没有了灯芯或者灯油不足,那么房子也就不会特别明亮。
1、给油灯添油。要想油灯能够长久地发光发热,灯油一定要足,肾气丸中的干地黄、山药、山茱萸就是“灯油”。地黄可补肾阴、山药可补脾阴、山茱萸补肝阴,这三味药分别把肝脾肾的阴全部补一遍。
2、把灯芯加得长一点。让油灯更亮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将灯芯给拨长拨粗一点。张仲景的肾气丸里有两味药桂枝和附子就起到这个作用。桂枝走心,附子走肾,把心肾这2个开关一打开,身体的阳气就源源不断出来了。
3、把灯芯表面的油垢去掉。灯芯表面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就会产生很厚的污垢,我们需要把我够清理掉,灯芯才能更加的亮。茯苓祛脾湿,丹皮祛肝热,泽泻祛肾浊,这三味药把肝脾肾的垃圾浊物排了个遍。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这6味药,三补三泻,一边补一边排,推陈出新,把污垢去掉,加上新鲜的油。
张仲景也是开创了补肾气的先河,方子至今仍然无法超越,后人根据不同的症型在此方的基础上改动很多,用来适应各种病症。
至此,肾气调理好了,耳部周围的气就通了,耳鸣耳聋自然就恢复了。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是长期经验总结,也体现出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注@耳鼻喉科郝大夫 ,了解更多中医耳病 健康 知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939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六十九、口臭_中药偏方
下一篇: 六、痛经_中药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