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三十三、哮喘_中药偏方

生活百事通 2023-09-22 10:50:42

天气聚变,空气潮一湿或是气压低时,最易诱发哮喘,患者异常敏一感,发作时间并无规律,有的是夏发,有的是冬发,也有四季常发。

其症状就是气急。上气不接下气,不仅呼吸困难,且带喘声,喉中咪唯作响,胸喉之间,顽痰淤积梗塞,有的兼有咬嗽。患者面色苍白,甚至发青发紫,眼球突出,冷汗淋一漓,坐卧不宁,睡眠不安,有的因呼吸困难而言语不便。此症致病原因,大致分为二种。一为心病一性一气喘,是因心脏有病而起。每个人心脏的收缩力量是不同的,心脏收缩力量小的人,他的心脏在跳动时期输送出去血液就不多,也不能把血管内的血液顺畅的推进向前,于是,有些血液便散布在肺部或是其它肢一体各部门为患。血液在心脏内排一出不多,稍劳动,便感心跳,血液如散在肺里,便会通过神经起反射作用,引起大、小支气管收缩起来,空气通过便有困难,兼之肺里积有郁血,肺的呼吸面积缩小,就发生呼吸困难而气喘。例如有心脏一病的人,因血液循环不好,血液散积在脚或腿时,会使血管肿胀,血液便从血管的疏松处渗入皮下,以致腿脚肿起,所以,心脏一病患者皆可能患水肿。肺里积聚血液,自会引起哮喘,这是很自然的。

另一种是支气管一性一气喘、这纯粹是支气管本身所引起的一毛一病,每个人的支气管对外来及内在的物质,其感觉也不同,有的人闻到某一种气味,神经就能反射一到支气管发生变化,也有的吃到某种食物,也会如此,例如逢吃到咸味的食品,喉头沾着咸味味,哮喘便会发作,这是“咸哮”;有的人会因闻到煎糖的气味,促使哮喘发作,便称“糖哮”;或是油炒洋葱、烟熏鱼、油炒辣椒时,闻到热锅发出的气息,便大发“油哮”,这是敏一感一性一的症状。也有因已身的某种慢病变分一泌一出来的毒素,也会起敏一感作用,于是使引起支气管的收缩,而呼吸困难,形成为哮喘。

哮喘二字虽连称;但疾病不同,哮是喉中有痰,喘则胁肩呼吸急促,与哮各异,普通的哮症多兼有喘,有喘者有不兼哮者,故种类多,大都是因气管狭惫窄,肺部弹力不够与持久一性一痉一挛,或粘一膜肿胀及分一泌物障碍呼吸而成。

1 .宁肺丸治疗支气管哮喘

1号宁肺丸

[方剂] 海藻、昆布、蛤粉各150克,北沙参、百合、生地、玄参、茯苓、黄芩、钩藤、紫河车各90克,一党一参、黄芪、枇杷叶、半夏、陈皮、百部、杏仁、桔便、篓皮、马兜铃各60克,旋覆花、麻黄各45克,瓜萎仁450克,白果100 粒,小青蛙(干 品)300克。

[制用法] 炼蜜为丸,每天服两次。

[功效] 平喘止咳。

2号宁肺丸

[方剂] 生地、礞石、桃仁、钩藤各150克,大黄、大海子、陈皮、黄芩、一党一参、南沙参、白芍、紫河车各90克,昆布、蛤粉、海藻,各120克,瓜萎仁500 克,柴一胡一45克,当归、麻黄各60克,石膏180克,青黛9克,小青蛙(干品)300克。

[制用法] 炼蜜为丸,每天服两次。

[验证一] 陈xx ,男,45岁,干部。患支气管哮喘5年,于1970年9月给工号宁肺丸1500克分服。服后1年内未发作。翌年起每年秋季起给药1500克分服,连续3年,至1977年11月追访,7年未见复发。

[验证二] 王xx ,男,16岁。自4岁起患支气管哮喘,每月反复发作,夜间更甚,气候转变症状加重,常年服药,未见显效。l996年先后按上法分服2号宁肺丸500克,服药期间未再发作。于同年按上法续服500克,以后未服他药,至今10年未见复发。

自1966 年起10年间,共制宁肺丸50万余克,供门诊治疗支气管哮喘之用,接受治疗数百例(随访2-5 年40余例),病情多获得改善,不少病例多年未见复发。

2 .萝卜鸡蛋治慢一性一哮喘

[方剂] 红卞萝卜1.5公斤,鸡蛋、绿豆适量。

[制用法] ① 冬至时日买红卞萝卜,去头尾,洗净,用无油污洁净刀切成3毫米厚的均匀片,再以线穿成串,晾干后收藏好。② 每次取萝卜干3片,鸡蛋1个,绿豆6克,共放人锅内,加水煮30分钟至豆熟烂。③ 服时剥去鸡蛋皮,连同萝卜、绿豆及汤一起吃下。从三伏第一天开始服用,每日1次,连续用30天。

[功效] 止咳平喘。治慢一性一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验证] 杨xx ,男,56岁,多年哮喘,求医数年,各种药方均用,一直不能除根,后用该方数年未犯。

[备注] ①方剂中的食物原料,只能选用这种“卞萝卜”,不能用其他萝卜代替。② 烹制和服用时,不要加其他佐料。用砂锅或搪瓷器皿煮制,不能用金属锅或油污容器。③ 饭前空腹食,早晚均可。④ 制作时间以冬至这一天为最理想,“三伏”即指头伏第一天至末伏最后一天这段时间。

3 .定喘烟

[方剂] 曼陀罗花(或叶)又名洋金花)。

[制用法] 上药切成细丝,用薄纸卷烟每支约重1克。哮喘发作时点燃吸烟,喘平即止。每次最大用量0.1-0.2克,不可过量,谨防中毒。

[功效] 止咳平喘,具有抑制呼吸道腺体分一泌、松一弛支气管平一滑肌和加强排痰的作用。

[验证] 杨xx ,男,50岁。就诊日期:1970年3月15日。哮喘反复发作已12年,每逢冬季,受凉或感冒后诱发。3天前受凉,先是鼻痒嚏多继则哮喘痰鸣,痰多稀白,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象弦滑。已服宣肺平喘之剂,疗效不佳,予定喘烟吸人,每天3次,每次1/5支,第1次吸后约5分钟缓解,半天后发作再吸约5分钟又止,连续吸烟2天后发作停止。

[备注] 痰热盛者忌用。毒副反应有:口干,头晕眼花,心跳加快,有青光眼及前一列一腺肥一大者忌用。

4 .平喘丸治咳喘

[方剂] 曼陀罗花(或叶)30克、灸远志150 、甘草150克、地龙150克。

[制用法] 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每粒3克,每次服l粒,1日3次。

[功效] 解痉平喘豁痰,润肺止咳。

[验证] 王xx ,女,35岁。就诊日期:1958年1月10日。哮喘反复发作3年,3天前因受凉后鼻痒涕多,哮喘阵作,胸闷气粗,夜间较重不能平卧,痰白而多,咯吐不爽,舌苔白腻,脉弦滑,听诊满肺哮鸣音,予平喘丸1粒日3次,第2天哮喘渐减, 第4天缓解,咯痰亦少。

[备注] 痰热盛者忌用。毒副反应有:口干,头晕眼花,心跳加快,有青光眼及前一列一腺肥一大者忌用。

5 .敷麝香蒜泥止咳平喘

[方剂] 麝香1-1.5克,紫皮蒜10-15头(所用头数随患者年龄及蒜;头大小而定。)

[制用法] 麝香研成细末。蒜皮捣为烂泥、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中午近12 时,患者俯卧,用肥皂水、盐水清洁局部皮肤。中午12时整,将麝香末均匀撒在第7颈椎棘突到第12胸椎棘突的总区域内,继将蒜泥复于麝香上,60-70分钟后将麝香及蒜泥取下,清洗局部,以消毒硼酸一软膏涂上,再敷一塑料薄膜,并以胶布固定。大部分患者做1次哮喘即减轻,有的不再发作。为巩固疗效,可连续贴治3年。

[功效] 补益散结,止咳平喘。治陈久一性一哮喘。

[验证] 经用本方医治的184例中,观察不满2年者共72例,治疗结果:半年以上无哮喘发作者35例,偶有发作,但症状减轻者23例,发作次数减少或症状减轻者10例,无效4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9.4%。典型病例:王某,男55岁,于1954年春季始发哮喘。虽经中西医治疗,病情仍日渐加重,四季发作,秋季尤重。患者曾患过敏一性一鼻炎,对花粉及灰尘过敏。其外祖母及母亲均患哮喘。患者常因气候变化、受寒、潮一湿及气压低诱发哮喘,发作前预感胸闷异常,发作时呼吸急促,大汗淋一漓,面色苍白,口一唇发维,张口抬肩,喉中痰鸣,喘一息不能平卧,有时彻夜不寐。每年均需住院治疗。1959年6月至1960年4月曾在广州治疗,胸片检查为中度肺气肿。1961年端午节患者开始用此方治疗,用后顿感呼吸通畅,不憋气,胸部轻松,喘一息消失,脊背再不感发凉,全身舒适,哮喘发作日渐减轻,次数减少,自l961年治疗后未再住院。1966年以来,每日坚持上班,至1981年6月20日随访时间已达20年。患者自述10年来哮喘已不再发作,体质亦比过去增强。

[备注] 方见《 陕西中医》1983年第4卷第3期。又据《中药贴教疗法》按语介绍:有麝香和蒜泥敷贴区内,分布有大椎、风门、肺俞、膏盲俞、心俞、隔俞诸一穴一,大都一交一于一交一感神经链的附近,正是治疗肺部疾患的有效一穴一位。膀耽经又主一身之表,为人身之藩篱;督脉统一身之一陽一,为一陽一脉之海,麝香蒜泥教贴后可通太一陽一经及督脉,有振一陽一而养外之作用。教贴选在端午节中午12 时,是根据祖国医学的“春季养一陽一”的治则而定的。

6 .猪板油麦糖蜜膏治哮喘

[方剂] 猪板油120克,麦芽糖120克,蜂蜜120克。

[制用法] 将上述三味共熬成膏,每日服数次,每次一汤匙,口中含化,数日后喘即止。常服,病可除根。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一性一食物。

[功效] 润肺平喘。用治咳嗽痰喘。

[验证] 据《民间灵验便方》介绍,某患者久咳气促十余年,每冬哮喘声哑,夜不能寐,后服本方一冬未犯。

7 .南瓜姜麦芽汁治哮喘

[方剂] 南瓜5个,鲜姜汁60克,麦芽1500克。

[制用法] 将南瓜去子,切块,人锅内加水煮极烂为粥,用纱布绞取汁,再将汁煮剩一半,放入姜汁、麦芽,以文火熬成膏。每晚服150克,严重患者早、晚服用。

[功效] 平喘。用于多年哮喘,入冬哮喘加垂者、

[验证] 据《中医效方一精一选》介绍,某患者哮喘10年,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明显效果,后服此方3天见效,服81天痊愈。

8 .乌贼骨治哮喘

[方剂] 乌贼骨(墨斗鱼骨)500克,砂糖l000克。

[制用法] 放乌贼骨于锅内焙干,捣碎,研成粉末。加砂糖调匀.装入瓶内封存。成一人每次服15-25 克,儿童按年龄酌减,每日3次,开水送服.

[功效] 收敛,定喘。用治哮喘有明显疗效。

[验证] 据《祖国医学》介绍,病史长达27年的哮喘患者,经服本方半月而愈,后未复发。

9 .柚子皮百合汤治哮喘

[方剂] 柚子1个(约1000克重,去肉留皮),百合125克,白糖125克。

[制用法] 将上述三味加水60毫升,煎2-3小时。分3次服完,每日1次,每服3个柚子为一疗程。儿童减半。

[功效] 补脾虚、清肺热、消痰涎。用治陈久咳嗽、痰多,哮喘,肺气勿肿等。

[验证] 经临一床一实践治疗34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

[备注] 服药期禁忌食油菜、萝卜、鱼虾。

针灸培训

哮喘病的药方

哮喘是一种和我们的呼吸道紧密相关的病症,如果得了这个病症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我们死亡。所以如果有一定的哮喘的症状出现的话,我们最好是能够有所预警,并且是能够对其进行一定的治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哮喘病的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哮喘病的药方

方法一:罗汉果泡酒喝。方法二:食补:妈妈告诉我说,桂花,冰糖,蜂蜜和梨,白萝卜都是理气平喘的食物.比较好的吃法是:把梨或白萝卜剖开,中间挖取核或掏出个小孔,将桂花和冰糖放在其中.上笼屉蒸十五分钟左右.如果不喜甜食可以在蒸的时候,不放冰糖,熟后放些蜂蜜在上面.效果也很好.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也比较方便,效果则是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

方法三:夏天时候,用蜂蜜腌上姜片和一些平喘的重要粉,具体是什么我忘记了,不过我可以找找看。然后就是晒,冬天就吃。

1.急性发作期内治法

(1)成药自疗法:

①茶碱缓释片,每12小时1片,每日2次。

②小青龙冲剂,每次1-2包,每日3次。用于寒性哮喘。

③哮喘冲剂,每次1袋,每日2次。用于热性哮喘。

(2)验方自疗法

①川椒目研粉,每次3克,每日2次。

②洋金花或叶加少量薄荷叶制成卷烟,点燃吸入。

③移山人参10克,蛤蚧1对(去头足),煎汤服。缓解期可将两药研粉吞服,每次

3克,每日2-3次。

2.急性发作期外治法

(1)代炙膏或麝香虎骨膏贴天突、肺俞、定喘三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端凹陷中。肺俞穴:在第3胸椎下旁开1.5寸处。定喘穴

在第7颈椎下旁开1.5寸处。

(2)生半夏、生南星、白芥子各30克共研成粉。取少量加姜汁拌成糊敷于肺俞

穴、涌泉穴,每日2-3次。

涌泉穴:前脚掌凹陷中。

3.缓解期内治法

①至灵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

②补肾防喘片,每次4-6片,每日3次。

③珠贝定喘片,每次2-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①乌贼骨研粉,每次10-15克,每日3次,红糖水送服。

②丝瓜叶研粉,每次30-60克,加蜂蜜30克服用,每日2次。

③人参1克、生姜3片、核桃肉2只。睡前细嚼后咽下。

(3)饮食自疗法

①等量白果仁、甜杏仁、核桃仁、花生仁研成粉。每次15克,加水煮熟后打入鸡蛋1枚,麦芽糖1汤匙食用,每日1次。

②净地龙30克、生姜20克共煎,日服2次,连服5-7剂。本方主治支气管哮喘,禁忌烟酒与生冷、油腻、腥味食物。

③大蒜30克捣烂(去皮),外敷于双足心的涌泉穴位上,用纱布包好。每24小时更换1次,连敷数日或以愈为度。本方主治咳喘痰多,痰中带血,咳血吐血,支气管扩张等症。禁忌烟酒和辛辣食物,忌用冷水洗脚,并注意足部保暖。

④生姜汁150克、黑砂糖120克,用水煎沸,每次口含半匙,渐渐咽之。本方能够消痰下气,温中止喘,主治老人痰喘。

⑤生姜汁3毫升、白萝卜汁200毫升、蜂蜜30毫升,将三药拌匀,放火上煮略沸,1次服完,每日1次。本方中生姜汁可温肺止咳,白萝卜汁可下气定喘,蜂蜜可润止咳。

⑥生姜1/3、芋头2/3。生姜、芋头去皮(不可沾水)磨成泥,加入与生姜同量的面粉,使其糊浓稠,搅拌均匀,于临睡前,将糊摊于长形布上,或是做成袋,贴于胸部睡觉,翌晨取下,连续7天,即可断根。本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特效。

⑦生姜50克、白芥子15克,生姜捣烂绞汁,同白芥子加烧酒研和如糊,以纱布

包棉球蘸药糊,擦拭大椎、肺俞、膻中三个穴位,每穴擦拭10分钟,以局部觉痛灼热为度。或以纱布二层,剪成棋子般大小,沾药液贴于这3个穴位1个小时左右,痛则取去,以不起疱为度。本方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者,尤以病程较短者效果更佳。

⑧姜50克、核桃肉50克、苦杏仁50克、蜂蜜适量,核桃肉、苦杏仁用水浸泡,

去皮;姜,洗净切成末;共捣烂,加蜂蜜为丸,捏成小丸粒,临睡前服,共分10次服完。本方用治肺热咳喘,痰吐不利等症,具有止咳定喘,理虚润肺之功效。

⑨鲜姜汁60克、南瓜5个、麦芽1500克,将南瓜去籽,切块,放入锅内加水煮极烂如粥,用纱布绞取汁,再将汁煮剩一半,放入姜汁、麦芽,以文火熬成膏,每晚服150克,严重患者早晚服用。本方用治多年哮喘,入冬哮喘加重者,具有消炎止痛、解毒平喘之功效。

4.缓解期外治法

等量白芥子、细辛、甘遂研粉。取适量生姜汁调成糊敷风门、肺俞、足三里、

命门穴。如果在三伏天,每伏敷一次效果更好。

风门穴:在第二胸椎下旁 开1.5寸处。肺愈穴:在第三胸椎下旁开1.5寸处。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四横指宽、距胫骨一横指处。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下凹陷

中。

5.其他自疗法

每天小跑步15-30分钟。

避免误诊

哮喘发作时不宜使用可待因、咳必清等镇咳药,误用会抑制呼吸与排痰。镇静

安眠药物也宜慎用。

哮喘急发时,痰液粘稠难以咳出,在?痰栓?阻塞气管时,如果缺少适当的护

理会发生窒息危险。见到窒息症状可用拍背、口对口对吸痰等方法急救。

哮喘发作中哮鸣音突然减少或消失,而病人反见病情恶化,可能有并发症产生,

如气胸、肺不张等,应该急送医院进一步诊不治。

只图一时轻松,过量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之类气雾剂,轻则引起心动过速或心

律失常,重则支气管更痉挛,或心跳骤停。一般每天取用5-6次。

长期服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类激素药,可导致骨折、胃溃疡、抵抗力下降。

蜂蜜花生治哮喘

我患气管炎哮喘多年了,吃很多药也未能见效。去冬有位老友告诉我吃纯蜂蜜泡带红皮的花生米可治气管炎哮喘。我吃了3个月,基本上好了。

方法:用纯蜂蜜(如蜜不纯时可加热去水分)。蜜汁一定埋住花生米。泡7天后,每天早上空腹吃7粒,若严重时,可在睡前再吃7粒,常吃即愈。我虽然好了,每天还坚持吃7粒,此方可以防病健身,常吃有益。

萝卜煮鸡蛋治哮喘

制作及服用方法:(1)冬至时,买红色萝卜1500克,去头尾,洗净。用无油污洁净刀将萝卜切成半厘米厚的片,再用线穿成串,晾干后收藏好。(2)每次取萝卜干3片,鸡蛋一个、绿豆一小撮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30分钟至豆熟。(3)服用时剥去鸡蛋皮,连同萝卜、绿豆及汤一起吃,从三伏第一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连续服用30天。(4)冬至开始照此方吃鲜萝卜效果更佳。

柿饼姜蜜膏治哮喘

配制方法:柿饼、鲜姜、蜂蜜各等量。先把柿饼切碎,鲜姜去皮也切碎,二者放在一起拌匀,共捣如泥,放入瓷碗内,加入蜂蜜,搅匀,入笼内蒸两小时即可。每次服1汤匙,早晚各1次。

注意事项:禁用开水冲服,服用本方期间忌食猪肉。

芝麻、核桃治哮喘

几年前得到一方:用黑芝麻、核桃仁治疗哮喘。

处方:核桃仁250克,黑芝麻100克,上锅微炒,捣碎。再取蜂蜜1饭勺(约100毫升),加水200毫升,合在一起煮沸后,将核桃仁、黑芝麻兑入搅拌均匀,上锅蒸2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各服1汤勺。

我服用4次即见效,又服用4次后,竟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其他什么药也不吃了,但是走路不喘,上下楼梯自如,每天骑车跑十几公里走亲访友均感到轻松,饭吃得香、觉睡得香,较以前判若两人。目前,我仍在吃着,但是减量了,每天只早上吃1次。

陈醋冰糖治哮喘

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一个治哮喘的单方,我试用1个月,病情好转,咳嗽停止,其他症状也大有改善。

配制方法:陈醋500毫升、冰糖500克,同放砂罐或陶钵内,用文火煎熬至冰糖全化,冷却后装瓶备用,每天早晚各服10毫升,空腹服用。此方制作简便,口感良好,效果也佳,无副作用,凡久咳气喘,多痰等均有效。

治痰喘咳嗽验方

处方:大枣125克(去核)、山楂125克(去核)、桂圆肉125克、白糖125克、清油适量。

用砂锅或其他器皿将上述药方熬烂,每日吃数次,什么时间吃、吃多少都可以,但一服药在7天内一定要吃完,否则易坏。吃时加温,2~3剂即愈。

注意:熬药只能用砂锅,不能见铜铁。

实例:我母亲患有痰咳哮喘,一到冬天就上不来气,久治不愈。后来朋友给介绍此方,照方吃了1剂就好了。不久又犯了一次,又吃第2剂就彻底好了,一直到80多岁没翻过。

老年哮喘食疗方

老年哮喘患者,可选购优质生姜125克,芝麻250克,冰糖、蜂蜜各125克。先用生姜捣烂取汁,然后将芝麻洗净浸拌于姜汁内,放入锅中用文火炒熟,出锅放凉后,再将冰糖与蜂蜜溶化在一起并加入姜汁、芝麻搅拌均匀,放在容器内,每天早起后和睡觉前各服一汤匙。一般连续服用10天或15天,其病情便可明显减轻和解除,若病情严重,可再多服几天。

治哮喘秘方

成分:当归15克、川穹15克、五味子15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川贝(不得用浙贝代替)15克、杏仁15克、陈皮15克、桑皮15克、甘草15克。

煎法:先取川贝捣成米粒大小。水煎30分钟,压制成糊状即可,取出备用。然后将其他几味药放入药罐中,水浸至药面,水烧开后文火煎20分钟,倒出药汁,和川贝搬在一起服下。药渣留下。

服法:一个疗程服3剂,如一疗程症状未彻底根治,6天后可服第二疗程。服药前先喝一小碗红糖开水(不得用白糖代替),吃过药后,再喝一小碗红糖水。第一服药头天晚上睡前服;第二服药第二天早上饭前服;第三服药第三天午饭后服;当天下午将3服药渣一起煎汁,此次不用川贝,晚饭前1小时服。

治哮喘方

处方:蜂蜜120克,生姜120克,核桃仁30克,白胡椒60克、肉桂60克。

配制及服法:上述药共为面,蜜拌调匀,选适量大白萝卜挖空。将药装入萝卜内,外用小麦包住焙干,再将药取出研面,炼蜜丸如绿豆大。开始,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8丸,以后逐渐增加,可增到20丸。连服1个月有效。

治哮喘方

取鸡蛋黄10个,冰糖2两,混合打散,使蛋黄和冰糖融合,用米酒500克冲入混合,放置10天后即可。

服法:每晚服1次,每次服30毫升,可根据个人酒量而增减,服至痊愈为止。

治哮喘小偏方

[方一]

原料:紫河车、沉香、蚯蚓、侧柏叶各等分。

用法:烤干研粉和匀备用。每日早晚各3克,开水调服,10日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猪油、猪肉及生冷食物。

主治:哮喘严重。

[方二]

原料:茶树根50克,黄色鱼胆1个,山楂根50克,虎耳草25克。

用法: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主治:支气管哮喘。

[方三]

原料:蛤蚧粉750克,青黛150克,黄芩200克,蚯蚓250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粒压片,每片重0.5克。每日3-6片,每日服3次。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

妈妈的气管炎、哮喘已经好多年了,最近有厉害的趋势,非常着急,所以从网上搜了一些治疗哮喘的小偏方,都是非常简洁实用的,平常百姓容易做到的,记录在此,希望跟同样患有此病的人们共享,愿所有的母亲都健康长寿!

偏方1:把400克薄荷放在4升水煮开5分钟,然后加入浴缸里洗澡,有很好的止咳化痰作用.

偏方2:梨一个,去核,里面放3克川贝加蜜上锅蒸30分钟,连梨带蜜都吃掉.

偏方3:生姜30克洗净切丝,桔梗20克,与红糖20克拌匀,共置于暖瓶内,沏入开水,加盖1小时后代茶饮.这些都治疗气管炎.

偏方4:我患哮喘病30多年,尤其到了冬季病情更为严重,吃药、打针疗效都不十分理想。后经同事介绍一偏方,用春天起蒜时的嫩蒜60头到90头洗干净,用蜂蜜浸泡封好后保存6个月。等到秋冬时打开食用,每天吃一头。

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我的病情有了缓解,现在哮喘病已经几年未犯过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张培彤主任医师认为,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体质虚弱,外感寒邪,使病邪不能排出体外,影响肺部的肃降宣发。蜂蜜能够润肺化痰,大蒜具有抑菌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两种食物相配合,能够缓解哮喘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秋季主肺,在这个季节,如果外感风寒,肺部容易发病,因此,哮喘最好采用冬病夏治,可以在每个伏天服用附子等中药,以壮阳气。

偏方5:陈醋2.5 kg,大枣1 kg,枸杞100 g,陈皮150 g,黑木耳150 g.制法:将上5味药放在砂锅内熬30分钟去渣,等药温降至80℃时,将中蜂蜂蜜2 kg(注意一定要用中蜂产蜂蜜)倒入砂锅内30分钟即可.

偏方6:制作:将梨洗净后擦干,在靠上的1/3处切开,然后挖去内核,倒入半包川贝粉和适量冰糖,盖上盖子,用牙签将盖子堵上,放入锅子用大火蒸15至20分钟,然后用小火闷一会。食用后可以减缓病症甚至治愈。

系列偏方:

老年哮喘:1.冰糖120克捣碎同120克白蜜蒸熟;黑芝麻250克,生姜120克,捣汁去渣。其汁与白蜜冰糖用瓷瓶收贮,早晚服一茶匙。2.柚子1枚取皮,削去内层白髓,切碎放于有盖碗中,加适量饴糖或蜂蜜,隔水蒸至料熟,每日早晚各一匙,加少许黄酒内服。3.黑芝麻500克,干瓜蒌1个,萝卜3个。用水炖熟,随时服用。

寒证哮喘:1.枝枝、厚朴各6克,姜半夏、杏仁各10克。水煎服。2.白芥子3克,胡椒1.5克,细辛0.6克。共研为细末,生姜汁调敷肺俞穴。

实证哮喘:1.茯苓15克,桂枝、白术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2.白果9克,麻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过敏性哮喘:1.灵芝、苏叶各10克,茯苓、冰糖各15克,半夏8克,厚朴5克。水煎服。2.五味子250克,红皮鸡蛋10个。将五味子入瓦器内,加水煮沸30分钟,待药汁凉透,放入红皮鸡蛋10个,置阴凉处浸泡7天,每日早晨取鸡蛋1个食用。

热证哮喘:1.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3克,粳米1撮。水煎服。2.核桃肉、苦杏仁、姜各50克,蜂蜜适量。前两味用水浸泡去皮,姜洗净切末,共捣烂如泥,加蜂蜜为丸,捏成小丸粒。临睡前服,共分10次服完。

其它:1.各种原因所致哮喘:糯米200克,纯蛤蚧粉25克。共煮粥,一次食完。每日1剂,轻者1次可愈,重者3次即可。2.多年哮喘不愈:杏仁、蜂蜜各30克。水煎服。3.肾虚哮喘:胎盘1个。将胎盘洗净,放锅内焙黄,研末。日服3次,每次适量。开水送服。

附注:以上水煎服的方剂,皆为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听人家说,每年立秋前买对蛤蚧,再找中医大夫给配些适合的草药,很有效果的。

哮喘是指有外在或内在过敏原或非过敏原因素,通过神经、体液导致气管痉挛的变态反应疾病,中医称?哮证、喘证?!

治疗本病宜辨症施治,实者用温宣、清肃、化痰、降气法;虚者用补肺、纳肾、益气、养阴法,驱邪扶正,多能治愈。

1:醋蛋疗法

制法:鸡蛋一个,陈醋50毫升共煮,蛋熟后再煮5分钟。

服法:食蛋饮醋,日服2剂。

疗效:服药10剂,有效率达93.6%

2:治各型哮喘

处方:茯苓、桔红、地龙各15克,桂枝、炙甘草各12克,杏仁、五味子、炙麻黄、粟壳各9克,桔梗6克。

随症加减:发热加石膏、知母、黄芩。喘重时加前胡、白前、桑白皮、银杏。痰壅气逆加苏子、旋复花、瓜蒌。咽喉不利加川贝,麦冬。气虚加党参、黄茋、白术。阴虚加熟地、沙参、阿胶。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20剂为一疗程。

疗效:用药3个疗程,有效率达96%

中医治疗哮喘的效果怎么样_治疗哮喘的偏方有哪些

支气管阻塞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哮喘、咳嗽和咯痰等症状。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哮喘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中医治疗哮喘的效果好不好
经专家介绍说,要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还应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可以事半功倍。秋冬天寒,易发哮喘,中医主张在秋冬服用益气补阳的中药制剂治疗,结合中医穴位注射、敷贴等,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

近年来针对近万例哮喘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采用最有效穴位注射、口服、敷贴方法,为病患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其采用的穴位注射疗法系国内独创

所以说中医治疗哮喘不仅要使用中药,更要合理的,恰当恰时的治疗,才回事半功倍。

西医对于哮喘治疗中,常常会使用大量的激素药剂,这对与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哮喘患者,有很严重的副作用。中医认为:要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还应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可以事半功倍。因而相对于西医来说,中医在治疗呼吸病上有很大的优势。

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以家传中医治疗呼吸病的方法为基础,采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办法对呼吸病进行治疗和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对家传中医治疗呼吸病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改良,经过长期待医疗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治疗呼吸病具有良好效果的治法和验方。

哮喘患者发作时往往痛苦不堪:咳痰不止、呼吸不畅、喉间哮鸣有声、全身大汗淋漓、喘息无法平卧,甚至于明显发绀或休克。而且哮喘病情经常反复、缠绵不休。目前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往往等到急性发作时才给予治疗,而不重视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致使痛苦程度和经济负担不断增加,病情却日趋严重!

哮喘的发生一般都是有一定的过敏源存在的,所以利用脱敏治疗方法,可以将减轻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方法是将过敏源的提取物滴到舌头底下,这样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就会出现,从而远离哮喘。
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
1.水蛇瘦肉汤:本汤化痰止咳平喘。广陈皮4克、水蛇1市斤去皮脏后大约剩半市斤左右、白果6~10粒去壳,稍打、苦杏仁5克、瘦肉80克,煲汤。适合体实者。

2.川贝鹧鸪汤:本汤化痰止咳固肾。鹧鸪1只、苦杏仁9~15粒、川贝9~15粒、广陈皮5克、山药30克,煲汤。适合体弱者。

3.外治用白芥子末3克,鸡蛋清和匀,搽上背部大椎、肺俞穴或用老姜汁4~6滴、生油8~10滴和匀,搽背部大椎、肾俞和肺俞穴。前者适合体质壮实者,后者适合体虚者。

生活注意事项: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中医辨证治疗哮喘:哮喘症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其症状与咳嗽的情形和用药极为相似,而慢性支气管炎和咽炎往往是由于长期误服清热化痰以及消炎退烧的药物所导致的,而且,哮喘患者每年的秋季必然发作。哮喘、慢性气管炎、咽炎的患者,如果能够坚持服用大剂四逆汤3~5个月,秋季必不发作。
治疗哮喘的偏方(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葶苈子大枣治哮喘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健脾利溼,补肾纳气。适用于各种哮喘症。

【处方组成】大枣30~60克,葶苈子30~60克,生白术30~60克,炙马蔸铃9克,肾气丸12克包,生甘草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晚温服。

【加减】如属寒喘者,加麻黄9克,白果10~30枚;如属热喘者,加麻黄9克、生石膏30克;如舌质红,阴虚者,加南沙参15克,阿胶4.5~9克冲服;如咳嗽重者,加炙百部9克,炙款冬9克,炙紫菀9克;如咯痰不爽者,加礞石滚痰丸9克包煎或3克吞服。

【宜忌】忌鱼腥、油腻、辛辣等发物。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疗各种哮喘325例。结果疗效稳定的95例,疗效不稳定的175例,无效的55例,总有效率为83.1%。

半夏丹参治哮喘

【功能主治】主治支气管哮喘。适用于喉中痰鸣,呼吸急促,胸闷如窒,咳嗽,吐痰白粘稠,舌质暗,苔自滑,脉细涩患者。

【处方组成】半夏6~15克,丹参10~30克,五灵脂9~15克,炙麻黄6~12克,炙杏仁6~10克,川椒5~10克,葶苈子6~18克,苏子6~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连服7日为1疗程,停药1~2日后开始下一个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治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固本治哮汤治哮喘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降逆消痰。主治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蛤蚧6克去头足,孩儿参30克,海浮石30克先煎,淡豆豉10克,广地龙10克,紫菀10克,皁角3克,制南星6克,细辛6克,炙麻黄6克,钟乳石15克先煎,桑白皮10克,五味子10克,沉香6克,炒葶苈子6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生龙骨20克先煎,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42剂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陆某,男,40岁,工人。从童年起患哮喘至今已35年,原先每逢冬春季节发作,渐则无明显季节性。发作时呼气尤为困难,不能平卧,两肩耸起,鼻翼及肩颈、腹壁肌皆随呼吸而活动,喉中有哮鸣声,偶尔呛咳,咯出粘稠白痰,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听诊两肺有广泛哮鸣音及干性罗音,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降低。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略增高。按上方共服3个疗程,随访2年,哮喘未发。

冬病夏治消喘膏治哮喘

【功能主治】用于缓解期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炙白芥子、延胡各21克,细辛、甘遂各12克,共研细末,用生姜汗调制成膏。

【用法用量】在夏季三伏天贴于背部双侧肺俞、心俞、隔俞穴位4~6小时,每10天贴敷一次,每年贴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哮喘,经21年临床观察1074例,其中喘息型支气管炎785例,支气管哮喘289例,治愈率22.8%,总有效率85%。疗效随贴治年限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以连续贴治3个夏季组疗效最好。

截喘汤治哮喘

【功能主治】化痰截喘,降逆纳气。主治慢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哮喘、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老鹳草、碧桃干、佛耳草各15克;姜半夏、旋覆花、全瓜、防风各10克;五味子6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晚饭后各一剂。

【加减】热喘者,加石膏15克、知母10克、黄岑10克;寒喘者,加炮附片9克、肉桂3克;气虚者,加白参3克、黄芪80克;肾虚者,加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补骨脂15克;阴虚有热者,加黄柏、知母、元参、生地各9克。

【病例验证】陈某,男,64岁,退休干部。患有支气管哮喘30多年,每届秋冬必大发,曾用氨茶碱、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仅能当时缓解,药停又喘。某日因天冷受寒,哮喘大发已有4天,每晚看急诊。后按此方服3剂后,支气管哮喘即有明显缓解,服至7剂,哮喘平止,胸部X片示“肺部感染消失",其余症状也明显改善,又续服7剂巩固疗效,以后服用右归丸及人参蛤蚧散扶正固本,随访3年未见覆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37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