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5.托里定痛汤

生活百事通 2023-09-22 04:36:12

5.托里定痛汤 (顾世澄)内托止痛。

(《疡医大全》)

【歌诀】

托里定痛四物兼乳香没药桂心添

再加蜜炒罂粟壳溃疡虚痛去如拈①

【词解】①拈:拈nian,用两三个手指头夹;捏。此处

形容很轻松。

【组成】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乳香没药肉桂

罂粟壳

【用法】水煎服。

【功用】托里充肌,消肿止痛。

【主治】痈疽溃后不敛,血虚疼痛。

【方析】痈疽溃后血虚为本方主证。方用四物汤补血调

血,托里充肌为君。臣以乳香、没药透毒消肿,罂粟壳收敛止痛。佐以肉桂一温一 通血脉。

中医良方

托里消毒散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外科正宗》卷一方之托里消毒散 3.1托里消毒散的别名3.2组成3.3功效主治3.4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3.5运用3.6用药禁忌3.7附注 4《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之托里消毒散 4.1处方4.2功能主治4.3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4.4摘录 5《陈氏小儿痘疹方论》方之托里消毒散 5.1托里消毒散的别名5.2组成5.3功效主治5.4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5.5各家论述5.6附注 6《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托里消毒散 6.1组成6.2功能主治 7《古今医鉴》卷十五方之托里消毒散 7.1托里消毒散的别名7.2组成7.3功效主治7.4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7.5附注 8《同寿录》卷三方之托里消毒散 8.1组成8.2功能主治8.3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8.4运用 9《伤寒全生集》卷四方之托里消毒散 9.1组成9.2功能主治9.3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10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托里消毒散 1拼音 tuō lǐ xiāo dú sǎn

2概述 托里消毒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

3《外科正宗》卷一方之托里消毒散

3.1托里消毒散的别名

托里消毒饮

3.2组成

人参、川芎、白芍药、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金银花各一钱,白芷、甘草、桔梗、皂角刺各五分[1]。

人参1钱,川芎1钱,白芍1钱,黄耆1钱,当归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金银花1钱,白芷5分,甘草5分,皂角针5分,桔梗5分。

3.3功效主治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痈疽已成,不得内消[1]。

功在消肿溃脓,去腐生肌。主治痈疽已成,不得内消者。

3.4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远服[1]。

水2钟,煎至8分,食远服。

3.5运用

若脾弱者,去白芷,倍人参[1]。

3.6用药禁忌

不可用内消泄气、寒凉等药,致伤脾胃为要。

3.7附注

托里消毒饮(《喉科紫珍集》卷上)、托里消毒汤(《疡科心得集·补遗》)。

4《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之托里消毒散

4.1处方

人参 黄耆(盐水拌炒)当归 川芎 芍药(炒)白术 茯苓各3克 金银花 白芷各2.1克 甘草1.5克

4.2功能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疮疽元气虚弱,或行攻伐,不能溃散。现用于脓耳、凝脂翳等五官科疾病,证属气血不足者。

4.3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4.4摘录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5《陈氏小儿痘疹方论》方之托里消毒散

5.1托里消毒散的别名

消毒托里散、托里消毒饮

5.2组成

人参1钱,黄耆(炒)1钱,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芍药(炒)1钱,白术(炒)1钱,陈皮1钱,茯苓1钱,金银花7分,连翘7分,白芷7分,甘草5分。

5.3功效主治

《陈氏小儿痘疹方论》方之托里消毒散功在消肿,溃脓,生肌。主治痘疹、痈疽、疮疡、时毒、大头瘟之气血虚弱者。

5.4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5钱,水煎服。

5.5各家论述

《删补名医方论》:参、耆、术、苓、草以益气分;归、芎、芍以滋血分;银花、白芷、连翘以解毒。

5.6附注

消毒托里散(《医学六要》卷四)、托里消毒饮(《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

6《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托里消毒散

6.1组成

保元汤加当归、芍药、茯苓、白术、忍冬、白芷、连翘。

6.2功能主治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痈疽,痘疹,毒盛不能起发。

7《古今医鉴》卷十五方之托里消毒散

7.1托里消毒散的别名

托里消毒饮

7.2组成

黄耆(盐水炒)2钱,花粉2钱,防风1钱,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白芷1钱,桔梗(炒)1钱,厚朴(姜制)1钱,穿山甲(炒)1钱,皂角刺(炒)1钱,金银花3钱,陈皮3钱。

7.3功效主治

《古今医鉴》卷十五方之托里消毒散功在壮气血,固脾胃,消肿溃脓生肌。主治一切痈疽,67日未消者;大头瘟。

7.4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用水、酒各1钟,煎至7分,疮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2帖后,只用水煎。

7.5附注

托里消毒饮(《万病回春》卷八)。

8《同寿录》卷三方之托里消毒散

8.1组成

黄耆(蜜炙)1钱,白术(土炒)7分,白茯苓5分,陈皮4分,防风4分,连翘4分,白芍5分,当归5分,桔梗7分,荆芥3分,牛蒡子3分,炙甘草3分。

8.2功能主治

《同寿录》卷三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痘1112日,半收半敛之际。

8.3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不拘时候服。

8.4运用

如痘正盛时,偶然陷伏而不结痂,此中气虚而脾寒,加人参4分;如内热烦躁,热气熏蒸不结痂,当以水磨犀角汁解之。

9《伤寒全生集》卷四方之托里消毒散

9.1组成

黄耆、白芷、连翘、羌活、川芎、当归尾、赤芍药、防风、桔梗、柴胡、皂角、金银花、甘草。

9.2功能主治

《伤寒全生集》卷四方之托里消毒散主治伤寒发颐,有脓不消,已破或未破。

9.3托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托里排脓汤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之托里排脓汤 3.1组成3.2功效主治3.3托里排脓汤的用法用量3.4运用 4《医宗金鉴》卷四方之托里排脓汤 4.1处方4.2功能主治4.3托里排脓汤的用法用量4.4运用4.5摘录 5《梅氏验方新编》七集方之托里排脓汤 5.1组成5.2功能主治5.3附注 6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托里排脓汤 1拼音 tuō lǐ pái nóng tāng

2概述 托里排脓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之托里排脓汤

3.1组成

白芍药(酒炒)、人参、白术(土炒)、茯苓、连翘、金银花、浙贝母各一钱,黄芪二钱,陈皮八分,肉桂六分,甘草四分[1]。

当归1钱,白芍(酒炒)1钱,人参1钱,白术(土炒)1钱,茯苓1钱,连翘(去心)1钱,金银花1钱,浙贝母(去心)1钱,生黄耆2钱,陈皮8分,肉桂6分,桔梗(胸之上加)1钱,牛膝(下部加)8分,白芷(顶之上加)5分,甘草4分,生姜1片。

3.2功效主治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之托里排脓汤主治疮疡脓溃,及鱼尾毒,症见痈疽生于项后发际两旁角处,脓成将溃[1]。

功在排脓消肿。主治鱼尾毒脓将成。

3.3托里排脓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一片,水煎,食远服[1]。

水3钟,煎至1钟,食远温服。

3.4运用

若病在胸之上加桔梗一钱;下部加牛膝八分;头顶之上加白芷五分[1]。

4《医宗金鉴》卷四方之托里排脓汤

4.1处方

当归 白芍(酒炒)人参 白术(土炒)茯苓 连翘(去心)金银花 浙贝母(去心)各3克 生黄耆6克 陈皮2.4克 肉桂1.8克 甘草1.2克

4.2功能主治

《医宗金鉴》卷四方之托里排脓汤主治疽疮疔肿脓将成者。

4.3托里排脓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4.4运用

痈疮等发于胸部以上,加桔梗3克;下部,加牛膝2,4克;顶上,加白芷1.5克。

4.5摘录

《医宗金鉴》卷四

5《梅氏验方新编》七集方之托里排脓汤

5.1组成

生耆2钱,人参1钱,炙术1钱,当归1钱,炒芍1钱,银花1钱,连翘1钱,茯苓1钱,陈皮1钱,贝母1钱,白芷1钱半,桔梗1钱半,桂心5分,甘草5分。

5.2功能主治

《梅氏验方新编》七集方之托里排脓汤主治痈疽初溃。

5.3附注

内疏黄连汤简介,有什么功效?

目录1拼音2概述3《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之内疏黄连汤 3.1内疏黄连汤的别名3.2处方3.3制法3.4功能主治3.5内疏黄连汤的用法用量3.6备注3.7内疏黄连汤的临床应用3.8附注3.9摘录 4《医学入门》卷七方之内疏黄连汤 4.1组成4.2内疏黄连汤的用法用量4.3功能主治 5《疮疡经验全书》卷九方之内疏黄连汤 5.1组成5.2功效5.3主治5.4加减 6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内疏黄连汤 1拼音 nèi shū huáng lián tāng

2概述 内疏黄连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3《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之内疏黄连汤

3.1内疏黄连汤的别名

黄连内疏汤(《外科心法》卷七)。

3.2处方

黄连、芍药、当归、槟榔、木香、黄芩、栀子、薄荷、桔梗、甘草各一两,连翘二两[1]。

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 木香 黄芩 山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30克 连翘60克

3.3制法

上药为末[1]。

上药除槟榔、木香为细末外,余并锉。

除槟榔、木香2味为细末外,并锉。

3.4功能主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之内疏黄连汤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1]。治疮疡肿硬木闷,根盘深大,皮色不变,呕哕烦热,大便秽结,脉象沉实者[1]。

功在除里热。主治疮疡、痈疽热毒在里者。

3.5内疏黄连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两,水煎服,先服一、二服,以后每服加大黄一至二钱,以利为度[1]。

每服30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先服一二服。以后每服加大黄3~6克,以利为度。

每服1两,水1盏半,煎至1盏,先吃12服;次每服加大黄1钱,再服加2钱。以利为度。

3.6备注

方中黄连、黄芩、栀子清里热以解毒;连翘、薄荷、桔梗解表热而消肿;当归、白芍活血和营;槟榔、木香行气散结;大黄通便泻火;甘草调和诸药配合同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

3.7内疏黄连汤的临床应用

1.腹痈:《外科发挥》:一男子腹患痈,肿硬愈闷,烦热便秘,脉数而实。以本方一剂少愈;以黄连解毒汤二剂顿退;再以金银花散四剂,出水而消。

2.发背:《外科发挥》:一男子已四日,疮头如黍,焮痛背重,脉沉实。与本方二剂少退,更与仙方活命饮二剂而消。

2.杨梅疮:《外科发挥》:一妇人焮痛,便秘作渴,脉沉实,以本方二剂,里证已退;以龙胆泻肝汤数剂,疮毒顿退;间服萆薢汤,月余而愈。

3.8附注

黄连内疏汤(《外科心法》卷七)。

3.9摘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4《医学入门》卷七方之内疏黄连汤

4.1组成

连翘二钱,大黄一钱半,黄连、黄芩、栀子、薄荷、木香、槟榔、芍药、当归、桔梗、甘草各一钱(一方去木香、槟榔,加银花、牡丹皮)[1]。

4.2内疏黄连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4.3功能主治

《医学入门》卷七方之内疏黄连汤主治热毒在脏,痈疽肿硬,发热呕吐,大便秘结,脉洪而实,纯属阳证者[1]。

5《疮疡经验全书》卷九方之内疏黄连汤

5.1组成

黄耆、人参、白术、当归、川芎、芍药、甘草节、黄连、连翘、白芷、羌活、陈皮、独活、金银花、防风各等分,竹沥(临服加入)。

5.2功效

解毒,补养气血,托里排脓。

5.3主治

痈疽。

5.4加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32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